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我是不得已而為之,奈何胤礽不爭氣,胤礽:我冤枉啊!

2020-12-14 黎顧百年

康熙皇帝一生最大的敗筆,可能就是康熙後期的九子奪嫡。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但是在康熙剛親政沒幾年的時候因為平三蕃被迫立皇太子,康熙對於皇太子胤礽的立,並沒有什麼考究,立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時間做考慮,只是為了穩定政權。

康熙立太子之時,正是清朝入關沒有多久的時候。此時的清朝,根基還不太穩,特別是康熙的根基還不太穩。康熙想要坐穩自己的皇位,必須要有大臣索尼家族的大力支持。而此時所面臨的外患就是康熙平三蕃的時候,康熙的子嗣,只有大阿哥和二阿哥,而面對群臣的相逼,康熙只能從中選擇一個,而選擇胤礽則是順理成章。

首先,胤礽的母親是索額圖的女兒,是首輔索尼的孫女。

在當時的情況是平三蕃離不開索額圖等大臣的大力支持,首輔大臣所代表的人幾乎是整個朝廷。只要首輔大臣支持,那麼平三番就多了一份助力。

都說康熙是千古一帝,但是千古一帝也要靠忠心的大臣來輔佐。沒有了忠心的大臣的擁護,那這個皇帝就什麼也不是。

康熙在立太子的時候,身邊的大臣都有誰呢?有皇后赫舍裡,有赫舍裡的父親索額圖,也有明珠,也有他的大皇子。面對著艱難的選擇,康熙到底要選擇誰呢?

康熙最終的選擇是索額圖,因為他明白索額圖的背後有什麼?而明珠此時有什麼?

其次,索額圖的女兒是康熙的皇后,那麼她的的兒子胤礽就是嫡子。

滿族進關之後雖然保留著八旗制度,但是多多少少也會受漢族文化思想的影響。漢族的文化制度中的嫡長子繼承制在大臣中和皇帝心中,都已經埋下了種子。那麼此時,康熙帝在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是不得不立。

雖然說漢文化制度對此時的康熙影響不大,但是嫡長子繼承制卻有著他得天獨厚的優勢,奈何胤礽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

