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化能解決大噸小標嗎?卡友:拉貨仍有限,更想提升總質量

2020-12-23 騰訊網

【卡車之家 原創】近段時間,已上牌4米2藍牌輕卡要求復檢的事情鬧得是沸沸揚揚,如果復檢不合格的話,則可能面臨無法繼續運營的情況。與此同時,不少地區也開始嚴查藍牌輕卡超載行為,違規車輛將被處以記6分、罰款數千元不等。在這樣高強度的整改下,不少卡友已感到身心疲倦甚至都不想上路了。

那麼,我們能夠買到的合規輕卡到底是什麼樣子?顯然是符合輕量化路線的車型,但這樣真的就能解決貨運市場和卡友們的實際訴求嗎?

輕量化是趨勢 購車成本或增加

經歷了去年大噸小標事件之後,各大車企都意識到了輕量化的重要性,開始集中資源開發輕量化標準自重的藍牌輕卡。緊接著,更加細分化的「城配版」「快遞版」等車型出現在了市場上,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主打城市配送、輕量化藍牌,以往的重載、高承載等字眼也不復存在。

而在這些輕量化車型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鋁合金材質。通常我們比較常見的有鋁合金輪輞、鋁合金儲氣筒、鋁合金變速箱、鋁合金油箱等等,還有的連後視鏡杆都採用了鋁合金材質。

論輕功,這些還不算極限。甚至,一些廠家不惜花費重金配上了鋁合金車架以及鋁合金貨廂。

當然,除了這些輕量化材質應用之外,例如採用較小輪距、窄體駕駛室、搭載小排量發動機、小尺寸輪胎、窄體貨廂、更少的板簧、輕量化車橋以及模塊化設計等等也出現在了一些全新的輕卡之上,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降重目的。

近日,福田歐航歐馬可S1給我們展示了極致的輕量化設計,除了常規的輪輞、油箱、儲氣瓶以及變速箱殼體等部位採用鋁合金之外,車架也採用了全鋁合金材質,甚至連底盤懸架都採用了前1後2複合材料板簧。

該車在底盤其他零部件上也做了一些相應的優化和調整,如果再搭配鋁合金上裝的話,則可以實現至少600kg的降重,當然價格肯定也不菲了,整體的可靠性如何也還得經過市場檢驗。總體來說,這款歐馬可S1已經具備了當下輕卡市場中較高的輕量化技術。

即便是輕量化 能拉的還是很有限

輕量化應用在商用車行業當中有著重要作用,如果能夠滿足幾百公斤的降重,在當前輕卡總質量4.495噸、標載的運輸環境下,拉的肯定會更多、運營效率也會更高,但購車成本無疑會增加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幾百公斤包含了鋁合金貨廂以及鋁合金車架,考慮到價格和普及率,如果去除這兩項配置的話,其他常規鋁合金的減重大約在100-200公斤之間。

大家都知道,把卡車做的「更重,更紮實」,幾乎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但是,如果要在保障整車強度的情況下,讓整車「更輕」,這一項就很難,並且隨之而來帶來的成本的增加。

輕量化輕卡是標準了、能夠滿足合法合規上牌需求了,能夠多拉一些貨物,但對於現階段大部分卡友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巨大的生活物資等待著運輸到城市當中,而大部分藍牌輕卡在實際運營當中,載貨量可能會超過額定載重數值,即使是輕量化輕卡也不例外。

貨運市場的競爭究竟有多激烈和殘酷?很多卡友都是身不由己,如果按照標準來運輸的話,相信很難生存下去。你不拉,這麼大的輕卡市場總有人拉,畢竟貨運需求擺在那裡。因此,貨運行業的環境、規範制度以及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就變的尤為重要,既然要整頓,就要把標準統一好、各項監管做好,不要讓灰色利益鏈摻雜進來。

提升輕卡總質量 駕駛資質要求或提升

毫無疑問,輕量化輕卡是當前各大車企主推的車型之一,但對於現階段用戶來說,似乎並沒有很強烈的購買意願。尤其是面對極致強量化時,卡友會質疑其可靠耐久性,能不能經得住長時間貨物運輸等等。總體來說,輕多少不是重點,只要能夠滿足上牌標準即可。

