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如今,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的時間已經達到了十五年,而在其領導德國的這些年期間,德國的發展也是相當顯著的,默克爾本人更是被稱為歐洲甚至是全球值得尊敬的領導人之一,事實上,在德國境內以及國際社會,對於默克爾的評價都是相當積極的。
默克爾一番演講震撼歐洲
法新社消息,針對默克爾執政期間所取得的成就,86%的德國民眾對此都表達了肯定的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默克爾本人已經表達了自身態度,在此次任期結束之後便不會繼續連任。對於如今的默克爾來講,在最後一段任期中,最為重要的問題便是如今德國境內仍然較為嚴峻的疫情問題,以及疫情之後經濟復甦這一重要問題。而就在此前,默克爾的一番演講在整個歐洲都取得了十分震撼的效果。
在演講中,默克爾表達了自己對於「和中國打交道」的看法,而在這一點上,默克爾和歐洲一貫以來所謂的「對華強硬」出現了分歧。默克爾表示,自身的價值觀需要保證,但同樣的,中國在經濟領域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這樣的前提下,歐洲國家在和中國來往的過程中,需要意識到該如何進行取捨。
事實上,默克爾在很多問題上都沒有明顯的傾向,選擇保持中立,更有部分激進人士聲稱默克爾是「社會主義」。但從如今德國的狀況來看,足以體現出默克爾本人之前作出的決定所具備的積極影響。
英法等國和中國尋求合作,俄羅斯對德國表示肯定
事實上,儘管如今很多歐洲國家仍然面臨著十分嚴重的疫情影響,但還是有部分國家在鼓吹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甚至表示要減少對於中國的依賴程度。默克爾的這番表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而且德國在歐洲所具備的重要地位同樣是不容忽視的,默克爾這樣的行動也已經給其他的歐洲國家形成了一個典範,畢竟在經濟等領域,堅持對抗並非是正確的道路,合作共贏無疑才是最為適合的一個方法。
也正是德國起到的重要作用,如今英國以及法國等歐洲國家也已經作出表態,希望能夠和中國展開進一步的合作,除此之外,德國的這一情況更是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認可,認為德國此舉十分明智,因為隨著多邊主義的不斷發展,堅持使用限制打壓這樣的措施並不會讓自身獲得更大的利益,反而會承受嚴重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