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2020-12-23 化學高中

3.3.4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專題教學

一、三個守恆

①電荷守恆: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等於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

②物料守恆: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分的原始濃度等於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

③質子守恆:水給出的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個數守恆。

二、比較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方法:是將所有的離子方程式(電離、水解)按從大到小(易到難)的順序寫出來,然後按兩個守恆進行書寫。

三、類型

(1)單一溶液中離子濃度關係

①酸溶液H2CO3 H2CO3

HCO3― + H+

HCO3―

CO32― + H+

H2O

OH― + H+

電荷守恆:c(H+) =c(HCO3―) +2c(CO32―) + c(OH―)

濃度大小:c(H+)>c(HCO3―)>c(CO32―)>c(OH―)

②鹽溶液(NH4Cl、CH3COONa、Na2CO3、NaHCO3、NaHSO3)

NH4Cl

NH4Cl

NH4+ + Cl―

NH4+ + H2O

NH3·H2O + H+

H2O

OH― + H+

電荷守恆:c(NH4+) + c(H+) =c(Cl―) + c(OH―)

原子守恆: c(Cl―) = c(NH4+) + c(NH3·H2O)

質子守恆:c(H+) =c(OH―) + c(NH3·H2O)

濃度大小:c(Cl―)>c(NH4+)>c(H+)>c(OH―)

CH3COONa

CH3COONa

CH3COO― + Na+

CH3COO―+ H2O

CH3COOH + OH―

H2O

OH― + H+

電荷守恆:c(Na+) + c(H+) =c(CH3COO―) + c(OH―)

原子守恆:c(Na+) = c(CH3COO―) + c(CH3COOH)

質子守恆:c(OH―) =c(H+) + c(CH3COOH)

濃度大小:c(Na+)>c(CH3COO―)>c(OH―)>c(H+)

Na2CO3

Na2CO3

CO32― + 2Na+

CO32―+H2O

HCO3―+OH―

HCO3― + H2O

H2CO3 + OH―

H2O

OH― + H+

電荷守恆:c(Na+) + c(H+) =2c(CO32―) + c(HCO3―) + c(OH―)

原子守恆:c(Na+) = 2c(CO32―) + 2c(HCO3―) + 2c(H2CO3)

質子守恆:c(OH―) =c(H+) + c(HCO3―) +2c(H2CO3)

濃度大小:c(Na+)>c(CO32―)>c(OH―)>c(HCO3―)>c(H+)

NaHCO3(水解大於電離)

NaHCO3

HCO3― + Na+

HCO3― + H2O

H2CO3 + OH―

HCO3―

CO32― + H+

H2O

OH― + H+

電荷守恆:c(Na+) + c(H+) =2c(CO32―) + c(HCO3―) + c(OH―)

原子守恆:c(Na+) = c(CO32―) + c(HCO3―) + c(H2CO3)

質子守恆:c(OH―) + c(CO32―)=c(H+) + c(H2CO3)

濃度大小:c(Na+)>c(HCO3―)>c(OH―)>c(H+)>c(CO32―)

NaHSO3(電離大於水解)

NaHSO3

HSO3― + Na+

HSO3―

SO32― + H+

HSO3― + H2O

H2SO3 + OH―

H2O

OH― + H+

電荷守恆:c(Na+) + c(H+) =2c(SO32―) + c(HSO3―) + c(OH―)

原子守恆:c(Na+) = c(SO32―) + c(HSO3―) + c(H2SO3)

質子守恆:c(OH―) + c(SO32―)=c(H+) + c(H2SO3)

濃度大小:c(Na+)>c(HSO3―)>c(H+)>c(SO32―)>c(OH―)

(教學評價)關於小蘇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確的是( AD )

A. c (Na+)=c (HCO3-) + c (CO32-) + c (H2CO3)

B. c (Na+) + c (H+) = c (HCO3-) + c (CO32-) +c (OH-)

C. HCO3-的電離程度大於HCO3-的水解程度

D. 存在的電離有:NaHCO3

Na+ + HCO3-, HCO3-

H+ + CO32-

H2O

H++OH-

(2)多種溶液中指定離子濃度相對大小的比較:要考慮溶液中其他離子對該離子的影響。

(例題1)相同溫度下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 B )

A. NH4HSO4 B. NH4HCO3 C. NH4Cl D. NH4NO3

(3)兩種溶液混合後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取決於弱酸(或弱鹼)的電離程度和它的離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①強酸弱鹼鹽和弱鹼在溶液中等濃度共存時,弱鹼的電離程度比它的離子的水解程度大,弱鹼的電離會抑制鹽的水解使溶液呈鹼性,此時可忽略鹽的水解。

如:NH4Cl和NH3·H2O(1︰1)

NH4Cl

NH4+ + Cl―

NH3·H2O

NH4+ + OH―

H2O

OH― + H+

c(NH4+)>c(Cl―)>c(OH―)>c(H+)

②強鹼弱酸鹽和弱酸在溶液中等濃度共存時,弱酸的電離會抑制鹽的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此時可忽略鹽的水解。如:

