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兌雪碧、威士忌兌可樂,這喝法土嗎?

2021-02-07 想法


國內似乎有種論調:

酒,尤其是紅酒,必須喝純粹的。調飲加料,都是土鱉。紅酒調雪碧,尤其土得不行。


果真如此麼?


且說歐美。

葡萄酒+水果切片+白蘭地+蜜糖……這玩意聽來,不比葡萄酒+雪碧高雅吧?那是西班牙的國民飲料,Sangria。



伏特加+橙汁攪一攪,聽來像個鄉巴佬所為吧?這是經典的螺絲起子/螺絲刀雞尾酒,雷蒙德-錢德勒《漫長的告別》裡貫徹頭尾的飲料。

這段時間聖誕,法國人入了冬,要喝vin chaud熱葡萄酒:葡萄酒裡加砂糖、肉桂、姜甚或其他香料,都有。雖然不是什麼好酒,但法國人喝得歡著呢。




飲料裡調味道,古已有之。江南人黃酒裡加薑絲甚至枸杞。北方人白酒裡泡藥材。這都不是事兒。英國人紅茶裡加糖與奶,伯爵茶用香檸檬油佛手柑油調味。王婆和西門慶時代喝茶,茶裡加果仁松子。
類似的混雜喝法古已有之,世界各地人民都喜歡得很。

我們喝東西為了什麼?攝入水分來解渴,吃藥來保持健康。不喝水不吃藥時喝飲料,還不是為了好喝?



哪位會說了:哎呀葡萄酒是糖分轉化為酒精,還特意加糖改味是不對噠;伏特加就是清澈無味,威士忌就是有泥炭麥芽香,加了別的就沒有啦……

這類論調也是,想得左了。


歐洲人釀酒,都裝橡木桶。問:橡木桶拿來何用呢?

加味道。比如威士忌,歐洲橡木桶讓威士忌陳化,主要就是加味道——你以為是酒香,其實是桶香。

裝過雪莉酒的桶,有木頭、香草、水果、堅果香和甜味。

裝過波本的桶,有花香和香草味。


至於伏特加特意蒸餾到純,既是為了提升酒精度(釀造酒普遍不夠烈),也是為了讓伏特加做基酒,用來調其他雞尾酒。

至於說,酒不能甜,也是想得左了。


稍微懂點酒的都知道:加強酒,比如波特、雪莉、馬德拉,又或者是貴腐酒,那就是甜的。
酒的幹與甜,那是私人口味,這裡沒有高低之分。


老酒鬼,比如喜歡波爾多酒的,是會喜歡Cabernet Sauvignon那種結構的酒,還會有人嫌Merlot摻多的太甜太順——但那是老酒鬼們的口味了。

有許多初喝酒的,不太理解何謂結構,何謂強度,會很奇怪有些老酒鬼為什麼覺得沉澀的反而棒,卻又不好意思說——那是因為,老酒鬼著意的,很多是酒的結構與潛力,也有些人是喝多了,口味變重了。

絕大多數的好酒,到最後判斷的標準,依然得是:平衡。

酒到最後,畢竟是讓人喝的。如果味道氣味不讓人愉悅,再有年份的、結構再好、再有潛力的酒,都不能算好。



我幾個朋友,跟我說過類似的經歷:在國內時,飲宴交際,喝酒。主人吹得天花亂墜,他們被熱情融化得不敢說話,怯生生地喝酒;覺得並不好喝,卻又不敢說。以至於有了以下觀感:

「大概葡萄酒本來就不太好喝吧。」「是我不習慣好東西吧?」「葡萄酒是不是有益於健康的呀?」「大概是沒有配對菜……」

其實沒那麼複雜。

我對朋友的法子是:喝不慣紅酒的,先喝白酒(並不是每個人都習慣紅酒的單寧酸,也沒必要特意去習慣);有些酒,居朗松產區的甜白啦,蘇玳啦,夏多內沙比利啦,是隨意一喝,都能有感覺的。喝多了,稍微找到點感覺,再慢慢來。當然也有人一輩子喝不慣紅酒的,愛喝甜的,有。別說中國人,歐洲人這類也多,葡萄牙和西班牙尤其多。

