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含淚演講震撼歐洲!英法紛紛赴華求合作,俄:看透整個世界

2020-12-23 海峽快訊

時至如今,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的時間已經達到了十五年,而在其領導德國的這些年期間,德國的發展也是相當顯著的,默克爾本人更是被稱為歐洲甚至是全球值得尊敬的領導人之一,事實上,在德國境內以及國際社會,對於默克爾的評價都是相當積極的。

默克爾一番演講震撼歐洲

法新社消息,針對默克爾執政期間所取得的成就,86%的德國民眾對此都表達了肯定的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默克爾本人已經表達了自身態度,在此次任期結束之後便不會繼續連任。對於如今的默克爾來講,在最後一段任期中,最為重要的問題便是如今德國境內仍然較為嚴峻的疫情問題,以及疫情之後經濟復甦這一重要問題。而就在此前,默克爾的一番演講在整個歐洲都取得了十分震撼的效果。

在演講中,默克爾表達了自己對於「和中國打交道」的看法,而在這一點上,默克爾和歐洲一貫以來所謂的「對華強硬」出現了分歧。默克爾表示,自身的價值觀需要保證,但同樣的,中國在經濟領域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這樣的前提下,歐洲國家在和中國來往的過程中,需要意識到該如何進行取捨。

事實上,默克爾在很多問題上都沒有明顯的傾向,選擇保持中立,更有部分激進人士聲稱默克爾是「社會主義」。但從如今德國的狀況來看,足以體現出默克爾本人之前作出的決定所具備的積極影響。

英法等國和中國尋求合作,俄羅斯對德國表示肯定

事實上,儘管如今很多歐洲國家仍然面臨著十分嚴重的疫情影響,但還是有部分國家在鼓吹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甚至表示要減少對於中國的依賴程度。默克爾的這番表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而且德國在歐洲所具備的重要地位同樣是不容忽視的,默克爾這樣的行動也已經給其他的歐洲國家形成了一個典範,畢竟在經濟等領域,堅持對抗並非是正確的道路,合作共贏無疑才是最為適合的一個方法。

也正是德國起到的重要作用,如今英國以及法國等歐洲國家也已經作出表態,希望能夠和中國展開進一步的合作,除此之外,德國的這一情況更是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認可,認為德國此舉十分明智,因為隨著多邊主義的不斷發展,堅持使用限制打壓這樣的措施並不會讓自身獲得更大的利益,反而會承受嚴重的損失。

