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上牌手續繁瑣、窗口太少……」近日,永州市零陵區徐家井街道瀟湘門社區旺角馨園小區,10多位居民與來自街道禁毒辦、社會治理辦、交通頑瘴痼疾整治辦等部門的幹部們圍坐在一起,開展「夜宿農家」聽民意解民憂實踐活動。(華聲在線 )
為民服務,被質疑效果不好、針對性不強,而事倍功半甚至是無用功的挫敗感,也灼傷了幹事創業的熱情和激情。精準發現問題、及時找準困難,從而有針對性施策,必然能夠提升高效性。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單單是少幹事,群眾獲得感也強得多,這才是一舉兩得。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優勝劣汰保留下來的良好工作方法。群眾的問題來源於哪兒,困難癥結在哪兒,優勢和短板又在哪兒,這樣的一系列問題,群眾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
注重到基層一線去聽民聲,既可以當好群眾的「傳聲筒」,將意見建議傳遞上去「搭天線」,也可以當好群眾的「收納箱」,將所需、所盼、所願整理成「需求清單」,按照群眾的「訂單」進行生產,顯然就能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效果。而群眾滿意不滿意,則是幹部履職成效的「晴雨表」,群眾的質疑和喧囂形成的「問題清單」,一條一條的改,一遍一遍的過,問題少了,幹實事多了,群眾的滿意度還愁上不去嗎?
常坐群眾的「灰板凳」,將家長裡短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將群眾反映的煩心事、揪心事和操心事都理清楚,對低保、救濟、救助等政策切實通過院壩會的方式,及時召集群眾來進行評議,將決定權交到群眾的手中。同時,對審批流程不清楚、手續太繁瑣、窗口設置不合理等,要按照群眾滿意的方向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以人民為中心,要求沉下去聽民聲,留下來解民憂,真心實意為民服務,自然能夠讓民心聚攏起來,擰成一股繩,推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黃霞)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