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志願軍提供上億張手紙,當年美軍宣傳戰被志願軍女兵一首歌完爆

2020-12-23 騰訊網

今年是志願軍入朝作戰七十周年,在三年的血火較量中,不但有雙方真刀真槍的正面拼殺,更有文化為主導的心理宣傳戰攻勢。長久以來自詡熟知人類心理學和人性弱點的美國在戰爭初期就熟知志願軍物質條件的極度匱乏,所以針對性制定了一套傳單戰術,希望由此達到戰場上難以達到的目標。然而事實證明,美軍的心理宣傳戰卻成了經久不衰的笑話。

美軍為開始宣傳戰,還研發了專門容納傳單的投放器

早在二戰中,美軍就開始用海報傳單來進行心理戰,在歐洲美國情報機構認為德軍大多數官兵因常年徵戰,厭戰情緒開始增長,而且這些人到後來也愈發厭煩希特勒和納粹集團的統治。所以美軍心理戰機構專門印發大量海報,他們聲稱無數德軍官兵的生命被希特勒嗜血的本質消耗掉,徒留下他們的父母,兒女和戀人。當時一首流行曲《莉莉瑪蓮》曾成為軸心國和同盟國士兵共同熱愛的一首情歌,美軍經常用留聲機向德軍陣地播放這首歌,久而久之很多德軍士兵的士氣直線下降,以至於在西線作戰後期經常大量向盟軍投降。在太平洋戰場,美軍情報機構聘請了不少熟悉日本文化的日裔美軍官兵,專門結合東方風格詩情畫意的文化,繪製了針對性傳單,這些美軍飛機播撒的傳單上湧日語寫著:春天帶著下一個花季來臨後,落在你們頭頂上的不會是美麗的櫻花,而是無窮的美軍炸彈。相比於美國,日本要貧弱的多,武士道精神再頑強又怎麼可能敵得過世界頭號超級大國的戰爭機器,你們的生命不該白白被碾碎。

讓美軍沒想到的是,其傳單攻勢在志願軍面前淪為笑話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不久的1951年初,美國陸軍部長弗蘭克主導下的美軍宣傳戰正式開始,此時美軍已逐步感受到志願軍的厲害,他們萬萬不敢相信這些一把炒麵一把雪,武器簡陋衣著寒酸的對手居然屢屢痛擊自己。弗蘭克等人認為用紙張傳單、廣播來摧毀敵人,效果很可能會比戰場上直接的較量來的有效,這很可能會大幅降低美軍和其盟國的官兵傷亡。和二戰時一樣,這些傳單的內容由美軍情報機構的心理戰專家制定,隨後又讓翻譯將傳單文字改為中文和朝鮮文,最初這些傳單會印刷出一部分樣品,並被送往戰俘營,讓美軍衛兵裝作不經意的樣子故意丟給俘虜們。美軍心理戰專家認為,如果俘虜們能夠認真看下去就說明這種傳單有意義,並會針對性改進並將量產修改版傳單的設計和大量生產交給日本和韓國的印刷廠。和太平洋戰爭時一樣,這些傳單上重要的內容都是渲染美軍的飛機重炮坦克如何厲害,火力如何強大,而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如何弱小,同時,美軍還會極力渲染美國的物質生活如何優越,他們試圖煽動志願軍戰場投降,聲稱只要投降過來就會享受這種他們此前祖祖輩輩都未曾有過的天堂生活。最初階段,這些傳單是依靠戰鬥機和偵察機進行飛行員手動空中拋灑的,但美軍認為這會導致大量傳單被風吹散,所以後來美軍就靠運輸機投擲捆好的傘包,將大量傳單放入其中,有時一同被投下的還有各種糖果和點心,他們試圖以此引誘長期被飢餓折磨的對手意志動搖。