相關焦點

  • 默克爾臨別演講震撼歐洲!英法紛紛赴華求合作,俄:早看清這些人
    只有與中國通力合作,打破當前世界格局,才能與中國共同進步,實現互惠共贏,共同創造出新發展機遇。默克爾演講近期,擔任了15年德國總理的默克爾發表了個人臨別演講,宣布將不會再繼續競選德國總理這一職位。從其15年總理生涯中可以看到,默克爾能力十分出眾,在這位領導人帶領下,德國成為了歐洲片區經濟方面最為強大的國家,整個國家產業發展欣欣向榮,人民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福利。且默克爾還在保持德國獨立完整性方面做出很大努力,是德國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政治家,這令國內民眾十分受到崇敬,因此其臨別演講也十分受到關注。而出人意料的是,這次默克爾臨別演講震撼歐洲,給各國了一個警醒。
  • 鐵娘子果然不簡單,默克爾臨別演講震撼歐洲!英法紛紛赴華求合作
    怒浪中的磐石,全球女性的榜樣"、鐵娘子等等,評價她是歐洲最值得尊敬的人物,高度評價了默克爾。不過這位領導人也表示自己不會接手,接下來的工作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默克爾也會竭盡全力把接下來的工作做好,為德國以後的經濟發展,鋪墊下了深厚的基礎。包括德國,現在有很多國家深受疫情的困擾,在這期間,許多人民都人心惶惶,如"減少對中國依賴性"的論調在西方世界有大批支持者,以價值同盟維繫的西方世界在這一問題上普遍保持立場一致。
  • 歐洲再次傳出「噩耗」,默克爾當世界的面罕見失態,含淚懇求支持
    德國總統默克爾罕見失態這種情況在歐洲最為顯著,歐洲的很多國家內部已經遭受到了一起又一起的遊街示威行動,在這樣的天災人禍之下,歐洲再次傳出"噩耗"。早在之前,世衛組織就對所有國家進行提醒,第二波新冠疫情很有可能即將來臨,希望所有國家做好應對的準備。但是也沒有想到第二波新冠疫情來得如此之快,第一個爆發的就是歐洲一些國家,其中德國就很不幸地成為第二次新冠疫情復發的國家。
  • 利比亞衝突雙方將在柏林舉行會談,英法德俄等多國政要出席
    當地時間1月19日,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將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利比亞交戰雙方領導人以及包括英、法、德、俄、土等國家的領導人都將出席本次峰會。英法德俄土多國領導人出席據卡達半島電視臺19日報導,此次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將持續一整天,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總理薩拉傑以及與利民族團結政府交戰的利東部武裝「國民軍」領導人哈夫塔爾均將出席本次峰會。
  • 手刃恩師、假意親美、反水一擊,揭秘默克爾的多面人生
    假設德國有能力帶領歐洲重返世界中心,漢斯們不把美國人按在地上摩擦,已經算積了大德。 早在去年5月30日,默克爾就藉由疫情原因,婉拒赴美參加G7峰會。如果你真認為默克爾是因為害怕感染新冠,會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抗疫形象晚節不保,那就太小看這位政治人物了。
  • 德國疫情持續惡化,默克爾含淚哀求民眾,情緒近乎崩潰
    在東亞各國已經有效控制住疫情蔓延的時候,美國和歐洲的人民還在為是否戴口罩而爭論不休,甚至直到現在都有人認為新冠病毒並不存在,政府所採取的封鎖措施只是為了限制他們所謂的「自由」。 或許是因為第一輪疫情控制地太好的緣故,德國民眾放鬆了對疫情的警惕,這使得在天氣轉涼、第二波疫情侵襲歐洲之後,德國也成為了疫情重災區。數據顯示,雖然德國政府在十月下旬就重新執行了封鎖令,但直到現在德國境內的疫情還是沒有發生任何好轉,每日超過兩萬人的新增已經突破了德國疫情的最高紀錄。
  • 德國總理默克爾含淚不停向民眾道歉!
    今年世界各國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經濟都遭受了重創,不少國家的經濟一路走低,毫無恢復的趨勢。 德國總理默克爾向民眾道歉 根據12月10日延邊晨報社的報導,如今冬季來臨,世界各國的疫情都逐漸反彈。
  • 默克爾含淚懇求德國人遵守隔離規定,德國或全國「封城」
    根據德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呼籲德國人在聖誕節期間減少非必要接觸。在演講過程中,默克爾眼含熱淚地說,科學家們實際上是在懇求民眾堅持科學的防疫規定。默克爾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默克爾在演講過程中,眼含淚光,並做雙手合十狀。她說道:「我很抱歉,我發自內心地感到抱歉,但如果我們付出的代價是每天590人死亡,那麼在我看來這是不可接受的。」她還提醒稱,「如果我們現在在聖誕節前夕有太多接觸,而最後卻成了我們和祖父母度過的最後一個聖誕節,那麼我們一定做錯了什麼,不應該讓這種事情發生。」
  • 德國被問及為何「對華沉默」,德經濟部長:我們又不是世界的道德導師
    卡倫鮑爾強調,歐盟對中國的態度首先須正視幾個事實:第一,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幾個「運行狀態良好」的經濟體;第二,中國仍是世界各國在處理重要問題時的重要合作夥伴,例如氣候變化等議題;第三,中國依舊是歐盟重要的經濟夥伴。在近期有關香港國安法的問題上,德國的態度不如美英等國那麼激烈。
  • 德國進退兩難,默克爾含淚道歉,民眾:都是美國害的
    撰文:梧桐 編輯:堯蘇 導讀:截至目前,新冠疫情依舊是世界各國全力應對的災難,自天氣逐漸變冷之後,新冠疫情也開始活躍起來但德國卻在節骨眼上遇到進退兩難的境地,在這場世界性災難面前,德國總理默克爾終于堅持不住含淚道歉,前者是德國日益嚴重的新冠疫情,後者是因封鎖抗擊疫情造成的經濟下降,似乎,無論是前進還是後退都會讓德國受到重傷,對此,世界多方感到擔憂。
