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豹就是那個自助餐界的扛把子
在北京的最後一家店最近關門了
……
當大批焦慮的食客排著隊去金錢豹退卡時
我的內心是失落的
那些不限量的哈根達
那些隨便吃的燕窩、魚翅
……
——《新京報》
成都也曾有過金錢豹
遙想金錢豹當年
土豪金、風光無限、爆上檯面
簡直就是自助餐界的「天上人間」
大學寢室聚餐吃自助豆花魚
室長說「苟富貴,金錢豹」
攝 / 焦糖不愛魚
現在金錢豹的位置是另一家海鮮自助
看過我們文章的人
應該曉得那家叫雍容薈
寫雍容薈的時候
有粉絲問我
原先的金錢豹是不是被成都人吃垮了
微博截圖
金錢豹關門消息一出
微博炸了
有太多吃貨,見證了這位自助餐巨頭的興盛與衰落
想當年,度娘貼吧風生水起的文章就是「如何吃垮金錢豹」
有人說:「金錢豹倒了,我當年吃垮自助餐的夢想也倒了」
那麼比金錢豹更早的時候?
我們在吃什麼!
過生日兒童節,我們約定去家家粗糧王
家庭聚會,首選川王府
同學聚會,我們去好倫哥
春熙路賣衣服老闆請員工妹兒吃飯就去綠滿家
攝 / 北京吃貨小分隊
這樣回憶起來,自助餐的儀式感完全不輸西餐
西餐是兩個人的事
自助餐是一群人的事
你一個人可能吃得垮川王府
但絕對吃不垮川王府+它對面的臺北石頭火鍋城
網絡配圖,與內容無關
【1】
說起川王府
就不得不提下 成都90年代那批風風火火的自助火鍋
火鍋永遠是成都人的情愫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自助火鍋在成都很受歡迎
川王府是成都市的火鍋地標之一
1997年開業,在雙林路127號屹立了13年
見證了猛追灣小學改名為猛追灣雙語實驗學校
旁邊的天然居茶樓變為紅旗連鎖
它應該是成都第一家大型自助火鍋超市
39.8元/客,必須脹到喉嚨管才出來
大人們永遠對川王府的肉蟹和北極蝦充滿興趣
而我就喜歡那些花裡胡哨的小蛋糕
雙色的那種1元蛋筒冰淇淋
印象深刻的還有滑劑劑的路面
我相信好多人都差點打滑在去拿菜的路上
攝 / laky
2010年,小夥伴說川王府要歇業了
門口在搞大甩賣,火鍋盆都在賣,還賣120元一個
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曾經叱吒風雲的川王府就這樣退出了成都的火鍋江湖
在門口等8路公交,再也聞不到火鍋味兒了
攝 / 四川在線
比川王府先關門的是它對面的臺北石頭(頭)火鍋城
開在五糧液大酒店那裡
紅色的霓虹燈招牌,店招是繁體字
回憶起來,價格比川王府一客要貴10元
不過到後來,越來越喜歡臺北石頭火鍋城
人少清淨,放著Yesterday Once More的鋼琴曲
最重要的是,沒人和你「搶」菜了
蟹、蝦、墨魚仔的庫存永遠是滿格的
人生中第一次吃沙茶醬也是在那裡
成都還有一家專門把「海鮮」拿來自助的火鍋
——大白鯊,只能說老闆兒太港火了!
大白鯊是成都的第一家海鮮自助火鍋超市
每次汽車開過人南立交
都能瞥見大白鯊的霓虹燈牌,好拉轟
然而參與自助的海鮮並不多,大家都在瘋拿生魚片
配圖與文字無關
傳聞中魏群還在那裡舉辦過婚禮
對於1993年以前出生的成都妹兒來說
魏群、馬明宇比C羅、梅西要親切多了
東門的自助餐扛把子是川王府
西門則靠撫琴的榮興苑撐場子
說起榮興苑,好多西門人都去過
也是1997年開業
菜品價格和川王府的定位也差不多
同一時期,還有一家自助火鍋叫家家粗糧王
開在成都的第一家肯德基附近
那個時候肯德基的logo是雞,家家粗糧王的logo是鴨
搞不懂的是明明是自助火鍋
偏偏給自己取了養生湯鍋的名字
最大的彩蛋是
相比起過生日半價優惠
他們家過生日的人免費!!!