CH3COOH和CH3COONa(1︰1) c(CH3COO―)>c(Na+)>c(H+) >c(OH―)

(例題2)將pH等於12的NaOH 溶液與pH等於2的某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則所得溶液的pH為( C )

A.溶液pH等於7 B.溶液pH大於或等於7

C.溶液pH小於或等於7 D.溶液pH無法確定

(教學評價)

1.常溫下將稀NaOH溶液與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現的結果是( AD )

A. pH > 7,且c(OH—) > c(Na+) > c(H+) > c(CH3COO—)

B. pH > 7,且c(Na+) + c(H+) = c(OH—) + c(CH3COO—)

C. pH < 7,且c(CH3COO—) >c(H+) > c(Na+) > c(OH—)

D. pH = 7,且c(CH3COO—) > c(Na+) > c(H+) = c(OH—)

2.用物質的量都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製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大於c(Na+)。對該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c(H+)>c(OH―) B. c(CH3COOH)+ c(CH3COO―)= 0.2mol/L

C. c(CH3COOH)>c(CH3COO― ) D. c(CH3COO―)+c(OH―)= 0.2mol/L

3.某二元酸H2A在水中發生電離:H2A

H+ + HA―,HA―

H+ + A2―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NaHA溶液中c(Na+)>c(HA―)>c(OH―)>(H+)

B.在Na2A溶液中c(Na+)>c(A2―)>c(OH―)>c(H+)

C.在NaHA溶液中c(Na+)+c (H+)=c(HA―)+2 c(A2―)+c(OH―)

D.在H2A溶液中(H+)=c(HA―)+2 c(A2―)+c(OH―)

4.(2019·許昌月考)常溫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濃度關係正確的是( D )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體NaOH:c(Na+)=c(Cl-)+c(ClO-)+c(OH-)

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

C.pH=11的氨水與pH=3的鹽酸等體積混合:c(Cl-)=c(NH4(+))>c(OH-)=c(H+)

D.0.2 mol·L-1 CH3COOH溶液與0.1 mol·L-1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2c(H+)-2c(OH-)=c(CH3COO-)-c(CH3COOH)

【課堂小結】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儘管複雜,但解題關鍵是抓住平衡主線,認真分析並按照離子的電荷守恆,物料守恆(元素的原子守恆)理清關係,就可快速解答。