美軍炫耀自身武力試圖威懾志願軍的計劃也徹底失敗

後來,美軍又在集束炸彈基礎上改裝出傳單拋灑器,這可以避免風向幹擾,一次性可以投擲成千上萬傳單。在戰場上,雖然有極少部分意志不堅定者叛變投敵,但絕大多數人依靠堅定意志和決心直面強敵和困苦環境,所以縱觀朝鮮戰場上美軍投下的2.4億張傳單,幾乎都成為志願軍的手紙。而志願軍空軍和秘密參戰的蘇聯空軍到來後,一度奪取了局部制空權,也導致美軍拋灑傳單的飛機不斷被擊落。雖然美軍一線空軍官員認為在局勢變化後冒著飛行員和飛機損失的危險執行此類無聊任務屬於愚蠢行為,強烈要求停止此任務,但中情局高層最終遊說五角大樓和白宮,使得該任務得以繼續進行。在這一階段,美軍飛機將投放高度提升到4.5千米,而且多半轉為夜間進行。然而即使如此,在1953年一架隸屬於美軍581空中補給聯隊的改造型B29還是在宣川附近被蘇軍和志願軍依靠探照燈和米格15戰鬥機配合擊落,其殘骸落在了中國的安東地區,阿諾德上校等11人也紛紛被中國民兵擒獲,後來他們作為交換籌碼換回了中國兩彈一星之父錢學森,這是後話。而米格15的出現,也讓美軍感到十分棘手,這種戰機在當時是堪比美軍主力戰機F86的先進武器,美軍急於試圖了解其性能,所以就展開了一個賞金計劃,他們通過無線電廣播和傳單方式宣傳,第一個駕駛該機投奔美軍的飛行員,無論他是蘇聯人、中國人還是朝鮮人,都會獲得十萬美元的獎金,這幾乎等於當時一個美國普通工人三十年的薪水!而且他還會得到美國的保護甚至國籍,其真實身份也會被徹底保密。1953年4月27日,美國將軍克拉克親自在無線電短波頻道裡講話,而他的話很快又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向志願軍方向廣播。就在同時,2架美軍改裝版B29再次對朝鮮多個駐紮米格15的機場播撒相應內容的傳單。

志願軍的傳單對美軍的宣傳效果要好得多

然而直到板門店籤署停戰協議,美軍也沒有盼來所謂的駕機投誠者。直到1953年9月21日,一名朝鮮飛行員盧金錫才駕駛編號紅2057的米格15逃到駐韓美軍基地,但讓美軍情報人員大失所望的是此人根本不知道美軍的賞金計劃,也沒有看過傳單,他之所以投奔美軍是由於個人被排擠等不公待遇。然而韓國等盟友看在眼裡,美軍情報機構也急於找回面子,如果此時沒有給盧金錫傳單上保證的待遇必然等於雙重自打臉,所以美軍也只能不情願地發給盧金錫十萬美元並答應他的移民要求。雖然此時距離停戰已過了兩個月,但美軍情報機構事後依舊喋喋不休地宣稱盧金錫事件是戰爭中自己的巨大成就。然而一些參戰的美軍卻對該說法嗤之以鼻,後來他們總結對志願軍宣傳戰失敗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對方雖武器寒酸但竭力用手頭武器提升防空效率,導致美軍飛機無法降低高度投放,就算有改進型投放設備也難以避免傳單撒到他處;第二,很多志願軍士兵出身貧困,外加多年戰亂所以壓根沒上過學,甚至看不懂傳單上的字,傳單對他們來說無非是畫片;第三,志願軍士兵成長環境和歐美同齡人完全不同,傳單上的內容完全是歐美思維的產物,志願軍根本不會有認同感;第四,志願軍中絕大多數人的意志十分堅定且視死如歸,經歷多次戰火考驗的他們不可能輕易被美軍武器和火力優勢嚇倒。正如一位曾參與二戰的美軍老兵所言:這種根本不了解對方的宣傳幾乎就是可笑的鬧劇,美軍自己在二戰阿登戰場上被優勢德軍裝甲部隊圍攻時,101空降師指揮官嚴詞拒絕了德軍提出的投降要求;瓜島戰場上美國海軍陸戰隊面對日軍巨炮和飛機的輪番轟炸,也沒有膽怯。美軍在逆境下可以頂住,為何就判斷別人不行,而志願軍能頂住巨大壓力向美軍挑戰,就說明他們不是那種膽小鬼,美軍炫耀自身力量試圖威懾對方的宣傳自然白搭。

