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築「致富路」「幸福路」「書香路」,社會力量精準助推曲靖會澤高...

2020-12-22 上觀

雲南省會澤縣地處烏蒙山集中片區,境內山高、坡陡、谷深,生存條件惡劣,產業發展受限,曾是我國深度貧困縣之一。全縣人口106萬,到2020年1月全縣還有貧困人口近7萬人,列入掛牌督戰的貧困村有113個,佔全國掛牌督戰村總數的十分之一,督戰村脫貧難度大,任務艱巨。

上海市寶山區結對幫扶曲靖市,在接到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任務後,在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市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等支持下,先後共組織了102家民營企業主動對接會澤縣61個掛牌督戰村,另有寶山區各鄉鎮企業52家對接會澤剩餘52個掛牌督戰村,實現結對全覆蓋,形成「你幫我也幫」的良好局面。

稻蝦種養、助學鋪路、危房改造……深入會澤貧困一線的上海社會力量,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白霧村:鋪出稻蝦養殖「致富路」

11月中旬,在白霧村稻蝦種養基地做工的陳南華夫婦比以往清閒了些。前幾天他們和其他工人一起忙著收割水稻,如今金燦燦的稻穀已經晾曬在基地的院子裡;水田中的小龍蝦在他們的精心呵護下已經出廠上市,目前正進入新一輪育苗期。除了稻蝦種養,田間還有大片茭白小龍蝦套養基地,此時工人們已採摘完茭白,正準備挖根移栽,以確保明年長勢更好。

一年前,經上海援滇幹部牽線搭橋,上海原心農業有限公司來到白霧村做實地考察。公司負責人陳善兵發現,白霧村靠近水源,地處兩山之間,地勢平坦,氣候條件適合稻蝦養殖。同時,該地區貧困人口眾多,需要產業幫扶。兩個月後,以滬滇幫扶為契機,上海原心農業有限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向村民租用土地,在此開闢出400餘畝稻蝦種養與茭白、小龍蝦輪作耕養基地。

稻蝦種養基地招牌

對於建檔立卡貧困戶陳南華而言,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能在自家農田上領工資。現年45歲的他,年輕時因患上脊椎疾病而病痛纏身,全家老小只能依靠幾畝稻田維生,外加平時做些臨工補貼家用,每年基本上沒有剩餘收入。今年3月,經村幹部推薦,陳南華和妻子方洪秀來到稻蝦養殖基地工作。

「我白天主要從事飼料投餵、清潔防護等全過程管理,晚上在這邊看塘,觀察小龍蝦的狀況,做好防護工作。」如今,除了第一年每畝180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陳南華每月工資近4000元,妻子月收入也在2000元左右。「上海的企業對我們很照顧,讓我們對生活有了盼頭。」

據了解,在這片稻蝦種養基地上,與陳南華夫婦類似、長期固定勞動的村民有1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2人。「工人剛到基地時,對稻蝦輪作養殖缺乏專業知識,我就手把手地教。現在,部分工人已經掌握了80%的養殖管理技術,學得很快,工作很出色。」陳善兵希望,以後能在他們中間培養出技術負責人,最終將這塊產業交付到村民的手裡,「真正幫助他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可持續的道路。」

交支村:擰成一股繩修好「幸福路」

依靠稻蝦種養基地,白霧村闖出脫貧致富的新路,一山之隔的交支村村民也為眼前新鋪設的道路而歡欣鼓舞。交支村是掛牌督戰深度貧困村,過去,村民必須步行1小時趕到埡口,再乘坐半小時公交車,才能到達縣城,「現在硬化道路修好了,我們可以直接騎摩託車或開車到縣城,只要40分鐘。」交支村第一書記張正美感嘆。

今年8月,上海企業將出資幫扶修路的消息傳到了交支村。當時,村裡主幹道雖已修好,但連接村小組之間的道路仍是裸露在外的土壤,布滿牲畜和車輛留下的坑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困難。得知上海人要來修路,村民們趕到村委會報名工作,希望能出一份力。

