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旋覆代赭湯

2021-02-06 閏姥識慧

 

第2節  再談旋覆代赭湯

 

那這個如果要說旋覆代赭湯的證,一整個藥理的結構的話呢,我想哦首先旋覆代赭湯如果你把旋覆花跟代赭石拿掉不看的話,它其他有的藥味,你也可以說是瀉心湯底,也可以說是什麼呢?也可以說是小柴胡湯去黃芩柴胡加旋覆代赭。因為瀉心湯底跟柴胡湯底那一塊,有一塊地方用藥是一樣的。

 

那麼因為它沒有用到黃連,所以我們姑且不算它瀉心湯底,會認為它是柴胡湯底,當然柴胡的生薑沒有放那麼重,可是一個人在噯氣的時候,生薑本來就是要重用的嘛,所以這裡用生薑重用並不奇怪的。

那麼,一個柴胡湯底的方劑它不用柴胡黃芩,而用旋覆花、代赭石,它這個藥性是怎麼走啊?其實,我個人以為哦,張仲景其實光是在太陽篇的地方呢,就有好幾處地方是在提示厥陰區塊這個東西。

 

像我們後面下一堂課會講到的那個黃連湯。黃連湯這個結構是非常厥陰的結構,不是我們,已經不是瀉心湯這邊了,已經偏到厥陰藥去了。就是當你學了黃連湯之後,你會開始對厥陰篇的這些藥方都有一種感覺。

 

而旋覆代赭湯其實說來哦也有一點厥陰調子,比如說當我們有柴胡跟黃芩形成柴胡湯的時候,我們說這個人少陽區塊不通而有熱對不對?柴胡通少陽區塊,黃芩清熱,那這個我們都沒有什麼疑問對不對。

 

那可是這個噎住的這一個感覺它是怎麼產生的?如果你從以藥測證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的話,你可以說旋覆花治的是什麼,旋覆花治的是兩路嘛。一個是肺氣降不下來,對不對;另外它是一個轉的藥,所以旋覆花基本上是認為肝啊被肝裡面的痰淤住了,所以要把肝裡面的痰推上來。

 

而我的意思是說呀,一般我們說肝膽區塊的痰,如果是少陽的痰的話,那是柴胡劑對不對,我說清淋巴,當然我也說清淋巴只是一個象徵詞而已。那麼,旋覆花它在清的那個痰是什麼東西啊?

旋覆花在清的那個痰哦,比較是讓人肝硬化的那個東西,我們說旋覆花湯治肝著病啊,對不對,就是這個邪氣粘在肝裡頭,就是肝裡面有一些東西,好像已經要纖維化,還是變果凍狀了,那種組織的變異,旋覆花在清這個東西的。

 

那麼也就是說柴胡黃芩走在少陽區是比較肋骨外面的那一圈,可是,旋覆花在走的比較是肋骨裡面的,那肋骨裡面的就是肝,還有心包對不對,這個厥陰區,這個膏肓之中的事情,所以它把這個痰推掉,然後推上來,然後氣轉下去。

而這個過程呢旋覆花往上推,代赭石呢鎮住肝氣,這樣的一個結構來治這個噎嗝。所以,這樣的一個轉法哦就是這個湯裡面一個比較特別的結構,就是旋覆代赭加到一起的地方。

 

那當然同學可能會問說,哎,不是我們一般肝有什麼不通暢都是要舒肝解鬱嘛對不對,那你又要說要舒肝解鬱,那這個時候你要鎮肝氣,那到底你如果我來一個病人,他說這個地方悶疼不舒服或者怎麼樣的,那我是要舒肝解鬱,還是要鎮肝氣啊?說這個肝氣上竄對不對,那我到底要開哪一路的藥?