志願軍女文藝兵一首美國民歌的效果勝過美軍2.4億張傳單

另一方面,志願軍的宣傳戰成效卻明顯超過美軍,一些上過大學精通英語並較為熟悉歐美文化的戰士以及一些曾在緬甸戰場上接觸過英美官兵的前國民黨官兵為此出力很大。在一次聖誕節時志願軍用迫擊炮空包彈將聖誕賀卡和宣傳單,上面寫著,美軍士兵們,你們在這裡受凍,隨時可能戰死,而高層巨頭和資本家卻在花天酒地。你們的父母在萬裡之外的家中急切等待你們,想想你們多年暗戀卻未曾表白過的鄰家姑娘,她們此時在幹什麼?如果你失去生命,一切你們期盼的事物都將遠離你們;如果你們傷殘,回國後連工作都找不到,只能被富人們壓迫。中國人不是你們的敵人,你們的敵人是把你們送來的人,讓我們攜起手來,面向我們共同的敵人。不少美軍士兵看了之後士氣更為低落,他們直言這場戰爭本就和自己無關,而所有的戰爭都是掌權的大人物宣戰並享受由此帶來的榮耀金錢和地位,無數不知名的小人物無聲無息送命。另外志願軍的宣傳戰在美軍黑人部隊那裡也取得了重大成效,當時志願軍也熟悉這些黑人官兵被白人百般歧視壓迫的悲慘命運,所以經常用英文喊話表示有色人種是一家,志願軍不會歧視和虐待黑人。一名美軍黑人士兵後來回憶:在雲山以南的九洞地區防禦戰中,我聽到一個女孩在對面用英語唱著美國民歌《故鄉的親人》,所有人都停下來認真地聽,熟悉的歌詞和曲調讓我們都淚如雨下。我一輩子都無法忘卻的事,就是在朝鮮聽到對面中國人陣地上那個甜美的嗓音。最終,這些隸屬於美國陸軍24團C連的一百多名黑人士兵主動在戰場上向志願軍投誠,讓美軍高層頓感顏面掃地。從志願軍女文藝兵一首美國民歌的效果完勝美軍2.4億張傳單來看,在沒有硝煙的宣傳戰中,美軍同樣被志願軍迎頭痛擊。

