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網上曾經廣為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有一個志願軍老兵去韓國旅遊,因為年僅大了,取護照時慢了點。韓國海關見狀鄙夷的問:你從來沒來過首爾?老兵一愣,回答道:來過一次。海關又說:那為什麼不提前把護照拿出來?老兵:我51年來過一次,那時候沒人查護照,這裡也不叫首爾叫漢城。這位志願軍的漢城之說如何而來呢,讓我們再重溫一下那戰火紛飛的抗美援朝吧!
1950年6月,美國糾集由16國軍隊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悍然出兵登陸仁川,插手朝鮮內戰。1950年10月8日,中國政府應朝鮮方面的強烈請求,決定出兵朝鮮,並將東北邊防軍改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前線。
還沒有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國的餘暉中返過勁來美國大兵們,顯然不太適應志願軍不畏犧牲前撲後續的戰爭方式,這些比太平洋上日軍的萬歲衝鋒還要剛烈強悍的風格,讓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聯合國的大兵們感到了戰爭真正的殘酷與恐懼。
1950 年 12 月 31 日,麥克阿瑟的那一句「我能讓孩子們在聖誕節後回家。」的海口成了泡影,聯合國軍的官兵們已經不再奢望短期內戰爭的結束,甚至對於勝利也充滿了渺茫。志願軍的山洪爆發一般的凌厲攻勢,讓麥克阿瑟的ABCDE五道防線,在一夜之間都化為烏有。
美軍在收縮撤退的途中,為了消耗志願軍的有生力量,美軍還故意用戰機向南朝鮮議政府地區發射一連串的照明彈,把駐紮在此地的英軍第 29 旅皇家奧斯特來復槍團和皇家重坦克營暴露在志願軍的兵峰之下。這一部分英軍還沒有來得及對美軍這種坑隊友的做法提出抗議,戰意昂揚的志願軍50軍149師446團的官兵們,已經將英軍團團圍困。
被志願軍包圍的英國皇家重坦克營,可是裝備了強悍的百夫長坦克。這種重型坦克沒有在對抗法西斯的戰場上縱橫捭闔大殺四方,卻用於韓戰中。英國人一度利用這種坦克開路,掩護部隊退回漢城。然而我軍卻先發制人,攻佔了29旅和英國重坦克營之間的195.3高地,斷開了兩者之間的聯繫。並且頂著英國人猛烈的炮火而我軍士兵則帶著從英國士兵頭上摘下來的鋼盔,死死的將這兩股敵人困住。
1951年1月3日7時,志願軍主力部隊趕到戰場,而皇家重坦克營的末日也宣告來臨了,志願軍是446 團 的戰士們,在嚴重缺乏重武器的情況下,用集束手榴彈、炸藥包、爆破筒甚至熱血與生命,直面敵人的鋼鐵戰車,在付出不小傷亡之後,最終「皇家重坦克營」的31輛坦克就全部被毀,連帶殲敵軍200 餘人,俘少校以下官兵 227 人。此戰之,漢城門戶大開,到了1月4日誌願軍光復漢城。
英國皇家坦克營一夜之間全滅的消息,在聯軍中引起來軒然大波。除了驚嘆志願軍的戰例,美軍對盟友的所作所為,更是讓英國人怒不可遏。「反對出兵派」攻擊議會:「我們為啥要派我們的小夥子為美國賣命!」即使「主戰派」也承認:「美國人光顧自己逃命,拋棄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