分餐制的可行與推行(2)

2020-12-21 人民論壇網

全世界不同文化人群的集聚飯局功能大體上是相似的,除了滿足人的口腹之慾這樣的直接生理需要外,還具有人際交流、聯絡感情、強化關係,甚至解決紛爭的社會作用。中國人的飯局同樣具有上述功能,而且其社會功能更為明顯。中國人追求人多歡聚的熱鬧與滿桌祥和的團圓,這種飲食文化無可厚非,可以看作是中國社會特有的人生價值、家庭倫理和生活美學的一部分。「圓桌」是中國餐飲文化的有趣符號和象徵。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重視身份上的敬重。飯局中的圓桌設計既可以保證優勢地位人員的突顯身份,還可以最大程度上照顧到飯席人員能夠輻射到的、大體平均的人際物理距離,從而營造一種團結、親密的直覺氛圍。而且,由於餐桌食物的公共呈現,可以自由按需擇取,在餐飲過程中一段時間裡大家身處較為親近的距離和客氣的環境當中,彼此的認同感會短暫快速上升,極少會有人去考慮打量滿桌的食客中誰可能是個「傳染病源」,再提高警惕,小心取餐進食。生活中若確有這樣謹小慎微的人,那他大半也是不會參加任何聚餐活動的。

加快優化餐飲習慣

我們不宜因為目前有必要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就過於將傳統的飲食文化簡單視為不文明的「陋習」而「一棍子打死」。在過去生活貧困、資源有限、食材不足的民間社會,最廣大的黎民蒼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為「填飽肚子」而掙扎、奮鬥,對於生活無法有過高的要求和奢望。除非是皇權貴族或大富人家才有資格玩弄那些一般人高不可攀的「雅致」。因此,對於完成「吃飯」這件基本的事情一般人並沒有形式上的追求,也不會提出對於完成「吃飯」的器具要有什麼特殊安排。大型公共性的群體聚餐不是天天都有的,具有間斷性和周期性。在一段平常的生活之後,人們自然萌生有聚集一堂的心理需求和社會渴望,於是利用節日、慶典等儀式、機會和場合,理解彼此的近期情況、分享信息、獲得愉悅、滿足關切。要認識到,中國人的傳統飲食文化是在飯桌上體現出來的優勢所在,這些優勢表現在飲食動作的特殊人際交往作用上,是人際矛盾和解的「試探石」和「紓緩劑」。我們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採取歷史眼光分析,尊重人們的樸實感情,避免魯莽的「歷史虛無主義」和對文化習俗的機械否定。

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要求人們儘快改變長久以來形成的用餐習慣,聽起來似乎不那麼容易,難以一蹴而就。然而,實際上事情也沒有想像的那樣困難。原因是:其一,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在中國社會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一些地方不少人已經身體力行,非常自覺地執行分餐制。其二,建設「健康中國」已經成為人們的美好願景。在城市垃圾分類逐步展開,居民自覺美化環境;在農村「廁所革命」持續推進,農民積極愛護鄉村生態。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公共衛生理念逐漸被人們所接納。

首先,推行分餐制需要國家層面在相關領域進行立法。今年以來,山東、上海、湖北等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一些本行政區域內的規章制度。今年「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國家抓住時機儘快啟動分餐制的國家立法。從歷史上看,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從來都不畏艱辛、不懼挑戰,在國家動員、組織和領導之下能夠戰勝一切危機。我們的人民也善於學習和革新,經歷過威脅和苦難,人們知道痛定思痛,汲取教訓,吃一塹長一智。但是,在學習和革新的局部過程之中,也的確存在一些人「好了傷疤忘了疼」、麻痺大意、放鬆警惕的情況。國家需要利用多種手段進行科學宣傳、榜樣示範、典型引導、建章立制,使人們從心靈深處真正銘記一段刻骨銘心的集體記憶;從健康安全第一的角度,讓公共衛生安全意識深入民心、落實在行動上,讓全民真正樹立起科學、健康的現代生活習慣。

其次,推行分餐制需要加強對於全民當今時代發展理念的教育。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和社會產生了巨大衝擊。防微杜漸、防範生物風險,控制新冠病毒跨界廣泛傳播,分餐制無疑是一項必要且有效的措施。從科學角度看,要讓人們認識到自然界存在一些人類未知的,高傳染性、高危害性的新型病毒,這些病毒某種條件下可能會在人間傳播。對於它們所帶來的風險後果,人類社會可理解、可掌控的程度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從傳播角度看,要讓人們知曉現代社會諸要素的快速流動已經成為常態化的現象,社會人員流動非常迅速和密集。流動性的時代客觀上讓一些疾病的傳播空間更為廣闊、傳播影響的鏈條更為廣泛。從社會應急角度看,我們雖然擁有強大的保障力量,經濟實力和精神動力能夠應對措手不及的社會災難,但畢竟「防範勝於救災」。把嚴重傳染病的苗頭控制在最低限度是最佳的選項,也是對人民最負責的社會治理策略。

