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輯:尋陽
全文867字,閱讀約需2分鐘
隨著中國實力不斷加強,在全世界影響力都變得不同,多國紛紛注意到中國正在崛起,並且驚訝地發現,通過打壓、排擠等手段對付中國,只會讓中國越來越強大,自己反而遭到反噬。只有與中國通力合作,打破當前世界格局,才能與中國共同進步,實現互惠共贏,共同創造出新發展機遇。
默克爾演講
近期,擔任了15年德國總理的默克爾發表了個人臨別演講,宣布將不會再繼續競選德國總理這一職位。從其15年總理生涯中可以看到,默克爾能力十分出眾,在這位領導人帶領下,德國成為了歐洲片區經濟方面最為強大的國家,整個國家產業發展欣欣向榮,人民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福利。
且默克爾還在保持德國獨立完整性方面做出很大努力,是德國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政治家,這令國內民眾十分受到崇敬,因此其臨別演講也十分受到關注。而出人意料的是,這次默克爾臨別演講震撼歐洲,給各國了一個警醒。
對待中國的新態度
據央視新聞報導,默克爾在會議上含淚勸說國內年輕人要重視聖誕節,防止疫情在該節日肆虐。此外默克爾在這次演講中特意強調中國,表示面對現在實力十分強勁且不斷發展的中國,歐洲不應該以地域差異、意識形態差異來劃分敵我陣營,而是應該更加客觀地看待中國發展。
佩洛西指出,中國市場非常龐大,發展潛力巨大,西方國家應該抓住時機參與進去,各取所需實現共同發展,而不是將中國孤立排擠在外。中國已向世界證明了彼此針對是錯誤的決定,針對中國的國家不僅不會得到好處,甚至可能錯過發展良機,而積極參與則可以藉此與中國合作,形成雙贏局面,非常值得嘗試。
當今趨勢
事實上,默克爾所言十分有道理,德國在其帶領下經濟前景十分不錯,其也能更加清晰地看清楚當今趨勢。事實上,並不是只有默克爾一人看出了這個道理,從此前英法紛紛赴華求合作就可以知道,英法等國家也早已知道只有同中國展開多方面合作,才會對國家更有幫助,這是擺在眼前的利益,世界各國不可能視而不見。
而俄羅斯也認為,通過英法等西方國家這些行為早看清這些人想法如何,如今只有聯合起來共商共建,減少雙方矛盾與敵視態度,才能攜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世界格局才會更加廣闊,而不是僅僅拘泥於各國鬥爭中。
(本文為崑崙基地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央視新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