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是我們比較常見的食材了,同時也是我國主要食用肉類之一,相對豬肉而言,羊肉蛋白質含量較多,脂肪含量較少,常吃更有保護胃壁,增加消化等功效。
而許多人認為夏天不適合吃羊肉,覺得冬天做成火鍋才對,其實冬天吃羊肉確實有增強禦寒、益氣補虛的功效。
但是我卻不那麼認同羊肉冬天吃更好,因為我覺得夏天這個時候吃羊肉更美味,吃起來更過癮。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這邊每年到夏天都會流傳一句話,叫「冬吃蘿蔔夏吃參,羊肉賽過活人參」,可見羊肉是多麼受歡迎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羊肉這麼多好處,應該怎麼去烹飪呢?哪種比較好吃呢?
其實烹飪羊肉的方法無非也就那麼幾種,最為常見的有紅燒羊肉、清湯羊肉、羊肉鍋仔,還有一些把羊肉做成火鍋等。
其中以清湯羊肉吃起來最溫和,同時也能最大程度的保證營養不流失,吃起來口感最佳。而要想做好這道清湯羊肉,主要就是選材和後期調口。
前期選材最好選不要帶骨頭的,而後期調口就尤為重要了,要把口味調到辛辣,同時味道也不能太重,稍微清爽一些才行。
下面話不多說,今天就給大家分享清湯羊肉的全部過程和細節,我會用最簡潔、易懂的話語表達出來,讓大家都能看的懂、看的明白,各位小夥伴隨我一同看下去吧。
備料
主料:羊肉一份、白蘿蔔一根
輔料:鹽四克、雞精味精各兩克、胡椒粉兩克、蒜花一小把、生薑蔥適量、料酒二十克
——【清湯羊肉之步驟】——
1、首先把羊肉清洗乾淨,切成拳頭大小的塊狀(不要切的太小,因為後期羊肉在煮熟之後,會縮小一部分),然後把白蘿蔔切成滾刀塊,約有兩個大拇指大小最佳。
2、鍋內加入清水,下入生薑蔥、料酒和羊肉,焯水一分鐘後撈出(焯水時間要稍微長一些,如果見表面髒物比較多,可以放一些鹽和白醋,這樣羊肉出鍋會更乾淨)
3、接著準備一個不鏽鋼桶,放入羊肉、生薑蔥和清水(水要多一些,因為後期煮的時候儘量不要二次加水),蓋上蓋子用小火煮一個半小時撈出(中途可以多次打開蓋子,用筷子輕輕戳一下,能戳進去就代表熟了)
4、把煮好的羊肉衝涼,然後用手撕成條狀(稍微撕的均勻一些,這樣上桌給人更有食慾感,同時這一步可能會需要一些耐心,不可操之過急),再把羊肉湯倒入鍋中(不要太多,剛好夠裝滿準備的容器即可)
5、最後放入白蘿蔔(自己喜歡吃什麼輔料,這個時候都可以放入),小火煮兩分鐘再放入羊肉開始調口,放入鹽、雞精味精、胡椒粉等,攪拌均勻出鍋裝盤,表面撒上提前準備好的蒜花就大功告成了
——【清湯羊肉之你問我答】——
問:清湯羊肉對於選材有什麼要求嗎?
答:肯定有要求啊,這道菜和紅燒羊肉最大的區別,就是這道清湯羊肉是沒有一塊骨頭的,而且全部都是瘦肉,沒有一絲肥肉,甚至羊肉皮都非常少,所以說選材應該還算是比較嚴格的。
問:不喜歡吃蒜花可以不放嗎?
答:可能許多人會小看蒜花的作用,其實蒜花在清湯羊肉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有的人不喜歡吃,也可以不放,但也要用味道濃重的食材代替,如香菜沫、蔥花等。
問:為什麼羊肉煮熟之後會縮小呢?是買到假的了嗎?
答:並不是買到假羊肉了,而是羊肉本身就含有水分,在煮熟之後就會縮小一部分,一般一斤羊肉煮熟之後大概就剩八兩左右,如果被特殊加工,可能只剩五六兩了吧,所以選材方面也要上點心。
——【清湯羊肉之總結】——
總結一
清湯羊肉所謂的辣,並不是那種純粹的辣,而是辣到那種嗓子裡的辣,喝過羊肉湯都知道,喝一口鼻尖都會冒汗,感覺精氣神瞬間都提升了好多倍,讓人全身特別舒爽。
總結二
在把清湯羊肉煮好之後,一定不能用刀切,要用手去撕,也許這道菜講究靈魂吧,用刀切出來的永遠沒有手撕出來的味道香,而且在後期二次烹飪的時候,湯汁會更容易融入到羊肉中。
總結三
煮羊肉無論是前期煮,還是後期二次加工,都不要調味,只要在快出鍋的時候調味即可,因為如果過早的調口,羊肉吃起來就不鮮了,同時鹽也會鎖住羊肉一部分水分,吃起來就會比較腥。
來源:廚子美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