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我們工作室開的其中一款酒,這是一款來自布赫拉迪酒廠的OB,相信喜歡威士忌的同好們對這個系列都略有所知。
它就是--「奧特摩泥煤怪獸6.3」。
泥煤怪獸是有史以來泥煤濃度最高的威士忌系列,我手上的6.3這個版本更是達到了驚人的ppm:258,屬於全球第二高,僅次於泥煤怪獸8.3的ppm=309。要知道,人稱泥煤之王的阿貝威士忌也才只有ppm:50,而喝過的人都知道,阿貝的酒,一開啟酒塞,就能聞到一股濃烈的喇叭正露丸氣味。
如此高的泥煤濃度,給了泥煤怪獸這個系列一個很硬核的推廣噱頭,我身邊許多人都是通過這個系列而認識了布赫拉迪這個酒廠。然而,被貼上重泥煤的標籤後,大部分消費者對他的印象也就止步於此了。實際上,它是一款成熟,優質的作品。具備層次感,平衡感,風味,活力,等眾多優點。
現在大家討論到這個系列時,都會說他是一款概念性的威士忌,或甚至是故意為了誇張搞怪而生廠出來的一個叛逆者,這難免使產品本身感覺委屈。
相信那些能力優秀,卻因為顏值高,而被貼上「美女」標籤的職場女性也有類似的困擾吧。
Giannas Antetakoumpo 人稱字母哥
酒廠外景
大家可以看到圖片上,酒廠的第一個單詞寫著progressive,激進的,先進的。不知道為什麼,這個酒廠總喜歡把自己偽裝成一股嬉皮士的樣子,實際上他們釀酒的方法可以說是行業裡偏傳統、規矩的那一派。
泥煤怪獸的本名,octomore實際上和泥煤,怪獸都沒有關係。它是酒廠邊上的一個麥田的名字。沒錯,布萊迪到如今還有部分麥芽是自己種植,自主處理的。這樣的酒廠,在全世界範圍都已經非常非常少了。
眾所周知,大麥是單一麥芽威士忌唯一的原材料,其對風味的影響當然是巨大的,所以酒廠親自去麥廠挑選麥芽當然是最能保證品質的選擇。所以,大部分酒廠仍然會從專業的公司購買處理好的大麥。因為經過好幾代人工培育的大麥,有著更高的酒精轉化率,從而節省成本。
像布赫拉迪這樣,為了威士忌的風味,去犧牲產量,還要費心去做許多繁瑣的處理的酒廠已經不多了。但就是因為這種獨具匠心,甚至極客式的執著,使其出品的良率能保持較高的狀態。
但對品控執著的另一面就是,產量老是供不應求。泥煤怪獸的每個版本都是限量的,並且只發行一次,很多早期版本如今已經在市面上絕種了,價格也是變得極高。此次推薦的6.3版本,麥芽收割於2008年,酒齡五年,距離發行也過了好多個年頭了,四季百味工作室裡也只有三瓶庫存。
但作為威士忌人,最重要的就是分享嘛,所以這次我決定開啟其中的一瓶(老闆心裡在滴血。。),這也就意味著你只需要花一杯的錢就可以感受到泥煤怪獸6.3的風味了哦:)
下面說說我為什麼要開這瓶酒。
根據官網上的風味示意圖,可以看到,6.3的版本風味的變化非常複雜,在許多個不同風味區都有很明顯的印記,包括煙燻,海洋,香料,醛類和較少量的麥芽香,香草香。這裡醛類的味道(aldehydic)指的是香水味。在風味的複雜度和層次感,能與之持平的版本只有一個4.2版,但是4.2版本的泥煤濃度比較低,只有167ppm,個人還是喜歡比較有勁的,而且由於年代更加久遠,所以4.2版的價格會高出許多。
布赫拉迪的首席釀酒師,CEO都很有意思,一邊是秉承著傳統的方式在釀造著美酒,一邊在媒體上整天嚷嚷著他們就是要創新,要開拓,說著「敢於接受風險人生才有意義」之類的話。這類話大家都在國內浮躁的大城市裡,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創業者嘴裡聽多了。當人人都喊著創新,改變世界的時候,實際上極少人能沉下心來,把一件基本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而布赫拉迪卻將這兩點平衡得相當完美。每次看到布赫拉迪的酒,我就想到在蘇格蘭遙遠的一個小島上,有一群能既能飄在天上,幻想星空,又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這讓我感覺充滿能量。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親自品嘗才知道,歡迎大家來四季百味喝一杯:)
買酒聯繫小威 愛酒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