攝 / 貓兒打球號之魚骸肉粽
說起過生日免單的自助火鍋
不得不提下綠滿家
綠滿家也是成都的地標火鍋
開在春熙路南口當頭,西南書城對面
10年川王府歇業的時候
《天府早報》記者採訪了綠滿家
當時,成都已有一批自助火鍋已經倒下
而綠滿家卻依舊保持著自助火鍋鼎盛時的業績
攝 / liyiliuhao
記憶中最後一次吃綠滿家
是大學寢室聚餐
結帳時每個人掏出了學生證,省10元
後來,它搬到了斜對面的藍光大廈
現在,綠滿家在大眾點評登記已歇業
最後一條點評是2017.6.23
大概也是在2010年的時候
成都高端火鍋皇城老媽推出自助模式了
一樓是自助餐,120元/位
那二年生,來成都的明星都喜歡去皇城老媽
後來,皇城老媽又在IFS和太古裡開了旗下新品牌壹小館
打破了傳統自助火鍋的模式
【2】
成都「異國」自助餐
通常以披薩、牛排、烤肉為招牌菜式
餐廳名帶有濃鬱的異國氛圍
好倫哥、金漢斯、巴西烤肉、醉燒刀、法米利西餐
當然其中也不乏外商開的
攝 / 吃蛋糕的魚
說起披薩自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好倫哥
當年高中散夥飯就在八寶街的好倫哥
我們喝了幾輪瓶裝啤酒,拿了七八輪菜
十幾種花花綠綠的披薩
牛排、意面、烤雞翅、炸薯格循環……
幾年過去了
八寶街的好倫哥關門了
春熙路的好倫哥變成了海盜夜店風
盤子也從紅塑料盤換成了白瓷盤
攝 / 過往微笑_殤
如果說披薩自助的代表是好倫哥
那烤肉自助的代表絕對是雙楠伊藤旁邊的金漢斯
金漢斯就是那二年生的「網紅店」
吃了必須發個朋友圈炫耀
金漢斯主打巴西烤肉
和一般自助不一樣,除了自選菜區
最扯眼球的就是滿場跑的服務員
拿到鐵叉叉到處轉悠
轉到你那裡,就用夾子ma兩坨肉下來
服務員鐵叉上的烤肉不完全相同
有的叉的是烤香腸、有的叉的是烤培根
食客就眼巴巴望到最渴望的那個「服務員」
我觀察過,培根、香腸、雞翅的出場頻率最高
牛肉、叉燒、海鮮略低
巴西烤肉在成都風靡過很長一段時間
就像現在的潮汕牛肉
記憶中是零幾年的時候
除了金漢斯,當時成都還有好多「巴西烤肉」
春熙伊藤對面的特步樓上有一家,就叫巴西烤肉
坐直升電梯上二樓,電梯門從背後打開
進門處,老闆為了營造南美氛圍
搞了個巨大的鸚鵡鳥籠
在那裡我發現原來香蕉烤出來更好吃
圖華西都市報·成都飯店爆破現場
還有一家比較低調的巴西烤肉
開在成都飯店一樓
價格是78元/客
換算下來,和現在吃個酒店自助差不多
12年成都飯店爆破的時候
心頭咯噔了一下那家烤肉
再後來,春熙路開了好多「韓式烤肉」
潮人聚集地香檳廣場也變成了以烤肉撐場子的「自助餐廣場」
利川家、加太賀、北海道日本料理、澳洲肥牛涮涮鍋…
如今,香檳廣場又變成了「火鍋廣場」
每天夜晚牛油飄香
【3】
順便提一下「沙拉自助」
當年在網上流傳最嚇人的兩個攻略
除了「如何吃垮金錢豹吃哭四海一家」
還有就是傳授「必勝客沙拉壘砌大法」
點一份28元的必勝客沙拉
服務員會給你個盤子,讓你自選沙拉
前提是每個盤子只能裝一次
訂這個規定時,大概必勝客沒有考慮到
吃貨無限的潛力!!
