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2.3名勞動力撫養1名老人,百歲老年人人數破千

2020-12-26 北晚新視覺網

18日,北京市老齡辦、北京市老齡協會發布《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2019年北京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31歲。同時,北京市老年撫養係數為44.3%,意味著北京市每2.3名勞動力在撫養1名老年人。

資料圖 攝:武亦彬

北京市老齡協會副會長孫立國介紹,報告以2019年底的北京市老齡人口數據為基礎,分年齡、分性別、分地區對老年人口情況進行發布。

他表示,根據報告,北京市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總量從340.5萬人上升至371.3萬人,佔常住總人口比例上升至17.2%;戶籍老年人口總量從313.3萬人上升到367.7萬人,佔戶籍總人口比例上升至26.3%。

此外,隨著醫療條件不斷提高,百歲老人數量也實現進一步突破。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8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63.1萬,相比2018年增加4.7萬人;百歲老年人共計1046人。2019年北京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31歲。

延伸閱讀:

老年人的福利!北京多家醫院提供一站式服務,看病有專屬區域

體檢住院都有專屬區域,不與普通檢查相互交叉;門診掛號可享「一站式」服務,幾種疾病也不用掛完這科再掛那科……近日,海澱區級的「老年健康服務指導中心」在中關村醫院掛牌。

與此同時,朝陽區也計劃在重陽節前實現「老年健康服務中心」43個街鄉全覆蓋,並重點打造南磨房、太陽宮等四家示範特色中心。

在這些專注「老年健康」的醫療機構,老人就診、取藥、康復等各個環節均可得到細緻呵護,助力提升生活質量。

專屬區域檢查都在同一層樓

「您好,我給老人預約的今天體檢。」上午9點,南磨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六層,穆女士推著86歲的老爺子來辦相關手續。

「上周老人手有點腫,過來看全科,醫生提醒我們說老人這麼大年紀,可以在這邊免費體檢,就趕緊預約了。」穆女士曾經自己來看過病,也帶孩子接種過疫苗,但體檢還是頭一次。拿到指引單,她驚喜發現所有項目都可以在同一樓層完成——抽血室就位於護士站隔壁,往裡走是B超室、心電圖檢查室,緊挨著的則是心肺聽診和測血壓心率的房間。

「只要按順序挨個走一遍,就能把檢查項目做完,老人歲數大了,腿腳也不好,這可方便多了!」見老爺子和家屬滿意,老年科主任周麗倍感欣慰。作為朝陽區「老年健康服務中心」示範基地之一,南磨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今年啟動一系列舉措。最大變化就是把六層專門改造為老年病區,65歲及以上老人的免費體檢項目全部整合到這裡,不與門診檢查交叉。

周麗稱,調整後的體檢不僅省時省力,還更加全面,「體檢前會做一對一諮詢,了解老人既往病史。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會結合報告,當面為老人詳細解讀,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避免『只檢不管』。對於新發現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及時納入慢病管理,做好生活方式指導,進行長期追訪。如果體檢過程中發現疑難情況,比如可疑腫瘤、血液病等,也會通過醫聯體轉到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斷治療。」

對此,不久前做過體檢的李老先生讚不絕口。「這是我經歷過的老年體檢中質量和感受最好的一次!」在他看來,醫務工作者不僅在房間溫度設定等小細節上處處體現出對老人的尊重和關愛,還結合言簡意明的體檢報告給出解決方法和注意事項,可以讓體檢者真正做到心中有數。

貼心服務多種疾病一起會診

作為新近掛牌的「海澱區老年健康服務指導中心」,中關村醫院將新建綜合樓環境最優美、視野最開闊的病區設置為老年病區,設立老年醫學科病房、老年醫學門診、老年多學科門診等多個功能區域,並在此基礎上深化改造,使之更適宜老年患者。

上午10時許,82歲的淑珍奶奶坐在病床邊,緩緩穿著褲子。老人因嘔吐入院,經過幾天治療精神好多了,正準備拄上拐杖去走廊溜達溜達。「環境好,對我照顧得好,病也要好了,高興!」

淑珍奶奶同屋,還有一位老人正在睡覺。記者發現,房間在布置上頗具心思,兩張病床呈對角線放置,床旁掛簾拉上後可各自圍出獨立空間,最大限度保證隱私。在老年醫學科,這樣的老年特色示範性雙人病房共有6間,三人病房共有10間。

走廊裡,果綠色扶手、房門搭配乳白色牆面溫馨醒目,地面經防滑處理,開闊敞亮。護士站配有剃鬚刀,吹風機,放大鏡等便利小物,每周有一天專門對住院老人進行生活護理,例如為臥床病人洗頭等。空中觀景花園,讓老人身處五層,也能沐浴著陽光欣賞綠意……

