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以為人性本善,沒想到,一則新聞卻讓人看到,年紀輕輕的孩子可以有多殘忍。
前段時間,南京一個11歲男孩,無端虐待路邊小店的寵物貓。
監控攝像頭下,種種惡行暴露無遺。
當時,店裡並沒有人,門也上著鎖。
男孩先是把貓咪引到上鎖的玻璃門處,趁著小貓探出頭的時候,狠狠用門縫夾住它的身體。
小貓好不容易掙脫後,男孩又在店門外不斷追打、踢踹,甚至用尖銳的刀具戳,簡直就想置之於死地。
貓主人發現後,趕緊把貓咪去救治,並希望孩子和家長都能來道歉。
萬萬沒想到,她等來的只有家長輕描淡寫的一句「只是個孩子」。
在男孩和家長眼裡,動物的生命不值一提,殘暴的行為無可厚非。
殊不知,這種視生命為玩具、把暴力當個性的行為,卻隱藏著最可怕的未來。
當活生生的生命成為孩童手中的「玩具」,孩子在玩,我心在慌。
1
「他還是個孩子」
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個熊家長,一句「他還是個孩子」成了為天下熊孩子開脫的最好藉口。
但是,生命面前無小事。
沒人知道,父母的放任不管背後,會引發怎樣可怕的後果。
就在今年,山東一名大學生因為虐貓引發全國網友的怒罵。
這個叫王厚歡的男生,處心積慮進入救助流浪動物的QQ群,隨即發布自己虐待流浪貓的視頻。
小貓的四肢被硬生生地扎滿了牙籤,畫面慘不忍睹。
而王厚歡則瘋狂地在群裡叫囂:「給我轉帳70元,我就可以免貓一死!」
這顯然已經不是普通的「熊」,而是泯滅人性的殘忍。
王厚歡還得意洋洋地炫耀著,近年來,死在他手下的動物不下百隻,他對此毫無悔意,反而繼續在網上說「你們這些愛貓人士還不是要給我錢」。
任何一個有最基本良知的人,都無法忍受這種行為,更不用說最親近的家人!
然而,當網友順著他提供的信息找到住址時,對於兒子的行為,王厚歡的父母卻表現得十分冷淡。
當網友們問為什麼不管管王厚歡時,他母親竟然笑著說,兒子就殺了2隻貓「而已」,自己管不了他。
作為母親管不了孩子,那是等社會去「收拾」他了?
父親更是直接拿出了一份診斷說明,說兒子是「精神病」,甚至還諷刺起了網友。
就在網友質問父母時,王厚歡拿著刀從屋裡衝了出來,一副下一秒就要砍人的樣子。
明明兒子呈現出了極為暴力的行為跡象,可最悲哀也最可怕的是,一旁的父母對此習以為常,絲毫不覺得兒子的行為有什麼不妥。
事件的最後,王厚歡被所在學校開除,但這樣一個以虐待動物為樂的人,就像一個定時炸彈,沒人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爆發。
《養育兒女》中說:「孩子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他還是個孩子」,就像是父母掩耳盜鈴的魔咒,對孩子的「錯」視而不見,以為所有的問題都會隨著時間迎刃而解。
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此刻缺失的管教和規勸,會變成未來某一天砍向自己的刀。
2
「長大就好了」
對於孩子的暴力行為,總有人覺得「孩子只是鬧著玩,等他們長大了就好了」。
這種想法未免太可笑,也太過樂觀。
「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孩子此刻呈現出的暴力傾向,極有可能是未來犯罪的預演。
美國一個叫luke Woodham的16歲男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1997年,他在家中用刀和木棍殘忍地殺害了四個家人,親生母親和三名兄妹,就這樣倒在他手下。
隨後,他拿著槍若無其事地來到學校,向人群掃射,當場就有七名無辜的同學被射傷,其中兩名不治身亡。
當警方對其進行調查時才發現,他早就呈現出了喜歡虐待小動物的惡習。
對於親手養大的寵物狗,他不僅殘忍地用火燒,還把狗在火中痛苦掙扎的樣子描述為「真正的美」。
在眾人根本沒意識到的時候,這個蔑視生命的兇手,早就在生活中暴露了自己的殘忍。
無獨有偶,另一個15歲的男孩同樣犯下了可怕的罪行。
他殺死父母,又在高中槍殺兩名同學。
在周圍鄰居的描述裡,他不止一次被看到虐待動物,砍殺寵物貓、解剖倉鼠甚至殺死奶牛,無惡不作。
這些年幼的「惡魔」,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不以為然」下的犧牲品。
當他們虐待動物時,爸媽不以為然;
當他們霸凌同學朋友時,爸媽不以為然;
當他們終於對家人施暴、痛下殺手時,爸媽已經沒了挽回的機會。
研究結果表明,有虐待動物史的人實施暴力犯罪的機率比沒有虐待動物史的人要高出5.3倍。