相關焦點

  • 那一年,志願軍高唱著這首凱旋之歌回到祖國!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當年,伴隨著隆隆炮聲,《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我是一個兵》等一大批與抗美援朝有關的軍歌奔湧而出,一股怒濤從歌聲中迸發。
  • 志願軍戰士說的一句話是什麼?美軍士兵為何聽了後卻喜出望外?
    最近,在湖南電視臺播出的一檔節目中,已經88歲的志願軍老兵慄緒華在採訪中提起抗美援朝戰爭時激動不已,他豪邁地說道:「我們當年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Hello!Laydownyourarms,Wewon′tkillyou。』」
  • 92歲志願軍老戰士,為小學生講述抗美援朝故事
    「志願軍裝備簡陋,渡江時就靠腳上一個鐵鉤,當時就有戰友掉入江中犧牲了……」說到犧牲的戰友,志願軍老戰士張慰民潸然淚下。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近日,海澱區八裡莊街道舉辦「聆聽英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抗美援朝主題宣講活動,街道退役軍人事務組特別邀請本地區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英雄張慰民,為定慧裡小學學生講述戰鬥故事。今年92歲的張慰民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在戰場上多次立功且受過傷的志願軍女兵。
  • 夜間看到志願軍就撤退,為何美軍如此懼怕與志願軍夜戰?
    夜間看到志願軍就撤退,為何美軍如此懼怕與志願軍夜戰?
  • 為掩護志願軍主力,曹玉海營與2萬美軍血戰7天,最後全營陣亡
    二零零零年四月,三十八軍抗美援朝英雄營的年輕戰士們,坐上火車前往山東省莒南縣。到達莒南縣後,已是下午兩點。戰士們顧不上喝水吃飯,集合完畢後,立即朝著預定地點進發。他們按照提供的地址,按圖索驥,最後在莒南縣縣北找到了一排民居。這排民居的最後一個院子,就是他們的目的地。戰士們的腳步不約而同地慢了下來,這個三十八軍足足尋找了四十九年的人,即將出現在他們面前。
  • 志願軍老兵回答殺氣十足:打仗!
    文/山峰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0年前志願軍戰士就是唱著這樣一首戰歌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戰場,真槍真炮的跟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打了三年,打服了這個世界第一強國,打出了赫赫軍威。
  •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志願軍殲滅的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的部隊
    而如果是加強團性質的團級戰鬥群,是在原來步兵團的基礎上再臨時增加配屬部隊,通常兵力會達到5000人左右。所以,在新興裡地區的31團支隊,實際只有美軍標準步兵團的87%,勉強算得上是一個團。中午過後,美軍轉攻為守,調整部署加強防禦,志願軍238團抓住美軍調整部署的戰機,組織團迫擊炮連對調整中的美軍進行了急速效力射,給美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迫使美軍從此以後再不敢輕舉妄動。
  • 舌尖上的抗美援朝戰爭:炒麵和火雞腿,志願軍和美軍各自吃什麼?
    作為世界公認最「出手闊綽」的美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勁對手:中國人民志願軍。起初美軍是帶著輕視散步一樣打到鴨綠江邊的,隨即被志願軍平推到三八線。為此,在大量一線美軍的要求下,美國陸軍軍需部開始為所有一線部隊配發X口糧。X口糧並非某種特殊的口糧,而是直接用來購買食品的資金,類似於現在美軍自行採購部分裝備。相比於標準化的口糧,自行採購的X口糧往往風味更好,也更加符合士兵的需求。但是在食品安全等問題上有著較大的缺陷。
  • 志願軍老戰士觀看《金剛川》:穿上軍裝後生命就不再屬於自己
    10月25日,致敬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觀影活動在成都中影晴瑞影城舉行,韓秋雨、王光柄、鄧永康、郭明清等川籍志願軍老戰士和部分現役軍人代表,以及眾多市民一起觀看了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最新電影《金剛川》,影院還為到場的志願軍老戰士送上了終生免費觀影卡。
  • 「轉盤機槍」是志願軍的標誌之一丨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從戰爭第二年開始,志願軍開始逐步換裝蘇制武器,裝備水平得到改善。戰場上,志願軍仍積極收集、利用繳獲的軍械物資,用以彌補後方供應一時的不足。同時,為適應人民軍隊正規化和武器制式化建設的需要,我國除從蘇聯獲得武器援助外,還爭取在武器生產製造方面獲得技術援助。戰爭後期,一批國產武器(以仿製為主)開始裝備志願軍。總的看,志願軍的武器裝備水平與美軍相差很大。
  • 電影《金剛川》看了之後,面對美軍瘋狂轟炸,志願軍如何快速修橋的?
