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塊的眼鏡成本20塊,這個「暴利」的行業水究竟有多深?

2020-07-31 一念天堂of

作為一個資深又馬虎的近視人士,摔壞眼鏡配眼鏡是常有的事情。在近視的前幾年,配眼鏡一向走的是「正規」流程,去眼鏡門店驗光、配鏡,鏡框費、鏡片費用加起來千元起步。

2000塊的眼鏡成本20塊,這個「暴利」的行業水究竟有多深?


後來,在一個資深且潮流的近視朋友的帶領下,發現了一片網上配鏡的新天地。

對這個朋友而言,戴眼鏡不僅僅是為了看得清楚,它更是一種裝飾品,要跟你的整體風格搭,所以長期持有五副以上相同度數但不同風格的眼鏡。

配鏡流程是,在眼鏡店或者醫院提前驗好光,然後到網上挑選鏡框鏡片,款式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價格還便宜,五副眼鏡的價格跟線下一副眼鏡的價格相當。

在親身體驗過之後,發現除了價格便宜了不少,網上買的眼鏡在舒適度、時尚度、合適度等等方面,跟線下的沒什麼區別。

人人都說眼鏡行業暴利,今天就帶大家揭秘,眼鏡行業這門生意水究竟有多深,為什麼線上線下價格差距會這麼大?錢都被誰賺去了?

眼鏡行業真的很暴利嗎?如果從成本和最終的零售價格來看的話,答案是肯定的。

據生產眼鏡的工廠老闆透露,一般工廠生產價20元的眼鏡,在最終的零售端可以賣到2000元,這中間是100倍的利潤。

這100倍的利潤都被誰賺走了?工廠、中間的品牌商以及最終的經銷商,都要分一杯羹。

其中源頭工廠的利潤是最低的,一副眼鏡他們往往只賺幾塊錢,靠量取勝。比如20塊的眼鏡,出廠價在23-26元,賺15%—30%的毛利,給到品牌商。

品牌往往拿的是大頭,把眼鏡拿到手之後,給到經銷商的價格一般是零售價的5-6折,2000塊的眼鏡也就是1000到1200塊錢,自己賺1000左右,毛利率90%;

最後是經銷商,1000多拿到手,賣2000或者2000多,賺1000多,但毛利率只有50%、60%的樣子。

以上的計算方法,成本只考慮了鏡框的成本,除了工廠老闆把產品生產出來就算完事,品牌商和經銷商還有很多其他的投入。

品牌商雖然賺得最多的,但它的長期投入也最多,要打造一個知名的、受顧客喜愛的品牌不容易,需要進行長期的建設,不管是設計、研發還是市場宣傳等,都是成本。

2000塊的眼鏡成本20塊,這個「暴利」的行業水究竟有多深?

如果是一個比較大牌的品牌,還要請知名明星來代言,成本也就更高了。扣除所有成本,純利潤在20%——30%之間。

零售商除了從品牌商那拿貨的成本,還有門店租金、驗光設備、人力成本等等。

所以,從工廠買入鏡框的成本只是小頭,花錢還在後邊。眼鏡行業是能賺錢的,但絕不像想像中的那麼暴利。北京的眼鏡店老闆給自己的店鋪算了一筆帳,投入80萬,一年下來賺20多萬。

尤其近幾年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改變,很多人習慣線下驗光,線上配鏡,價格更加透明了,線下實體店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更大。

這也給線上網店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配眼鏡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驗光,對於零售商來說,驗光設備及驗光師都是不小的成本,線上網店排除了這一環節,由消費者提供度數,直接配眼鏡。驗光這種專業的事情交給更專業的人去做,醫院驗光一般50元一次,比很多眼鏡店靠譜。

知名的品牌商都有自己的網上專賣店,大部分網上眼鏡店,都是自己設立一個小眾的品牌,直接跟廠家拿貨,十幾二十幾塊錢拿的貨,在網上賣兩三百,要是款式再好看點的話,非常搶手。

中間環節少,成本低,一單賺一兩百塊錢,網上把貨鋪開,薄利多銷,收益非常可觀。

很多人不禁要疑惑了,都說一分錢一分貨,網上兩三百的平價眼鏡跟實體店裡兩三千甚至上萬的大牌眼鏡,能比嗎?

