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指數短期進一步突破或需等待,配置景氣政策估值共振的基建/新基建
市場配置思路沿著成長股—基建/新基建—尋求漲價主題的鏈條輪動,對應故事—政策—價格的靶向變化,意味著資金風險偏好有降低;資金面上內外趨於均衡,VIX高位會制約外資流入幅度,居民消費資金需求隨復工正常化,短期內股市增量資金斜率或放緩;外圍市場在多空對衝信息中呈現高波動,桑德斯恐慌減壓、美聯儲轉鴿對美股有支撐力但無上推力。短期內,我們認為A股指數的進一步突破需要等待海外疫情或國內基本面數據的落地變化;配置方面,景氣—政策—估值共振角度順周期板塊性價比依然優於其他,基建與新基建邏輯最順。
市場特徵:從成長到基建到漲價,資產久期的縮短反映風險偏好降低
上周,A股大勢上漲、風格收斂,但市場配置邏輯從前期成長股到基建/新基建,再到尋求漲價主題,對應故事—政策—價格的靶向變化,一層比一層更追求短期確定性,意味著資產久期在縮短、市場風險偏好有降低。海外疫情仍在升級導致海外股市高波動、國內復工率提升推動流動性脫虛入實、政策發力點從貨幣轉為財政三點之下,市場沿流動性結構變化、政策發力點變化,在供需兩端修復進度差異中尋找價格信號——辨別總量需求仍不確定(內需回暖、外需增壓)中的供需格局,有其合理性。
風格研判:景氣+政策+估值共振方向上,基建+新基建仍優於其他
估值角度,與去年11月底市場對經濟預期較中性的階段對比,當前建築相對全A的PB估值與彼時相當,鋼鐵地產汽車更低,建材更高,除建材外的周期板塊相對估值仍具性價比;新基建中,通信估值分位數略低於19年Q1,但比當時更接近盈利消化估值的時點,特高壓低於估值中位數。景氣角度,日耗煤量/高爐開工率反映復工進度加快,復工與物流正常化下,前期供應與物流受阻、恐慌囤積導致的蔬果肉類漲價有望修復,CPI-PPI剪刀差難持續擴張,類滯脹估值尾部vs順周期景氣前端,順周期更優。
資金面結構:內外資金面趨向均衡,被動資金入場放緩
北向資金由前一周大幅流出轉為小幅流入,滬深流入流出分化,表明外資加倉方向趨向大盤藍籌;融資買入額較前兩周顯著下降,融資買入佔兩市成交額比重大致穩定;場內股票型ETF份額增長較上周明顯放緩。我們認為,完善的工業體系與內需驅動下A股與外圍市場相關性低,疊加中外利差走擴,外資資金或延續流入,但VIX高位會制約外資流入幅度;隨著居民消費資金需求提升,新發ETF配置高峰大概率已過,內外資金面將趨於均衡。
外圍影響:聯儲—大選—疫情中美股有望波動築底,對內影響趨弱
上周美股在緊急降息、「超二」拜登表現超預期、海外疫情加速蔓延等多空信息對衝中寬幅波動。標普500自高點回撤11%,考慮到SARS期間港股/A股最大回撤(9%)及新冠國內疫情期間A股最大回撤(12%),我們認為美股已部分price in疫情在美國本土爆發的情形,「桑德斯恐慌」緩和、美聯儲轉鴿對指數有強支撐,美股大概率在波動中築底,開啟持續反彈還需海外疫情拐點確認,外圍對A股帶來波動性但底部大概率已確認。
配置建議:短期繼續把握基建/新基建組合,全年維持四大主線
3月流動性拐點、逆周期政策發力、創業板Q1業績預告期來臨,當前創業板估值隱含盈利預期較高,成色或將迎來驗證,市場風格大概率延續收斂。藍籌風格中,景氣—估值—政策共振指向順周期板塊中的基建/新基建組合:1)基建(景氣中性、估值優勢、政策優勢):建築、鋼鐵、地產、汽車性價比更優;2)新基建(景氣優勢、估值中性、政策優勢):特高壓、軌交、充電樁、工業機器人及工控性價比更優。全年延續電動車鏈/電子/雲計算/工業機器人四大主線。
風險提示
海外疫情蔓延超預期、國內復工進度或逆周期政策不及預期。
(文章來源:華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