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看來,老師的輕鬆而單純。錢多、假多、事少,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是老師因為職業的特殊性,也患了很多職業病,老師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都不如其他行業的人。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教師平均壽命59.3歲,比全國人均壽命低10多歲。另一項調查顯示教師健康僅佔10%,亞健康佔了70%,疾病狀態佔20%,並且教師的健康狀況呈逐年下降趨勢。
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程度較差,普遍存在著情緒失調的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教師群體變成了這樣?
1.超長的工作時間在摧殘著老師的健康
很多行業的工作時間是朝九晚五,一般六點要下班,但是老師呢?很多老師早上五點多就要起床,晚上十點多才能下班,特別是高中老師更為辛苦。
就拿我我自己來說,今天早上五點四十五起床,收拾去學校趕七點的早自習,晚自習下課後已經八點多了。算算工作時間有多長吧!整整13個多小時,而且有很多老師都是如此。這些辛苦並不是家長們理解的。
2.繁重的工作任務摧殘著老師的身心健康
曾幾何時?教師們的工作不再只是寫教案、批改作業、上課。各種評比、競賽、檢查、會議、學習、表冊、學生任務佔據了老師們大量的時間。有的工作甚至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得完成。
正因為雜七雜八的事情太多,老師真正用來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的時間就少之又少。老師們既要完成繁瑣的工作,也要批改作業、備課、上課,這對老師來說真的太不容易了。正因為如此,就出現了部分老師讓家長批改家庭作業的現象。
3.緊張的家校關係,讓老師們身心俱疲
相信去年五蓮二中楊守梅老師以及安徽銅陵周老師的事情都讓大家記憶猶新。真的是所有老師都缺乏責任心嗎?答案是否定的,在我身邊就有許多認真負責的同事們。
老師該管理學生,也想管理學生,但是卻不敢管理學生。在管理學生的過程當中,必定少不了懲戒。只說給予老師懲戒的權利,卻沒有說要保護好老師。一旦出事受懲罰的依然會是老師,受批評,挨處分,丟飯碗,甚至有人丟了性命。學生的生命安全或許遠比老師的生命安全更重要。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們又怎麼能放手去管理學生?去教育好學生呢?
其實,教師行業就像圍城,在圍城外永遠不知道裡面的辛苦,因為這裡面的辛苦並不是外面的人能夠看見的。真正成了一名老師,就會發現要做一名老師不容易,做好老師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