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主題:從成語沁人心脾談荷花的芳香療法價值
分享嘉賓:李關平
關鍵詞:芳香植物、荷花、產業文旅
分享時間:2020年3月18日
特邀嘉賓介紹:
李關平,南開大學哲學系美學碩士,鄉村美學倡導者,遊學籌智會活動發起人,專注於鄉村度假、產業文旅、康養旅遊諮詢與設計,參與國家級、省級、市縣級景區等各類規劃項目共80餘項,相關專業文章100餘篇。
直播摘要:
從成語沁人心脾談荷花的芳香療法價值
今天談荷花的芳香療法主題是作為《花間一壺酒》第2期的一個分享。為什麼今天要從沁人心脾的荷花到芳香療法的價值來開展呢?主要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沁人心脾;另一方面要談談大家喜聞樂見的荷花。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總結,我們發現鄉土植物發展除了景觀價值還有食用、藥用和手工價值等。對於植物的認知,我們需要在傳統認知上,梳理植物的文化認知或者景觀價值,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站在健康中國的角度上去分析,怎麼從花草到本草,再升級到充分挖掘鄉土康養更高的價值性。
我們從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感去研究花草本身的一個價值,今天把研究主題的核心放到荷花上。從古至今,荷花是最具中國代表性的植物之一,所謂中國代表性的植物即有在中國分布比較廣、環境選擇具有多樣性(如生長在野外,城市,甚至是家中庭院)、具有文化韻味三方面的特點。中國擁有文化韻味的植物有很多,而荷花無論是從地域分布,還是環境選擇上,以及文化代表性上,都有很出色的文化韻味。
一.「沁人心脾」與中醫五臟六腑的關係
沁人心脾,最早的意義是指吸入芳香和涼爽之際,令人有舒適的這種感覺,《成語字典》中更進一步解釋「人心脾指吸入芳香涼爽的空或飲進清涼飲料,使人感到舒適。「沁」古時人們一開始是用「沁人心脾」來描寫自然芳香的,如宋朝的林洪,在描寫杭州西湖的時候,寫下了「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一句,魯迅、楊沫也講到花的香氣能給人有身臨其境的效果和藝術。當然最為有名的就屬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談藝術感受時也用到沁人心脾這一詞。
我們講的香氣可以沁人心脾,好的文學藝術作品也可以沁人心脾,那麼香氣對人的價值對於中醫藥理來說有何蘊意呢?中醫蘊含著一種傳統文化智慧,傳統中醫講究五氣(心肝脾肺腎),對應五行、五嗅(心)、五色(肝)、五味(脾)、五聲(肺)、五液(腎)。《黃帝內經》中講到「脾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體合肌、主四肢,在竅為,其華在唇」。
人對香味、對味道、對於飲食都與嘴巴有關。從整體出發,人大多對於香味的吸收或者香味對人身體的作用,它們是喜相見的。味道是對應五臟六腑,「天以五氣食人者,燥氣入肝,焦入心,香氣入脾,腥氣入肺,腐氣入腎」。那麼五臟也對應了5種味道,酸先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鹹入腎。
心是可以藏神,主神明是人意識的一個主要功能,心和五臟六腑是相連的,人對脾肝的感知最後要通過心來認知。所以「沁人心脾」從中醫上來講,香氣通過口、鼻進入脾,然後連通心,之後也就連通了人對香味的感知和意識。因此當我們講到芳香療法時,一定要搞清它的作用機理是什麼,再去分析芳香療法。
元朝的一個很有名的葛可久大夫有關於「沁人心脾」的一個醫案,說古代有一個小姐喜各種香料,愛放在房間裡、弄在身上,但是香氣吸入過度,後來這位小姐得了一種病,四肢軟,麻木站不起來。葛大夫來一看,就叫人把所有的香料撤走,然後在房裡挖了一個大坑,再叫人把小姐放到坑裡。這位小姐後來四肢能動了,但不能爬出來了,就開始大喊,慢慢恢復了行動能力。後來葛大夫用中醫解釋說,香氣聞太多入脾了之後,導致四肢無力。這個例子說明了香氣吸入過多也會對人產生危害,也說明香氣有正反兩個方面的作用。
