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一副的眼鏡,成本可能只有6塊,這行業能有多賺錢?

2020-12-10 騰訊網

一直覺得眼鏡行業暴利,但是沒想到這麼暴利。近日,明月鏡片的上市文件揭開了眼鏡行業的神秘面紗,一副眼鏡的成本不到60元,而一塊鏡片的成本只有6元,但最高價卻賣到了近2000,價格直接翻了300多倍。

這麼高的毛利,到底是什麼水平?

茅臺在上市公司中的毛利率,應該已經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了,長期保持在90%左右。也就是說假如一瓶茅臺1000塊那直接的成本只有100塊,剩下的900塊都是毛利。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茅臺的股價長期暴漲,並且居高不下,因為他的盈利能力確實強悍。

但如果我告訴你,有一家公司,電商渠道的毛利率,已經達到了95%,你是什麼感受?

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都跟我一樣,這公司以後肯定跟茅臺一樣,是個神仙股,趕緊告訴我是誰,我要壓上全部身家,就等一夜暴富。

眼鏡行業真的能爆發增長嗎?

先別急,現實情況恐怕沒有那麼簡單,其實賣眼鏡的公司已經上市的,也不是沒有,博士眼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家。

2019年博士眼鏡的營業收入6.55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也只有6000多萬,利潤率也就是不到10%。

這就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了,6塊錢的鏡片能賣到2000,毛利率都高到天上去了,結果算下來這公司一年的淨利率卻只有10%,這中間的利潤到底都去哪兒了呢?

答案就藏在了消費習慣裡。

戴眼鏡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不出什麼意外,一般情況下,沒個兩三年,甚至五六年,這副眼鏡肯定是不會換的。

眼鏡並不是快消品,但想賣好眼鏡,卻必須要提供比快消品更專業的服務。驗光配鏡的設施你要有,裝修高檔的門店你要有,訓練有素的服務人員,你還要有。

把這些都配齊了,一個門店算是開起來了,但問題是,基於眼鏡的特殊屬性,一個眼鏡的門店是很難有回頭客,眼鏡的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也是極低的。

這就導致,想要獲取一個客戶,眼鏡店或者線上店的營銷成本是會很高。

把這些因素都加到一塊,也就解釋了賣眼鏡,為什麼並不是一個非常賺錢的行業。

因為成本太高,設備設施,人員,房租水電,營銷推廣,樣樣都不能少,換來的卻是三五年光顧一次的顧客,能不能賺錢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了,「暴利」頭銜已是不爭事實,我們還是希望這個行業能夠適當的調整一下價格,讓更多有需要的人佩戴起眼鏡。另外,這一行業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利潤太高,導致門店更多,店多人少只能繼續提高單價保持盈利,最後只能無限惡性循環,到頭來,別落得個讓人「聞鏡色變」的境遇。

