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的誕生」出版第三輯 50位詩人告訴你如何寫詩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嘉賓與讀者分享新詩寫作。《詩探索》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 馬海燕)由《詩探索》編輯部、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一首詩的誕生」(第三輯)《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首發暨作者誦讀會19日在北京朝陽區文化館舉行。

新詩如何生成?一首詩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經歷與往昔?《詩探索》編輯委員會主持出版的系列出版物「一首詩的誕生」就是將詩歌創作的根本問題,告訴關注新詩寫作的讀者朋友們。

讀者認真傾聽嘉賓分享。《詩探索》供圖

此次第三輯《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由著名詩人林莽、陳亮擔綱主編,由50位詩人的50首精選詩歌作品和50篇探討一首詩的發生與創作方式、技巧的短文組成。正如書名《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詩人將告訴讀者,他們是如何將石頭裡隱藏的獅子發現並雕刻成型的,它們是詩人心中的秘密。

首發暨誦讀會上,朗誦家姬國盛、珠珠和詩人林珊、魚小玄分別誦讀了《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中詩人大解、小西、牛慶國、楊方的入選詩歌和文章節選。《詩探索》作品卷主編林莽、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孟巖嶺與現場觀眾分享了《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緣起和編輯出版經過,入選詩人蘇歷銘、藍野、海城、陳亮、徐曉等分享了詩歌創作經驗。

本書主編、著名詩人林莽說,中國新詩一百年,已有許多經典之作融入世界詩歌文化的潮流。但現實的詩壇依舊是混雜的,因此,對優秀作品的傳播與弘揚,是正本清源最有效的一種方式,這正是編輯「一首詩的誕生」系列圖書的初衷。「希望所有優秀的作品得到有效的推廣與傳播,希望讀者朋友們從中有所感悟與收穫。」(完)