 

其實是兩路藥一起開。也就是鎮肝氣的藥跟舒肝解鬱的藥是不相對消滅的藥。比如說像張錫純他的那個鎮肝熄風湯,他就講了,他就說,我用鎮肝的藥會造成肝氣的反撲,所以裡面一定要放舒肝的藥當作反佐,所以不是那樣的蠻著來的,兩個方向本來就是要同用的,因此,代赭石跟旋覆花同用呢也不會讓人覺得特別的奇怪了,就是這樣子。

 

當然我們說,這個如果要說到肝氣的話,像是鎮肝的藥,那大概代赭石可以說是冠軍了,就是最有力量的幾味藥劑之一了。那麼舒肝的藥的話,以後吧,教厥陰篇可能會帶到,舒肝的藥的冠軍是羚羊角,就是很多其他舒肝藥沒有辦法打破的,那個這種形狀的東西哦,還是比較有辦法。

 

那麼香港的那個譚述渠他在用羚羊角的時候,他發現說,羚羊角跟溫藥合用,比如說跟附子理中湯合用之類的這種結構哦,可以把一個人的整個身體的那個磁場哦重造一個新的。

也就是說,厥陰藥用到羚羊角跟溫藥的時候啊,會讓人看到那個古代經典裡面很玄的那句話,就是厥陰是陰的盡頭,你陰走到盡頭還可以再生出陽。那個陰極生陽,陽極生陰的那個用藥的方法,要用到溫劑加羚羊角,可能它有機會在臨床看得到,就是把一個人整個磁場打掉,重連這樣子。

 

可是,如果一般的不是用到這麼弔詭的角度的用藥,說什麼我用了熱藥那個人反而冷下來,用了冷藥那個人反而熱起來,那種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那個是掰的啦,那個只是真寒假熱的問題而已,那個跟走到極點而轉方向那個是不一樣的。

 

那我們來想想,旋覆代赭湯呢臨床上面呢還有哪些地方啊可以用,或者什麼地方我們要注意一下的。首先,上堂課就有跟同學講,我現在又講一遍哦,就是說旋覆代赭湯,這個旋覆花代赭石本身都是比較通大便的藥哦,對不對?

 

所以如果你的這個噯氣不除,是伴隨著這個人大便還稀的,還拉的,那可能掛到生薑瀉心湯那邊多一點哦。因為旋覆代赭湯的這個症狀裡面,雖然張仲景沒有講,但是通常是要大便比較有便秘傾向的人比較好用。如果他本來就是拉肚子的,你那個湯一下去啊,你用科學中藥就算了,可是如果你是用煎劑的話,那個人恐怕拉得更兇,所以這個要知道一下。

 

就有一些那種很頑固的拉肚子啊,其實代赭石還算好用哦。代赭石加上當歸啦、肉蓯蓉啦,那個是那種,也不是真的承氣湯證,但是那個人就是便秘的那種哦,蠻好用的一個方子,那這個大便的狀況就是我們要注意的。

 

那另外就是說這一個方子,我說它這個方子本身的結構哦,能夠做的事情也就是一個,這個地方(手勢指喉部)把它打通了而已,也不能做太多其他的事,其實臨床上面跟別的方劑合方的機會是很多的。

 

那比如說,這個人他同時有這個噎住的感覺,然後同時有嗝氣,就是動不動就一口氣嗝上來,那你要分辨一下有沒有那個上一頓飯的味道。如果有上一頓飯的味道,那個掛到生薑瀉心湯對不對。你要嗝出來氣,好像一直在嗝,可是沒有什麼食物的味道,這個比較會到肝氣上逆的這個旋覆代赭,它的路數是不一樣的。

 

那麼,那如果你說嗝氣的同時還有那個東西呢——呃,那叫什麼?打嗝對不對。那就合那個丁香柿蒂湯啦,同學知道丁香柿蒂湯嗎?就是丁香跟柿子蒂這兩味藥是比較是治打嗝有用的嘛。就是你光在家裡面,如果只是打嗝的話,你去找一個柿子,掰下那個蒂,嚼嚼吞掉也就好了,那就是可以合方的。

 

那或者,我們說這個旋覆代赭湯這個噯氣不除啊,你不管怎麼嗝氣,你都會覺得這邊還是悶悶的,不會比較松。可是如果你是一直嗝氣,可是你覺得每嗝一口氣會松一點的話,那代表你是同時掛到兩個方證,那橘枳姜,橘皮枳實生薑湯咽下去沒有關係。就這種東西就掛到多一個方證,你合方沒有關係,這個方本來就很好合方的。