不少網友也直呼,小米什麼時候進軍眼鏡行業。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2000塊的眼鏡成本20塊,這個「暴利」的行業水究竟有多深?
    在親身體驗過之後,發現除了價格便宜了不少,網上買的眼鏡在舒適度、時尚度、合適度等等方面,跟線下的沒什麼區別。人人都說眼鏡行業暴利,今天就帶大家揭秘,眼鏡行業這門生意水究竟有多深,為什麼線上線下價格差距會這麼大?錢都被誰賺去了?眼鏡行業真的很暴利嗎?如果從成本和最終的零售價格來看的話,答案是肯定的。
  • 比茅臺還賺錢!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這個行業為何如此「暴利」?
    01、成本價6.23元,售價少則幾百多則上千 門店售價2000元的眼鏡,淘寶上400元就能拿到手,眼鏡行業到底有多「暴利」? 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準備上市,招股說明書提到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
  • 2000元的眼鏡成本才80塊?這個行業的「水」,到底有多深?
    聽完這個價格,我倒吸一口涼氣,我把老公拉到一邊,悄悄地對他說,這個價格也太高了吧,在老家,一副眼鏡,也就一兩百塊,要不,你把驗好的度數給我,我發給老家開眼鏡店的表哥吧,讓他配好後給你郵寄過來。中午吃飯前,我給表哥視頻聊天了一下,我把拍下來的那款兩千多的眼鏡和驗好的視力參數發給了他。
  • ...鏡片最高賣2000,平均單片成本僅6元!眼鏡電商仍有難言之隱?
    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 成本僅6元,最高賣到2000元! 民間有一種說法:眼鏡、牙科,這兩個行業賺錢比販賣毒品還要容易!
  • 毛利高過茅臺,鏡片最高賣2000,平均單片成本僅6元!眼鏡電商仍有...
    作者:電商君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成本僅6元,最高賣到2000元!民間有一種說法:眼鏡、牙科,這兩個行業賺錢比販賣毒品還要容易!賣價這麼高的眼鏡,成本一定不低吧?博士眼鏡的財報顯示,2018年博士眼鏡的總體毛利率約為74.12%。這是什麼概念?賣價1000元左右的眼鏡,成本大約為260元人民幣,差不多是以4倍的成本價在賣眼鏡!當然,在眼鏡行業,毛利率高已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眼鏡價格虛高還有人消費
    眼鏡一直是暴利行業,由於眼鏡是剛需,即便價格高還是有不少人消費。鏡片成本通常都不會很高。像明月鏡片這種大品牌,請了陳道明做宣傳,成本也是低得嚇人。鏡片僅僅6塊錢成本,但一副眼鏡價格要賣到200塊以上。即便加上鏡架,成本也不會大到哪去,眼鏡如此暴利也是有原因的。01、眼鏡大多數是近視的人需要,利潤高銷量不高眼鏡本身就是近視人群才需要,裝飾眼鏡除外。光這個固定消費圈就限制眼鏡店發展,算上同行競爭,如果走低價格路線,眼鏡店得倒閉不少。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2019-12-20 17:46
  • 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眼鏡和牙科,這兩個行業的利潤非常高,隨便配一副眼鏡就要七八百,有時候,眼鏡架比眼鏡片更貴,按理說鏡片的科技含量應該比塑料的鏡架貴才對,但這個畸形的行業已經很難用正常思維判斷價值。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 明月鏡片IPO:給大家揭秘眼鏡行業是有多賺錢?
    又一眼鏡企業擬上市,披露出來的暴利讓大家的心又是一緊,雖然,眼鏡行業的「暴利」印象一直深入人心,但每次都讓人忍不住感嘆。2017年,「眼鏡第一股」博士眼鏡上市,就已經是揭開了眼鏡行業背後的暴利。根據博士眼鏡年報,從2014年到2018年,其毛利率就沒到過73%以下。即便這些年有所下滑,到2019年,其綜合毛利率依然維持在70%以上。
  • 動輒大幾千眼鏡,成本不到售價10%,明月鏡片憑什麼這麼賺錢?
    市面上的眼鏡,少則幾百塊,動輒大幾千,讓不少消費者苦不堪言。有的人為了保護眼睛健康,不得不選擇付出十分高昂的價格,但你們知道嗎?這些成品大幾千的眼睛,或許成本價只需要售價的十分之一!>近日,明月鏡片發行IPO募集5.68億資金引起了廣泛關注,隨後,有業內人士發出2019年明鏡剛過鏡片的生產成本為6.23元,而成品眼鏡的成本價大約在56元左右 僅線上店鋪的毛利潤率就已經高達74.58%,最便宜的眼鏡都要228元一副!
