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由於旅遊的熱度,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來這裡小住幾日,享受遠離塵世喧囂的那一抹清淨。
瀟湘之北,長江以南。水漲為湖,水落為洲。
洞庭湖如華麗的織錦,如裙袂飄飄的仙女,日夜閃亮。環行洞庭,溼地湖泊,島嶼沙洲,高山平原,竹海茶園,桃源處處,八百裡洞庭美如畫。東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望不到邊的蘆葦,撈不盡的魚。
在洞庭湖2800平方公裡的水域裡,有許多點綴在成片綠色之下的「湖島」,遺世獨立,它們是散落在洞庭湖的珍珠,以一種得天獨厚的姿態,與外界保持著神秘的距離感。
撂刀口村便是這樣一般神秘的存在。
作為一個自然村,它安靜地矗立在湖畔中,只有微風徐徐,魚兒蹦跳出水面掀起的水花聲作陪。中午嫋嫋的炊煙似為洞庭湖水面上升騰起的水霧,撒起的漁網拋下的魚鉤、風捋過植物葉片窸窣的聲響、貓兒狗兒懶洋洋打呵欠的聲音,仿佛會在畫家提筆定格的那一瞬間靜止,凝結成靜態的水墨畫。
撂刀口村的這個名字如今已經很少叫了,現在改名為蓮花村。以前被稱為撂刀口,是因為一個故事:相傳公元1135年這裡是宋代農民起義英雄楊么活動的中心區域,火熱的軍訓在此,英勇的戰鬥在此,悲壯的犧牲亦在此。後因嶽家軍和牛皋追殺楊么,落難中的楊么將戰刀拋入湖中,當地百姓站在湖邊悲憤不已,為紀念楊么,他們把此地命名為「撂刀口」。
如今,時間已逝,曾經的那一股子決絕的悲憤也早已散去,小島安逸不被世間瑣事侵擾。
由於交通不便且村落保持著原始生態的原因,如今生活在這裡的人偏老齡化,多數靠打漁為生。
居住在這的人多數都很佛系,手邊的任何一個東西都能拿來用作裝飾之用。輪胎、鍋等都可以拿來種植植物。
而由於整體居住在這裡的人數偏少,遇到旅遊淡季,日常煮菜用的鐵鍋及灶臺就如此這般閒置著,這一處略顯寂寥的畫面,卻處處透出候著客人來臨的信息。
但由於旅遊的熱度,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來這裡小住幾日,享受遠離塵世喧囂的那一抹清淨。
撂刀口村位於的南洞庭湖,是洞庭湖水面最為遼闊、景致最為優美的區域。湖中盛產鯉、鯽、鱅、鰱、鯿、鱖、銀魚、鳳尾魚和蝦、蟹、龜、鱉、鱔、鰻、鰍、蚌等百餘種水產品,洞庭魚中最大的是鱘魚,重達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貴的是銀魚。洞庭銀魚,歷史上即頗負盛名。
湖水在蘆葦的映照下綠汪汪地流淌,像緩緩漂移的綠洲。煙水濛濛,溪流迴旋,蕩舟於洞庭湖水之中,蒹葭隱鶴臨汀舞,菡萏棲鴨逐浪翻。煙渺渺,波浩浩,魚躍人歡,沙鷗翔集。
所以,來到這座村落,全魚宴不容錯過。
利用醃魚、鹹魚、小魚乾、鮮魚,通過烹、炒、煮、燉、蒸、煸、煎、煲等做法,將魚翻著花兒烹飪,口味既融合了湖南菜最擅長的香辣口味,又能照顧來自各地遊客的口味,保持住魚的鮮味兒。
這對愛吃魚的小夥伴來說,真的是旅行中不可多得的一個大福利。
傳說與古老的植被,讓這座島充滿詩意與神秘。這裡有最原始的造船手藝、最淳樸的漁民生活,最美味的全魚宴,還有「洞庭秋月」、「漁舟唱晚」、「漁村夕照」等美景慢慢看。
但略感遺憾的是,撂刀口村即將搬遷,也就是說,這座隱匿於世間有如桃花源一樣的村落即將消失,成為人們口中一段傳奇又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
(常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