    在上一期,我們分析了當時美軍是怎麼炸橋的,這一期的就來看看當年志願軍是怎樣搶修橋梁的。 最近抗美援朝題材《金剛川》上映,講的就是美軍炸橋,志願軍如何搶修橋梁,保證部隊通行的故事。
  • 瀋陽發現《志願軍戰歌》歌詞手稿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在抗美援朝時期影響廣泛。這首歌是時任志願軍炮兵第一師第二十六團五連指導員麻扶搖在安東(今丹東)渡江前創作的一首出徵詩。詩中寫道:雄赳赳,氣昂昂,橫渡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華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 美軍總司令李奇微評價志願軍:與他們作戰逃得越遠越好,這是為何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志願軍在世界上打出了自己的威名,打破了美軍的不敗神話,志願軍官兵以其驚人的戰鬥意志和強悍的作戰能力,讓世界知道了中國軍隊的強大,而在戰爭結束之後,曾任朝鮮戰場上美軍總司令的李奇微這樣評價志願軍:與他們作戰逃得越遠越好。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馬修·邦克·李奇微,韓戰時期,原本為美國陸軍副參謀長,1950年12月,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陣亡,李奇微接替沃克,擔任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兼"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1951年4月,接替被解職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遠東美軍總司令。
  • 志願軍光復漢城 美軍戰場表現如何 為撤退打照明彈暴露盟友位置
    這位志願軍的漢城之說如何而來呢,讓我們再重溫一下那戰火紛飛的抗美援朝吧!1950年6月,美國糾集由16國軍隊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悍然出兵登陸仁川,插手朝鮮內戰。1950年10月8日,中國政府應朝鮮方面的強烈請求,決定出兵朝鮮,並將東北邊防軍改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前線。
  • 韓戰中,志願軍喊話美軍就投降,僅僅因為美軍是富貴兵嗎?
    美國號稱強國,美軍號稱打不贏的軍隊,可是在韓戰中,這一神話屢屢被打破。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志願軍經常遇到主動投降的美軍,還沒開打就投降,如果採用喊話的方式,則投降的更多,不是一人二人投降,而是成建制,一個連一個連的投降。
  • 韓戰:志願軍反情報戰開展的有聲有色
    偽裝、欺騙的要旨就是充分利用美軍先進技術的負面影響,比如美軍電子偵察能力極強,志願軍就用大量假電臺和無線電收發設備營造大規模部隊的假象,故意讓美軍偵察到數量、種類繁多的部隊番號、作戰信息,以誤導美軍的作戰部署。我軍早在1941年對日作戰期間就已開始熟練使用這套欺敵戰法,當年聶榮臻元帥在中國北方的五臺山地區領導對日作戰時,就充分利用無線電欺騙擁有偵聽設備的日軍。
  • 志願軍陣地被炸成火海,無奈搬出「沒良心炮」,半個小時削平美軍
    彭德懷剛拿下漢城,決不能讓美軍得逞,但鑑於當時敵我力量懸殊,且志願軍後勤補給困難,彭德懷始終想不出好的辦法應對。經過長時間磋商,彭德懷心生一計:西頂東放。從志願軍中抽出一支小而精銳的部隊,在正面戰場頂住二十五萬美軍,同時派遣大部隊迂迴到美軍右翼,來個關門打狗。當時這個任務,非三十八軍莫屬。第三十八軍下轄三個師,軍長梁興初。
  • 志願軍半個連阻擊美軍加強團6晝夜,打出16:800傷亡比
    ▲這張志願軍跨過鴨綠江的照片,據說拍的就是63軍過江時的情形 說到志願軍188師,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當年眼高過頂、驕橫異常的傅作義第35軍在與我軍交鋒時,其官兵常向我軍陣地喊話:「你們是『野8旅』嗎?是,就可以打一下。要不是,趁早滾一邊去!」 1951年5月下旬,勝利結束第5次戰役第一、第二階段作戰,奉命向北轉移的志願軍63軍被彭總緊急賦予在鐵原一帶填補戰役缺口,堅決阻擊美軍北犯,掩護志願軍大部隊後撤重整的重任。
  • 抗美援朝時,第二批志願軍如何禦寒?周總理:全部用新棉花做棉衣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怒江」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旋律我想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吧,這首歌歌唱的便是我們的志願軍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地奔赴朝鮮戰場。當時為了讓志願軍志願軍能夠有棉衣穿,在出國作戰的前期我方中央軍委總後便安排各大軍區為志願軍戰士趕製各項棉衣、棉鞋、棉帽等物品。第一批志願軍都給予配發,但是隨著入朝軍隊人數的不斷增加很多部隊根本就來不及配發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