  • 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揭秘中國眼鏡業的三大坑
    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是離不開電腦和手機的,手機用於日常通訊,電腦用於工作,有很多的人因為過度用眼導致近視,所以佩戴眼鏡的國人也越來越多,配過眼鏡的人都知道,鏡片和鏡框都是非常貴的,那麼你知道一副眼鏡的成本究竟有多少嗎?近視的人越來越多,需要佩戴眼鏡,同樣已經佩戴了眼鏡的人,還要隨著度數的變化更換眼鏡。
  • 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中國7億近視人8成被騙,揭秘眼鏡業的3大坑
    在眼鏡業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或者這段話說得是有點誇張了,但是其反映出來的事實卻被很多人堅信,一個鏡片成本能有多少?鏡框又值多少錢?就算是加上技術設備什麼的必然也不會超過幾百的。但是現在隨隨便便配副眼鏡都要好幾百,好一點的要上千,這不由讓人對眼鏡的製作成本好奇起來。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眼鏡的利潤「高出天際」!成本6元賣2000,你還在當「韭菜」嗎?
    市面上利潤最高的行業是什麼?相信不同人會說出不同的答案,但是說到眼鏡行業,相信沒有人會否認它的利潤高的。在小區周圍我們經常會看到眼鏡店,平時進店的人零零散散,但是這家店卻一直不倒閉,究其原因那肯定是老闆賺到錢了。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其招股書披露,一片鏡片的成本只有6塊錢,一副成鏡也只有幾十塊。消費者紛紛大呼「被宰」,為何幾十塊的成本能賣出成百上千元的價格?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深圳橫崗眼鏡城,在這裡聚集了上百家眼鏡生產商和零售店,從生產到批發再到銷售的加價環節逐漸清晰,眼鏡行業低頻消費、半醫半商等特點成為了推高價格的因素。從整個產業來看,生產端和零售端都面臨著高度競爭的市場格局。
  • 一副眼鏡成本幾塊售價上千,賺得最多的卻不是鏡片廠,這是為何?
    文 | 華商韜略 楊揚在中國,近視患者規模已擴大到6億人,這背後是一個價值千億的眼鏡市場。在招股書上,明月鏡片的成本可謂相當廉價。2019年,明月的鏡片單位成本價為6.23元,出廠價約為13.5元——這是一個在市面上相對廉價的價格。
  • 幾十塊的成本敢賣上千,批判眼鏡暴利
    ,鏡架則有一億多副,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但是這些眼鏡的價格卻不比香飄飄奶茶貴多少。 根據央視報導在丹陽一副普通的鏡片只要10元,一副鏡架即使用高質量的材料也能在30塊內拿下,而曾經在眼鏡營銷中吹的神乎其神的純鈦鏡架也不過80塊錢,算下來在丹陽配一副普通的眼鏡只要四十塊就能拿下了。一百以上的眼鏡都算高端產品了,由此可見至少在上遊眼鏡並不貴,但是到了商家手中便立刻烏鴉變鳳凰價格暴漲十倍五倍以上。
  • 零售價是成本幾倍甚至十幾倍,為什麼眼鏡店卻說自己不賺錢?
    在公眾的認知中,眼鏡店又是一個非常暴利的行業,一副眼鏡的鏡片與鏡架的成本可能只需要幾十塊錢,而眼鏡店轉手就能賣出幾百甚至幾千元的,因此在許多人看來,開眼鏡店的應該能非常賺錢才對,那麼真的是這樣嗎?一副眼鏡的成本有多低中國的丹陽是全球第一眼鏡鏡片生產基地,世界上大約一半的鏡片都出自丹陽,而在丹陽,最低花10塊錢你就能買到一對鏡片,據說在那裡的工廠,鏡片不是按片數賣而是稱重賣的。
  • 千元眼鏡成本僅為20塊,高達100倍的利潤被誰賺走了?
    知乎有這麼一個提問,配眼鏡你吃過哪些虧?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門店售價2000元的眼鏡,淘寶上400元就能拿到手。不僅如此,眼鏡行業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出廠價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在出廠價到實際零售價之間,眼鏡行業將近100倍的利潤差距,看起來比茅臺還令人咂舌。
  • 街上的眼鏡店鮮有關門倒閉的,為啥?是好賺嗎?
    其招股書披露,一片鏡片的成本只有6塊錢,一副成鏡也只有幾十塊。消費者紛紛大呼「被宰」,為何幾十塊的成本能賣出成百上千元的價格?開眼鏡店需要審批手續,眼鏡店作為一個半商半醫的特殊行業,是與人的健康有關的產業相應的手續也比其他行業更為多一些,因此競爭還不是那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