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養生】足三裡穴是你身體的「恩人」

2021-03-05 上海城隍廟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而胃經又是一條多氣多血之經。因此,關愛胃經上的穴位就是調節脾胃功能、鞏固全身氣血的一個有效手段。胃經上有一個很著名的穴位,那就是足三裡穴,足三裡穴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幫助你度過健康上的難關,所以可稱其是一個助人為樂的大穴。那麼,它能幫助我們的身體度過哪些難關呢?

足三裡穴可謂是一個多面手,有通調百病的效果,尤其是治脾胃方面的問題。《四總穴歌》中有這樣一句口訣說得好:「肚腹三裡留。」也就是說,凡是肚腹脾胃方面的問題都可取它來治。不僅如此,足三裡穴還是一個長壽大穴。若我們經常刺激足三裡穴,還有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功效,對於延年益壽大有裨益。

來學幾招吧:
站立,把同側的手掌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四指直指身下,食指按在脛骨上,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此穴。按摩時,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裡穴處按壓,每次5~10 分鐘。按壓力度以有針刺樣的酸脹、發熱感為宜。

很多上班族長時間坐在辦公室內,難免感覺體乏肢酸,這時可在休息時間敲打足三裡穴,再輔以按摩湧泉穴(此穴在腳底部,不算腳趾頭,把剩下的腳掌3等分,在上1/3的凹陷處即是此穴)。敲打、按摩時以感覺酸痛為度,每次5~10分鐘,即感疲勞頓消,步履輕盈,其功效可謂是立竿見影。



足三裡穴的神奇之處,在於具有雙向調節的功能。如果氣血都虛,足三裡穴可以補;反過來說,如果總是上火,足三裡穴又可以把火降下來。因此,一般的消化系統疾病都可以從足三裡穴調治。此外,一般的高血壓、糖尿病、頭痛、頭暈等,也可以通過每天多按揉此穴來緩解。