相關焦點

  • 記錄「一首詩的誕生」《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在京首發
    活動現場(煙驛 攝)12月19日下午,由《詩探索》編輯部、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首發式暨作者誦讀會在北京舉行。新詩如何生成?一首詩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經歷與往昔?《詩探索》編輯委員會主持出版的系列出版物「一首詩的誕生」將詩歌創作的根本問題告訴讀者。《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作為「一首詩的誕生(第三輯)」由《詩探索》編輯部編選,著名詩人林莽、陳亮擔綱主編,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由50位詩人的50首精選詩歌作品和50篇探討一首詩的發生與創作方式與技巧的短文組成的詩歌普及讀本。
  • 詩人讀詩:獻給無限的少數人
    現在,我們再次請來9位詩人,打破物理空間,為讀者帶來線上讀詩與分享。 內容將分三次推送,此為第一輯。寫詩也是這樣,靈感就像感冒,可遇而不可求,一旦獲得,就像被賦予了額外的力量。 近期閱讀: 最近正在讀新出的幾種《巴別塔詩典》。第一次讀到阿根廷詩人安東尼奧·波爾基亞的詩,推薦他的《聲音集》:「我們之所以能看見,是因為有某些看不見的東西在照亮我們。」 王寅,詩人。出版有《王寅詩選》《灰光燈》等著作多種。
  • 阿米亥:詩人教育|每一首詩都是哀歌,因為一首純粹讚美的詩是不可能...
    詩有時就像波斯婦女舍赫拉扎德一樣。國王告訴她,「我要殺死你。」而她說:「好吧,我要給你講故事」。只要她能講故事,她就不會死去。詩有進就像故事,為了不死講述詩,講述語詞。或者像在你們美國擁有的那樣。它是一種抵抗絕望的阻撓因素。它是一種抵抗死亡的堅定的論證。 但詩的另一面是悲傷。實際上,每一首詩都是哀歌,因為一首純粹讚美的詩是不可能存在的。
  • 愛好寫詩的人請進,教你如何寫出一首好詩
    小時候,詩這個字令我很迷茫,我幾乎不知道詩是個什麼東西,只是記得那是學生時代每天應該完成的任務,不背完詩就要挨罵,然後你就別想考出好成績。當時的詩在我眼裡只不過是我為了應付考試的一個工具,我對李白、杜甫恨之入骨了,你知不知道你們的存在讓我們這些小學生增加了多少作業負擔啊。
  • 【端午節】環球100位一線詩人加盟:百科詩派國際「誓[詩]大會」【總第三輯】
    誦讀內容:百科詩派核心成員精選詩歌,包括小長詩、系列組詩節選及短作精品每一輯刊登12位中外詩人的朗誦作品。第一部書是《塔斯曼海》(博洛尼亞Collana Isola出版社,2014) ,由保羅·卡塔諾繪製插畫, 詩作散見《179位當代詩人年鑑》 (羅馬Pagine出版社,2013年)、《Fili d』aquilone》、《Sagarana》 、《詩與詩人》、《夢想機器》等。西班牙語詩作散見《La otra》、《Círculo de poesía》及《Vallejo&Co》等。
  • 《中國詩人》2020年第6期目錄
    沐浴冰風的詩情磁場 / 張世超027  聽海(組詩)/袁東瑛039  寫詩也是一種娛樂 /袁東瑛042  物哀與寂境  質樸與唯美   ——袁東瑛詩的構成方式與審美類型 /李  犁 詩方陣048  阿拉善的石頭(組詩)/三色堇054  與鮮活的事物緊緊相擁
  • 《中國詩人》雜誌2020年上刊作品總目錄
    張世超027  聽海(組詩)/袁東瑛039  寫詩也是一種娛樂 /袁東瑛042  物哀與寂境  質樸與唯美   ——袁東瑛詩的構成方式與審美類型 /李  犁 詩方陣048  阿拉善的石頭(組詩)/三色堇054  與鮮活的事物緊緊相擁
  • 詩人樹才教近七千個小朋友寫詩:給孩子們上詩歌課,我的心又暖過來了!
    「一棵樹不是詩,但它在風中抖動樹葉瑟瑟作響的時候,或者秋風一吹黃葉紛紛飄落的時候,這就是詩。詩就是靈動的東西、鮮活的東西,是你能感覺到它的生命存在的東西。」這是詩人、翻譯家樹才給孩子們上詩歌課的瞬間。迄今為止,樹才面對面教過五六歲至十二歲的孩子寫詩,至少已有近七千人。而線上詩歌課、詩歌講座,樹才則開過上百場。
  • 世界老時我最後老 · 臺灣詩人周夢蝶逝世百日紀念專題 · 「為你讀詩」第435期
    也許是特殊的生活經歷形成了他特殊的性格,周夢蝶在臺灣詩壇上的確是個奇特的詩人,他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就連在臺北武昌街擺書攤時也專賣那些冷僻的哲學、詩集、詩刊等文學讀物,所以當1959年他的第一部詩集《孤獨國》出版後,人們送其雅號為「孤獨國主」,1962年以後他每日靜坐街頭開始禮佛習禪,對來來往往的紅男綠女不為所動,儼如一入定老僧,成為臺北街頭一景,惹得許多人不買書也要駐足觀看一番
  • 2019書業盤點|這一年的詩集,這一年的詩
