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在市面上的智慧型手機都配備了一項「護眼魔模式」的功能。許多人都會開啟這項功能,而手機屏幕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變黃變暗,光線變得柔和。但開啟了護眼模式就可以毫無顧忌的躺在床上或是在昏暗環境下玩手機了嗎?答案當然是不能。那麼手機上的護眼模式真的有作用嗎?
相信大家都知道最傷害眼睛的其實就是手機的藍光,一般存在於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設備。而這些設備的波長一般處於400nm—480nm,被稱為「短波藍光」,波長接近紫外線,具有較高的能量。長時間接觸後會使眼內的黃斑區毒素量提高,危害眼睛的健康。
護眼模式的原理其實是運用軟體算法的方式調節屏幕色溫,利用紅、黃光柔和光線來減少藍光,形成黃色調的屏幕色彩。黃光是對人的眼睛最溫和的,黃色調的屏幕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視疲勞。而且手機的護眼模式是加入了藍光過濾的方式,自動調節屏幕的亮度和色彩。不過屏幕變黃一直是護眼模式被很多人吐槽的點,其實人眼有自動白屏的功能,用久之後就會慢慢習慣。
但據統計,軟體算法減少藍光可以屏蔽手機30%左右的藍光。所以僅僅通過調整色溫,增加屏幕黃色調,依然還是會有70%左右的藍光傷害著你的眼睛。所以大家平時在使用護眼模式的時候還是要注意用眼時間不要過長。
還有人要問了,那深色模式可不可以起到護眼效果呢?我們平時觀看屏幕的用眼程度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大有不同。倫敦大學教授阿尼莎·辛格(Aneesha Singh)表示:「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深色模式可能會被認為不那麼刺眼,並誘使人們花更多時間使用這款應用。」相反在明亮的環境中,太暗的屏幕實際上會迫使你更用力地用眼。所以蘋果官網上也只是說「讓眼睛看上去更舒適」。
其實「深色模式」僅僅是關閉了背景亮度,同時調整了可視內容的顏色,比如深色模式下文字以白色為主等等。但實際上並沒有改變屏幕的「頻閃」問題,所以看屏幕的時候依舊會有視覺疲勞的症狀。
除了利用護眼模式起到一定保護眼睛的作用以外,如何正確的看手機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看手機時應保持30釐米左右的距離,而周圍環境的光線也不宜過強或過暗。其次,看手機的時間也應控制在40—50分鐘,儘量不要躺著看手機。最後,定時緩解眼睛的疲勞,眼保健操、適當的戶外運動、眺望遠處等方式都可以使眼睛得到放鬆。
除了手機自帶的護眼模式功能,小黑還為大家羅列了一些護眼的防藍光產品。防藍光眼鏡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其原理就是利用基片的底色達到光線中和,利用膜層對藍光進行阻擋。但小黑建議大家不要長期佩戴防藍光眼鏡,眼鏡過濾藍光的同時會使看到的物體偏黃,這種色偏可能會讓人感到不適。
可能會有許多小夥伴在給手機貼膜的時候選擇「防藍光手機膜」,雖然它的價格低廉,但缺點卻很多。防藍光膜在過濾藍光的同時,會使得整體視覺變暗,如果在戶外強光下使用手機就容易看不清楚屏幕。而且當你不想過濾藍光的時候還要把這層膜撕掉,從便利性上防藍光膜就不如防藍光眼鏡了。
如今智慧型手機上也推出了許多護眼APP,小黑給大家推薦一款比較好用的APP「護眼寶」。這款APP可以根據日出日落的時間自動調節屏幕的色調,白天光線充足的時候會自動調亮,晚上則會把色調調節溫和,完美的匹配了人體的生物鐘。當你想要停止過濾藍光時,一鍵關閉即可,十分方便。
小黑覺得手機的護眼模式說白了也只是一種心理安慰,而其他護眼的防藍光產品也只是起到一部分的作用,並不能完全依賴。想真正保護好眼睛還是得從平時使用電子產品的用眼上養成好習慣,少玩手機多愛護自己的眼睛,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