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精神展館」老紅軍親筆籤名紀念封。 陶拴科 攝
中新網新疆布爾津1月15日電 (陶拴科 鄧亞美)「為了弘揚長徵精神,讓長徵精神永存,我們用紅色的事跡來教育後代,讓他們記住長徵,長徵精神永遠傳承和伴隨他們成長。」新疆布爾津縣企業家李瀚威說。
今年56歲的李瀚威是布爾津縣一家企業負責人,年輕時曾經參軍入伍,退役後創辦了一家企業,他的業餘愛好就是集郵、收藏、做公益。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開始對集郵、收藏紀念封感興趣,期間他收藏紀念紅軍長徵勝利50周年、60周年、70周年和80周年中國郵政發行的紀念郵冊和老紅軍親筆籤封等珍貴物件。其中收藏的紀念封有開國將帥本人或親屬子女的,有參加過長徵的老紅軍的等。
走進「長徵精神展館」,100多平方米的展廳裡,陳列著開國領袖合影、元帥親屬物件、開國將軍題詞、老紅軍親筆籤封等珍貴物件,用文字和圖片再現艱苦歲月,弘揚長徵精神。
透過玻璃櫃展臺,紀念冊裡保存的,是李瀚威30多年來所收集的200多枚老紅軍親筆籤名紀念封,每枚紀念封上有一位老紅軍的親筆籤名。紀念封被細心地裝上封套。為了能夠讓大家清楚地了解每一位老紅軍,他對老紅軍的資料進行了裝裱,整體的排列在牆壁上,醒目而耀眼。
回憶收藏的艱辛和不易,李瀚威感慨到,「當初的奔波雖然很辛苦,但是現在看來值得,能為下一代創造一個學習的基地,我感到很欣慰。」
據介紹,30年來李瀚威不遠萬裡尋訪收集了蕭克、楊成武、張愛萍、王定國等老紅軍的珍貴籤名。有時候為了一個老紅軍的線索他會費盡周折,到處打聽去尋找老紅軍。
如今,「長徵精神展館」已經成為該縣一處3A級景區,成為布爾津縣的「紅色教育基地」,每年吸引遊客參觀4萬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