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水果切片+白蘭地+蜜糖……這是西班牙的國民飲料;
伏特加+橙汁攪一攪,那是著名的螺絲刀雞尾酒;
英國人在紅茶裡加糖與奶,伯爵茶用香檸檬油調味;
白酒裡泡藥材,黃酒裡加薑絲甚至枸杞,在中國這都不是事兒……
聽上去和葡萄酒+雪碧也差不多吧,世界各地都有這種混喝搭配,紅葡萄酒混雪碧也不是什麼土鱉喝法,而是某些wine cooler的基礎。
類似的混雜喝法到處都有,只是在國內,葡萄酒和威士忌都被當成外來酒類,被儀式化了。
好紅酒當然值得珍惜,得到一瓶好年份好品質的酒,還是會認真喝的。但不是沾了葡萄酒三個字,就得讓人喝得多有儀式感。普通些的酒,就普通的喝,高興就行了。
一切調味方式都沒有錯,酒與飲食到最後,是伺候人的,人可不能反過來被酒給束縛了。這些是個人飲食習慣,自己喝大可不必通過儀式化的規程找優越感。
好的魚,用來蒸到不見血,略加一點豉油就好,鮮;但如果用來紅燒,也沒問題,只要吃的人樂意。
好的酒,比如羊酒和拉菲,醒好了喝,好;兌雪碧喝,只要你樂意,也沒問題。
很多人都表示:酒到最後,都是讓人喝的,好喝就成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