  • 默克爾這次真的拼了!德國人萬萬想不到,一國總理會如此「卑微」
    隨著天氣一天天變冷,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疫情又開始蠢蠢欲動,而歐洲地區的疫情數據更是像坐過山車一樣,時而上升,時而回落,但是總的來說,歐洲各國疫情狀況還是不容樂觀的。報導稱,默克爾雙眼含淚,言辭懇切,希望德國民眾減少社交活動,尤其是聖誕節假期將至,為疫情傳播增加了很大的風險。與此同時,默克爾還表示,德國政府即將推動更加嚴厲的封鎖措施。報導稱,在發言過程中,默克爾情緒激動,近乎失控,而德國媒體也評價說,這是默克爾擔任總理這麼多年以來,發表的最感人的一次演講。
  • 英法俄等強國,為什麼面對普魯士的崛起而坐視不管?
    基於這些因素,普魯士從18世紀開始,強勢崛起,成為了歐洲大國之一,進而又統一了德意志,令老牌帝國英法不敢小覷。 普魯士周圍是強國環視。
  • 一戰中的土耳其:硬抗英法俄三大列強,牽制協約國上百萬軍隊
    奧斯曼帝國時期,土耳其曾稱雄歐亞,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儘管在近代奧斯曼帝國衰落了,遭到了英法俄等西方列強的侵略和瓜分,但奧斯曼帝國餘威尚在,直到一戰時仍然頗有實力,實力不容小視。在一戰中,土耳其硬抗英法俄三大列強,牽制了協約國上百萬軍隊。
  • 有兩大原因,霸主夢想讓英法俄感到了害怕
    整個一戰,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失蹤人口超過500萬。回望歷史,一戰的開啟得從資本主義帝國的侵略野心說起。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經濟迅速發展。德國經濟突飛猛進的同時,國力也日益強大,渴望成為世界新霸主。此時的德國雖經濟地位提升,但政治影響力遠不如英法,且它的地理位置不好,正好被英法俄三個大國夾在中間,再加上起步較晚,殖民地基本上被英法等國瓜分殆盡。德國要想崛起,就必須挑戰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地位,建立一個新的秩序。
  • 歐洲危險警報拉響,默克爾哭了,馬克龍病了,這次真要分崩離析?
    近些年來,一個最受世界輿論關注的重要組織便是歐盟,英國「脫歐」,美國同歐洲盟友關係之間的裂縫加深,歐盟內部矛盾激烈分歧嚴重,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之下,歐洲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似乎已經「穩」不住了。
  • 一覺醒來,德國發生了一件大事,鐵娘子默克爾眼圈紅了
    疫情席捲世界之後,包括美英法德在內的西方主要國家都措手不及。其中,美英兩國的情況最嚴峻,英國為了控制疫情直接繞過臨床試驗宣布接種疫苗。德國的疫情也令人非常擔憂。就連鐵娘子默克爾也忍不住落淚。據海外網消息稱,當地時間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呼籲德國人在聖誕節期間減少非必要接觸。在演講過程中,默克爾眼含淚光,並做雙手合十狀。她說道:"我很抱歉,我發自內心地感到抱歉,但如果我們付出的代價是每天590人死亡,在我看來這是不可接受的。"
  • 被要求對華強硬後,默克爾再次拒絕:歐洲必須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麼
    作為德國的總理,今年已經是默克爾在位執政的第十五個年頭。在她的領導之下,德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變得愈發緊密,德國正在成為中國重要的合作夥伴,而這與默克爾執政當中對於中國清醒的認識有著分不開的關係,這也是中國與德國之間良好關係的基礎。
  • 中國抗疫成果獲得世界認可,多國放鬆赴華旅行限制
    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 多國放鬆赴華旅行限制中國抗疫成果獲得世界認可(環球熱點)9月20日,行人經過美國紐約聖派屈克大教堂。新華社記者 王迎攝經過艱苦努力,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隨著中國新冠肺炎疫情趨穩,境外赴華人員越來越多。韓國、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紛紛放鬆赴華限制。
  • 奧匈帝國:曾與英法俄齊名的歐洲強國,為何51年內就分崩離析了?
    此後,馬扎爾人就開始不斷地入侵基督教世界,一度打到了萊茵河。但好景不長,公元95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託一世徹底擊敗了馬扎爾人。幾十年後,由於受到東方其他遊牧民族的入侵壓力,馬扎爾人倒向歐洲,並在羅馬教宗的認可和保護下建立了匈牙利王國。
  • 歐盟罕見收回制裁大棒,默克爾主動求友好相處
    雖然俄羅斯對於諸多歐盟成員國都有著國家安全方面的威脅,但是不可否認雙方仍舊有著諸多商貿合作,俄羅斯同樣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 默克爾主動求友好相處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當地時間12月17日的報導,默克爾在16日的聯邦議院會議上表示,德國需要跟俄羅斯建立良好的戰略合作關係,同時她也強調不能夠忽視了彼此之間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