必勝客培養了一個又一個「沙拉建築師」
胡蘿蔔沙拉醬黃瓜換一種沙拉醬水果黃瓜……
而這場壘沙拉的民間競技最後以必勝客取消沙拉自助而告終
對了,豪客來也有自助沙拉
點一個牛排套餐,就可以送一次自助沙拉
大概是吸取了必勝客的教訓
我發現豪客來沒有用盤子用的是小碗……
【4】
回憶起來,那二年生自助餐的名字都取得粗暴簡單
大白鯊、川王府、金錢豹、綠滿家、巴西烤肉
現在的自助餐
恨不得把廣告語全部體現在餐廳名字上
XX酒店皇家環球海鮮牛排盛宴花園自助
配圖與內容無關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畢竟海鮮多不多、哈根達斯是否限量
才是如今大部分人評價一家自助的標準
今年開始,成都新開了好幾家日式放題和海鮮Market
日式放題其實挺好的
點多少吃多少,不容易造成浪費
很多東西還是現做也很新鮮
吃一圈大概日料所有的形式都能了解一點
人民南路上有一家禾風料理
成都老牌日料
這家也是很多成都人第一次接觸到放題
攝 / 明朗少年雷小帥
海鮮Market也是海鮮自助的一種
類似的還有海鮮姿造
海鮮不再是凍庫裡的了
大部分都是鮮活的,現點現殺
你可以看到鮑魚在你面前「跳舞」
師傅從水池裡現打撈基圍蝦
廚師當著你的面處理還在呼吸的生蠔……
這類自助的價格通常比五星酒店自助還要貴一丟丟
回憶起來,成都自助餐「被吃垮了」一批又一批
最穩的除了酒店自助,似乎還有一類……
R說,「畢業10年,在母校附近上班
看到門口的奶茶店和麵館換了好幾家
酸菜豆花火鍋、自助冷鍋魚、紙上烤肉仍然生意興隆。」
自助餐大概就是一種最徹底的對青春的集體式狂歡和發洩
圖 / 悠悠漫心
@Vista看天下
在這裡(好倫哥),不管你是玩勁舞團的普通屌絲,還是在夢幻西遊裡氪金的高富帥;無論你是穿著美特斯邦威窮女孩,還是穿著依戀小熊的白富美,都能在一起大口吃肉喝扎啤。
@大怪美食
我胃口不大,但是我有一個絕技,我隨時能吐。那次去正大廣場的喜多屋,居然有同事跟我比誰吃得東西多!我中途去廁所吐了兩次,回來繼續吃,完勝他。
@小雨吃吃喝喝
我同學說,去好倫哥吃披薩,不帶飯盒等於白去。啥子扶牆進扶牆出都弱爆了,邊吃邊裝才是自助餐最高境界。
@李大胖
小時候,我鄰居考100分獎勵吃肯德基,我要考雙百分才能獎勵吃家家粗糧王!真TM是別人家的孩子!!
@皮皮梨
有一次公司領導請客去吃金錢豹,瞬間感覺以前吃的自助都是浮雲,這才是自助餐界的「天上人間」!
@呆呆
有家自助打的招牌是哈根達斯不限量!我連吃了7個球,回去拉了一天。後來才聽說那家哈根達斯是歪的,一氣之下買了一桶哈根達斯。
#你有哪些吃垮自助餐、脹到喉嚨管的經歷#
寫留言告訴我
想當初,誰沒有吃自助餐吃到摳吐過!!!
註: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已標註出處
文 | 美食君
商務合作電話 | 微信:18380219616
投稿:278600737@qq.com
bigcheng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