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的6句語錄,值得珍藏,選一句當作座右銘吧

2020-12-17 九月的小書屋

在中國作家榜上,有這麼一位老人,她是整個作家榜年齡最大的一位,但提起筆來還是精神矍鑠,寫作也從來沒有停止過,似乎寫作對她而言就像生命一樣重要,而這位老人,就是楊絳先生。

在世人的眼中,她是民國才女,也是最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身處亂世之中,還能保持最平靜的內心。

在丈夫錢鍾書的眼中,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兩個人惺惺相惜,相敬如賓,在一起很長時間也還是很甜蜜。

即使跨越了2個世紀,即使楊絳先生的容顏不再,但是與生俱來的才華和美麗隨著時間的延伸卻依然神光。

楊絳先生從87歲的時候,正式從文學跨界到哲學, 楊絳先生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給人留下無數的啟迪,如果你對生活感到迷茫,在人生的十字口找不到方向,那不妨讀一讀楊絳先生留給年輕人的6句經典語錄。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意思就是說不要有和其他人爭鬥攀比的心,人活著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如果什麼事情都要和別人比一比,那活得不累嗎?這句話看似高傲,但其實是真正的通透。

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重要的就是感情

楊絳先生在百歲的時候接受筆談,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我是一位老人,淨說些老話,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朋友,男女結合最重要的就是感情,是雙方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如果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楊絳先生是個貨真價實的白富美,錢鍾書的家境相對普通,不還是生活得非常甜蜜。

把忍受變成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人生在世,總會經歷磨難,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困難,進而把悲痛轉化為向前進的力量,人所處的世界有兩個,一個是精神世界,一個是物質世界,物質世界只需要吃飽喝足就可以,但是精神世界需要更多的感情和愛,我們應該更專注於精神世界。

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是因為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

有些人總感覺自己沒有毅力,這是因為沒有熱愛來督促著自己,都說幹一行,愛一行,只有你堅持了,對這行付出了時間,你總會看到變化。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

人小的時候貪玩,長大一點沉迷於愛情,不同程度的鍛鍊,就有不同程度的收穫,不同程度的放縱,就會積下不同程度的惡果。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但想得太多

這也是很多年輕人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人年輕人非常浮躁,會感覺自己非常迷茫,人生無望這是因為你總是在胡思亂想,最後讓自己焦慮,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影響自己的學習質量和工作質量,從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如果你感到十分迷茫,那就去讀書

今年正好是楊絳先生仙逝的的第四年,我們對楊絳先生的崇敬之情無以表達,她的很多話都隱藏著人生智慧,有些話看似簡單,但卻隱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究竟是什麼樣的境遇讓這位奇女子對人生看得十分透徹,讓我們不由得去思考,在這裡我就給大家推薦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其中包含了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和他們的女兒錢瑗的生活往事。

這是一本楊絳先生的家庭回憶錄,描寫了和錢鍾書是如何相遇、相知、相愛的人生軌跡。也描寫了愛人和愛女是怎麼雙雙離開自己的,作為一個妻子和母親,楊絳先生獨伴青燈,用心靈向彼岸的親人無聲地傾訴,她的文字含蓄節制,但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字裡行間。

對於人來說,停止呼吸不是真正的死亡,遺忘才是,現在楊絳先生應該團聚了吧,她留下的故事,正在等待我們去閱讀,只需28元,真的是物有所值,您還在等什麼?

