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微信公眾號:「環球網」(ID:huanqiu-com)、央視新聞、每經APP
美國黑人男子遭遇警察暴力致死所引發的抗議活動雖然有所緩和,但這一事件所造成的潛在影響卻遠未結束,甚至已經波及商業領域。
據《環球時報》報導,為了體現反種族主義立場,強生公司19日宣布決定停止銷售皮膚美白產品。而前不久,高露潔公司表示,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可能對其進行更名。
受到壓力,強生公司19日宣布決定停止銷售皮膚美白產品。
據《環球時報》援引《紐約時報》消息稱,強生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過去幾周一直有批評說其旗下的露得清(Neutrogena)和可伶可俐(Clean&Clear)產品標榜白皮膚更勝原本的膚色。強生澄清說,「這絕非我們的本意,健康的皮膚就是美麗的皮膚。」
強生公司19日宣布決定停止銷售皮膚美白產品。路透社稱,在反種族歧視抗議之下,該公司這類產品也受到壓力。
《紐約時報》:強生宣布將停止銷售美白產品
《紐約時報》舉例說,在印度,有消費者稱讚可伶可俐的亮膚產品有效,可以美白膚色。在亞洲,露得清產品廣告還描述如何使消費者的皮膚「白得更徹底」。
其實,為了體現公司的反種族主義立場,強生公司上周就宣布會提供匹配多種顏色的創口貼以符合不同膚色。
強生公司在印度市場銷售的可伶可俐產品
此外,報導還提到,已有超過1.1萬人在請願網站請願,要求聯合利華集團停止銷售類似美白產品。
反種族抗議浪潮之下,高露潔稱重新評估品牌名稱。
「我們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當地時間18日,高露潔公司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這成為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下又一起品牌受影響的事件。
「達利」(黑人牙膏)資料圖
18日,高露潔公司通過電子郵件就此事向路透社作出回應。「35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共同努力發展這個品牌,包括對其名稱、標識和包裝等進行重大改變。目前,我們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
公開資料顯示,黑人牙膏由來自寧波的嚴氏兄弟於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創立,隨後分別在港臺地區設立生產基地,銷售網絡也隨之拓展至東南亞等地區。換句話說,雖然叫「黑人牙膏」,但它算是有近百年歷史的國牌了。
路透社18日報導稱,「黑人牙膏」是一個在中國很受歡迎的品牌,該品牌由高露潔公司及其合資夥伴好來集團(Hawley & Hazel)所有。這個品牌的英文名起初名為「黑人」(Darkie),包裝上印著一個戴著大禮帽的微笑著的黑人男子。路透社稱,該品牌後來更名為「達利」(Darlie),但其中文名稱目前依然是「黑人牙膏」(Black Person Toothpaste)。
其實,黑人牙膏的商標很早就引發過種族歧視的爭議。有觀點稱,該品牌最初的商標其實是塗黑臉扮作黑人的白人表演者,源自美國南北戰爭前後流行的「黑人戲」(minstrel show),特點是白人妝扮成黑人,以滑稽方式模仿黑人苦力。
圖片來源:printmag.com
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在美國此起彼伏,讓越來越多企業不得不「站隊」。此前已就有臉書、推特、耐克、蘋果、迪士尼等美國知名企業公開譴責種族歧視,谷歌則在瀏覽器代碼中替換「黑名單」一詞。
當地時間17日,百事公司宣布將停用該公司旗下具有130年歷史的品牌「傑米瑪阿姨」(Aunt Jemima),隨後包括「本大叔的大米」(Uncle Ben’s Rice)、「巴特沃斯夫人糖漿」(Mrs. Butterworth’s syrup)和「Cream of Wheat」等品牌也先後開始對其以黑人為品牌形象的食品品牌進行審查。
圖片來源:CNN
可以看到,在愈演愈烈的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中,美國企業各種花式操作,求生欲爆棚。
但恐怕,這些行為不過是商家基於利益的選擇,形式大過內容,但這些行為真的能觸碰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嗎?可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編 輯丨劉思琦
校 對丨張玉階
校 審丨吳 笛
值班編委丨張 宇
猜你喜歡
原標題:《"黑人牙膏"要改名、美白產品要下架……美企求生欲滿滿》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