相關焦點

  • 足三裡穴及其配穴的功效,是你身體的「恩人」
    胃經上有一個很著名的穴位,那就是足三裡穴,足三裡穴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幫助你度過健康上的難關,所以可稱其是一個助人為樂的大穴。那麼,它能幫助我們的身體度過哪些難關呢?足三裡穴可謂是一個多面手,有通調百病的效果,尤其是治脾胃方面的問題。《四總穴歌》中有這樣一句口訣說得好:「肚腹三裡留。」也就是說,凡是肚腹脾胃方面的問題都可取它來治。不僅如此,足三裡穴還是一個長壽大穴。
  • 中醫帶你走進足三裡穴
    在醫學的師承上,固然需要如此,但當我面對需要養生之術的眾人、面對需要治病和保健的病人時,有時候反而不能如此保留了。因為,大家沒有時間去探索你保留的那一部分東西,大家需要你把生活中養生或者治病的方法直截了當地說出來,把醫書中欲言又止的那部分有用的東西說出來。我可以舉一個穴位為例子。在人體所有穴中,最著名的是哪個穴呢?
  • 足三裡穴的準確位置圖、作用及功效
    【穴名解說】    【足三裡穴】Zú sān lǐ(ST36),經穴名。《靈樞。本輸》原名三裡、下陵。《聖濟總錄》名足三裡。別名鬼邪、下三裡。屬足陽明胃經,合(土)穴。    【名解】「足三裡穴」,「三裡」是指理上、理中、理下。
  • 按摩足三裡穴的好處和作用
    常言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其他一切都是空話。
  • 拍穴法可防病強身養生---足三裡穴和委中穴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上,都有很多穴位穴道,若我們自己平時堅持拍打這些穴位穴道,有助於促進提高自身的新陳代謝,和旺盛的防病保健作用足三裡穴位於我們人的雙腿外膝眼直下三寸(把自己的四指併攏即可)、脛骨外一橫指處。
  • 【土郎中養生】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在哪裡 功效和作用是什麼?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痺,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 足三裡穴功效強大,但不能亂灸...
    處於生長期的小兒乃純陽之體,生發之氣旺盛,長灸足三裡使氣下洩,可導致生長遲緩、氣血不和、易生病,故而孩子不宜常灸足三裡。然而,古醫書說的不一定適合現代,古醫書指的是正常情況下孩子不宜灸足三裡,但如今的孩子很多都已不是純陽之體,常吃各種冷飲零食,導致體內寒溼氣重,導致脾胃虛弱,這種情況適當灸足三裡也未嘗不可。
  • 足三裡穴_人體穴位查詢
    取穴方法:足三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裡穴。穴位解析:(1)足三裡。足,指穴所在部位為足部,別於手三裡穴之名也。三裡,指穴內物質作用的範圍也。此穴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在此形成較大的範圍,常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足三裡穴後,散於本穴的開闊之地,經水大量氣化上行於天,形成一個較大氣血場範圍,如三裡方圓之地,故名。
  • 按摩足三裡穴位功效 足三裡位置在哪?
    【按摩足三裡穴位功效 足三裡位置在哪?】中醫養生變的非常流行,在平時通過簡單的按摩就,一個穴位就有養生保健的功效,按摩足三裡的作用很強大,可以治療什麼疾病呢?足三裡的穴位在哪呢?足三裡的位置足三裡穴位於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
  • 【按摩穴位】足三裡怎麼找?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
  • 足三裡穴,調節免疫力、調理脾胃、疏風化溼等作用!強壯身心的大穴!
    足三裡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度按大一點,酸麻的經絡傳感可到腳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古語說"常拍足三裡,勝吃老母雞"。可見按摩足三裡可不只是可以健脾胃那麼簡單了,還可以消除身體的疲勞狀態,還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呢,足三裡穴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
  • 王居易經絡診察法取穴|足三裡到底在哪?
    圖片來自於網絡足三裡是常用穴,按照教科書骨度分寸取穴法,足三裡是在脛前肌隆起之高處,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同身寸4指)、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處。可臨床發現,這種取穴方法每個人的針刺和按揉效果都不一樣,療效並不穩定,這是怎麼回事?有沒有想過,足三裡真的在這裡嗎?工作室專家周煒老師2008年自從遇到王居易老師,如獲至寶,馬上把王居易老師請到護國寺中醫醫院,2012年成立北京中醫藥薪火3+3王居易名醫傳承工作站(王老2017年去世後改稱王居易名家研究室)。
  • 長按足三裡竟有如此功效!
    1、減肥足三裡是胃經最主要的大補穴之一。而且是個極其聰明的智能穴。如果你吃得太多,胃腸不消化。或吃得不夠,胃腸營養來源不足。如果你經常腹脹腸鳴,吃進去的東西不消化。或是脾胃不和拉稀或嘔吐,只要每天上午7—9點,按揉左右腿的足三裡各15分鐘。當天就能改善症狀。長期堅持,能加強脾胃功能。以後即使你吃大型自助餐,一會兒海鮮,一會兒冰激淋的,一會兒青菜一會兒肉,東西吃得比較雜,脾胃也能撐得住。不會敞開肚皮吃一次,就讓你鬧腹脹腹瀉。
  • 足三裡如何按摩才正確,很多人都做錯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中提及,足三裡是陽陰胃經中的重要穴位,可促進全身健康,並能調養五臟六腑的各種問題。如今的大家健康養生越來越重視,對於足三裡這一重要的養生穴位進行按摩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掌握正確的按摩方法非常重要,否則會適得其反。足三裡在哪?
  • 針灸常用腧穴——足三裡
    簡易取穴法:取左側足三裡用左手,取右側足三裡用右手。掌心按於髕骨正中,中指緊貼脛骨前緣,無名指指端處即為本穴。【穴性特點】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代表穴,回陽九針穴之一,人體常用的防病保健要穴,人體第一要穴,「四總穴歌」和「天星十二穴」之首,為歷代醫家所推崇。
  • 關於直接灸足三裡穴的一些問題解析
    針對近日一些網友提出的直接灸足三裡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現作一簡單解析如下:灸後幾天卻未化膿。
  • 自然藥庫第4招-足三裡:可燥化脾溼,生發胃氣.
    胃屬土,故足三裡為土經土穴,是胃經的最主要穴位,也是養生保健要穴,為歷代醫家所推崇。一、足三裡的命名分析足三裡命名之義,「裡」與「理」通。人以肚臍為界,上為天,下為地,中為人,分為三部,萬物由之,理在其中。故足三裡穴能調和天地人,能治人身上中下諸病。足有三裡,手亦有三裡,二穴同名而異位,其治可互通。
  • 足三裡的深層含義和使用秘訣(經典)
    在醫學的師承上,固然需要如此,但當我面對需要養生之術的眾人、面對需要治病和保健的病人時,有時候反而不能如此保留了。因為,大家沒有時間去探索你保留的那一部分東西,大家需要你把生活中養生或者治病的方法直截了當地說出來,把醫書中欲言又止的那部分有用的東西說出來。
  • 【每日一穴】氣海穴:益氣助陽,一穴暖全身!
    【取穴位置】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氣海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功能主治】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補益回陽,延年益壽,氣海又名上丹田,屬於任脈,位於臍下,為諸氣之海,是大補元氣,總調下焦氣機,養生保健的重要穴位。
  • 常按足三裡,功效嚇到你
    不過,在幾千年對疾病的摸索與治療的過程中,廣大人民和醫者發現,常按足三裡,跟吃老母雞有相同的功效,而且還不上火。因此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裡究竟因何魅力,贏得如此美譽呢? 1、減肥 足三裡是胃經最主要的大補穴之一。而且是個極其聰明的智能穴。如果你吃得太多,胃腸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