 

那麼,另外還有一點,希望我們不要搞錯的,就是呢旋覆代赭湯那個嗝氣啊,你自己的身體感,那個嗝氣差不多是從這個地方上來的(手指胃部)。如果有人跟您講說,他的嗝氣是從肚子上來的,那對不起,那算奔豚,那個不算旋覆代赭湯證。

 

那如果那個人嗝氣是肚子上來,你要用那種固腎陽的藥,什麼補骨脂啊,什麼東西啊,那個補腎,***那個比較有用。就是從奔豚跟補腎的藥的路數去治,那個時候不是用到旋覆代赭湯了,這個就不要搞錯了。

 

那它的那個降的藥性來講的話,我們今天西醫有一種病,好像是那個腸子,我們現在是叫腸粘連,還是叫腸套疊。那這個搞到後來如果沒有辦法收攤的時候,那個大便會從嘴巴出來的,那其實這種病哦,雖然我說腸粘連腸套疊,比較典型的是那個張錫純從前用的那個芒硝煮蘿蔔啦,或者是經方的大柴胡湯啦,但是在症狀上面其實也會有掛到這個旋覆代赭湯的時候。

 

那這個清代的王孟英的醫案就是說,如果有一個他是噎嗝到糞從口出,就是大便從嘴巴嘔出來了,那他是旋覆花加什麼呢?加蜣螂。蜣螂那是推糞蟲啊,對不對,大陸人是叫什麼屎殼郎是不是,就是這個東西哦,他說,那種推大便的蟲再多加一味下去,那整個藥性就可以往下面打通了之類的。那當然,因為代赭石雖然你說它有一點毒性,但是如果是短期治標的話,不用考慮它的毒性累積的問題。

 

像是這種病哦到很嚴重很嚴重的時候哦,那個比如說像清代的俞嘉言哦,他俞昌哦他有治到一個人,他的狀況是那個脾胃已經虛到吐的時候是吐黑水了,那這種沒有辦法對付的嘔吐呢,他可能他說那個人是理中湯證,沒有治好,就脾胃虛到爆這樣子。

 

那這樣的情況的話,他旋覆代赭湯他根本沒辦法用煮的,他比如他煮一個有旋覆花的這個瀉心湯,然後呢用這個湯呢一小匙一小匙代赭石的粉末直接吞了,就是先鎮住再講,鎮住之後再用理中湯來救他的那個虛哦。

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所以他的用藥的進退還是有很多的臨床的技巧可以用。就是我一直說,因為它鎮逆的效果要用的時候啊,這個幾錢幾兩煮在湯裡有時候還怕不夠力道。

 

那麼至於說今天的臨床來說的話,有些人的那個慢性肝炎之類的病,可以掛到旋覆代赭湯證。因為旋覆花這個東西我們本來就說它是治肝裡面的痰。你說這個肝啊,脂肪肝了,肝硬化了,那個東西跟肝裡面的痰其實在中醫來講幾乎就是差不多的東西了。

 

因此,有的時候一個人慢性肝炎啊,肝要有一點要硬化啦,他就會有那種噯氣啊、脅痛啊,那個刺痛的感覺有一點上衝了。其實肝病的噯氣跟脅痛那就掛到旋覆代赭湯證,這個方子就可以用下去。那這樣子我想這個方劑大概使用範圍是這樣子。

 

那麼要注意的事項是什麼呢?是因為代赭石是最降的藥之一,因此這個方子孕婦儘量不要吃。當然你用張仲景的這個劑量還算安全哦,我想比較恰當的講法是代赭石這味藥如果要重用的時候不要用在孕婦身上,因為平常就是拿來下死胎用的藥了,那你活胎有的時候不小心也下下來了,所以懷孕的婦人要跳掉這個方,用別的方子。