【作業設計】練習冊習題

【教學感悟】

相關焦點

  • 探究鹽溶液的酸鹼性-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教學用品】0.1mol/L的NaCl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NH4Cl溶液、Na2SO4溶液、CH3COONa溶液、 (NH4)2SO4溶液、FeCl3溶液、蒸餾水pH計、膠頭滴管【教學課時】4課時
  • 實驗測定酸鹼滴定曲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pH值變化特點;④體會定量實驗在化學研究中的作用。變化又比較緩慢,說明滴定過程中,溶液的酸鹼性變化經過了由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有一段發生了pH突變的過程,完全中和和酚酞或甲基橙指示劑變色的pH雖不同,但只相差半滴,即只有0.02左右,這種誤差是在許可的範圍之內。
  • 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鹽的濃度加入FeCl3晶體H+濃度增大右增大Fe3+濃度加水稀釋H+濃度減小右H+濃度增大左增大H+濃度加NaHCO3H+濃度減小右減小H+濃度3.結論:〖板書〗2.外因:①溫度:升高溫度促進水解;②濃度:加水稀釋促進水解;③溶液的酸鹼性:外加酸、鹼、鹽。(教學評價)1.在純鹼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變紅。
  • 酸鹼中和滴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板書〗酸鹼中和滴定一、定義:用已知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濃度的鹼(或酸)的方法叫酸鹼中和滴定。二、原理(A:酸,B:鹼):用一種已知濃度的酸與一定體積的未知濃度的鹼反應,若能測得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酸的體積,就可求出鹼的濃度,這就是中和滴定的原理。
  • 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總結)中和熱:在稀溶液中,酸跟鹼發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 mol H2O時所釋放出的熱量。△H<0。在熱化學方程式中體現中和熱時,H2O的計量數應為1。〖實驗〗按課本實驗步驟完成實驗操作。(5)將NaOH溶液一次性快速倒入小燒杯中,不能撒到外面。(6)兩溶液的濃度要小。(7)用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攪拌(或上下攪拌)溶液使其充分反應。(8)操作時動作要快,儘量較少熱量的損失。
  • 化學平衡的圖像-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2.3.4化學平衡的圖像〖教學流程〗講述圖像題的解法 → 分類突破 → 例題強化。〖板書〗一、化學平衡的圖象1.解題思路:(1)看圖像,一看面(橫、縱坐標)、二看線(線的走向和變化趨勢)、三看點(起點、折點、交點、終點)、四看輔助線(等溫線、等壓線、平衡線)、五看量的變化;(2)想規律;(3)作判斷。
  • 等效平衡-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導入)對於一個給定的可逆反應,如果其它條件不變,不論採取體積途徑,即反應是由反應物開始還是從生成物開始,是一次投料還是分多次投料最後都可建立同一化學平衡狀態,此時,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質的百分含量相等。但初始有關物質的量必須符合一定的關係。
  • 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2.3.6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教學流程〗複習必修2有關計算 → 例題解析 → 講述轉化率判斷 → 教學評價。求:①各物質的起始濃度和平衡濃度。②平衡時混合氣體中H2的體積分數。830℃時,向一個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mol Y,反應初始4 s內v(X)=0.005 mol/(L·s)。
  • 熱化學方程式-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一般不寫反應條件;H2(g)+I2(g) 2HI(g) △H=-14.9 kJ/mol H2(g)+O2(g) = H2O(g) △H= ─241.8 kJ/mol(2)註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s表示固體,l表示液體,g表示氣體,aq表示溶液
  • 運用「酸鹼質子理論」判斷鹽類水解後溶液酸鹼性的方法研究
    摘 要:鹽類的水解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學生運用水解的知識解決酸式鹽溶液的酸鹼性、緩衝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等方面有所困難。本文從酸鹼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對鹽類水解概念的分析對比入手,分析質子理論在討論鹽類水解後溶液酸鹼性的判斷方法,輔例以質子理論解決鹽類水解的幾個典型問題,從而揭示酸鹼反應的本質。
  • 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製 學案魯科版(2019)高中化學必修一
    第一章 認識化學科學第3節 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第3課時 物質的量濃度【學習目標】1.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及其計算公式。容量瓶上標有溫度,通常只有盛裝室溫下的液體,才能準確的確定體積,而物質溶解或稀釋過程中,會發生溫度的變化,從而使配製的溶液的濃度不準確。三、從物質的量角度認識化學反應在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或生成物化學式前的係數之比等於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微粒數目之比,也等於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 高考化學難點攻克之電解質溶液
    首先要在知識體系上搞明白,電解質溶液部分是化學平衡理論的在不同情景下的應用,不管是水的電離平衡還是弱酸弱鹼的電離平衡,還有沉澱溶解平衡,鹽的水解,絡合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無不是平衡理論的具體應用,因此真正弄懂化學平衡理論是前提,相關內容大家可以查看公眾號相關文章。
  • 初中化學《溶解度》教案
    教案撰寫是教師招聘面試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對於多數考生而言,如何撰寫教案並不是特別清楚。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化學學科講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於《溶解度》的完整教案範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導。
  • 2020高考化學高頻考點:鹽類的水解,題型複雜,教你找到突破口!
    最近有很多同學向我反映,高考化學複習的過程中,鹽類的水解部分知識點繁多,考試錯誤率高,找不到解題思路。那麼今天我就在這篇文章中著重歸納鹽類的水解有哪些易混易錯點,解題思路有哪幾方面?請大家繼續往下閱讀正文。
  • 【輕鬆學化學】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注意「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裡」,並且,要針對某種溶質來說才可;否則,談論溶液的「飽和」和「不飽和」是沒有意義的。【微課視頻】【同步練習】某溫度下,將5gA物質放入5g水中,得到10g溶液,該溶液是(  )A.飽和溶液B.不飽和溶液C.濃溶液D.無法確定向一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中逐漸加入KNO3晶體,如圖所示的圖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質的質量變化規律的是
  • 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人教版必修2化學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下列敘述中能說明X的非金屬性比Y強的是( C )A.X原子的電子層數比Y原子的電子層數多B.X的氣態氫化物的沸點比Y的氣態氫化物的沸點低C.X的氣態氫化物比Y的氣態氫化物穩定D.Y的單質能將X從NaX的溶液中置換出來
  • 溶液濃度表示方法及換算
    1.溶液濃度表示方法(1) 質量分數(m/m):  (mass fraction
  • 溶液的酸鹼性與PH計算
    pH計算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知識點,其考查的主要內容有溶液中離子濃度間的關係;酸、鹼、鹽對水電離平衡的影響;酸、鹼、鹽或酸與鹼溶液混合後pH的計算;稀釋酸與鹼溶液後pH的變化等。溶液的酸鹼性決定於c(H+)和c(OH-)的相對大小,如果c(H+)>c(OH-),溶液顯酸性;如果c(H+)<c(OH-),溶液顯鹼性;如果c(H+)=c(OH-),溶液顯中性。pH決定於c(H+)的大小,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因為水的電離受溫度的影響,只有在室溫時,Kw=1.0×10-14,pH=7的溶液才顯中性。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人教版必修2化學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主族序數 = 最外層電子數 = 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價 = 價電子數|最高正價|+|最低負價|= 8金屬元素只有正化合價而無負價,最外層電子數大於或等於4則出現負價。O無最高正價,F無正價。金增強,非減弱單質氧化性、還原性氧增強,還減弱氧減弱,還增強單質溶沸點金屬升高,非金屬降低金屬降低,非金屬升高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酸鹼性酸性增強,鹼性減弱酸性減弱,鹼性增強氣態氫化物穩定性增強減弱元素金屬性強弱的比較:
  • 如何學好高中化學
    主要是必修1和必修2,選修1、2、3、4、5、6。我們先說一下每本書在高考裡面考察的範圍~必修1主要是四大塊:化學計算、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元素化學必修2主要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還有原子結構,其他都是預習選修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