最後,推行分餐制需要加強對於全民身體健康現代觀念的宣傳,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認識,形成分餐制利國利民的社會共識。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食物種類更加豐富,絕大多數人已經從「填飽肚子」的溫飽型飲食追求轉向「舌尖上美食」的享受型體驗追求。在不經意之間,人們發現「營養過剩」成為幸福的一部分「煩惱」,越來越多的「富貴病」在中國人當中流行開來。《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2018》評估全國罹患心血管病人數高達2.9 億。這與不健康飲食有著緊密的關聯。分餐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個體監督自己的食物攝入,既可以預防疾病的傳染,也可以保證自己的合理營養搭配。比如,有些個體需要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控制脂肪,減少營養過剩帶來的「富貴病」。由此,也能夠減少在公共醫療資源上個人和國家的支出,助力建設「健康中國」。

(作者為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註: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基於大數據的西方主要社會思潮發展動態及其有效引導研究」(項目編號:18YJC710016)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張大慶:《人類與瘟疫的不懈鬥爭》,《求是》,2020 年第6 期。

責編/ 張忠華 美編/ 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推行分餐制,時機不容再錯過
    分餐制的諸多好處雖已為公眾廣泛知曉,但為何在家庭和餐飲企業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近日人民日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分析分餐制推廣的難點和現階段可行的解決方法。無獨有偶,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近日也提到了這個話題,他認為分餐制對阻擋疾病傳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河北武安:推行「公筷用餐」 餐飲業在行動 圖源新華社分餐制不是一個新鮮事,作為公共話題也不是第一次被提起,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社會就曾興起分餐熱。
  • 用當年打土豪分田地的力度推行分餐制
    我想,如果政府如果能以打土豪分田地的暴風驟雨和雷厲風行,來推動國民吃飯問題上的分餐制,也就能勢如破竹了。2003年SARS的爆發曾一度成為分餐制實行的契機,但由於人們觀念與習俗等因素的阻礙,終未能普及。十多年過去了,本以為經過這次疫情,國民會理所當然地接受分餐制,可是大多數情況下依然如故。
  • 濰坊市奎文區推行「分餐制」取得積極成效
    濰坊市奎文區推行「分餐制」取得積極成效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分餐。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分餐的重要性。  近期,奎文區嚴格落實餐飲企業主體責任、積極宣傳「分勺分筷 公勺公筷」安全用餐相關知識,大力推行「分餐制」模式,確保轄區居民的用餐安全。目前,奎文轄區內已有500餘家餐飲企業通過推行「分餐制」恢復正常堂食經營。分餐制的優點:一是預防經口傳播疾病:避免共同用餐時個人使用的筷子、勺子接觸公眾食物,經口、睡液傳播一些傳染性疾病。
  • 分餐制再度進入國人視野 全面推行「卡」在哪裡
    隨著越來越多人重視飲食衛生習慣,不少地區開始推行分餐制。事實上,分餐制並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早在2003年就曾推行的分餐制為何沒有推廣開來,分餐制到底「卡」在哪裡?今年3月14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要求餐飲服務單位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對於合餐顧客,要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有條件的餐廳要積極推廣分餐制。除北京、山東外,上海、河北、湖南等地也明確倡議使用公筷公勺,部分地區還將公筷公勺使用情況列入優秀評選標準,促進餐飲服務單位推廣使用。
  • 關於使用公勺公筷和推行分餐制的指導意見
    ,促進全省餐飲服務業健康發展,決定在全省餐飲服務場所全面推廣《河北省餐飲業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務規範》,並就推行公勺公筷和分餐制提出如下指導意見:一、切實提高認識各有關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廣大餐飲服務單位,要站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戰略部署的高度,結合全面深化和紮實推進「三創四建」活動,充分認識到使用公勺公筷和推廣分餐制對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 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將命名100家「衛生文明酒店」
    恢復堂食後,很多餐廳門口都會張貼「今日已消毒」的溫馨提示(資料圖) 張芹 攝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將命名100家「衛生文明酒店」  中新網武漢6月4日電 (記者 張芹)武漢市多部門4日下午聯合舉辦推行「分餐制」啟動儀式,倡導在全市大力開展文明餐桌光碟行動,全面推行分餐制,倡導節儉用餐、衛生用餐、健康用餐、文明用餐新風尚。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不讓分餐制推行難
    2021年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不讓分餐制推行難由寧夏華圖教育整理髮布,更多備考資料可訪問寧夏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頁獲取。 》》》》點擊預約: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告《《《《《
  • 上海黑珍珠中餐廳推「一人食」 全國率先推行中餐分餐制