點擊下方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百歲老人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10句人生哲理,年輕人不妨看看
    在92歲高齡下,楊絳先生還提筆著書《我們仨》,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並著手整理丈夫幾麻袋天書般的手稿與中外文筆記,多達7萬餘頁。楊絳曾借用英國詩人蘭德的詩這樣形容自己:「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 「和誰爭我都不屑」:楊絳女先生留下3句語錄,哪一句點醒了你?
    楊絳就是一朵恣意開放的女人花,因為她不僅有呵護她的愛情土壤,而且也有文化為其撐起一片陽光。 在楊絳的思想中,女人就要活得有底氣,但是這種底氣並非美貌,而是一種懂得成全自己的心態,但要想成為這樣的女人就要讀懂楊絳。 雖然楊絳的人生也並非一帆風順,但是有了錢鍾書先生的心情滋養,讓她有了笑看風雲的氣度。
  • 百歲老人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10句人生哲理,每句都讓人醍醐灌頂
    在92歲高齡下,楊絳先生還提筆著書《我們仨》,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並著手整理丈夫幾麻袋天書般的手稿與中外文筆記,多達7萬餘頁。楊絳曾借用英國詩人蘭德的詩這樣形容自己:「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 楊絳先生《我們仨》12句經典語錄,讓你讀懂生活的真諦,值得收藏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用很簡單,卻又言簡意賅的沉重語言,回憶了他們一家三口先後離楊絳先生而去,以及一家三口人過著快樂樸素的生活。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樸實無華說出了很多言簡意賅的句子,讓人讀完,好像醒悟了人生一樣。就像楊絳先生所說的,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 楊絳經典語錄30句,楊絳關於結婚的名言
    世人了解楊絳,多半是錢鍾書那句「最美的妻,最才的女。」或是之前大家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情話「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結婚;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後悔娶她。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再過了幾天,錢鍾書說:「把門軸弄壞了,門不能關了。」楊絳還說:「不要緊,我會修。」錢鍾書的堂弟錢鍾魯說過,大嫂「像一個帳篷,把身邊的人都罩在裡面,外面的風雨由她來抵擋」。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與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時,楊絳先生都比錢鍾書先生要周到。
  • 楊絳辭世,世間再無女先生,生前留下4句大實話,哪句能點醒你?
    她是我心目中唯一的女先生,因為從我第一次聽到她的名字時,後面就綴著「先生」二字。因為世人都稱她為「楊絳先生」。楊絳辭世,世間便再無女先生我羨慕她的愛情,嫉妒她的才華,世間怎麼會有人擁有這麼完美的人生。所以楊絳世間唯一女先生的名聲當之無愧!2016 年 5 月 25 日凌晨,楊絳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 105 歲。一顆高貴、深湛而生動的靈魂,如她所願終於 「 回家了 」,於是世間再無女先生!楊絳生前留下4句大實話,哪句能點醒你?
  • 楊絳送給年輕人的12句話,值得一讀再讀
    作為錢鍾書眼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先生已經跨越兩個世紀的人生起伏。當那些浮於人世的塵埃落定,她與生俱來的才華與魅力卻依舊閃光,在歲月的歷練下燁燁生輝。一見鍾情的才子才女世紀佳緣楊絳1911年7月17日出生在北京,祖籍江蘇無錫。楊絳原名楊季康,後來筆名楊絳為人熟稔,成了「本名」。
  • 楊絳《我們仨》9句經典語錄,值得細細品味,附手寫圖文
    《我們仨》9句經典語錄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 才女楊絳辭世,世間再無女先生,生前留下了10句大實話,句句經典
    都說是楊絳的丈夫。因為早在一九四三、一九四四年,楊絳編劇的《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遊戲人間》等被搬上舞臺,反響熱烈。所以才說,楊絳辭世,那世間便再無女先生了!楊絳留下10句發人深省的大實話,句句經典,選一句點亮朋友圈1、靈性良心人人都有。經常憑靈性良心來克制自己,就是修養。2、人畢竟是血肉之軀,帶些缺點,更富有人情味吧。3、人類並不靠天神教導,人的本性裡有靈性良心。