——就像,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剛入嘴就喝慣熟普洱茶,哪何妨喝一點奶茶試試看?如果真不喜歡普洱,喝一輩子奶茶也很好啊。


酒與茶,畢竟都是讓人喝的,以人為本。



此事的根源,說來也簡單:儀式感。

在國內,葡萄酒算舶來品,有規矩,有流程,我許多長輩都戰戰兢兢——喝黃酒喝白酒,他們就不會了。

在歐洲,葡萄酒是日常飲品、做菜料酒,譬如江浙的黃酒、西安的黃稠桂酒。但物離鄉貴,格外高雅起來。國內親友有時也垂涎狀問我:在巴黎,是不是可以經常喝紅酒吃牛排吃布朗尼吃馬卡龍?——殊不知在巴黎,自己烤一份牛排,買瓶普通村名酒,半斤布朗尼(對,可以論斤買……),可能還不如貝爾提埃街某拉麵館子的一碗鱔絲面貴。

一切儀式感,若非出於禮貌,便是為了最好的口味。而如上所述:口味是自己的。千萬別為了自己不喜歡的口味為難自己——又不是喝藥!



若有好紅酒,當然值得珍惜。看到梅多克的好年份,或者朋友送一瓶好羊酒啦、瑪爾戈啦,我還是會鄭而重之地喝。但這說到底,還是各人愛好:並不是沾了好酒二字,人就得戰戰兢兢。

自己喜歡的味道,自己不喜歡的味道,是很私人的事情。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我國內有幾位長輩,喝慣了蒸餾酒,習慣一口抿,有勁;最討厭酒裡兌水;推而廣之,就覺得一切酒都不該兌東西了,兌就是土!



換個比方:好的魚,用來蒸到不見血,略加一點豉油就好,鮮!——但如果用來紅燒,也沒問題,只要吃的人樂意。
好的松茸,用五花肉烤出來的油襯底略烤,下薄鹽最好,鮮!——但如果用來蒸蛋,也沒問題,只要吃的人樂意。
酒,同理。

好的瑪爾戈、羊酒和拉菲,醒好了喝,好;兌雪碧喝,只要你自己樂意,也沒問題——如果你喜歡那口味,怎麼都行。威士忌兌可樂,只要你樂意,也行——就許你麥芽酒裝雪莉桶裡蹭雪莉酒味道,不許我們直接加糖漿麼?

