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市面上的粽子鋪天蓋地席捲過來。粽子的品種可謂是五花八門、花裡胡哨,真讓人挑花了眼,就連粽子的形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口味就更不要說了,什麼抹茶粽,冰淇淋粽、榴槤粽、臭豆腐粽、芝士粽等等,這些網紅口味更加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吃仿佛已經不再具有傳統佳節的儀式感了。
但是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長沙人,最為想念的還是那隻一清二白的鹼水粽子,用一根筷子從大頭的部位一插到底,在放著白糖的盤子裡打個滾,這沾滿了白砂糖的鹼水粽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兒時的味道和童年記憶。
長大工作後就一直住在浙江,嘉興的粽子全國聞名,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稱。嘉興的粽子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最出名的就是老字號五芳齋的粽子,其鮮肉粽被譽為粽子之王。糯米軟糯入味,豬肉鹹鮮味美,經過長時間的燉煮,肥肉部分已經全部軟爛,入口即化,和糯米綿軟的口感融合在一起,口感簡直妙不可言。第一次吃就已經完全愛上了這個味道。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你的家鄉端午節吃什麼口味的粽子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嘉興特色蛋黃鮮肉粽的做法,光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就已經被勾起饞蟲了?這個粽子也是我們全家所喜歡的味道,上周末包了三大鍋,能吃上一段時間。
按照慣例端午節總要包上幾十斤糯米,自己留下一部分,再給親戚朋友送上一些,因此端午節前兩周也是我最忙碌的時候。從粽葉的選擇,豬肉的挑選,每一步都嚴格按照自己的標準來,我一直相信好的食材成就好的料理。只有每一步的小細節都做到位了,才能做出最適合的那個味道。
地區不同,粽子的口味也相差甚遠。在廣東地區粽子的材料除了必備的粽葉和糯米,還經常會用到鹹蛋黃做成蛋黃粽,而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香菇,花生,綠豆等也是其主要材料。而上海的粽子除了糯米外,鮮肉,慄子,香菇,蛋黃,烤鴨,紅豆等等,也是比較常見的材料。而北方不管是黃米粽子還是糯米粽子,幾乎都是原味的,簡單蘸著糖食用。
到底甜粽子好吃還是鹹粽子好吃?每天都會爭論不休,南方和北方口水戰也打了很多年,結果仍然不分上下。按照我個人的理解,不管是甜口的還是鹹的,只要是適合自己口味的,那就是最好的味道。您覺得呢?
【蛋黃鮮肉粽】
準備食材:梅花肉4斤,糯米12斤,鹽適量,胡椒粉一茶匙,老抽三勺,生抽兩勺勺,白酒半勺,鹹蛋黃適量,幹粽葉適量,棉線適量
製作步驟:
1、第1步就是要提前醃肉。豬肉我選擇的是梅花肉,也可以選擇前腿肉,記住要帶一點肥肉,口感才會好。
2、豬肉切成大塊,放入胡椒粉,老抽,生抽,糖,高度白酒攪拌均勻後用手抓捏幾分鐘。放入冰箱冷藏室醃製三個小時以上。一定要多抓捏幾下,抓捏到肉黏糊。
3、幹粽葉用清水衝洗乾淨。買粽葉的時候儘量挑選比較寬大一點的,對於新手來說這樣的粽葉比較容易操作。將粽葉放入清水中浸泡十幾分鐘,然後再煮10分鐘備用。粽葉放到水中就浮起來怎麼辦?可以壓一個重物,比如用一個重點的碗倒扣在粽葉上即可。
4、糯米淘洗乾淨,然後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個小時。選擇圓糯米口感更為軟糯一些。
5、將泡好的糯米將水分瀝乾,然後放入適量的鹽和老抽,用筷子攪拌均勻。放入老抽是為了讓糯米上色,看起來更有食慾。老抽的量根據自己喜好添加,喜歡深色多放點老抽。
6、將粽葉頭部硬柄剪掉,兩張粽葉交錯疊在一起,光滑的一面朝上。窩成一個漏鬥形狀,放入少量糯米,放入一塊醃好的豬肉,一個鹹蛋黃。
7、繼續加入糯米,直到將將粽葉填滿,用勺子背將糯米表面輕輕壓緊實一些。
8、上面的粽葉往下蓋住糯米,左右兩邊多餘的部分往下摺疊。
9、將粽葉多餘的尾巴往旁邊摺疊。
10、用棉線紮緊,這樣一個簡單的四角粽就包好了。打一個活結,這樣吃的時候比較方便。
11、將粽子擺放在高壓鍋中,一次性添加足量的清水,清水的用量要沒過粽子4釐米左右。
12、大火燒水,燒到壓力鍋上汽後再轉中小火煮50分鐘,關火。將粽子繼續燜在高壓鍋中,放置不燙手的時候就可以盛出來食用。
13、鹹蛋黃,豬肉和糯米三者完美結合在一起,軟糯鮮香,味道好極了。一次可以多做點,煮熟後吃不完放入冰箱冷凍保存。自己做的比買的可好吃多了,喜歡的朋友收藏起來回家試試吧。
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各種家常美食,如果喜歡我的作品,請關注我,給我點個讚吧,或者分享給您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進步的最大動力!如果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您有更好的方法和小竅門,也歡迎大家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