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對胎兒的健康發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保持羊水的健康,也是對孩子的保護。
執筆:陳芳
插畫:Juice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羊水通常指的是羊膜腔內的液體,它的來源、量和成分都會隨著孕周的變化而變化。
早期主要是胎兒的水分和小分子滲出之後構成羊水的一部分,當11周之後,胎兒出現排洩功能,那麼尿液就成了主要組成部分。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孩子足月生產,羊水通常在800~1000毫升。其中含有的afp量可以作為監測孩子是否存在發育異常的標準。因此保持羊水的健康,就是對胎兒的健康護航。
羊水的作用
1、保護作用
羊水達到一定的容量,子宮的體積就會相應增加,胎兒就能獲得較多的活動範圍,也能更好的在宮腔內部進行活動。主要是進行肢體和呼吸活動,這些活動可以防止肢體粘連,同時也幫助氧氣的攝入,利於胎兒發展。
2、溫度適宜
羊水可以讓子宮一直保持在合適的溫度,這樣胎兒的身體狀況也會比較穩定,體內的代謝也能按照適宜的速度進行,給寶寶維持一個舒適的發育環境。
3、體液平衡
胎兒在體內,孕媽在補水時很難把握胎兒所需要的量,因此由羊水來進行調節,當水分過多時,可排入羊水中;當水分不足時也可通過羊水進行補充。
4、幫助分娩
一般分娩的時候,子宮會快速收縮,羊水通過子宮內壓增強傳導至宮頸部,可以減少肢體壓迫導致母體受損的風險,對孕媽分娩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為何胎兒能在羊水中待滿40周?
小孩子出生之前,在媽媽的肚子中是需要氧氣來賴以生存的,輸入的氧氣不夠,寶寶就有可能窒息。可是羊水的含量90%都是水,人尚且會出現嗆水的症狀,更何況是一個脆弱的胎兒呢?
事實上,胎兒在子宮中並不是自己呼吸,也不是通過肺呼吸,而是通過臍帶和胎盤來獲取營養物質和氧氣。因此臍帶和胎盤對寶寶的發育至關重要。
即使在35周以後,胎兒的肺已經發育成熟,仍然不會用肺來呼吸。只有當孩子出生時第一聲啼哭,肺部才正是開始運轉,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出生之後都會啼哭的原因。
因此,孩子在羊水中,不會自己用肺呼吸,自然也不存在氣體交換,溺水情況也自然不存在了。
三個信號出現,可能暗示你的羊水異常
在孕期羊水正常自然是再好不過了,但是也有很多孕婦出現羊水異常羊水質量不佳,多從身體的幾個表現能看出來。
1、孕媽呼吸急促、消化不良——羊水過多
一般羊水量超過2000毫升就算羊水過多了,概率通常在0.5%~1%。羊水過多對母體及胎兒都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
對母體而言,羊水過多會導致子宮增大,引起媽媽身體難以負荷,從而產生呼吸急促,消化不良等問題。
對胎兒而言,羊水過多,胎兒沒有辦法穩定,漂浮的感覺會增強,容易導致胎位不正。
2、頻繁宮縮、胎動劇烈——羊水過少
羊水量少於300毫升時就是羊水過少。胎兒在體內難以活動,位置基本就被固定住,受到壓迫引起斜頸等問題。
另外,我們知道羊水其實有一定的潤滑作用,當胎兒在腹中活動時,能起到一定的緩衝效果,如果孕媽頻繁感到劇烈的宮縮,且胎動也比較劇烈,可能就是你的羊水量不足,所以子宮的敏感度加強。
3、胎動減少——羊水渾濁
我們都知道,胎動是有規律的,如果在某一段時間內,孕媽明顯感覺到胎動的頻率變少,可能就代表著你的羊水比較渾濁,導致胎兒出現了缺氧的狀況,一旦羊水渾濁度達到第三級,寶寶多半危矣。
【幸孕說】
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中雖然還不會呼吸,但是已經在努力練習了,有時候孕媽感覺肚子裡有一跳一跳的感覺,那就很有可能是寶寶在練習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