只要個人樂意,一切調味方式都沒有錯,酒與飲食到最後,是伺候人的,人可不能反過來被酒與飲食的習慣給奴役了。


話說深一點就是:明明是個人的飲食習慣,非要通過儀式化的規程找優越感……那如果不是為了笨,就是別有用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紅酒兌雪碧,威士忌兌可樂很Low?
    有一次和朋友喝酒,恰巧聊到了年輕時曾用雪碧兌紅酒的往事,回想起來覺得這種喝法堪稱完美,不僅中和了紅酒的澀味,還讓酒越喝越多,所以我特別不解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格外看不起這種喝法。朋友也應和道,說他有一次在英國的酒吧遇到一個老外,老外就嘲諷我們國人不懂喝威士忌,隨便往裡面加可樂。暴脾氣的朋友立馬反擊道:「你們不是也隨便往我們的茶裡加糖加奶嘛!你們懂喝茶嗎?」
  • 紅酒兌雪碧的感覺怎麼樣?兌對其他飲料呢?
    相信朋友聚餐時喝紅酒見過許多人兌雪碧,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兌雪碧嗎?說法有很多,那麼今天來討論下都有哪些說法?有一個說法是很多人初次喝紅酒,由於喝不習慣紅酒的這種味道,所以想到了加入一些什麼到紅酒裡面一起喝,以改善紅酒的飲用味道,所以才有紅酒兌雪碧的情況。
  • 抖音裡流行的白酒兌雪碧,威士忌加可樂……這些喝法到底土不土?
    被玩壞的海底撈蝦滑油麵筋,極容易釀成廚房悲劇的沸騰蝦鼓浪嶼土耳其冰淇淋威士忌+可樂、小黑+雪碧一口悶的騷操作……等等!酒+飲料混合一口悶?別急,先聽德哥講一個故事。而對於白酒,大多數年輕人都覺得太過辛辣搶人,然後為了適口一點,喝的時候就兌雪碧。這樣總比捏著鼻子吞咽,還昧著良心說很好喝要坦誠得多。
  • 紅酒兌可樂,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還從來沒有聽過葡萄酒兌可樂。那麼,葡萄酒兌可樂可行嗎?好喝嗎? 一次,一個朋友從西班牙回來,跟我們說道:「在西班牙,紅酒竟然是兌可樂喝的,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只聽說過紅酒兌雪碧,還從來沒有聽說過紅酒兌可樂呢?那麼,紅酒兌可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好喝嗎?
  • 紅酒兌雪碧/可樂/紅牛/綠茶/咖啡/牛奶,是一種什麼體驗?
    十年前,我們拿雪碧兌紅酒,喝的不亦樂乎。
  • 喝紅酒兌雪碧真的好嗎?調酒師:紅酒這樣喝才對
    喝紅酒兌雪碧真的好嗎?調酒師:紅酒這樣喝才對!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年來紅酒在我們中國越來越流行了,在聚會的場合裡邊一定少不了紅酒的,不論是男士聚會的場合還是女士聚會的場合,好像紅酒都成了必備的酒品,相比來說白酒好像並不那麼受歡迎了。
  • 喝紅酒兌雪碧真的很低級嗎?我覺得很好喝啊
    這個很難說,如果你是在五星酒店的宴會上或者品酒會上,喝紅酒兌雪碧,真的顯得很low;但是如果說,你三兩個超好的老友吃著大排檔,喝著兌雪碧的紅酒或者你一個人在家喝紅酒,喜歡兌雪碧,真沒有人說你什麼。之前有人說「喝紅酒兌雪碧」是不懂葡萄酒,是沒有文化的暴發戶,喝法不正宗?
  • 十二年前,那些愛用雪碧兌紅酒喝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導語:十二年前,那些愛用雪碧兌紅酒喝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紅酒現在似乎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心頭好,因為它自帶的那種浪漫和高檔的調調真的是蠻讓人享受的。不過,如今喝紅酒都是直接用高腳杯喝了,但是在十二年前,很多人都是喜歡用雪碧兌著紅酒喝,雖然現在聽起來很奇怪,但是在當時的確是很流行的。一、 紅酒和「葡萄酒」可不是一回事在這裡先跟大家說清楚,這裡提到的紅酒是貨真價實地利用葡萄釀造出來的,帶有一定酒精濃度的酒。
  • 葡萄酒兌雪碧究竟可行不可行?
    這屆年輕人喝酒的花樣越來越多了,各種烈酒、葡萄酒、水果等,萬物皆可調。炎炎夏日,雪碧加葡萄酒更是成為很多人的最愛。但同時也有很多人懷疑,葡萄酒中可以加入雪碧喝嗎?歐洲的釀酒大師們花了上千年研究怎麼把糖從葡萄酒中分離出來 ,(乾紅葡萄酒的含糖量每升低於4克,「幹紅」的「幹」,就是「不甜」的意思)你一瓶雪碧就給兌回去了?1葡萄酒加雪碧,其實這種喝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挺常見。
  • 紅酒雪碧,威士忌可樂,怎麼才能拯救你,我的烈酒品味?
    很多年以前,曾經流行過紅酒對雪碧,威士忌兌可樂(或者蜂蜜綠茶),後來屢招人詬病,消失一段時間。