中國中醫科學院的一個教授有一個臨床說明,治療情緒低落,包括抑鬱等等病,可以多用一些藿香、佩蘭、玫瑰等等芳香植物。園藝療法中也經常會有芳香療法,通過芳香與五臟六腑的關係來「對症下藥」,在中醫這叫辨症而治。
二.荷花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五大類別
荷花也稱蓮花,它在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文學當中有非常突出地位,如詩詞,都有將近六百首,我們根據字句分析、語義分析,自己將詩詞分成幾大類。
第一類:清香遠。如楊萬裡《昭君怨·詠荷上》的「午夢扁花底,滿西湖煙」。
第二類:香型多。如蘇轍《菌萏軒》中的「朱檻月明中,清香為誰發」。對於荷花香的描述有很多,如清香、幽香、暗香、撲鼻香等等,說明這種香氣古人是從香的程度來進行說明的。
第三、第四大類:風荷香、雨荷香。如孟浩然《夏日南亭懷》的「荷風送,露滴清響」,杜甫《狂夫》的「風含翠篠娟娟淨,裛紅蕖冉冉」。就是關於荷葉香與風雨之間的關係,如夏天的比較悶熱的時候,荷花就開得十分茂盛,風一陣陣的吹,荷花香藉助了外力的作用散播香味,下雨時,泥土與荷花暗香混合,更是有著獨特的韻味。
第五類:香場景。如畫船撐花深處,泛金卮。如歐陽修《採桑·荷花開後西湖好》的「畫船撐花深處,泛金卮」。荷花與場景,如西湖、滕州微山湖等等以蓮藕為主題的景區,如亭臺樓閣這些典型的景觀場景。
針對第一類荷花的香味特點,可以大面積種植,荷花的香氣對人有好的方面,就給人營造出一種幽香,清香的氛圍背景,如畫畫、寫生、彈琴、音樂會等等提供了很好的背景,令人心曠神怡。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香味對人的療養作用也不同,我們就要根據花的品種去對人進行療養匹配。針對後幾類的詩詞描述,香氣在時間、風雨和場地場景的作用下,人們感情、感知也會不一樣,如荷花香在風和雨的作用下會有不一樣的香味,如風大時的滿園香,風小時的幽幽香,所以隨著時間地點天氣的不同,人們對香的感知也會不同。
三.香療環境的開發
古代詩詞更多的是從感性、從個體、從人生、從生活的角度去感知,但對產業來說更應該去挖掘它背後可利用的價值,傳統文化中對花有很多智慧,不管是中醫智慧還是文學智慧,他背後都蘊含著很多實用性價值,借鑑古詩詞中的關於荷花的幾大類別分析,我們怎麼去構建芳香療法的場景和體系?
如下圖是西湖的曲院風荷是一個著名景點,這個景點的近景、中景、遠景構圖十分和諧,有樹林、樓閣、長廊、觀賞空間等等。如果我們站在康養的角度上去考慮康養的環境,圖中的構造是值得我們參考的,對於芳香療愈的環境營造、場景營造,我們應該選擇少數人或者比較安靜的地點,將天、地、人自然萬物相結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第一,背景,也可以說是自然生態系統。如戶外的山水陽光風雨,還要考慮溼度、溫度等等,整體從自然層面去考慮背景,天地造化,人與自然合一。
第二,規劃特定的觀賞區,也可以稱為療養區。建設過程中也要考慮兩點:第一點,以觀賞荷花為主,對人的的療愈效果會達到更好;第二點,空間立體感,純粹的花海可能對療養效果不會很好,大多人多以走馬觀花式的旅遊觀看,療養環境不僅要考慮安靜,還要立體空間要豐富,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第三,特定的區域周邊,要有一定的微地形起伏、茂林、竹。荷花開的六七月份正值炎夏,還得依靠竹林或者樹林來達到身心放鬆愉悅、納涼的效果。
第四,藉助自然地形,建築等人造生態環境和條件提供更好的療養空間,如中國傳統園林,由內到外的利用小場地和小場景。人工造景:船、樓、廊、橋走廊,可以提供散步,走廊邊的椅可以適當休息;房子中的一些物件擺設,比如提供瑜伽打坐,喝茶,休息,看書畫畫等功能,都可以起到療養的效果。
第五,輔助音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也講到了靜下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中醫中也有提到音樂對修身養性效果,適當的音樂效果就會達到養性,養心。如小鳥的鳴叫聲,樹林的譁譁聲來達到純淨音樂環境的營造,中國古代詩詞中也有靜,以動襯靜,更多是強調人和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的溝通,人與自然的動態和諧。從養心性的角度來講,就是意境,人在靜下來才會得到香療效果。