八九月間,正值雨季。趁著為數不多的好天氣,村民自發加入施工隊,攪混凝土、搬材料、墊路基……忙到中午趕不及回家,老人們就把煮好的馬鈴薯、玉米和雞蛋帶到工地,無償供給忙碌的村民和施工隊。道路硬化過程中,需要在路兩側用模板固定路形。村民發揮集體智慧,搬出自家的床板、門板當工具。大家擰成一股繩,修好這條「幸福路」。

遠處,是由上海社會力量出資修築的道路

路通了,村裡的農副產品就能走出大山,城裡人也能上門收購。交支村二組村民李本榮是當地的烤菸種植戶,道路硬化前,由於出行不便,他只能將田裡的菸葉用背簍背回家,烤完後背到縣城去賣。「效率低,也賣不上好價錢。」道路硬化後,李本榮可以騎摩託車把菸葉送到山外的市場,那裡的收購價格高出一截。前段日子,野生菌成熟,主動找上門來收菌子的人越來越多。「國家政策好,農民收入多,日子越來越幸福!」李本榮的話語裡飽含著感激。

交支村二組村民李本榮的家就在這條道路上

清河村:為山裡孩子開闢「書香路」

在掛牌督戰深度貧困村——田壩鄉清河村,一條「書香路」正在校園鋪開。清河小學始建於1958年,是一所少數民族學校,學生大多為苗族、彝族和壯族,學校現設有四個年級,學生共計5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32人),教師6人。

清河小學圖書室

為助力會澤縣脫貧攻堅,2019年5月31日,中梁控股集團、中梁公益基金會首次赴會澤進行深入調研,明確扶貧幫困需求。7月,「書香中梁」項目成功落地。中梁公益基金會與會澤縣的兩個深度貧困村李子箐、清河村結對幫扶,通過教育幫扶和為幫助貧困村民解決實際困難,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增進滬滇協作。

「學校閱覽室的書架上,擺放著上海『親人』捐贈的書。」清河小學校長李飛指著滿滿當當的書架說,「書籍擴充了孩子們的知識面,讓他們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中梁公益基金會還為學校帶來了多媒體教學設施和教師辦公室電腦,為15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提供助學金,針對學生們喝水、用水困難的問題,修建了全新蓄水池,為學生食堂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

來自中梁集團的8名志願者,還為孩子們帶來一堂生動有趣的閱讀課。通過「破冰」交流、分組分享、角色扮演等環節,志願者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了閱讀的快樂。值得一提的是,在「書香中梁」教育幫扶基礎上,中梁基金會還資助44戶困難農戶進行危房改造,並為村莊愛心超市注入幫扶資金、修建道路設施,有效提升了村莊的人居環境。源自上海社會力量的溫暖與愛心,切實落在了貧困家庭的需求上。