面對大噸小標問題,現階段大家的意願到底是什麼呢?從卡友普遍的反映來看,除了退車之外(是否能退到隱患車輛、具體退多少是個問題),就是增加藍牌輕卡總質量。

早在去年,全國人大代表姜衛東就提出了:合理調整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全國統一將載貨汽車進城噸位限值由總質量4.5噸(載質量約2噸)以下調整為總質量7.5噸(載質量4.5噸),並準予C證駕駛。

而近期有卡友在交通運輸部官網上留言反映,藍牌輕卡到底能拉多少噸?怎樣才合規?對此,交通部也進行了回應,「下一步將修訂完善國家標準《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 1589-2016),進一步科學確定貨車產品的生產準入標準。」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是「取消4.5噸以下普通貨運車輛營運證和駕駛人員從業資格證」,如果提升藍牌總質量的話,或許在駕駛員資質上面會有更加嚴格的要求。

對於這一點,相信是大多數卡友不願意見到的局面。

而且修改這些標準的流程極其複雜,可能不單單涉及到藍牌輕卡,甚至對於小微卡、中重卡等車型都會有影響,乃至整個商用車體系可能都會發生變化。當然,在保護多方權益的前提下,科學合理的改進輕卡,這樣大家才會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 編後語:

目前來看,藍牌輕卡想要合法合規上牌,就必須的「瘦身減重」,這也成為了各大車企的共識。通過一系列優化以及鋁合金零部件的使用,輕卡也能夠達到一個不錯的降重效果。就現階段輕卡4.495噸的總質量標準,也只有符合市場、符合法規和政策的標準化車型,才能有足夠的競爭力,而輕量化車型無疑具備了這些特點。

如今大噸小標涉及範圍廣且數量多,頭疼的不僅僅是卡友,車企和經銷商也著實難受,一邊是國家嚴厲的管控,一邊又是消費者的需求。望相關部門能夠考慮到多方利益,與時俱進且合理的改善貨運行業,這樣才能實現共贏的局面。(文/龔弋新)

