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想方設法建起八層停車樓 樓群裡「挖」出273個停車位

2020-12-21 騰訊網

距離居民樓只有13米遠,就在窗戶底下,竟能建起八層停車樓?這件難事兒,還真讓石景山區八角南裡社區辦成了!

這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通過創新引入社會資本,最大化滿足居民需求,反覆優化施工方案,攻克光照、燃氣管線、垂直空間有限等難題,在原有平面停車場位置,「挖」出了一座石景山區最大的社區內自走式立體停車樓。近日,這座立體停車樓正式運營,可為居民提供273個停車位。

緣起

引進社會資本建停車樓

八角南裡社區常住2000餘戶、6000餘人。「沒有地下停車條件,居民在冊登記1100輛機動車,停車位卻只有近600個。」八角南裡社區黨委書記李紅霞介紹。無奈之下,居民只能見縫插針地把車停在樓間空地、樹坑裡。「車停好幾排,深更半夜被叫下樓挪車,著急上班,卻被亂停車堵了門,都是常有的事兒。」居民劉先生回憶道。

八角南裡社區停車難的議題上了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了建設立體停車樓的方案。項目由北京靜態交通石景山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佔地約3000平方米,使用面積近8000平方米,不僅是石景山區面積最大的社區內自走式立體停車樓,也開創了社會資本投資建設並參與社區停車治理的合作模式。

難題

距離最近的樓僅13米

按照設計方案,停車樓距離26號樓20米,距離13號樓僅有13米。立體停車樓要建在居民窗戶底下,一大難題就是如何保證居民樓採光。

解題

下挖施工保證採光 設置擋板減少噪音

起初,有居民對停車樓可能出現日照遮擋提出投訴。項目方迅速組織設計單位,對周邊居民樓進行日照分析。結論顯示,優化方案中,地面部分約3層樓的高度,可以滿足大寒日日照時長超過3小時,符合這一時長不低於2小時的相關規範要求。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及居委會組織下,項目方針對光照的問題,與投訴居民進行了面對面「答辯」,打消了大伙兒的顧慮。最終,民意調查順利通過。

為了減少施工擾民,以及建成後產生的光汙染、噪聲汙染、尾氣汙染,停車樓四周設置了大量擋板,並對停車樓地面環氧地坪進行了加厚處理,減少車輛行駛時的噪音。

難題

避讓設施縮減一層空間

下挖施工,難題比預料中還多。停車樓東側不到1米處,就是調壓燃氣站外牆。項目方召集專家開現場會、論證支護方案確保施工安全,前後耽誤了一個月工期。向下深挖時,還在最底層意外發現了規劃圖紙外有年頭的人防設施走廊,地下部分只能縮減一層空間。

解題

錯層設計增加車位 設備利用垂直空間

損失的面積如何來補?記者在現場看到,停車樓一共8層,其中地上5層、地下3層,每層起起伏伏,並非在一個平面,而是採用了錯層設計。「直來直去的行車通道更佔用車位面積。」北京靜態交通石景山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李文興告訴記者,由於下挖施工難度較高,工期持續了近半年時間。

這座立體停車樓包括不同類型的停車位,比如子母式車位、機械式車位,都是為了提高空間利用率。

地上2層挨著窗邊一塊邊角地施劃了三組共6個停車位,每組車位首尾相連,只有前車開走、後車才能進出。這種子母式車位,非常適合有兩輛車的家庭。通過前期調查,八角南裡社區擁有兩輛車的車主佔8%左右。

「對於地下損失的一層空間,我們也進行了彌補。」項目方相關負責人王豔青帶著記者走進地下3層,這裡架設著機械式停車設備,利用垂直高度,把停車位數量增加了一倍,可以停放52輛車。

難題

高投入如何收回成本

由於下挖施工難度極大,八角南裡社區停車樓基礎投資2600餘萬元,平均每個車位投資約10萬元。這麼高的投入,如何收回成本?李文興坦言,短期收回成本非常困難,「我們更多是站在國企角度上,履行社會責任。」

解題

增加便民服務 多種方式增收

運營方正在考慮結合小區便民服務提升,通過多種方式增加收入。比如,在已滿足社區居民停車需求基礎上,將八角南裡停車樓閒時車位,通過線上預約機制,錯時共享給周邊單位、寫字樓用戶。「預約認證機制,主要是為了明確停放時長,確保商業停車不與居民停車時間衝突,實現停車行為、停車人員可控。」李文興告訴記者,在停車服務方面,未來還將在部分車位安裝充電樁,充電服務也能帶來一定收入。

此外,還將充分發揮為社區打造生活服務圈的能力,研究利用停車樓邊角空地,與電商平臺共享大數據,打造物流企業前置倉、購物自提點,解決配送「最後一公裡」;另外,還可以根據居民需求,提供類似便民洗車、理髮等服務空間。

點讚

疫情期間免費使用

受疫情影響,完成施工後,這座停車樓一直對周邊車主免費開放使用。

「考慮到現場登記、驗證可能出現人員聚集,我們決定先讓大家免費用著,解決眼前停車困難。」王豔青介紹,直到上月底,這座建設過程歷經坎坷的停車樓才正式投入運營。

誰能停進來,怎麼收費?出於公平考慮,對於完成「五證合一」(身份證、駕駛本、行駛本、房產證、戶口本)的用戶,每個月收費300元,其他常住居民停車每個月收費360元。