    在各地積極探索分餐制標準之際,先行一步的上海黑珍珠餐廳將成為精緻餐飲行業推行分餐制的「樣板間」。食材廢料率提升中餐分餐已不是新話題,每次在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出現後都會引發討論,但由於位上菜在各個環節都會提升餐廳成本,而餐飲行業普遍利潤不高,這是制約分餐制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
  • 推行分餐制 做餐桌文明的倡行者——訪中國飯店協會負責人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題:推行分餐制 做餐桌文明的倡行者——訪中國飯店協會負責人新華社記者王雨蕭隨著各地復工復產持續推進,不少地方開始提倡實行分餐制。分餐制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家庭需要分餐嗎?分餐制再興又會給餐飲業帶來哪些變革?記者專訪了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記者:近期分餐製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我們為什麼要倡導分餐?韓明:圍桌合餐可能傳播多種疾病,比如我們熟知的幽門螺旋桿菌,就常常通過餐具進行傳播。
  • 推行分餐制難在哪?專家建議循序漸進培養習慣
    事實上,倡導分餐制早已有之。早在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呼籲使用公筷,後來也被很多餐廳採用,但隨著疫情好轉又銷聲匿跡。此次疫情發生後,鍾南山再次強調使用公筷及家庭衛生消毒的重要性。因為,很多感染者就是通過聚餐、合餐這類密切接觸途徑而感染的。「合餐」是很多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江蘇多地分餐制推行成效見聞
    ——江蘇多地分餐制推行成效見聞新華社記者潘曄、鄭生竹「五一」前夕,記者在江蘇多地走訪了解到,分餐逐漸成為消費升級下的「新食尚」。在揚州一家中餐廳的後廚,一大碗文思豆腐、一大塊東坡肉被分裝進6小盅,配上蔬菜後,整齊碼放在餐檯上。一條鱸魚被切段擺盤,方便食客取用。
  • 「公筷公勺」新風尚 西安多家餐廳分餐制受歡迎
    疫情之下,分餐制可以極大降低疾病的傳播率。西安市積極推廣分餐模式,響應「推廣公筷公勺、倡導文明餐飲」倡議,推行分餐制,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已成一種新時尚。目前客流量不大 趨勢來看可行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靳文平說,現在客流量不大,餐廳服務人員可以為顧客提供分餐或公筷公勺的服務,在恢復正常營業後,恐怕餐廳的服務成本會提高,但從消費趨勢來看,這種方式是可行的。
  • 數說|大數據告訴你推行分餐制「卡」在哪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來勢兇猛的疫情中,出現了不少因聚餐而引起的感染;防控疫情需避免「疫從口入」的號召已趨共識,分餐制躍升為網絡討論的熱詞,並且熱度持續不減。  分餐制今後會被更多人選擇,成為大眾主流飲食習慣嗎?全面推廣分餐制要考慮哪些因素?讓我們通過大數據來一探究竟。
  • 專家解讀:分餐制在家庭和餐飲企業推廣難在哪?
    分餐制的諸多好處雖已廣泛知曉,但為何在家庭和餐飲企業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分析分餐制推廣的難點和現階段可行的解決方法。——編 者現實困難企業成本上升個人習慣難改特殊菜品難分2003年,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分別發布了《餐飲業分餐制經營服務規範》和《餐飲業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
  • 推行分餐制 美食防疫兩不誤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記者李國梁 劉延正)4月15日,由中國飯店協會、濟南舜和酒店集團、山東省精品旅遊促進會等單位起草的《餐飲業分餐制實施規範》團體標準,由中國飯店協會正式發布實施。實行分餐制會給餐飲業帶來哪些影響?在家吃飯是否要實行分餐制?記者專訪了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
  • 中國實行分餐制可行嗎?從分餐的必要性和難度性來分析
    4月1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全國愛衛辦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曾提到關於分餐制,說總結好經驗 將「分餐制」形成制度推廣。分餐制是在發新冠疫情後,網友們討論的熱點,那麼分餐制在我國能推廣實施開嗎?
  • 推進分餐制不妨從易到難分階段實施
    疫情讓人們意識到了「分餐制」「公筷、雙筷制」的重要性。其實2003年非典之後,多地曾倡導推行過分餐制,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就餐習慣等各種原因,全面推行分餐制確實存在一定難度。當然也應認識到,讓「分餐制」成為新時尚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與其它場合的分餐制相比,家庭分餐制實施起來可能最難。
  • 分餐制改革走到關鍵節點
    全媒體記者 趙宗鋒  市民對分餐制的認識還不夠到位,餐飲機構分餐制改造需要成本,分餐制改革「重回老路」有前車之鑑……當前分餐制進程,可謂阻力重重。那麼,是不是就可以說,分餐制只是個臨時舉措,不必過多關注呢?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分餐制改革走到關鍵節點,當前的分餐制呼聲,恰恰是一種機遇所在。
  • 北京率先實行分餐制 看代表們分析如何推廣
    新疆日報(記者/王玉召 李紅燕)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使用公筷公勺和推行分餐製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在我們這個有著悠久、獨特飲食文化傳統的國度,分餐制如何讓更多人接受?公筷和公勺怎麼使用?餐飲企業在推行分餐制過程中如何迎難而上?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業相關人士分享了他們的看法和建議。
  • 且看「分餐制」與「合餐制」的歷史演變
    只因張文宏一個靈魂拷問「的文章,再次引發是否要推行「分餐制」的熱議。文中張文宏呼籲:「分餐制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就是要做,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不做就要承擔後果」。那是否真要推行分餐呢?其實,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是推行「分餐制」的,且看「分餐與合食」的演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