硬體提升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老人由於上了年紀,常會伴有多病共存問題。「比如肺部感染的老人往往還有心臟問題、泌尿系統問題等,治療一種病的時候不能不考慮其他疾病。」護士長韓萍介紹,在老年醫學科,老人可以得到「一站式」服務。「門診不用說掛了這科再掛那科,需要會診的我們會請團隊專家共同參與,對住院老人的查房,也會有藥師、營養師一起,從多方面給予指導。」

診後康復家門口的優質服務

「手把住床,腰使上勁兒,腳往回撤,扶住!」同一幢樓內,從五層下到二層,便是中關村醫院的康復醫學科。康復訓練大廳負責人孫默一正緊盯一位老年患者的動作,及時發出調整指令。她告訴記者,老人是位腦梗患者,剛剛在三級醫院完成急性疾病的治療,轉入中關村醫院進行後續康復訓練。

既是以「老年健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康復必然是除常規疾病治療外的又一重點。這個佔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康復醫學科,擁有康復病房、門診理療、康復訓練大廳等區域,可以從言語、吞咽、認知諸多方面為患者提供康復服務。

而更加理想的狀態是,患者轉回社區後,還能在家門口繼續得到優質康復治療。對南磨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患者而言,這無疑是另一重驚喜。

「在這邊做了康復後,腰腿疼的問題明顯緩解,整個人都舒坦多了。」兩個月前,67歲的梁逢雲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症壓迫腿部神經,導致躺下時疼得輾轉難眠。「聽說南磨房這兒康復做得特別好,醫生評估後給辦了住院,制定了系統方案。」

梁逢雲坦言,一開始自己心裡也沒底,總覺得無非是個社區醫院,還能好到哪去?沒想到一番嘗試,令她讚嘆連連。「不光硬體設施齊全,還有專業的康復治療師。先藉助儀器進行深層肌肉放鬆,再有不同模式的運動指導,比自己瞎練要強多了!即便以後出院回家,也可以繼續遠程指導。」

在中關村醫院副院長韓永鵬看來,康復的核心目標並非追求恢復如初,而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哪怕一點點也有意義。」因此康復更是一種理念和體系化建設過程,應將其貫穿在每個臨床科室當中。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呼吸科曾收治了一位72歲男性患者,同時存在右側肢體偏癱、失語等功能障礙。常規治療階段,呼吸科醫生邀請康復科醫生共同參與。患者出院後依舊堅持康復訓練,給醫生發來的視頻中,老人最終實現正常言語交流、能夠獨立行走,認知功能明顯提高,基本回歸社會與家庭。

著眼於前及時篩查可能風險

除了關注已發疾病和後續康復,醫療機構還著眼於前,對老人可能產生的問題及時進行發現和預防。

南磨房中心老年科主任周麗介紹,中心正籌備早期認知障礙篩查訓練項目。計劃將枯燥的篩查題目變成遊戲化環節,讓老人在參與互動過程中完成測評。「篩查本身只是手段,目的在於通過科學訓練達到預防和改善效果。對於存在早期認知障礙的老人,我們希望及時幹預,帶老人做手指操、毛巾操等,以免病情嚴重為時已晚。」

在中關村醫院老年醫學科,一間老年綜合評估室已經建成。記者看到,這裡樓梯、浴缸、馬桶、灶臺、洗衣機等一應俱全,最大限度模擬出居家環境。「我們對剛入院老年患者,包括以後對一些老年門診患者,會進行生活能力、吞咽認知等功能的綜合評估。」護士長韓萍介紹,評估後可為老人家屬或老人居住的養老院、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具報告。「有風險的給予相應指導,存在功能障礙的,建議儘早進行康復訓練,還是非常有效果的。」

而與南磨房中心的定位相比,記者注意到中關村醫院在掛牌上還多了「指導」兩個字,這意味著除日常醫療工作外,醫院還擔負著全區相關工作的指導性任務。韓永鵬表示,「希望能將對老人的科學照護、健康管理延伸至社區、家庭。我們會做一些體系建設的內容、培訓,幫助社區、陪護人員提升技能。他們碰到一些不可解決的困難和病人時,也可以轉到我們這邊來。」

(原標題:北京每2.3名勞動力撫養1名老年人)