相關焦點

  • 旋覆代赭湯
    心下痞硬不是旋復代赭湯的最主要特徵(是半夏瀉心湯證得主要症狀);噫氣不除才是本方特徵性的東西,呃逆噯氣頻作。二、組成旋覆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 代赭石一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三、方解1、旋覆花:味鹹,溫。
  • 鎮肝降逆_旋覆代赭湯
    > 轉自《一個臺灣婦女的微博》 (2020-06-2423:12:15) 來聊一聊吃旋覆代赭湯的反應吧
  • 由噁心想到旋覆代赭湯
    接著,我們大家就開始琢磨找一些古代名方,看裡面的治療思路,大家都想到了《傷寒論》上張仲景的名方——旋覆代赭湯。《傷寒論》曰:「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噯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原來,這旋覆代赭湯是治療胃氣虛寒引起的噁心嘔吐反胃,以及中焦痞硬。「心下痞硬」,這四個字很有意思。為何中焦脾胃張仲景要稱為心下呢?我們看兩個輪子裡,心之下不正是胃嗎?心輪往下旋轉就是心火化入胃土的過程,裡面就蘊含火生土之意。這裡頭皆是深刻的臟腑相關道理。心胃相連,如果心氣不下達,心陽不夠了,胃消化食物功能就會減退。而胃氣不降脹在那裡,心氣不能順利下降,心就會煩熱難受。
  • 解讀旋覆代赭湯及臨床運用
    旋覆花三兩(9g)代精石一兩3g)以人參二兩(6g)生薑五兩(15g)甘草炙,三兩(9g);半夏洗,半升(12g);大棗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補中降逆 ,化痰下氣。中虛痰飲痞證:心下痞硬,噫氣不除,嘔吐.便溏,四肢睏乏,乏力,舌淡,苔薄白,脈虛弱。
  • 旋覆代赭湯的運用
    寒邪已解,胃氣虛弱之嘔逆,時時噯氣而痞悶不除,可用旋覆代赭湯。
  • 焦樹德:旋覆代赭湯的運用
    I導讀:寒邪已解,胃氣虛弱之嘔逆,時時噯氣而痞悶不除,可用旋覆代赭湯。
  • 傷寒名醫驗案精選---旋覆代赭湯
    方用旋覆代赭湯加芍藥、鉤藤、菊花。一晝夜進藥2劑,次日午後即能起床,脈症顯著好轉。續與原方,一周獲愈。後用滋養培補之劑,調理而愈。(浙江中醫雜誌1966;(7):30)按語:本案咳喘日久,又見痰聲漉漉,納呆,脈細。究其病機乃病久不解,胃氣大傷,中土不運,痰濁內生,上犯於肺所致。以旋覆代赭湯和胃化痰降逆,乃治本之法。
  • 旋覆代赭湯方證、方義、適應症分析
    (沈庭菁.旋覆代赭湯的今用(綜述)[J].陝西中醫,1981(6).) 旋覆代赭湯可看作是生薑瀉心湯的變方,方中旋覆花除痰降逆,代赭石鎮衝降逆,大劑量生薑溫胃化飲、和中降逆,半夏散結消痞,人參、甘草、大棗補脾胃…依據中藥「升降浮沉」理論結合藥物功效,將其分為苦降組(旋覆花、代赭石)、甘升組(人參、炙甘草、大棗)和升降相因組(半夏、生薑),治療時通過調整各個藥組在方中所佔比例,以藥組為單位進行加減變化,可使臨床療效突出
  • 方劑選萃: 旋覆代赭湯
    旋覆代赭湯    (降逆消痰、補虛緩中法)      漢張仲景《傷寒論》       旋覆花三兩 人參二兩
  • 理氣劑·降氣·旋覆代赭湯
    旋覆代赭湯處方旋覆花、代赭石、半夏(湯泡)、人參,各二錢。甘草(炙.一錢)。
  • 旋覆代赭湯在臨床上運用的體會
    如見畏寒便溏納減、苔白膩、脈濡軟、氣短、乏力者,可在本方中加入白朮、桂枝,如見水飲上逆、泛吐清水痰涎者,再加吳茱萸、茯苓、澤瀉;如見苔黃舌質紅,口苦脈弦等偏熱證候者,加左金丸、瓜蔞、竹茹,就是旋覆代赭湯合小陷胸湯之意。
  • 經典名方「旋復代赭石湯」
    旋復代赭石湯組成:旋復花(三兩)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炙)大棗
  • 中外名家應用旋覆代赭湯臨床經驗
