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復代赭石湯
組成:
旋復花(三兩)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條文: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
按心下痞硬、中虛而有留邪也!噫氣不除,胃逆而兼蓄飲也.主旋復導飲下行,代赭鎮心降逆,而邪之留滯者,復用生薑半夏以開之,氣之逆亂者,用人參甘草大棗以和之,虛回邪散,則痞可解而噫亦止矣!
運用:
1.以心下痞鞕,噫氣頻作,嘔呃,苔白滑,脈弦虛為證治要點。
2.原方代赭石用量較輕,恐其苦寒質重伐胃。若胃氣不虛者,可去人參、大棗,且加重代赭石用量,增其重鎮降逆之功;若痰多者,可加茯苓、陳皮等以化痰和胃。
3.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胃擴張、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幽門不全梗阻、神經性呃逆等屬胃虛痰阻者,均可用之。
注析:
1.旋復代赭湯 在整體動物實驗中,旋復代赭湯對正常小鼠的小腸運動無明顯促進作用;對阿託品或嗎啡引起的小鼠小腸推進抑制無明顯拮抗作用;但對左旋麻黃鹼引起的小鼠小腸推進抑制有明顯拮抗作用。提示本方對某些病理狀態下小腸運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交感神經功能有關。
2.旋復代赭湯的鎮咳平喘作用 旋復代赭湯對小鼠及豚鼠均有鎮咳作用,對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有抑制作用,且對組胺引起的豚鼠離體氣管條收縮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結論顯示旋復代赭湯具一定程度的鎮咳平喘作用。
備註:
代赭石又名須丸、赤土、丁頭代赭、血師、紫朱、赭石、土朱、鐵朱、釘頭赭石、釘赭石、赤赭石、紅石頭、代赭,為氧化物類礦物赤鐵礦的礦石。
主產於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挖出後去淨泥土雜質就得到本品。
引文注釋:
《本經》:主賊風蠱毒,腹中毒邪氣,女子赤沃漏下。
《別錄》:主帶下百病,產難,胞衣不出,墮胎,養血氣,除五臟血脈中熱,血痺,血瘀,大人小兒驚氣入腹,及陰痿不起。
劉渡舟老師解釋:「挾旋覆花以理肝氣之逆」(劉渡舟傷寒臨證帶教筆記第138頁)。
《長沙藥解》:驅濁下衝,降攝肺胃之逆氣,除噦噫而洩鬱煩,止反胃嘔吐,療驚悸哮喘。
《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腫化痰,治五淋崩帶,安產墮胎。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第一時間學習中醫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