  • 為啥10年前流行紅酒兌雪碧,如今卻不見這種喝法?調酒師說出真相
    在現在的生活當中,紅酒出現的次數也是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場合的時候,紅酒是非常常見的。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大家參加宴會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喝紅酒。因為白酒的度數太高,年輕人直接駕馭不住。所以,他們便會選擇喝紅酒。大家應該也都知道,在10多年前的時候,比較流行的就是紅酒兌雪碧了。
  • 以前流行的紅酒兌雪碧,到底是什麼「梗」,為何現在不這樣喝了?
    酒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品,在一些重要場合中都離不開它,很多大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談成的,對於很多中年人來說,基本都喝白酒,但很多年輕人在喝酒時,大部分都是紅酒。紅酒的度數比白酒低,不容易喝醉,它的種類也非常多,價格也各不相同,有很多著名的酒莊產出了無數的頂級紅酒,也讓很多無數紅酒愛好者為之痴狂,下面小編就跟大家具體說一下。紅酒的價格決定了紅酒的口味,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喝名貴酒的原因,在十幾年前的中國,紅酒不太流行,隨著近幾年來的發展,它如雨後春筍般蔓延開來,各個國家各種品類的紅酒湧入市場,低至幾十元,多到十幾萬,價格落差非常大。
  • 為什麼有人說葡萄酒兌雪碧、紅茶喝很土鱉?
    葡萄酒+水果切片+白蘭地+蜜糖……這是西班牙的國民飲料; 伏特加+橙汁攪一攪,那是著名的螺絲刀雞尾酒; 英國人在紅茶裡加糖與奶,伯爵茶用香檸檬油調味; 白酒裡泡藥材,黃酒裡加薑絲甚至枸杞,在中國這都不是事兒……
  • 喝乾紅葡萄酒加可樂雪碧的行為,真的很土嗎?
    常常有歪果仁問我,聽說你們喝葡萄酒加東西是嗎?紅葡萄酒加可樂,白葡萄酒加雪碧是嗎哈哈哈哈!?
  • 可樂威士忌,可口可樂也忍不住要「下海」
    當大家在討論雪碧兌紅酒是毫無品味又極為上不了臺面的喝法時,可樂配威士忌卻成了風靡酒吧的新時尚。軟飲與烈酒勾兌,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紅茶配伏特加,雪碧配紅酒,時下流行的可樂配威士忌……會喝烈性酒,能接受烈性酒的純正喝法的畢竟是少數人,而酒吧等娛樂場所的服務面向的是大眾人群,經營者不會為了維護小部分人所謂的「逼格」而與大眾消費對著幹。如何快速地把酒銷售出去,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事情。大家喝不慣烈性酒?那就想辦法讓大家接受烈性酒。商人是最有活力的創造者,於是你看,多的是你不知道的花樣百出層出不窮的喝法與玩法。
  • 快樂威士忌就要兌著喝
    威士忌,歸根到底是要讓人快樂的。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威士忌作家戴夫·布魯姆(Dave Broom)也同意這個觀點,並且「以身作則」,常常自己就在家裡用各種軟飲兌威士忌,包括綠茶,也在他的實驗範圍之內。    戴夫·布魯姆的威士忌兌軟飲實驗激起了我們的興趣,於是我們馬上著手準備了他提到的幾款軟飲、兩款風格截然不同的威士忌,再召集了一批酒迷,一起喝個究竟。
  • 別端著,誰說紅酒不能兌可樂! 酒肉無忌
    紅酒兌可樂!!你沒看錯,就是兌可樂!這種被祖國人民極不待見的組合,歪果仁卻喝得有滋有味。
  • 威士忌兌什麼飲料好喝?來解鎖這幾種新口感!
    其實在威士忌裡簡單兌點飲料就很棒!今天一起來看看威士忌兌什麼飲料好喝吧!兌飲料的威士忌可以選擇比較清爽的類型,比如說歐摩12年,聞上去花香味比較濃鬱,夾雜著柔和的蜂蜜、香草還有麥芽味,入口輕盈甘甜,女生們也很適合喝,用這款來飲料,是比較不會出錯的選項。
  • 都說威士忌兌水更好喝,到底應該怎麼兌?
    前些年,純飲威士忌真的曾經站在鄙視鏈頂端,對於不明真相的圈外人士來說,就好像「我只喝黑咖啡」「我只吃五分熟的牛排」一樣彰顯品味。不過近些年來嘛,即使是威士忌這種自帶「貴族氣質」的飲品,也走入尋常百姓家了,廣大愛好者更是把它玩出了花來,別說兌水了,兌橙汁、兌可樂、兌檸檬茶甚至養樂多,只要你覺得好喝,又有什麼是不能兌的?
  • 喝紅酒加雪碧,是low比還是時尚?
    這種做法,是對紅酒的』無情褻瀆」,還是研究出新的時尚喝法呢?讓小編先問問身邊的人怎麼看的吧  首先,問一下比較貪吃的大劉怎麼說?吃貨還是只注重「味道」,對品味和健康毫不在乎啊!  還是問問比較有品味的小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