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鈴,塊狀牛奶的俗稱,是富有潮汕特色的食品。它既有醃製品雜鹹的某些特點,又有潮汕小吃的特色。
牛鈴,有人稱為牛牻。據《辭海·語詞》釋義,牻為「黑白雜色的牛」。牻是取潮音諧音而不取其義。
【牛鈴】是用生鮮牛奶煮沸加醋加鹽凝固而成,通體雪白,營養豐富,送粥佳選早餐在熱粥中塞進一顆牛鈴,待兩三分鐘後熱粥溫度適口,牛鈴表面也已變軟,輕輕一咬,唇齒間瀰漫著濃鬱的奶香,鹹香四溢,喝白粥也變成一種享受
【牛鈴】的製法是注牛奶於鍋中,煮熟,拌以適量的醋,使其凝結。半冷卻後用湯匙勺起,手捏成粒塊狀,放入先溶化的鹽水中便成。其色澤雪白,有牛奶的香味,粒體上還有明顯的手指紋痕跡,很有人情味,色、香、味、情皆佳。
【牛鈴】是一種比牛奶更為優美的小食,既保留了牛奶的豐富營養,含有大量的鈣、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B2、D3、B12等營養成份,又是一種不含牛奶原有腥味的素食,更為廣泛的消費者所喜愛。牛鈴在製作過程中,加進醋、鹽等配料,使部分難以被人體吸收的營養溶解,養分更容易被吸收,民間說它「消食」,從食療同源理論上看來,牛鈴是一種具有醫療保健功能的食品。
有人把它稱為中國的奶酪,其實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但用牛奶來生產延伸產品的思路是一樣的。潮汕的「牛鈴」感覺更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我感覺它的奶香味更濃,味道也更淳正!
潮汕有關潮汕美食的著述,以及舊志、新志,均未見牛鈴的記述。可見,牛鈴是名不見經傳的揭陽著名小吃。由此見之,為揭陽牛鈴書上一筆,更有必要了。
綜合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