最開始,他們從弱小的動物身上獲得凌虐的快感,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惡意逐漸指向其他弱勢群體。
日本有一位81歲的拾荒老人,就是被一群虐待流浪貓的少年毆打致死。
可憐的老人不過是因為看不慣少年們虐待動物的行為,勸誡了幾次,沒想到,卻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在又一次虐貓被老人勸阻時,這幾個十幾歲的孩子臨時起意,決定給老人一個「教訓」。
他們向老人身上投擲石子、磚塊,不顧對方的哀嚎,活生生把老人虐打至死。
新聞一出,整個日本都震驚了。
可悲的是,流浪貓還在老人生前的帳篷邊徘徊,那個幫助它們的人卻永遠回不來了。
人性的惡,從來不分年齡大小,再年幼的孩子,也可以冷血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動物是真的動物,但人,未必是真正的人。
作為父母,輕視甚至無視孩子虐待動物的行為,就是在放縱作惡。
3
「要孩子記住教訓,不打不行」
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大多數情況下,那些隱藏著暴力傾向的孩子,並非天性如此。
他們只是笨拙地模仿著家庭中耳濡目染的暴力行為,把所有的壓力排向了弱小的動物。
真正應該解決的,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是家長和環境中無休止的暴力。
看過一位心理諮詢師講述的案例。
小男孩亮亮剛上大班,平時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但亮亮媽媽卻無意中發現,看起來膽小的兒子,居然有虐待小動物的行為。
有一次,她正好撞見兒子拎起寵物貓就往地上砸,還不顧貓咪的反抗肆意虐打。
雖然當時她就阻止了兒子,但沒過幾天,還是在家附近發現了寵物貓的屍體。
亮亮在她的逼問下,承認是自己用兒童車壓死的。
心理諮詢師感到奇怪,直到他看到了亮亮父母的相處方式,終於恍然大悟。
亮亮父親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一聽到兒子的所作所為,立刻暴跳如雷,恨不得當場就要狠狠揍兒子一頓。
而據亮亮描述,平時生活中,爸爸動輒就會對媽媽和自己拳打腳踢,母子倆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樣暴力的環境,讓亮亮每天都處在惶恐不安中。
他無法反抗身強體壯的父親,於是,家中最弱小的貓咪,就成了他發洩的對象。
暴力,是會傳染的。
美國的精神病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幾乎所有暴力犯罪人在童年都受過虐待,其中70%以上從虐待動物開始。
當一次又一次目睹暴力,經受暴力,孩子的性格底色也就染上了暴力的黑暗和粗糙,他們一邊恐懼,一邊下意識地模仿。
曾經夢想屠龍的少年,變成了惡龍本身。
本該提供溫暖和支持的家庭,卻成了痛苦又無法掙脫的暴力之源。
最終,這些曾經是受害者的孩子們成了「施暴者」,走上不歸路。
4
《我是演說家》裡選手賴佩霞曾經在演說中問了兩個問題,振聾發聵:
「如果一個家庭,人人都是小偷,只有一個警察,誰是叛徒?
如果一個家庭,人人都是警察,只有一個小偷,誰是叛徒?」
那些呈現出暴力傾向的孩子,原本也只是得不到愛、被錯誤對待的可憐人罷了。
沒有天生的壞孩子,只有把孩子教壞的父母和世界。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當孩子出現虐待動物等暴力傾向時,作為父母,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不問是非地維護熊孩子,而是從源頭上改變孩子走向暴力的可能。
多一點對生命的的敬畏,多一點對孩子的關愛,多一點對原則和底線意識的培養,一切也許都會不同。
犯罪學理論中說:「基因裝上子彈,性格瞄準目標,環境扣下扳機。」
沒人願意接受,孩子本性惡毒;也沒人能夠坦誠面對,人性中最醜陋的一面。
但孩子善良美好的天性,需要父母和家庭傾盡全力去維護。
願天下父母,都能真正對孩子負責,為孩子創造一個沒有暴力、沒有輕視、沒有傷害的環境。
只有這樣,孩子美好的天性,才能最大程度地得以保留。
本文來源:爸媽研究所(ID:mama_cn),作者:居瀟瀟。部分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深愛的伴侶是個扶弟魔
該不該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