相關焦點

  • 修築「致富路」「幸福路」「書香路」,寶山區精準助推曲靖會澤高...
    上海市寶山區結對幫扶曲靖市,在接到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任務後,在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市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等支持下,先後共組織了102家民營企業主動對接會澤縣61個掛牌督戰村,另有寶山區各鄉鎮企業52家對接會澤剩餘52個掛牌督戰村,實現結對全覆蓋,形成「你幫我也幫」的良好局面。
  • 暢亮綠美 好一條奔小康的幸福路 宛城區奮力打造「四好農村路」
    高標準打造全國示範路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致富路2019年,宛城區積極爭取項目建設,投資8510萬元,建設村道143.3公裡,提前兩年完成了全省「通村入組工程」建設任務,實現了全區769個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標,有效解決了農村群眾出行由「通」到「暢」,再到「好」的問題,使全區的農村公路變成了扶貧路、產業路、致富路。
  • 曲靖主城本月底開通K7路公交車
    日前,記者從曲靖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在今年12月底,曲靖主城區的馬龍至麒麟城區將開通K7路公交專線,方便兩城區市民綠色出行,票價暫定4元/人次。K7路公交起訖地點為曲靖高快汽車客運站、馬龍汽車客運站。途經交通路、麒麟西路、寥廓北路、教場路、翠峰東路、翠峰北路、三江道路、麒馬大道、龍翔路、龍泉路、文和路、金葉路。站點涉及曲靖北城醫院、麒麟花園、西苑小區、曲靖外灘、萬達廣場、曲靖師範學院、鐵三公園、南海子工業園區等10餘個站點。
  • 曲靖有哪些蛋糕店?盤點曲靖排名前16的蛋糕店,曲靖蛋糕店大全
    曲靖D Q冰雪皇后麒麟嘉城店 曲靖市麒麟區子午路麒麟嘉城商業廣場一層8~1~2號商鋪2、幸福西餅(全國300多個城市有門店曲靖1家門店億萬人次的選擇)曲靖幸福西餅 曲靖3小時配送範圍:五華區,盤龍區,官渡區,
  • 「藍色」光伏板鋪就「金色」致富路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田果果 彭西德 報導 「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以解決突出制約問題為重點,以重大扶貧工程和到村到戶幫扶措施為抓手,以補短板為突破口。」
  • 建陽區小湖鎮:用擔當與汗水澆築一條「幸福農村路」
    「這條路就要通車了,太開心了,道路如此寬敞整潔讓我們對即將到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期待!」建陽區小湖鎮下墘村民興奮地說道。小湖鎮井後村村界至秦溪路口公路(井杭線)晉級改建工程是建陽區政府實施「十三五」鄉道公路晉級(單改雙)改造項目,被列入了「十三五」交通精準扶貧計劃。項目起於井後村接縣道858線K23+900處,終於秦溪路口,設計全長13.2公裡。井杭線由西向北通往建陽區,途經溪東至莘溪坪路口,可達水吉鎮,東行可達漳墩鎮,是井後村、鴻庇村、下墘村等多個村村民出行的必經之路。
  • 贛州鋪好「產業路」老百姓走上致富路
    G236國道尋烏縣城至虎石段(凌林泉/攝)路寬了好走了贛南臍橙不愁賣了「交通興,百業興。」近年來,贛州把公路作為產業發展的「命脈線」,紮實推進「交通+產業」,路變寬了,路好走了,老百姓種的臍橙等水果由「賣不動」到「不愁賣」轉變,鋪就了百姓致富路。產業發展到哪裡,公路就建設到哪裡。「現在道路又寬又平整,到了採摘季節,我能第一時間把橙子運送出去賣。」贛州市南康縣十八塘合江村村民楊立軍望著自家果園高興地說道,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 幸福路小學啟動書香校園閱讀活動
    為了全面提高師生人文素養,重揚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大力建設書香校園,努力使學校充滿濃鬱的書卷氣息,讓閱讀為每一位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5月18日上午,衡陽市蒸湘區幸福路小學舉行了「家校共讀,築夢起航」書香校園閱讀活動啟動儀式。儀式上,活動負責人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學校近兩年師生整體閱讀情況,並宣讀了「家校共讀 」活動方案。
  • 榆樹「花仙子」的綠色致富路
    與花結緣 帶動鄉鄰走上致富路在榆樹市弓棚鎮十三號村,朱亞波遠近聞名,她和她花花草草的故事,不僅讓自己致富了,還帶動了周邊多個農戶同發展棚膜產業。2005年開始,朱亞波開始賣盆花,逐漸發展到種植綠化用的花。
  • 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脫貧路」上響徹雲南人民決戰決勝的號子,同樣也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動人樂章。
  • 鋪就鄉村致富路 織密龍江幸福網 「十三五」我省「四好農村路...
    「四好農村路」建設,為鄉村振興添動力。高標準的扶貧路。黑龍江日報12月22日訊「十三五」期間,省交通運輸廳立足實際,以「兜住底線、補齊短板、用足政策、合力攻堅」為原則,全力推進全省交通扶貧攻堅行動,探索豐富「交通+」扶貧模式,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帶動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 曲靖市民 下月起,4路、31路、37路、2路公交線路有調整
