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時期是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最脆弱、最容易被傷害、走上歧途的時期。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統計,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並且兒童心理問題門診人數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一旦沒有及時疏導,就有可能發展成中重度抑鬱症,自殺率高達15%。
保障兒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對幫助兒童青少年培養健全的人格,形成自信自強的品質,樹立人生目標,發展應對學業和生活挑戰的能力至關重要。
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宣部、教育部等12個部委聯合印發《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質發展。
針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社會癥結,深圳心怡心理高度關注,凝聚了專業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團隊,匯集了深圳康寧醫院、兒童醫院的資深兒童心理、精神健康方面的主治醫師和專家支持,運用專業的知識和療法,在青少年兒童心理抑鬱、焦慮、厭學、叛逆、網絡成癮等心理健康問題積累了大量成功案例。
在為深圳青少年提供一對一的心理諮詢服務的同時,深圳心怡心理與多家學校、社區黨群組織合作,開展家庭教育和兒童青少年心理課程與講座。
心怡心理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教育行業十餘年的胡俊紅老師,在深圳東曉小學給二年級的家長做《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的課程講座。
胡俊紅在東曉小學講座現場
很多家長都頭痛孩子怎麼「不聽話」,但從孩子的心理來講,需要家長看得見孩子的情緒和訴求,用更有效的方法和孩子溝通。講座後家長還提問許久,並組建微信群,和胡俊紅老師一起交流學習更多家庭教育方法。
在紅桂小學,心怡心理邀請了廣東省心理健康協會理事、東北師範大學心理學副教授、醫學院精神醫學副教授徐福山老師,給一年級家長做《如何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課程,用專業的心理知識和方法,讓家長系統了解如何建立親密又有原則的親子關係。
很多家長提問孩子學習方面的問題怎麼解決。徐福山老師做了詳細回答,讓家長們明白要讓孩子對學習有內在的驅動力,需要良好的親子關係做支持,不同學習態度的孩子,家長如何調整行動策略。
在湖貝小學,心怡心理還邀請了康寧醫院兒少科主治醫師、北京大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操小蘭博士,給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做培訓,支招如何幫孩子度過幼小銜接的關鍵期。
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孩子在學習任務、環境變化、心理壓力、人際交往等方面都面臨挑戰。家長們了解了孩子在這個階段的身心變化和成長訴求,運用更合適的溝通策略、輔導策略,能更好幫助孩子成長,及時解決孩子的學習困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此外,心怡心理還走入社區。在福田福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組織的「給孩子成長的力量」學習互助小組中,胡俊紅老師給社區家長們開展多次孩子學習和成長心理講座,收到家長的歡迎和好評。
「我以前覺得孩子有一些行為偏差,讓我覺得很心煩。現在我明白,原來是我太焦慮,我放大了孩子一次拖延的後果。卻沒有看到他需要我的幫助。其實有幾道題孩子確實不會解,我需要去指導他的。」一位高知媽媽在活動中重新認識自己的教育方法。心怡心理創辦人胡俊紅老師說:「想起那些在諮詢室裡,和我坦白脆弱和無助的孩子,我深深感受到: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在日常和孩子的互動中,就積累了很多問題。想要讓孩子擁有自信、積極、幸福的心靈,得從父母的改變入手,才能事半功倍!」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的不只是孩子自己成長,更需要父母、學校、社會專業機構共同搭建起一個良性的系統,支持孩子成長。
接下來,心怡心理全體人員都會繼續修煉精進,開展更多活動幫助兒童青少年的心理成長,讓家長掌握更多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深入耕耘一對一諮詢輔導,推動中國兒童青少年的身心靈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