來源:綜合@新華視點、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u010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青島開建大型傳染病醫院,北京每2.3名勞動力撫養...
    北京:每2.3名勞動力撫養1名老年人18日,北京市老齡辦、北京市老齡協會發布《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2019年北京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31歲。同時,北京市老年撫養係數為44.3%,意味著北京市每2.3名勞動力在撫養1名老年人。
  • 美百歲老人人數排名竟全球第一
    健康導讀: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向來以長壽出名,而很多人都以為世界上如果要進行長壽老人人數排名的話,日本肯定是得第一。但是,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因為調查結果顯示,百歲老人人數排名世界第一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國!「人生七十古來稀」是古人的標準,而今別說八九十歲,就連活過100歲也並不是遙不可及。
  • 調查200名長壽百歲老人,醫生指出:長壽要養骨,愛吃一素是關鍵
    調查200名長壽百歲老人,老人們長壽的關鍵是這個 都知道骨質疏鬆是一種老年人患病率較高的疾病,對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但是之前醫生做過一場調查
  • 日本百歲老人首超8萬人
    117歲老人田中力子(日本經濟新聞)海外網9月15日電截至15日,全日本100歲以上老人為8萬450人,首超8萬人,人數連續50年刷新此前紀錄。日本政府認為原因是「1920年出生人數比較多」。綜合日本時事通信社、《產經新聞》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以「住民基本臺帳」為依據,公布了截至9月15日全日本百歲以上老人的人數。日本共有8萬450名百歲老人,比去年(2019年)增加了9176人,為1963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多人數,且連續50年刷新人數紀錄。百歲老人中女性佔全體88%,為7萬975人,男性為9475人。
  • 重陽節敬老情濃 百歲老人喜領節日禮物
    百歲老人張秀英(中)收到重陽禮物。「謝謝你們!」10月24日上午,家住鹽南新村的百歲老太張秀英收到了由亭湖區紅十字會送去的重陽節慰問金、節日問候和祝福,連連向眾人表達謝意。在重陽節到來之際,亭湖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鹽南新村,為所屬兩社區的50名老人分別送上了300元慰問金和疫情防護禮包,並為居民們開展了養老照護培訓,旨在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老人家101歲了,精神頭真好。」昨天上午,亭湖區五星街道苑北社區內,在眾人的羨慕聲中,1920年出生的張秀英老人在小女兒孫秀霞的陪伴下收下「重陽禮物」。
  • 老年人學駕駛熱情高!新規滿月,南京已有70餘名老人通過能力測試
    記者從南京市建鄴區某駕校了解到,最近一個月前來諮詢學駕駛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目前已有15名70歲以上老年人在這裡報名。 【70餘名老人通過能力測試 觀望期後更多「70+」或將報考】   新政實施以來,為確保老年人身體條件符合安全駕駛要求,針對70周歲以上人員,增加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記者從南京市車管所了解到,目前已經有70多名老年人順利通過能力測試。
  • 到本世紀中葉 每3個中國人中就會有1位老人
    將重陽節定為法定「老年節」,並且每年定期開展全國性的「敬老月」活動,體現了國家對老年人的關心和重視,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應有舉措。未富先老到本世紀中葉每3個人中有1位老人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萬人,佔總人口的15.5%。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有2400萬,低收入貧困老人2300萬。
  • 法國百歲老人10天戰勝新冠!女壽星們有何秘訣?
    【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 歐時大參】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專家不斷強調,65歲及以上老年人是新冠肺炎高風險人群,重症、病死率較高,但幸運的是,還是有很多高齡老人成功戰勝新冠病毒。近日,法媒報導了多名百歲高齡新冠肺炎患者康復的消息,帶來希望和力量。
  • 百歲老人調查:決定長壽的「2個字」能延壽11年,長壽自動找上門
    根據研究發現表明,現在的人們平均壽命,年齡不斷增長,百歲老人樂也越來越常見不認識,村裡還是生活在城市當中老年人的平均年齡也非常高,這也說明人們的身體狀況非常好,常有百歲這一說。說起百歲老人大家都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則新聞。在成都一個小村子裡,百歲老人數量非常多,於是美國研究人員對700多名老人做了很大的研究,他們發現成都這個小村裡的老年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性格特別溫和開朗,每天吃吃喝喝,什麼事都不往心裡擱,幾乎是沒有任何煩惱的。