那得看你從什麼角度看了。

首先是物品本身,鏡框材質和鏡片。鏡架總共有三種分類,板材、塑膠以及金屬,板材通過切割的方式,耗材比較大;金屬鏡框在人工技藝上要求會更高;塑膠則一體成型,成本會低一點。

每種材料,沒有誰比誰好,主要看個人喜好,在每個類型裡,會有成本差別,但絕對價格上也就十幾塊錢,哪怕是高級的材料,成本也在百元左右。

鏡片和鏡框也差不多,採用工業化生產的方式,耗材成本差別不會太大。但是材料成本差異100塊的產品,在零售端就可以被放大為上萬塊。

不可忽視的,是品牌帶來的身份溢價。貴的東西自然有它的好處的,比如購物環境,服務,品牌帶來的身份體驗等等。

身份象徵很重要,在別人不了解你的情況下,一副低調奢華有內涵的眼鏡,就會給你加分。比如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顧佳背著5萬的香奈兒包包被嫌棄,最後靠著一款限量版的價值幾十萬的愛馬仕鴕鳥包,打進了富人圈。

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性價比高於一切,配的眼鏡只要度數正確、戴著舒適,樣式喜歡就不錯了。

官方數據,中國的眼鏡製造數量佔全世界70%,喜歡買大牌的人,也需要知道一個常識,中國作為世界代工廠,你最後買到的什麼進口大牌的貨,源頭多半還是從中國出去的。

國外疫情延綿不絕,中國的代工廠外貿訂單直線下降,很多大牌的代工廠都開始轉戰線上,其中很火熱的平臺就是淘寶專門給工廠打造的特價版平臺,售價幾塊到幾十塊。

2000塊的眼鏡成本20塊,這個「暴利」的行業水究竟有多深?

這也給很多網絡店鋪帶來了機會,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拿到大牌代工廠做的眼鏡。

2000塊的眼鏡成本20塊,這個「暴利」的行業水究竟有多深?

