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距今已經30年了,可以說我國是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不管是從經濟水平還是老百姓的收入水平都是這樣。在80年代的時候,也許「萬元戶」代表的就是「有錢人」,而到了90年代,家庭財富超過萬元的已經可以說是比較多了,起碼相比80年代來說的話是這樣的,但如果在2020年,你還是「萬元戶」的話,那直接就是淪為「貧困戶」了。
小編是1988年出生的,說實話1990年是個什麼情況,根本就完全不知道,但現在我們可以從網上了解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但了解得越多,越發覺通貨膨脹的可怕,物價上漲、貨幣貶值,所以很多人也會拿1990年的物價、收入水平等等一系列的東西來和現在做對比,比如說在1990年有100元,相當於在2020年有多少錢呢?下面一起來分析下。
小編在網上找到的一份1990年12月29日的新民晚報的圖片,從圖片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當天的報紙中提到1990年上海人均月收入接近168元,也就是說人均年收入大概在2016元,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人均年收入為69442元,平均下來每個月的工資為5786元。
如果是以工資收入來做對比的話,那1990年的上海月平均收入和2020年的月收入相差了34.4倍,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1990年的100元相當於2020年的3440元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1990年全年中國的GDP為17400億元,而2019年中國的GDP為990865億元,兩者之間相差了56.9倍,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1990年的100元相當於2020年的5690元?
老百姓的生活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所以我們以一些生活用品來做對比的話,其實具有更大的說服力,畢竟這些東西與我們息息相關,小編以大米、豬肉、房價這三種來做下對比。
大米作為中國很多地方老百姓的主食,在1990年的時候價格大概在0.5元一斤,而在2020年大米的價格跨度就比較大了,便宜的也許3塊多一斤,貴的甚至10多塊一斤的也有,小編取個中間數按6塊錢一斤來計算,相比1990年的話大米的價格相差了12倍,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1990年的100元相當於2020年的1200元?
從2019年開始,豬肉價格就一路上漲,到了現在豬肉的價格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還是有點「小貴」,小編所在地是一個小鎮子上,一斤豬肉價格大概在28元左右,而在1990年,豬肉的價格大概在1.1元一斤,相比2020年的豬肉價格,兩者相差了25.5倍,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1990年的100元相當於2020年的2550元?
房價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但在1990年的時候,想必沒幾個人會去關注房價,因為在1990年的時候,即使是北京的房價也才1200元一平方,而到了2020年,北京現在的平均房價已經達到了6萬元一平方以上,兩者之間相差了50倍,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1990年的100元相當於2020年的5000元?
綜上所述,通過我們以各種「東西」來做對比後可以看出,1990年的100元也許相當於2020年的1200元,也許相當於2020年的5690元,雖然我們無法得出一個準確的數字,但小編認為,以GDP來做對比的話可能更加貼切實際,你認為呢?你覺得1990年的100元相當於2020年的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