  • 新華視點|百歲老紅軍的世紀回想
    在二萬五千裡長徵路上,平均每公裡就有3名贛南子弟倒下。隨著時間推移,贛南老紅軍人數日漸減少,且多為百歲老人。2017年,我們的記者曾歷時兩個月深入贛南老區,尋訪了11位老紅軍和蘇區老幹部。2020年夏天,記者再次踏上這塊紅土地,輾轉多個縣區,再訪贛南老紅軍。贛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還健在的贛南老紅軍和蘇區老幹部僅剩約20人。
  • 北京老年人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老人平均期望壽命82.31歲
    北京已進入「長壽時代」。「十三五」期間,本市努力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在滿足老年人需求上下足功夫。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已達到82.31歲,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得到增強。
  • 義大利"長壽村"百歲老人達1成 食用迷迭香成秘訣
    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導 英媒稱,在義大利的一個小村莊,百歲老人的比例達到了1/10。研究人員對這裡的村民進行了研究,他們得出結論認為,大量食用迷迭香所帶來的極佳的「微循環」或許是此地居民長壽的秘訣。
  • 《銀齡上春晚》節目甄選初賽開賽 近千名老年人海選「過招」
    昨天,在姑蘇區桂花公園,一場大型的海選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來自蘇州市的近千名老年人齊聚於此,通過走秀、演唱、舞蹈等多種多樣的表演,展現蘇州老人的獨特風採。據了解,此次海選活動為蘇州市老年文化周系列活動《銀齡上春晚》節目甄選初賽上半場,通過前期徵集,全市80多組老年團體報名參加海選。當天一早,桂花公園廣場上熱鬧非凡,來自蘇州各地的老年團體個個「身懷絕技」,等著一決高低。
  • 1500名老人親身證實:高強度運動更長壽
    而另一項研究進一步顯示,不單年輕人,老年人從事高強度的運動也是適合的。BMJ:5年的高強度間歇訓練,延長老人壽命《英國醫學雜誌》(BMJ)最新刊登一項研究表明,高強度的運動對老人的身體健康有益。研究人員將1500名參與者隨機分成了不同的三個運動組,第一組需要每周進行兩次高強度間歇運動,第二組每周兩天進行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第三組只是按照常規的醫學建議進行鍛鍊,而且不做限制。
  • 無棣縣為15位百歲老人發放長壽「紅包」
    在一年一度的敬老節到來之際,無棣縣開展百歲老人走訪慰問工作。據了解,今年敬老節期間,無棣縣將為全縣15位百歲老人發放長壽金共計57600元。今年來,無棣縣衛生健康部門強化信息數據比對與核查,確保了高齡津貼按時準確發放到位。
  • 我市百歲老人達420位 明年尊老金增至每月500元及以上
    近日,我市出臺新政,上調百歲老人尊老金發放標準,100-104周歲由原來的每人每月360元上調到500元,105周歲以上調整為每人每月650元,高於江蘇省確定的每人每月300元標準。新標準自2021年起執行。 我市是世界聞名的「長壽之鄉」,百歲老人人數高達420位。
  • 百歲老人不再稀奇,「青春酶」或能撥動人類壽命時鐘?
    全國各地的百歲老人越來越多,例如,深圳有184位百歲老人,女性153名,男性31名,而在2002年,該地百歲老人只有30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大的變化,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當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老年人健康服務、慢性管理水平等方面也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老年人還可以通過各類問題、健康管理、興趣小組等活動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個人生活方式方面,合理的飲食習慣,規律的生活作息,適當的運動和良好的心態,都是長壽老人的「秘訣」。
  • 長春百歲老人每頓飯必吃1根蔥 玩麻將精神十足
    百歲老人閆鳳雲百歲老人閆鳳雲  「山中難尋千年樹,世上難得百歲人」。  每天都喝牛奶,每頓飯必吃一根蔥  老人的外孫女高偉是一名大夫,因為老人年紀大了,她每年都要給老人檢查兩次身體,「我姥姥從不用涼水洗臉洗腳,都用溫水;她每天都喝牛奶,而且每頓飯必須吃一根蔥,她也不在外邊買,別人家都是養花種草,她種了滿滿一盆的大蔥。」
  • 離婚後獨自撫養女兒長大,拼命工作喪失勞動力,尚雯婕爸爸的愛
    而尚雯婕如此不合群,恐怕與她的原生家庭有關,她家裡並不富裕,從小經歷父母離異,靠喪失勞動力的父親獨養長大,吃了很多苦,也造就了較為冷淡的性格。而身為尚雯婕的父親,尚爸爸獨自撫養女兒長大,一度喪失勞動力,還好女兒十分爭氣買房為他養老。
  • 百歲老人看起來像八十歲,年輕的秘訣有哪些?照著做,或也能長壽
    生活中人們渴望身體健康,獲得長壽,會發現如今,真正達到上百歲高齡的老年人並不多,當然在那些為數不多的老年人身上,會發現導致他們長壽往往有一個共性,以有些百歲老人來說,看起來猶如八十歲,這樣的情況也符合老話說得鶴髮童顏,那麼導致老年人年輕的秘訣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