    自從2009年譯林出版社推出詩集《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之後,阿多尼斯便在中國詩歌圈內開始「走紅」,也和許多中國當代詩人成為朋友。繼去年《我的焦慮是一束火花:阿多尼斯詩歌短章選》之後,譯林出版社今年又出版了《桂花:阿多尼斯中國題材長詩》,盡顯阿多尼斯對中國的深厚感情。詩集之所以起名叫《桂花》,是因為中國在阿多尼斯心目中就像桂花帶給他的感覺一樣:「請告訴我,樹根:這芳香物質是否也含有我的血脈?
  • 古人寫詩都是隨意而寫嗎?非也,有時候一首詩可能還會丟掉性命
    古人寫詩,大都為了抒發自身的情感,一般來說,這本來和其他人沒有多大關係,但若是牽扯到什麼政治大事,就不好說了,畢竟有許多官員或詩人,就因為幾首詩被定實了造反的罪名。
  • 寫詩的「打工人」 | 盤點各行各業的詩人
    即便如艾略特那樣獲諾獎的大詩人,也要朝九晚五,他是英國勞埃德銀行的一名普通職員,每天在地下二樓的金庫辦公室上班;在詩歌這項最高虛構的藝術之外,華萊士·史蒂文斯擔任一家保險公司的副總裁。各行各業都有可能誕生詩人,有的工作和文學相距甚遠,但絲毫不影響詩人的創作。你身邊不善言談的同事,也許說不定是位深藏不露的詩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詩人,一起來看看當代詩人在從事哪些工作吧!
  • 公益詩集《大山裡的小詩人》出版:鄉村留守兒童的詩心
    「是光詩歌」的小詩人在田間採風由公益組織「是光詩歌」發起、果麥文化編輯製作的《大山裡的小詩人》,於2020年5月第二個周末「母親節」上市,收錄了120首鄉村兒童手抄詩和73幅隨書插畫。《大山裡的小詩人》「是光」的孩子們 著果麥 編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會寫詩的孩子不砸玻璃「是光詩歌」,全稱「昆明市呈貢區是光四季詩歌青少年服務中心」,是國內首家且規模最大的鄉村詩歌教育公益組織
  • 詩未必盛唐,此處有民國文壇23位優秀詩人
    那麼我們就盤點一下,民國時代比較著名的21位優秀詩人! 1、徐志摩 一首《再別康橋》,悄悄是別離的笙簫,沉醉了多少文藝青年少女的夢;一首《翡冷翠的一夜》,但願你為我多放光明,隔著夜,隔著天,通著戀愛的靈犀一點,撥弄著多少痴情人的心弦。
  • 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們知道如何讀詩,他們已經錯了|一詩一會
    什麼可以算作詩?讀詩、欣賞詩有特定的方法嗎?每當一首詩進入公眾的視野引起討論時,這些問題就會冒出來,重新讓人陷入對詩歌真相的困惑。專業的詩歌研究者傾向從寫作技法上分析這門古老而複雜的藝術,普通讀者則更願意憑藉直覺和本能去判斷一首詩的好壞。
  • 薦書|一生隱居孤獨的暢銷女詩人,寫了一本教讀者寫詩的手冊
    比如有時你「想」出了一段音樂,仿佛在自己隱秘的意念中「聽見」了它,但你知道自己不可能寫出它,因為你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缺乏專門的樂理知識。但奇怪的是,在繪畫或者音樂領域,技術的訓練被視為必需,並受到了普遍認可。但是在詩歌寫作上,卻普遍認為,技術訓練會妨礙靈感。
  • 甘肅詩人西木喜獲第三屆長河文學獎特別獎
    中國甘肅網1月22日訊(本網記者 張振國)1月17日,第三屆「長河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山東濟南舉行,甘肅詩人西木的詩集《生死欲》榮獲第三屆長河文學獎特別獎。來自全國各地的部分獲獎作家、詩人與來自山東省和濟南市書畫界、詩歌界、新聞界、企業界人士300多人共同見證了這一盛況。
  • 十大「桂冠小詩人」誕生啦!(林煥彰點評+四位評委詳細解讀)
    筆者不會忘記第一次聽到孩子讀詩時的震撼與感動;不會忘記,看到孩子寫下的詩時的自慚形穢。那時候才明白,詩歌真的不是一門高冷的藝術,它那樣慢慢悠悠滲透進血液裡,融化在了心裡。原來我們真的能夠全身心地享受讀詩、寫詩、畫詩。
  • 唐代最花心的詩人,離了四五次婚,寫了一首詩,李白都自嘆不如
    在唐代,說起渣男,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元稹。少有人知的是,唐代還有一位「外貌協會」詩人,他只娶美女,見一個愛一個,娶一個丟一個,離了四五次婚,真是個渣男詩人。就是這個「渣男」詩人,卻寫出一篇傳誦千古的名篇——《黃鶴樓》,這位詩人就是唐代詩人崔顥。
  • 盤點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厲害的十位詩人
    說到寫詩,往往以唐為巔峰,那麼說到寫詩,尤其是唐詩,大家又能想到那些赫赫有名的,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詩人呢? 著名詩人、詞人、、思想家、教育家、小說家,自幼受韓退之影響反對因襲模擬。代表作《最美畫中人》、《贈徒庭福書》、《過往的曾經》、《腳步》。以寫俳詩、散詩、散句成名,擅長七絕七律和五律,與南唐後主李煜合稱詞界詞帝和詞聖。 2.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