最後,康熙對赫舍裡還是有很喜歡的。

赫舍裡是康熙的第一任皇后,面對一個和自己年歲相當的人,兩人之間還是有很多說得來的話題,兩人之間的感情還是很不錯的。

在康熙的皇后赫舍裡去世之後,康熙就再也沒有立皇后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

根據上面的不同的原因來說,康熙立胤礽為太子,也是無奈之舉,要有多方面的考慮,而且是對自己有利的方面。

相關焦點

  • 太子胤礽真的爛泥扶不上牆嗎?真實歷史上,胤礽為何被康熙廢掉?
    但戲說的背後,恰恰就是太子胤礽當時的情景。一眼望去皆是敵人,一眼望去皆是仁人志士,但卻不見一個光明正大之人。有明爭也有暗鬥,一刻不得消停。而對他威脅更大的不是別人,而更是康熙。這才是他邁不過去最大的坎。胤礽是滿清歷史上第一位公開冊封的皇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無論功過是非還是歷史影響,他都是一個代表人物。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赫舍裡產後大出血,一群御醫束手無策之時,康熙去看望赫舍裡氏,而赫舍裡氏奄奄一息的一個勁喊著皇上,卻說不出話來,康熙已經懵了,情急之下他也想不出來赫舍裡氏到底想說什麼。想一想赫舍裡氏當時大著肚子懷著孕,老公康熙卻天天往青樓跑,去痴迷於一個煙花女子,這放在現代女孩身上不早把老公弄死了,所以說連孝莊太后都說這事莫說放在皇后身上,就是放在民間女子身上也受不了啊。在赫舍裡氏難產時,孝莊太后更是直接怒斥康熙,說是康熙造成了赫舍裡氏懷孕時心情抑鬱導致了產後大出血,這番話是如刀子一般直刺康熙內心,所以康熙見到赫舍裡氏時是有些發懵有些無措。
  • 被忽略的太子胤礽,康熙也曾忍不住誇獎,為什麼還多次被廢呢?
    這在當時的康熙看來是不可容忍的,而太子私下也曾說過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翻譯就是從古至今哪有當四十年太子的人啊,意思就是想儘快登基稱帝,嫌自己老子康熙活得太久了。但是當時的康熙身體還很好,自然是不可能讓位給太子的,於是父子的矛盾開始出現,只是還沒有完全激化 。二、不修德行,貪財殘暴據說太子胤礽脾氣不太好,貪財,好色,而且還虐待宗室子弟,自覺高人一等。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為何會看上康熙的妃嬪?各取所需罷了
    殊不知,就因為這句話讓康熙皇帝對其另眼相看的同時,也惹得太子胤礽記住了這位名義上的庶母。就因為身居太子之位,胤礽幾乎成為了所有皇室兄弟的眼中釘、肉中刺,攻擊、陷害、心機、手段接連不斷,鄭春華的舉動無疑讓太子胤礽感覺到了溫暖。於是,太子胤礽便選擇了一個最不合適的方式同鄭春華無限親近,以致兩人之間發生了荒唐關係。
  • 太子胤礽,究竟為何被廢?康熙的一道諭旨,揭露其荒唐行徑
    在這份決定中,康熙皇帝列舉了太子胤礽數項罪行,尤其是其「專擅威權,鳩聚黨與,窺伺朕躬起居動作」的瘋狂表現,甚至對康熙皇帝造成了「不卜今日被鴆、明日遇害,晝夜戒慎不寧」的巨大威脅。再加上其長達二十年的「不法祖德,不遵朕訓,肆惡虐眾,暴戾淫亂」,才讓康熙皇帝做出了廢除其太子之位的決定。
  • 太子胤礽是康熙最喜歡的兒子,為何最終沒能坐上皇位?
    比如《雍正王朝》將胤礽塑造成了一個貪圖利益,枉顧民生,任性狂妄,圖謀不軌的人,甚至在劇中他竟然與皇帝妃嬪私通。其實這是錯誤的,這是嚴重的不尊重歷史的行為。康熙皇帝與赫舍裡皇后之間的感情是非常好的。赫舍裡皇后為康熙生了兩個兒子。其中第一個兒子,出生沒過多久就夭折掉了。而這第二個兒子,便是胤礽了。由於遇到了難產,赫舍裡皇后在生下胤礽之後,便去世了。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胤礽真的是個懶惰的人嗎?兩次被冊封為太子,卻都被康熙親手廢掉
    但遺憾的是,胤礽最終還是讓他失望了,不僅沒有政治才能,品行也不端正,對康熙不孝對兄長很不友好,甚至還一直記載著他和庶母曾經有過不清不楚的感情。這樣的事情也未免令人感到疑惑:當真是胤礽軟弱無能嗎?如果這真是一句俗話,沒有治世之才,為什麼康熙還要用他作儲君呢?
  • 21歲生下太子胤礽,11歲嫁給康熙,她是康熙一生最愛的女人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非常非常尷尬,他名為胤礽,是康熙之子,還是康熙親自訓練培育共歷時約三十六年之久的皇太子。甚至,胤礽還當了37年的太子,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子。而胤礽之所以能成為大清最後公開冊立的皇太子,獨得康熙幾十年寵愛,讓康熙親自撫養他幾十年,都是因為胤礽的親生母親,即康熙皇帝一生最愛的女人和一生的白月光——孝誠仁皇后赫舍裡。康熙皇帝並不是一個專一的人,他一生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後宮妃嬪無數,雖不專一,但他依舊有最愛的人,他一生最難忘的白月光。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只是一個荒唐昏聵的無能之輩?你可能誤會了
    被康熙皇帝撞破醜事後,太子胤礽要麼想辦法自保,才會去找自己的鐵桿兄弟——胤禛、胤祥商量對策;要麼,就是孤注一擲,準備調兵謀反。可見到胤祥以後,胤礽直接給出了一個最沒出息的目的——「我是特意來託付家小的」,這是不是有點不正常?
  • 康熙這個皇子只活了幾歲,但因為他,做了33年太子的胤礽被廢