相關焦點

  • 大噸小標兩年內能消除嗎?卡友表示:輕卡和自卸車是重災區
    卡友表示:輕卡和自卸車是重災區在商用車市場中,大噸小標可以說是這個市場的潛規則,但長期這樣下去會給市場帶來很大影響,同時也存在著安全上的隱患,所以在嚴查超載的關鍵時刻,解決大噸小標的問題也是迫在眉睫,從而使整個貨運市場更加規範,也可以長久安全的發展下去,為此有關部門發布了要是兩年內消滅大噸小標的整治方案,但這又談何容易呢?
  • 卡友提問輕卡「大噸小標」如何解決?交通部:或將重新調整藍牌輕卡...
    日前,有卡友向交通部提問:藍牌輕卡車身自重4.4噸,行車本2噸多,這種車型該拉多少噸?希望交通部給出個明確的指令,讓廣大卡友也不用提心弔膽了。眾所周知,在GB1589-2016的條例中,明確規定了二軸客車、貨車及半掛牽引車的最大允許總質量限制為18000kg(18噸),也就是說,輕卡作為兩軸貨車來說,按照GB1589-2016的規定,最大總質量18噸沒有問題。
  • 大噸小標惹爭議,藍牌輕卡能調到七噸以上嗎?卡友:空車就超載
    大噸小標惹爭議,藍牌輕卡能調到七噸以上嗎?卡友:空車就超載轟動全國的大噸小標事件雖然已經過去半年多的時間了,但行業裡依然在吵吵鬧鬧,尤其是按軸收費政策推出以後。這場爭辯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以前還有些卡友拉出橫幅來質問專家們,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卡友們都是通過正常的途徑買車,也正常上了車牌,也按照規定來拉貨,但交通部門卻說超載了,就算是不拉貨,有的車空著就超載,卡友們要如何上路呢?有些卡友表示:我買不到不超載的車,這車空車都超載,這應該怎麼辦呢?對此專家也是無言以對。
  • 藍牌輕卡噸位再成問題 卡友看法出分歧
    自「大噸小標」問題暴露越來越多的弊端,近期多地開始抽查藍牌輕卡,檢測不合格的車輛一律不予上路,因此,不少卡友留言,想要解決藍牌輕卡的問題,提升車輛噸位迫在眉睫。對此,今年10月份,交通部運輸部在回答卡友關於藍牌輕卡問題中透露,下一步,將積極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修訂完善國家標準《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進一步精確貨車產品的生產準入標準,不少卡友猜測這是在預告藍牌輕卡即將提升噸位。
  • 4米2車身8.2噸總質量!告別大噸小標,黃牌歐馬可S1載貨車厲害了
    為此,北汽福田推出的歐馬可S1系列4m2中型載貨車,總質量超過8噸,有效杜絕輕型卡車存在的「大噸小標」違規問題。 動力方面搭載福田康明斯F2.8NS6B156國六發動機,最大功率156馬力,最大扭矩 440N.m,這對於一款車貨總重在8.5噸左右的中型卡車來講,燃油經濟性有保證。
  • 小卡搶了輕卡的活,「大噸小標」事件後,小卡真能替代輕卡嗎?
    【卡車之家 原創】「大噸小標」事件之後,輕卡市場的走向一直很不穩定,各種政策因素的疊加讓準備購車的卡友倍感擔心,日子實屬不好過。不少用戶繼而將目光轉向了呼聲更高的小卡車型,自重更輕、貨廂尺寸大、承載不錯、價格更便宜,能夠承接部分純輕卡標載用戶用車需求,似乎成為了藍牌輕卡合適的替代品。
  • 藍牌輕卡「大噸小標」治理,兩大建議值得思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鍾渭平認為,時至今日,全國範圍內的「大噸小標」問題雖然已很大程度得到了遏制,但是「大噸小標」「客車運貨」依然我國商用車行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鍾渭平指出,國內出現大範圍的「大噸小標」現象,並不是某一個點、某一個面的問題,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問題。
  • 藍牌輕卡還沒拉貨就超載了?有三種辦法可以解決
    許多開輕卡的卡友想必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惑——一輛車拉一樣的貨上路,有時卻會面臨兩種處罰。一種被認定為超載、一種被正常放行,有卡友就問了,到底拉多少噸才算超載呢?先看一下國家是怎麼規定的。藍牌二軸貨車行駛證中標準荷載一般不超過4.5噸,也就是說,要想確保不超載,應把車貨總重控制在4.5噸以內。這就難壞了了許多卡友,因為有些人發現,自己車的自重就要3.6噸甚至更重,如果總重4.5噸,它只能拉1噸不到的貨物,這還叫貨車嗎?
  • 藍牌輕卡亟待調整總質量限值
    近日,有卡車司機針對「藍牌輕卡到底能拉多少噸」一事再次向交通運輸部問詢,希望能給出明確答覆。對此,交通運輸部回應:將繼續調查4.2米輕卡不裝貨就超載的問題。  卡車司機呼籲,在加大力度整治違規車輛的同時,相關標準也需要適時修訂,合理調整藍牌輕卡總質量限值是大勢所需。「拉1~2噸的貨,三輪車、微卡就可以輕鬆完成,用藍牌輕卡可以說是『大馬拉小車』。所以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藍牌輕卡總質量限值。」廣東佛山輕卡司機李春峰說道。對此,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藍牌輕卡總質量不得超4495kg的規定已經不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
