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又一次被「孩子的惡」氣到發抖,心裡滿是難以言喻的心痛和憤怒。
4月17日,安徽一名10歲的女孩失聯4天後,被警方確認死亡,她小小的屍體在離家三百米的灌木叢中被找到,而兇手是她的親堂兄——一個12歲的男孩。
女孩小婷從小性格老實,聰明乖巧,成績也很好,事發當天,她本來在家上網課,幾個小時後,卻在堂兄家中遇害。
如花的生命,在這個春天戛然凋零,讓人痛心。
一個12歲孩子的殘忍,簡直令人不寒而慄!
據澎湃新聞記者採訪報導,當地多名村民介紹,兇手平時比較調皮、愛看手機、愛上網,父母對他很寵愛。
作家鄭執在《生吞》一書中說:
成年人的善是複雜的善,孩子的惡才是純粹的惡。
然而,比孩子的惡更可怕的,是他們背後父母的惡。
1.惡行之下的孩子
已不是祖國的花朵,而是人間的惡魔
大家一定沒有忘記,去年大連14歲男孩殘忍殺害10歲女孩的新聞。
女孩淇淇跟兇手蔡某是鄰居,案發當天,蔡某將淇淇騙到自己家中,實施性侵。女孩奮力反抗,卻被蔡某摁倒在地,瘋狂毆打,之後又被蔡某喪心病狂地連捅七刀。
做完這一切,蔡某冷靜地清理了現場,把女孩的屍體扔進小區綠化帶。
當晚8點,淇淇父母找到她時,女孩渾身是血,被打得慘不忍睹,褲子只穿了一半,身上蓋滿磚頭、編織袋和沙子,看到這一幕的淇淇媽媽當場暈厥。
事發後,蔡某還若無其事去詢問女孩家長「你女兒找到了嗎?「還在班級群「自導自演「,妄圖洗脫嫌疑。
如此窮兇極惡的孩子,已經不配叫做孩子,而是遊蕩在人間的死神。
什麼樣的家庭,能養出如此色心厲膽、暴戾殘忍的人?
小學時,蔡某對女同學動手動腳、強行摟抱,女孩家長報警,他的父母根本不講理,稱自己兒子不是這樣的人,反咬對方誣陷。
父母的包庇使他越來越肆無忌憚、無法無天,從對同學動手動腳,到跟蹤騷擾小區女生,直至欲圖性侵、暴力殺人。
有位網友說:「當一個人舉起屠刀主觀地去殺害另一個人的那一刻起,無論年齡,他就是惡魔而不是花朵。」
是的,他們不是孩子,他們只配叫兇手、禽獸。
據澎湃新聞報導,案發後,蔡某的家長既不露面也不道歉。
面對網友們的指責,蔡某的舅舅竟然口口聲聲說:「我外甥是個好孩子,你們別污衊他。「
無底線縱容包庇的家長,推著蔡某一步一步走進罪惡的深淵,他的犯罪之路,正是家長一磚一瓦,親手鋪就。
2.「他還是個孩子」是給社會最毒的符咒
這些年,熊孩子作惡的新聞屢見不鮮,已經成了公眾心底的噩夢:
上個月,四川涼山州木裡的森林大火,肇事者是一個11歲男孩。2019年10月,河南7歲女孩的眼睛,被同班同學強行塞進幾十張小紙片。2018年8月,福州一名男孩用打火機點燃業主放在大堂的手提袋,導致樓房燃起大火。2017年12月,江蘇常州15歲男孩在小區強姦一名7歲女童並將她從25樓推下。2016年8月,四川13歲男孩為搶一部手機,潑汽油燒傷女教師,致其重度燒傷,大部分手指被截肢。2016年7月,廣西13歲男孩沈某某為偷盜錢財,將3名小孩殺死。2015年10月,三名13歲小孩盜竊小賣部,殘忍殺死了女老師,還搶走2000元錢。……
更可怕的是,犯罪學的研究與實踐表明,初犯年齡與犯罪次數有著密切的關係,犯罪的年齡越小,次數越多,長大以後成為慣犯、累犯的越多。
據統計,初犯年齡小於11歲的,有65%的人會再犯;初犯年齡在12至15周歲的,其再犯率為54%;在成年累犯率中,7/8的人曾為違法犯罪少年。
廣西14歲韋某,掐死了一名男孩,因為未成年免於處罰,15歲時,持刀傷害一名女孩,被判6年,剛減刑出獄,又姦殺了一名11歲女孩。
這些所謂的「孩子」,已成了我們的社會不可承受的傷痛。
魯迅在《戰士終竟是戰士》中說:
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他還是個孩子」是很多家長對待熊孩子的萬金油藉口。
亂劃車輛、破壞公物、公共場所打鬧、推倒孕婦、電梯撒尿、男孩摸女性臀部……家長們都會用這句話輕飄飄打發。
無底線溺愛長大的孩子,惡意不斷滋長、肆意蔓延,便成了這個社會的不定時炸藥,有人小小年紀就成了殺人犯,有人長大犯罪淪為獄中囚。
去年,31歲的張某殺妻騙保,他的媽媽說他「一直是個乖孩子「;30歲的朱某因瑣事與妻子爭吵,將妻子殺害藏在冰箱105天,他的媽媽說他」還是個孩子,一直乖巧膽小「。
你看,「孩子」和殺人犯之間,往往僅隔一個又蠢又壞的父母。
無知無為的父母,讓孩子走入歧途,三觀不正的父母,將孩子推進深淵。
3.父母的管教做好「兩要」「兩不要」
專業從事犯罪心理、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指出:
很多毫無人性的殺人犯,都是生命初期的撫養出了問題。
熊家長往往就是熊孩子做壞事的底氣、是惡孩子犯罪的推手。
父母的教養,決定了孩子人生之路的走向。
請一定要管教孩子天性中的惡
孩子的天性,是一半天使、一半惡魔,孩子的惡一旦失控,後果遠超你的想像。
劉慈欣《超新星紀元》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當這個世界只剩孩子,沒有大人的約束管教,孩子們將心中惡放到了最大。
開始,吃喝玩樂,國家陷入癱瘓;後來,互相殘殺,慘絕人寰;最終,戰爭遊戲,50多萬孩子死亡。
赫拉克利特說:
善惡一體,上坡路與下坡路是同一條路。
向善向惡,全看父母引導。
我們的責任,是激發孩子善的感受,壓制孩子惡的苗頭。莫讓「不要壓制孩子天性」的毒雞湯,放任孩子在惡行路上越走越遠。
請一定要給孩子底線教育
湖南湘潭一名14歲學生,夜間擅自打開停放的公交車門應急閥,進入車內翻找出車鑰匙,將公交車開至湘潭大學,轉彎時,蹭到一名過路大學生。
擅闖公交公司、私自盜用他人車輛,不懂開車,漠視生命,哪一件不值得父母嚴肅教育?
事後交警部門調查,孩子媽媽還頗自豪地說:「兒子從沒開過車,曾說過長大想開公交車。」
《親愛的弗洛伊德》中說:
沒有是非觀的孩子,是這個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
社會的法律規則、公序良俗、善惡道德,這些都是父母必須要循循教導給孩子的,這社會的底線,也是孩子的安全線。
一個是非不分、底線不清的父母,是孩子的噩運,是社會的毒瘤。
請一定不要做孩子的「保護傘」
犯錯是孩子的權利,糾錯是父母的義務。
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但又因缺乏克制、缺少知識,難免犯錯,這時,父母萬萬不可包庇縱容,而要第一時間給予教育以及適當的懲罰。
我家小區有個孩子,在樓下玩耍,看到鄰居院子裡的排球,隨手拿去跟小夥伴一起玩,玩好還帶回家據為己有。
父母知道後,罰他把排球洗得乾乾淨淨,帶他上門歸還、道歉。
聰明的父母從不把「他還是個孩子」掛在嘴邊、助紂為虐,他們懂得,給孩子真正的保護,是教會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好人,而不是一個肆無忌憚的孩子。
請一定不要做孩子的「汙水源」
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滲入孩子的一生,是孩子三觀之河的源流。
就像葫蘆娃中的七娃,分明是個好苗子,在妖怪父母的毒水中泡大,心也壞透了。
看過一個新聞,孩子在公廁附近隨地大小便,環衛工上前制止,結果被孩子父母暴打一頓,一邊打還一邊罵:「你再說,就把屎糊你嘴上」。
孩子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化入生命裡,父母自以為疼愛孩子,殊不知害了孩子一輩子。
教育學家洛克寫道: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後,他生存的環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在網上看到有家長吐槽,她兒子班上的同學,把鉛筆屑倒進同學眼睛裡,他父親來了,輕描淡寫地說「沒事,廁所衝衝就好了」。
她兒子的臉被那個孩子抓傷,他父親一聲不吭,別提道歉、管教。
《管教的勇氣》指出:
教養孩子最幸運的事情就是,小時給他「扎針」,長大給他翅膀。最怕小時候沒管教,長大後翅膀硬了,想管卻管不住。
孩子年少不懂事,若任其發展,他就永遠也不會懂事了,當他傷人害己的時候,一切就晚了。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命運,這話一點也不假。
成為孩子的幸運還是噩運?父母們一定要認真選擇。
*作者簡介:雲開,高級研發工程師,自由撰稿人,愛孩子愛寫作,左手研發,右手文藝,相信唯有內心肥沃,夢想才會開花。
我是青欖君,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關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青欖家長地帶,百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讓教育變得更科學更輕鬆。原創轉載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