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北方冬回大地,萬物靜寂,電動車的續航也跟著大幅縮水,比如300公裡續航的,現在能跑200公裡已經不錯,標稱400公裡續航的,夏天可能也就370公裡,而冬天可能變成250公裡。
一般來說在冬天,續航變成標稱一半的,基本是不可接受的,也是最差的情況。續航變成標稱6折的,車主也無可奈何,只能且用且珍惜。續航能達到標稱7折或更高的,可能還是最新款的部分車型了。這是電動車的硬傷,只能靠增加電池容量緩解,無法根治。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車型適合北方城市車主,我們不妨看看。以北京為例,我們看到在這座城市中,有一款電動車十分流行,總能在大街小巷出現,這就是比亞迪元EV,其曝光率非常高,當然也非常便宜的。
研究下比亞迪元EV的特點,就能了解很多普通用戶的需求所在。
首先,其具有300-400公裡續航,目前300公裡款依然有售,這說明很多人其實相比價格,對續航是可以忍受的。但冬天縮水到200公裡的話,確實比較難受。所以從長遠看,400公裡還是必須的,這樣冬天也能有240-270公裡的續航。
其次,就是元EV的空間,前部空間很大,車窗視野好,雖然說A柱太粗大,但也不是不可克服。4360mm的車長,軸距只有2535mm,談不上寬敞,但後排給人的感覺不算壓抑,核心就是其車高有1680mm,所以總體空間感也是優勢。既然都跑不快,只是城市代步,為何不讓四個乘客都坐得舒服一點呢?
第三,就是價格低,元EV 300公裡版價格10萬元甚至更低,而400公裡版價格11萬到13萬,總體上還是不高的,畢竟其動力OK,車身體積與奧迪Q3差不多(寬度窄,高度高),加上穩定的質量,還是有其性價比的。
所以,對於元EV這種車型,比亞迪應該是很糾結的,就是不能提供太強配置,否則真就沒有必要買高價款了,元EV這種尺寸在城市通行中優勢不小。
當然,元EV也有自己的不足,就是高度太高,加大了風阻,在城市快速路上開個90千米每小時還湊合,高速上開到100就很吃力,並且掉電飛快了。
300公裡續航,更高車身,更大空間,更大風阻,所以說元EV是專業城市內代步電動車並不為過,其犧牲的就是長時間高速駕駛的續航能力。
而現在比亞迪和滴滴聯合推出的D1,其實就更是將城市用電動車的平衡性發揮到了極致。
其車長比元EV的4360mm稍長,為4390mm,高1650mm,稍低,但軸距達到了2800mm,比元EV的2535mm長了26釐米,可以說十分寬敞,估計風阻也有一定降低。
比亞迪D1的NEDC續航為418公裡,這個數字要怎麼看呢,實際上也夠城市內通勤的了,城市間自然是有難度,因為城市和城市間距離,多遠都有,其主要是滿足市內代步了。
所以,從北京滿大街的元EV可以看出,北方車主雖然要續航,雖然要暖風,但實際上也要性價比,在性能、續航、價格之中,要求一個平衡性,可以一下買20萬以上電動車的人,還是佔少數的。
而D1這類車型,如果推出消費用戶版,去掉後座屏幕等奢華設置,估計也會成為爆款。而現在比亞迪漢唐等現在也熱賣,刀片電池產量翻倍之前,估計短期也不是特別著急發力10-15萬元市場,且看明年動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