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韻說茶張樹昌,關注我,讓你從茶葉小白快速成長為茶葉高手!
在雲水謠鎮的一座土樓茶屋內,南靖茶友展示了一隻精緻的紅色瓷瓶。一眼就可以認出,那是名滿天下的福建德化窯所燒造,其中的茶品應該相當珍貴了。果斷撕開5克的 小包裝,紅茶標準一泡都是5克,紅琥珀般潤澤的眉峰在茶則內笑得開懷,這正是僅採芽尖所製作的紅茶。開湯後隨即有一股淡淡的蜜香釋出,輕啜一口入喉,風味與口感都接近花蓮產的蜜香紅茶,只是茶質原料與飽和度明顯 不同罷了。
果然,這紅茶的製作方式是從臺灣地區取經所得。蘇君坦然告訴我,原料系南靖特有的丹桂品種,通過臺商的轉授,以小綠葉蟬「著蜒」後的嫩芽,製作成介於東方美人茶與紅茶之間的土樓紅美人。
從廈門經高速公路直下南靖,大大小小的客家圓樓與方樓密集地呈現眼前,形狀各異且氣勢磅礴,微風中綠浪推湧的茶園則在周遭緩緩展開,不時還可見「品南靖丹桂,賞土樓奇景」的大型廣告招牌。顯然,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土樓與茶葉已成為南靖拼經濟的兩大支柱了。
南靖客家人常說自己身在土樓王國之中,縣內土樓多達15000多座,除了常見的圓樓與方樓,還有橢圓,五鳳,鬥月,八卦,凸字,馬蹄,扇形等類型的土樓。據說,早年美國太空總署通過衛星拍攝發現土樓,竟誤認為這是飛碟或飛彈發射基地而大為驚恐,在當地引為笑談。無怪乎日本建築學家茂木計一郎要讚嘆其為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了。
土樓中密度最高的河坑土樓群,由27座土樓組成,號稱北鬥七星的樓底多以卵石打基礎,再用深層泥土夯成三四層樓高的牆體。高大的樓體與周遭的堂屋密集排列,綠油油的稻田與茶園仿佛彩帶般,向暖陽饗以最虔敬的律動。層層桑蠶、疊疊的豐饒畫面讓我忍不住放下相機,抓起畫筆記錄瞬間的感動。
古稱蘭水縣的南靖,地處福建的高海拔山區,長年氣候溫潤且無霜期長,氣溫與降雨的垂直變化顯著,霧大露多,種茶條件得天獨厚。因此,客家人篳路藍縷在此開闢的茶園,自古就是閩南烏龍茶的傳統產區之一。
今天南靖茶樹品種雖有毛蟹,黃旦,本山,白芽奇蘭等10種之多,但以丹桂最為著名。丹桂是由福建省農科院茶科所歷經19年,從武夷四大名樅之一的肉桂自然雜交的後代中,所選育培植的新品種:茶葉外形翠綠,茶湯金黃,全縣目前種植面積已達3萬畝,成為南靖除土樓之外的最閃亮明星。
初夏時節造訪南靖,放眼所及儘是一畦畦鬱鬱蔥蔥的茶園,而錯落在土樓之間的一株株茶樹綻放的新芽,映照在茶農滿布汗水與幸福的臉上,更令人感受到客家鄉親知足常樂的天性。
茶園裡,果然不時可見浮塵子漫天飛舞的畫面。這種專門吸食茶樹嫩梗汁液的小綠葉蟬,曾是臺灣茶農的心頭大恨,被它們叮咬過的茶葉售價都不會太美麗,不過今天這些茶葉的身價已大大不同:儘管慘遭蟲吻(客語稱「著蜒」)後的茶葉會枯萎變黃,但節儉的臺灣客家先民卻不甘丟棄,以重萎凋,重攪拌,重發酵加上獨有的「炒後悶」手法,成就了今天台灣獨有的茶品。這種茶品以醉人的蜜香與熟果香,贏得東方美人封號。
美人茶的蜜香雖決定於著蜒程度的多寡,但熟果香則取決於製作工藝;尤其小綠葉蟬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新梗,葉面的蜜香則來自其唾液的分泌,芽尖所能受惠相以降低。只是在號稱60000-70000個芽才能製作出500克紅茶的武夷冊金駿眉飆破2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後,嫩芽製作已成為今日中國紅茶的主流,非如此不足以開出高價,南靖丹桂製作的土樓紅美人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