    半年中,就隨駕三次,可見康熙是恨不得時時將他帶在身邊,讓他打小就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才幹的。不過,胤衸生在深宮大院,自幼嬌生慣養,就像溫室中的花草一樣。所以,長途奔波再加上舟車勞頓,他的小身子骨顯然吃不消。在「七月行圍」時,突然兩腮腫脹,高燒不退。當時,康熙除了帶上胤衸外,同時隨駕的還有胤礽、胤褆和胤祥等八位皇子。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復出後,作為太子黨的四爺為什麼撂挑子不幹了
    康熙老爺子把持著所有權力,不僅如此,他讓每個成年阿哥開府建牙,並且都有各自的差事,這是康熙吸取了前明的教訓,讓所有兒子們都獨擋一面,這原是極好的,但時間一長,兄弟們難免就有了想法,都是龍子鳳孫,憑什麼你胤礽當太子,大家都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我未必比你胤礽差,指不定還比你優秀呢,這樣一來,大家都盯著胤礽,太子稍有差錯,就會有兄弟們給康熙吹耳旁風。
  • 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皙,為什麼乾隆時期能聚集眾多王公大臣謀反?
    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弘皙,因為他的知名度不高,也許有人搞不清他是誰,但是如果提起他的父親,熟悉清朝的康雍乾歷史的人,就一定知道,他的父親就是康熙兩次廢掉的太子胤礽。這個弘皙據說非常受康熙皇帝的喜愛,康熙帶進皇宮撫養的孫子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弘皙,第二個才是乾隆。
  • 六安茶不是指茶,而是在暗示妙玉的身份是太子胤礽第六女
    若是妙玉的父親是固山貝子以上的爵位,她家不應該在姑蘇,而是在都中,也找不著這麼個地方啊?所以我們不能用地名原型來破解蟠香寺的含義。而且玄墓聽起來也不像個地名。薛蟠當我看到「蟠香寺」的個名字時。我想起這樣一個問題,《紅樓夢》中只有兩處「蟠」字,一處是這個「蟠香寺」,另外一處是薛寶釵的哥哥「薛蟠」。
  • 胤礽本有一手好牌,卻硬生生將牌打爛,最後被終生圈禁在宗人府
    胤礽五歲的時候,染上了天花,在那個時候,天花可是個要人命的病,康熙小時候也染上過天花,自然知道得了這種病是十分兇險的。於是,康熙特地放下了政務,奏摺不批了,扔給了內閣那幫大臣,而康熙自己日日夜夜的守在胤礽的床前,親自照顧他。這在當時來說,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了,因為在康熙的所有兒子中,生病了也從沒得到康熙如此的照顧。
  • 廢太子胤礽死後,留下五個女兒,十幾個兒子,雍正是怎麼對他們的
    圖片對此,胤礽是不確信的。隨著時間越久,在皇帝與儲君、諸皇子與皇太子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日益加劇。胤礽越發煩心,行為處事也失去了往日的風範。而在康熙眼裡,卻是自己這個兒子越來越不像話,所作所為越來越不符合一國之君的要求。終於,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巡幸塞外的時候,期間發生了幾件事,讓康熙和太子胤礽的矛盾徹底激化了。首先,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報告了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
  • 秦可卿核心密碼告破:天香樓非賈珍爬灰,而是寶玉原型胤礽偷情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孽開端實在寧」的真正含義。甲戌本此處有黑筆眉批:「判中才是秦可卿真正死因,真正事實。書中掩護真面,卻於此處逶迤」。看看,說得多清楚啊!他在說:秦可卿(林黛玉)的真正死因並非與賈珍亂倫而死,而是與賈寶玉的原型皇太子胤礽相約私會敗露,終為保護太子而自縊身亡。
  •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偽造太子手諭發動兵變,隱忍不發?
    因為當時康熙要把主要精力用於對付太子胤礽,錯綜複雜的形勢不允許再節外生枝。電視劇《雍正王朝》把康熙晚年諸子奪嫡的複雜局勢刻畫的淋漓盡致。將「太子黨」、「八王黨」、「四王黨」之間的明爭暗鬥呈現在觀眾面前。二阿哥胤礽是眾兄弟搶奪太子寶座的最大障礙。
  • 歷史上,真實的太子胤礽究竟是怎樣的?絕非昏庸鼠輩
    有的人會覺得登上了皇帝,坐上了帝王的寶座,便可以呼風喚雨,天下都為自己所有了,其實皇帝也是很無奈的,但畢竟那個位置是至高無上的,坐上去了便有可能名傳千古,作為離那個位置最近的皇子們當然不可能放棄這大好的機會,親兄弟之間明爭暗鬥流血犧牲也毫不留情,他們希望能夠討父親的喜愛,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坐上龍椅。
  • 安排雍正繼位是不是康熙的本意,康熙最想把皇位傳給誰?
    一方面,康熙皇帝在生活上給予了胤礽無微不至的照顧。除了安排自己當時非常寵愛的榮妃馬佳氏撫養胤礽外,康熙也時常親自照顧胤礽,特別是在胤礽得天花的時候,康熙放下所有的政務十二天之久,只為胤礽能夠順利康復。但胤礽終究是「爛泥扶不上牆」,為了王朝江山,康熙也只得最終將胤礽放棄。在胤礽遭到廢黜並被圈禁在鹹安宮的時候,他的兒子弘晳卻依然得到了康熙皇帝極大的寵愛,並將其撫養在宮中,而這也更加說明了康熙對於胤礽不同於其他皇子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