  • 楊絳最刺心的一段語錄,親人離世家在哪?猶如看到自己晚年的憂愁
    她就是楊絳先生。曾有個年輕的讀者給楊絳寫信,抱怨這個社會太浮躁。楊絳先生在回信中說到:「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當我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於是我也想要通過書找到答案,通過對楊絳生活態度的了解找到最舒適的生活方式。
  • 經典語錄:I am back!籃球之神喬丹十大語錄,哪句是你的座右銘
    經典語錄:I am back!籃球之神喬丹十大語錄,哪句是你的座右銘 翻開NBA歷史,總有很多偉大的球星被一代代球迷見證,也有很有經典的語錄被後人們所銘記。經典語錄:嘴強王者伯德是何實現自己吹過的牛的?
  • 楊絳仙逝,享年105歲,她的12句經典語錄,絕對值得一讀再讀
    臺灣著名作家簡禎說過「值得我感動的人,是那種明明知道無法烘暖天空,還一身帶薪的人」。馬爾克斯、陳忠實、楊絳等文學大師都是值得我們深深感動的人,他們以自己的赤子之心和濃烈情感讓所有的稀薄都相形見絀,以自己的清澈讓所有的骯髒都醜陋不堪,他們雖已遠去,但文學之光繼續照亮後世。
  • 魯迅留下10句人生箴言,5句成為「懟人」神句,5句成為名人座右銘
    2、「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魯迅石像3、.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4、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些話深刻又敢於揭示社會現狀,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這可能是魯迅先生沒想到的。其實,魯迅先生的名言何止千句。 鐵骨錚錚下,亦有柔情萬種。在家期間,我靜下心來讀完書房裡的魯迅作品集《魯迅經典》,才發現自己是挖掘了一個寶庫。
  • 楊絳先生:執子之手,夫復何求
    每每想到楊絳先生,領悟到女人在不同的階段,當真有不同的修行。她一個大家閨秀,嫁人以後,甘願洗手做羹湯,做她背後的女人,這樣的愛,才能稱之為慈悲。而他給她的愛,當真應了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共箸;執子之手,與子同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執子之手,夫復何求?
  • 楊絳先生最經典的一句話,僅17字,讀後令很多人扎心了
    她就是楊絳先生,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被人們忘記,她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創作、學習與生活。她的言語影響了很多的人,其中有一句話最為經典。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嗎?其實是來自楊絳先生給一位年輕人的回信裡。有個年輕人在高中畢業的時候,給楊絳先生寫了一封信,信中除了表達了對楊絳先生的崇拜之情還說出了自己的困惑,希望得到楊絳先生的解答。
  • 還以為楊絳是男的,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愛看文學名著?
    之前在職場見過一個笑話,錢鍾書夫人楊絳去世的那段時間,各種懷念楊絳的文章和語錄刷爆了朋友圈,其中有「楊絳先生」這樣的字眼。大家都在興致勃勃的談論楊絳和錢鍾書的時候,一個「非主流」青年驚呆了,楊絳是女的啊?怎麼朋友圈裡都叫楊絳先生?
  • 她是大作家翻譯了堂吉訶德,她還是一位好妻子,說說先生楊絳
    那麼當時楊先生過世的消息發出之後,我們看無論是微博啊,還是微信朋友圈啊,到處都是紀念楊先生的文字,讚美楊先生高風亮節呀,優雅平和呀,學問高深吶,與錢鍾書先生這個夫妻情深等等等等。其實我跟大家實事求是說,朋友圈那些朋友,我說你看你這麼敬佩楊絳先生到底怎麼值得你敬佩了,回答不上來。
  • 楊絳很有境界的一段語錄,倘若能夠看懂,會活得更加自在
    越年長的人,人生感悟就越是豐富,在許多作家中,楊絳先生對自己的人生感悟,要比許多作家豐富很多,尤其是在她的《一百歲感言》中,挺多的人生感悟,很有境界,就比如這一段語錄: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 讀楊絳先生文字,感悟人生
    楊絳先生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2016年5月25日,楊絳逝世,享年105歲。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是我非常喜歡一本書,也由著這本書,對她更是尊敬和喜歡。
  • 楊絳很刺耳的語錄,道出了人生的真諦,很多人讀完卻感覺被罵了!
    只要痛哭過,估計多少都看清了人間的人情冷暖吧。其實談人生也是悟得了人生,才有談的資本,就像柴靜這句所言,想要看透人生,肯定是要經歷一些不平凡的風風雨雨,才能領略人生真諦。畢淑敏也曾說過,「人生本沒有什麼意義,是我們身邊人的情和愛讓它有意義 。」人生倘若離開了情和愛,人生還有什麼意義?那樣的人生,如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