    與生薑瀉心湯證相似,有便秘症狀,用大黃等瀉劑卻腹痛、裡急後重,不能再用瀉劑者,有時為本方適應證。但用於腹瀉時有時能止瀉(《中醫診療要覽》)。《勿誤藥室方函口訣》載此方治生薑瀉心湯證之更劇.病解後,痞硬,噫氣,不下利者用之。下利者,用生薑瀉心湯.又下利不止者而嘔吐,或吐宿水者亦有效。一宜秘結,一宜利下。另外,生薑瀉心湯證常有腹中雷鳴,旋覆代赭石湯證多無此證。
  • 旋覆花的功效與作用
    【炮製】旋覆花:除去梗、葉及雜質。蜜旋覆花:取淨旋覆花,照蜜炙法(附錄ⅡD)炒至不粘手。【儲藏】置乾燥處,炙後密封貯存。本品不能曝曬、烘烤,只能先略曬,再晾乾;加工時宜戴口罩防止毛茸散飛入口鼻,刺激咽喉作咳作癢。旋覆花的功效與作用(一)功能主治降氣,消痰,行水,止嘔。
  • 旋覆花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味路旁隨處可見的中藥旋覆花​本品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歐亞旋覆花的乾燥頭狀花序。
  • 本草之惑:旋花、金沸草、旋覆花
    旋花、金沸草、旋覆花作為藥名均首載於《神農本草經》,神農載旋花「味甘,溫。旋覆花「味鹹,溫。主結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下氣。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旋花為旋花科打碗花 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 ex. Roxb. 其花入藥為旋花,根入藥為旋花根;旋覆花為菊科植物旋覆花 Inula japonica Thunb. 或歐亞旋覆花InulaBritannica L. 的乾燥頭狀花序。
  • [轉載]旋覆花湯
    旋覆花湯證:肝著或胸痺,胸部痞悶疼痛者,或婦人漏下見旋覆花湯證者^(一)葉氏變通應用旋覆花湯的基本思路與手法  葉桂變通應用旋覆花湯的基本手法是,用旋覆花湯(旋覆花、新絳、青蔥管)加桃仁、當歸須、柏子仁,組成辛潤通絡法。如上述《臨證指南醫案》脅痛門朱案、沈二一案,諸痛門黃案等,均是用這一基本手法處方。
  • 香附旋覆花湯,本是溫病方,六經辨證顯奇功
    香附旋覆花湯見於《溫病條辨·下焦篇》41條:「伏暑、溼溫脅痛,或咳或不咳,無寒但潮熱,或竟寒熱如瘧狀,不可誤認柴胡證,香附旋覆花湯主之;久不解者,間用控涎丹。」吳瑭稱此方為 「苦辛淡合芳香開絡法」。香附旋覆花湯藥證解析香附配旋覆花香附:《 本草綱目 》謂:「 香附之氣平而不寒,香而能竄,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歸肝、脾、三焦經。功善疏肝解鬱,理氣寬中,調經止痛。旋覆花:《 神農本草經 》謂其:「 味鹹,溫。主治結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下氣。」
  • 國醫大師何任:了解旋覆花湯的前世今生,才能更好地應用
    旋覆花、蔥、新絳三味共起疏肝通絡、下氣散結行瘀的作用,於肝著證極為適宜。本方雖藥味簡少,卻頗受歷代醫家重視。以清代言,溫病大家葉天士善用旋覆花湯,常以此方化裁治肋痛、積聚、喘咳、陽逆忿怒、營衛不調的怯冷、月經不調等。對旋覆花湯的運用達到了得心應手的地步。
  • 旋覆花湯的「新絳」小考
    旋復花湯在《金匱要略》中曾出現兩次,一處在《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復花湯主之」,一處在《婦人雜病篇》「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旋覆花湯主之」。無論是從肝著的氣血瘀滯,還是婦人半產漏下的內有瘀血,似乎用茜草或者紅花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