四.香療產品
以荷花為主題的療養,可以利用荷花、荷香開發香養產品。另一方面,蓮花在佛教、道教裡面都有很強的文化內涵,可以用蓮花開發一些主題體驗產品。
(1)創建蓮香館。
一是品香。可以通過聞香悟道、聞香修行達到頤養身心、激發靈感、安神開竅的效果。二是佩香,核心是通過呼吸、神經來緩解壓力,鼻與肺有著密切的聯繫,佩香可以強壯身體;此外佩戴香袋可以開運(桃花運),闢邪、化解負能量磁場。三是精油,花卉產品的開發在如護膚護髮方面有較多應用。蓮花精油具有美白淡斑、消炎抗痘、滋潤光滑、滋養修復、鎮靜抗敏、激勵血液循環、加強記憶、提神的作用。蓮花可主打精油產品,以及其他成分系列產品開發(臉部、身體、手部精油、生活類精油)。四是薰香,薰香的應用比如有香爐、薰爐、香匙、香盤、薰籠、香燈、香道用具,佩戴香袋、手環,使用香枕還有化妝香粉、香膏、衣香等。也可以借用蓮、藕的造型來開發景觀特色小物件、圖案、文創產品、購物包裝等等,慢慢的形成以蓮為主題的產品開發。
(2)蓮香園。
蓮花在佛教和道教裡面有很深的內涵,我們可以採用中西結合的方法做一個主題園,通過主題園周邊的梁橋,走廊,竹林,房屋建造形成一個空間,讓主題園從視覺上從嗅覺上更好的去營造一個康療環境,有助於人們的睡眠和降血壓。萬科的莫奈水園就是個不錯的案例。
(3)蓮香院。
如不同的蓮花香對人體的五臟六腑有著不同的療養作用。但我的角度更多傾向於各色蓮花與食慾的相結合,如蓮花與銀耳、枸杞的餐飲結合,打造以蓮花為主題的餐飲體驗,且各色蓮花有不同的療養效果,不同的蓮花餐品的打造對人起到養生的功效。同時,蓮葉香也有防塵、淨化空氣、水域,殺死環境中的真菌、細菌等病原物的作用,我們也可以利用蓮花香打造不同香味的香皂,這也可以達到療養的整體效果。
(4)夜香園。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講的是夜晚中荷花與夜色對心靈的感受。我們在打造的過程中,也可以打造一些夜燈去營造浪漫的氛圍,暗香浮動。當晚上人們在相對比較安靜的空間和燈光下欣賞蓮花,這時候人們嗅覺是十分敏覺的,對花香的捕捉也十分清晰,這種夢幻、浪漫、神秘氛圍下的感覺,人們稱為仲夏夢之夜。
(5)蓮香步道。
蓮香步道也可以稱為健康步道,蓮花種植在步道的兩邊,人們可以在步道上進行散步、慢跑、休息、觀光、打太極等活動。
這五個產品的開發更多的是從旅遊的角度去構思旅遊產品,或者從旅遊角度,從文學角度去構建一個場景和一個體驗方式,如與科技結合,與旅遊購物結合,與化妝品、中醫理療、產品結合等等,這些都需要更多技術條件的支持與合作。蓮花的香療產品確確實實涵蓋了很多方面,如以蓮花香為主的療養、文創購物、手工、精油等體驗產品。蓮花既可種在室外,又可種在室內。
五.總結
觀光旅遊度假向康養方面轉型,有很多維度,如從傳統的中醫、傳統的詩詞和文學、傳統的審美、人們需要多要素去研發和服務於康養產品的要素,更好為轉型做出一些探索思路。既然我們要開發文化旅遊產品,那就要求我們要對傳統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傳統文化一脈相承,那麼我們要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挖掘更多的文化智慧,就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結合平時的學習和經驗去做一些研究。我們這裡也是提供給大家一個開發視角,不斷學習西方等優秀先進的康復研究的同時,同時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一起探討,一起學習!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連結:
https://apppsCmx9MD1897.h5.xiaoek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