相關焦點

  • 2000元的眼鏡成本才80塊?這個行業的「水」,到底有多深?
    聽完這個價格,我倒吸一口涼氣,我把老公拉到一邊,悄悄地對他說,這個價格也太高了吧,在老家,一副眼鏡,也就一兩百塊,要不,你把驗好的度數給我,我發給老家開眼鏡店的表哥吧,讓他配好後給你郵寄過來。中午吃飯前,我給表哥視頻聊天了一下,我把拍下來的那款兩千多的眼鏡和驗好的視力參數發給了他。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這個行業為何如此「暴利」?
    01、成本價6.23元,售價少則幾百多則上千 門店售價2000元的眼鏡,淘寶上400元就能拿到手,眼鏡行業到底有多「暴利」? 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準備上市,招股說明書提到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
  • 2000一副的眼鏡,成本可能只有6塊,這行業能有多賺錢?
    一直覺得眼鏡行業暴利,但是沒想到這麼暴利。近日,明月鏡片的上市文件揭開了眼鏡行業的神秘面紗,一副眼鏡的成本不到60元,而一塊鏡片的成本只有6元,但最高價卻賣到了近2000,價格直接翻了300多倍。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2019-12-20 17:46
  • 20元的鏡架賣400?眼鏡行業真有這麼暴利嗎?走近眼鏡行業
    眼鏡行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出廠價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有關數據表明,中國3.2億中老年人中90%的人都需要眼鏡;2000多萬在校生中,至少80%的人需要眼鏡。
  • 手機店賣一臺6千塊的手機利潤是多少?10年老內行告訴你水有多深
    手機店賣一臺6千塊的手機利潤是多少?10年老內行告訴你水有多深!推薦語:這些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進一步發展,我國正式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人手一臺智慧型手機是這個時代鮮明的特色。相信很多留心觀察的朋友也都發現了,大街上很多的手機店除了周六周末會偶爾有幾個顧客外,其餘的時間基本沒什麼人光顧這些手機店,而且去手機店看手機很多人也只是想體驗一下,最後很大可能會跑到網上購買,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
  • 千元眼鏡進價不到百元?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過眼鏡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一副眼鏡配下來,幾百塊是常事,上千塊也不在少數,但是從上市眼鏡公司博士眼鏡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博士眼鏡的鏡架平均成本89元左右,鏡片29元左右,隱形眼鏡49元左右,「成本價」均在百元之內,看似銷售利潤高的驚人,然而近幾年很多眼鏡店都在關店。
  • 幾十塊的成本敢賣上千,批判眼鏡暴利
    ,鏡架則有一億多副,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但是這些眼鏡的價格卻不比香飄飄奶茶貴多少。 根據央視報導在丹陽一副普通的鏡片只要10元,一副鏡架即使用高質量的材料也能在30塊內拿下,而曾經在眼鏡營銷中吹的神乎其神的純鈦鏡架也不過80塊錢,算下來在丹陽配一副普通的眼鏡只要四十塊就能拿下了。一百以上的眼鏡都算高端產品了,由此可見至少在上遊眼鏡並不貴,但是到了商家手中便立刻烏鴉變鳳凰價格暴漲十倍五倍以上。
  • ...鏡片最高賣2000,平均單片成本僅6元!眼鏡電商仍有難言之隱?
    關於眼鏡行業,網上還有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 而且,這個400元賣給你的行情,地不分城鄉,人不分老幼,整個行業達成了攻守同盟,商量好了不降低,廣大人民大眾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 暴利的玻尿酸行業,成本19塊售價3800元!有人靠它一年賺5億
    你知道暴利行業有多暴利嗎?一針玻尿酸,動輒上千元!今天帶你看看女人的美容院裡的玻尿酸。根據中信證券研究報告的預測,2020年中國的玻尿酸行業將達到1000億元級別的市場,絕對的大市場,先讓你看看它有多暴利。我們來看一看玻尿酸的生產環節。根據我國著名玻尿酸上市公司昊海生科的財報顯示,一支成本19塊的玻尿酸,出廠價為285塊,出廠價是成本的15倍,毛利率高達93%,堪比國酒茅臺!
  • 毛利高過茅臺,鏡片最高賣2000,平均單片成本僅6元!眼鏡電商仍有...
    作者:電商君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成本僅6元,最高賣到2000元!民間有一種說法:眼鏡、牙科,這兩個行業賺錢比販賣毒品還要容易!關於眼鏡行業,網上還有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而且,這個400元賣給你的行情,地不分城鄉,人不分老幼,整個行業達成了攻守同盟,商量好了不降低,廣大人民大眾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今年春節,高度近視的小編同學回河南信陽某縣城後,晚上不小心將眼鏡給壓碎了。
  • 眼鏡行業有多暴利?分析博士眼鏡財務報表
    根據博士眼鏡2019年的年報中顯示,「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視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 買過眼鏡的人都在喊眼鏡是暴利行業。眼鏡行業有多暴利?我上網搜了一下,還真有相當多的「內行」人士網上吐槽。
  • 寵物行業的水到底有多深
    於是,我們又深扒了幾個所謂的「暴利」賺錢套路,諮詢了資深寵物玩家,發現了寵物行業「暴利」背後的秘密。1)寵物糧代理的「低價」貓膩寵物糧的利潤很高,有的甚至能達到 70%。很多寵物代理利用信息差和渠道優勢,專門賺這部分利潤。
  • 千元眼鏡成本僅為20塊,高達100倍的利潤被誰賺走了?
    知乎有這麼一個提問,配眼鏡你吃過哪些虧?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門店售價2000元的眼鏡,淘寶上400元就能拿到手。不僅如此,眼鏡行業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出廠價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在出廠價到實際零售價之間,眼鏡行業將近100倍的利潤差距,看起來比茅臺還令人咂舌。
  • 眼鏡店真的有那麼暴利的話,你為啥不去開?
    百度對於暴利一詞的解釋:暴利,是指生產者、經營者用不正當手段獲取超過合理利潤幅度的行為。針對於眼鏡暴利一說由來已久,不知道是誰先提出這個觀點的,但是這個觀點確實對於行業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但是眼鏡暴利嗎?不見得,眼鏡有很多隱性成本在裡面,一幅眼鏡從出廠最終到顧客手裡,中間有很多環節。
  • 眼鏡行業幕後觀察:全國眼鏡店10萬家 新零售和品牌化或助推行業改革
    據明月鏡片招股書顯示,2019年,該企業的鏡片單位成本為6.23元/片,鏡架單位成本為20.91元/副,成鏡單位成本為56.09元/副,相較於上百元的銷售價格,被媒體稱為「暴利生意但記者採訪多家眼鏡生產廠商、銷售門店和業內人士,各方卻普遍對「暴利」一說予以否認。   廠家、店家雙雙表示「利潤薄」  江蘇省鎮江丹陽市眼鏡產業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如今成了中國的眼鏡之都。
  • 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揭秘中國眼鏡業的三大坑
    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是離不開電腦和手機的,手機用於日常通訊,電腦用於工作,有很多的人因為過度用眼導致近視,所以佩戴眼鏡的國人也越來越多,配過眼鏡的人都知道,鏡片和鏡框都是非常貴的,那麼你知道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嗎?近視的人越來越多,需要佩戴眼鏡,同樣已經佩戴了眼鏡的人,還要隨著度數的變化更換眼鏡。
  • 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眼鏡和牙科,這兩個行業的利潤非常高,隨便配一副眼鏡就要七八百,有時候,眼鏡架比眼鏡片更貴,按理說鏡片的科技含量應該比塑料的鏡架貴才對,但這個畸形的行業已經很難用正常思維判斷價值。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其招股書披露,一片鏡片的成本只有6塊錢,一副成鏡也只有幾十塊。消費者紛紛大呼「被宰」,為何幾十塊的成本能賣出成百上千元的價格?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深圳橫崗眼鏡城,在這裡聚集了上百家眼鏡生產商和零售店,從生產到批發再到銷售的加價環節逐漸清晰,眼鏡行業低頻消費、半醫半商等特點成為了推高價格的因素。從整個產業來看,生產端和零售端都面臨著高度競爭的市場格局。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