  • 2年內真的要消除「大噸小標」,藍牌輕卡的未來在何方?
    近日,各地嚴查藍牌輕卡的超載問題,「大噸小標」也是貨運市場整治的重點。行業各方看法不一。有的黃牌卡友表示希望可以加快整治,畢竟藍牌輕卡搶佔了他們的市場,而且也擾亂了貨運市場秩序。藍牌輕卡的卡友則希望可以調整核載噸位,畢竟他們也是受害者。那麼到底藍牌輕卡未來之路在何方呢?
  • 藍牌輕卡空車超重,「大噸小標」究竟該怎麼治?
    本報記者通過電話採訪行業專家、相關管理部門負責人和貨車司機,關注行業監管、執法和車輛生產、改裝,探討治理輕型貨車「大噸小標」的解決思路。花十幾萬買車,還沒拉貨就超載卡友表示「我太難了!」車企:調整生產策略合規輕量化產品成趨勢各地「大噸小標」治理日趨嚴格,也倒逼車輛生產企業進行技術提升。業內人士認為,輕型貨車市場健康穩定發展面臨的第一道門檻就是「減重」。
  • 輕卡噸位提升成最後希望 多少噸才合適
    各區域車管所對輕型貨車上牌管控越來越嚴,各生產企業通過應用輕量化技術、經銷商通過車輛「降重」,超重車輛上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大噸小標」事件的影響逐漸趨於平靜。今年4月,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明確2022年基本消除貨車非法改裝、「大噸小標」等違法違規突出問題,再次將「大噸小標」問題提上檯面。
  • 又一省市嚴查大噸小標,藍牌輕卡真的沒活路了?卡友來了解一下
    又一省市嚴查大噸小標,藍牌輕卡真的沒活路了?卡友來了解一下從去年5.21開始,藍牌輕卡就成為了大家關注的問題,很多地區都開始了大噸小標的治理,給卡友們帶來了無數的困擾。在這期間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到現在也沒個準確的政策,不少卡友的心都懸著,但很多卡友依然往好的方面考慮,認為藍牌輕卡只要調到九噸左右就可以繼續生存下去。在北京、廣東、山西等地開始治理大噸小標後,吉林省也決定從今年的5月1日到7月31日開展車輛的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打擊貨車大噸小標的違規行為,對於多次違法的車輛將報送交通運輸部門,吊銷車輛的營運證。
  • 4米2卡友注意!藍牌輕卡又有新政策 違規或重罰!
    除此之外,近期,工信部、交通部等多個相關部門及地方接連出臺涉及藍牌輕卡相關政策,對大噸小標、城鄉配送、綠通運輸、限行等卡友關心的問題做出了規定和解答,並引導和鼓勵合規藍牌輕卡規範運營,推進城鄉物流高效運營。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藍牌輕卡拉綠通怎樣才免費?
  • 藍牌輕卡該不該提升噸位呢?卡友反對、贊同各持己見!
    由於最近各地又開始加大對藍牌輕卡的查處力度,不少不合規的車輛無法上路,部分卡友希望可以提升藍牌輕卡的噸位,以解決藍牌輕卡的問題。但是也有不少卡友表示反對。那就雙方的看法我們來解讀一下到底該不該提升藍牌輕卡的噸位。
  • 「992|聚焦」藍牌輕卡空車超重,「大噸小標」究竟該怎麼治?
    本報記者通過電話採訪行業專家、相關管理部門負責人和貨車司機,關注行業監管、執法和車輛生產、改裝,探討治理輕型貨車「大噸小標」的解決思路。花十幾萬買車,還沒拉貨就超載卡友表示「我太難了!」車企:調整生產策略,合規輕量化產品成趨勢各地「大噸小標」治理日趨嚴格,也倒逼車輛生產企業進行技術提升。業內人士認為,輕型貨車市場健康穩定發展面臨的第一道門檻就是「減重」。
  • 藍牌輕卡「大噸小標」將加大查處力度,新《通知》已在本月頒發!
    本月15日,交通運輸部有辦法了新的通知,要進一步加大查處藍牌輕卡「大噸小標」問題。各位卡友和汽車廠商要注意了,今天就新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總質量4500千克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通知》給大家解讀一下。
  • 只能拉1.5噸 這樣合規的藍牌輕卡合理嗎
    直到2019年「521」,以藍牌自卸為入口,業內盡知的「大噸小標」被扯下了面紗。人們才發現,習以為常的「十噸王」原來是4.5噸的藍牌輕卡。緊隨而來的是高速公路按軸計費,超重勸退。一時間,行業內外沸沸揚揚,展開了「合規」與「合理」的大討論。更重要的是還有數十萬計的「藍牌輕卡」在路上,茲事體大,隨後相關部門發文「等待專項治理」,通知落地以解近憂。
  • 藍牌輕卡提升多少噸才是最合適?按哪些標準調整合適呢?
    生產企業也在不斷通過輕量化的技術來解決超載問題。對於整治「大噸小標」違法行為有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查超力度加大,藍牌輕卡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部分卡友呼籲提升總質量,那麼到底噸位提升多少合適呢?又該按照什麼標準提升呢?
  • 「大噸小標」捲土重來?這些人真膽大!藍牌輕卡拉15噸!
    幾個大品牌都悄悄上了大噸大載車,銷售人員再三保證能上藍牌,這是要搞哪樣?就拿我看到這個輕卡來說,說是新品,外觀咱確實沒見過,挺新,可這內飾讓我震驚了。這內飾,說實話我有點受不了,樣子老就不說,材料一看就是便宜貨,用手一摸,到處都是硬邦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