    日前,記者從曲靖市公共汽車總公司了解到,為進一步優化中心城區公交線網布局,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低碳、快捷的公交出行服務,經充分調研分析,並徵求廣大市民意見建議,決定自11月1日起對4路、31路、37路、2路公交線路進行優化調整,具體情況如下: 4路:新增白水電廠生活區
  • 【雲曉平】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脫貧路」上響徹雲南人民決戰決勝的號子,同樣也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動人樂章。國務院扶貧辦全程指導,中央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達556.65億元。
  • 阜寧縣三灶鎮「四好農村路」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江蘇網8月17日鹽城訊 阜寧縣三灶鎮堅持以民生導向為引領,高標準的建好、管好、護好「四好農村路」,切實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四好農村路」帶來的便利和實惠,以「四好農村路+」助推鄉村振興。「四好農村路」+環境,提升鄉村道路顏值。
  • 潼南:農村公路鋪就幸福「民生路」
    農村公路修建的是路,豎起的是碑,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富。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把致富路鋪到農民群眾的家門口,是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大好事。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認識,潼南的農村公路建設才會高起點、大手筆。人民群眾盼望修路,盼望致富,盼望「走出去」的迫切心情,成了當地百姓的一塊心病。    群眾盼的,正是政府幹的。農村公路建設牽動著區委、區政府領導的心,再難也必須加大農村公路的建設力度。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公路建設攻堅戰打響了。    看著轟轟烈烈的施工現場,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裡的群眾一定能在這條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致富路。
  • 《十裡桐花致富路 大霧山裡話豐年》之一:「茶葉王」的幸福生活
    本期我們《秋來走基層 豐收訪萬家》欄目組走進大霧山村,踏著寬敞的旅遊公路,聽聽山鄉人民勤勞致富的故事,感受10平方公裡泥土上悄然發生的變化。《十裡桐花致富路 大霧山裡話豐年》之一:「茶葉王」的幸福生活清晨的大霧山,煙霧籠罩,山谷清幽。小鳥的鳴叫、雞鴨的歡歌開啟了王楚治夫婦一天的勞作。
  • 致富路上桃花香!江海區「黨建+四好農村路」結對共建工作站掛牌
    致富路上桃花香!為助力桃花產業發展,桃花路建設運營而生。桃花路是江海區2020年「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美麗縮影,因經濟投入高、產業布局影響大、群眾受益面廣而備受關注。江海區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桃花路高質量發展。
  • 告別泥巴路 走上致富路
    「我們村的路修好了,水果收購商進村方便了。」河村村主任黃若景說,2011年他從廣東回到家鄉後種植砂糖橘。那幾年,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泥巴路,種植的砂糖橘口感雖好,但只能用摩託車一筐一筐地拉到鎮上去賣,費時費力。近幾年,在中石化廣西石油梧州分公司駐村扶貧隊員的接力幫扶下,黃若景家門口通向果園的泥巴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砂糖橘種植面積也從10多畝擴大到30多畝。
  • 【地評線】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  「脫貧路」上響徹雲南人民決戰決勝的號子,同樣也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動人樂章。國務院扶貧辦全程指導,中央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達556.65億元。
  • 威海市環翠區:美麗鄉村路 通向幸福小康
    不僅村民「出門走好路、抬腳上客車」的願望變為現實,更帶動了鄉村旅遊、休閒採摘等特色產業的發展,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以前上山,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有的地方路都沒法走。現在好了,新修的水泥路又寬闊又平整,走路、開車都方便多了!」望著整修一新的村路,環翠區溫泉鎮張家山村的村民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