上午10時,市民史先生將車開出停車樓,對他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下班不用急著回家搶車位了,「雖然停車費比之前漲了,但是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大家有地兒停車了,小區裡環境也跟著提升了。」記者注意到,此時無論是停車樓,還是小區內地面停車位,都有不少空位可以停放。「未來,我們還將跟周圍共建單位進行資源共享,進一步解決居民夜間停車需求。」李紅霞介紹。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天津這個老舊小區 停車難 現在增加了150個停車位
    我是佳榮裡小區居民,現在老小區內的車位已經滿了,馬路邊的公共車位也是爆滿,身邊很多小區居民包括我自己,都需要買車用車,卻沒有地方停,這種情況請問有沒有辦法解決嗎?回復北辰區委督查室經與佳榮裡街了解,佳榮裡社區屬於舊樓區,根據《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舊樓區提升改造後長效管理的意見》相關內容,在確保消防車通道暢通的前提下,管理服務單位可以利用小區內共用場地和道路劃定機動車輛停車位
  • 這個小區「憑空」增加66個停車位,靠的是……
    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間,因小區道路拐角處的「自闢」停車位引發的會車困難,常常讓不少車主頭痛。關鍵還是停車位惹的「禍」~據悉,該小區有540戶居民,而停車位只有166個,供需矛盾大,居民停車都得「搶」車位。
  • 杭州某小區一夜之間多出87個奇葩停車位!業主群炸鍋了……
    這個官司就是我們的業委會代表我們小區業主和順發恆業開發商在爭奪這塊區域的所有權。因為我們也沒看到規劃圖紙,現在也不清楚這塊停車場是否屬於我們業主的公攤面積還是開發商的地。 這停車位我們也停了十幾年了。之前是他們工作人員免費停車,然後我們業主停車每次5元。
  • 停車不在難!華山十七街坊小區拆了物業辦公樓改建6層停車庫
    對家住西安市新城區康樂路華山十七街坊小區的居民來說,停車難問題一直讓大家頭疼。 據了解,華山十七街坊小區位於西安市新城區康樂路南段,是西北工業集團華山廠家屬院。
  • 從「見縫插針」到車位管夠,威海環翠區老小區「騰」出248個停車位
    「瞧瞧我們新改的停車位,整齊又帶著精緻範兒,下次你們再來做客,樓前就有規範的停車位,停車,管夠!」  順著聊天記錄往前翻,近兩個月來,宋愛華每隔幾天就會在群裡分享著老小區的新變化。說起老舊小區改造,宋愛華最滿意的地方就是停車位,「停車位改到了我們的心坎裡了」。  建成於1994年的觀海小區,經過風吹日曬,最初規劃設計的停車位標線早就模糊不清,讓人難以分辨,大家索性就「見縫插針」,隨停隨走,帶來了不少安全隱患。
  • 蘇州滄浪新城四季晶華小區物業擠出30多個停車位卻遭業主投訴
    小區停車難已是普遍現象,蘇州滄浪新城四季晶華小區的物業想方設法「擠」出了30多個停車位,照理說是件好事。可他們卻遭到了小區業主的投訴,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7月22日)家住滄浪新城四季晶華小區的王先生向晚報熱線96466反映,他的車停在小區大門兩側的商戶前,保安前來向他收取5塊錢的停車費。
  • 小區1樓是架空層,2樓的房子會很便宜,地震時,高低層哪個風險低
    無意中發現自己所在的小區,當初看房時,二樓是同一棟所有樓層中價格最低的。仔細看規劃圖時,發現一樓是架空層,二樓之所有便宜,可能會存在以下4個缺點。1、噪音凡是一樓設計成架空層的樓盤,平日裡少不了在下面活動的人,大爺、大媽、小孩子一天到晚的吵鬧、唱歌等避免不了,有些車位不夠的小區,還有人直接把架空層當成了停車場。
  • 鄭州社區立體停車庫現狀:沒有建的小區蠢蠢欲動,建好的小區開發商...
    4月15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探訪該小區地下車庫發現,小區只有一層地下停車場,部分車位設立了雙層的立體機械停車位。惠濟區一小區,地下車庫的立體停車設備。同行的一位女業主對河南商報業記者說,2018年底第一批交房時,小區地下停車庫大部分的立體機械車位已經進行了拆除,僅餘目前這些。
  • 長樂這些公共停車位不能停車?不存在的!
    隨著長樂私家車增多「車位少、停車難」這一大難題困惱了許多市民尤其是好不容易發現個空位卻被人鎖上了部分商家將公共車位據為己用公共停車位被「花式」霸佔現象你遇到過嗎?……近日就有網友在12345平臺上投訴長樂區龍景路龍門商住樓門口一排的公共停車位就被沿路店家用電動車或者椅子及物體霸佔更有店主聲稱「店門口的車位是屬於店鋪的,不讓停車」對此,長樂區城建監察大隊表示在接到投訴後已組織執法人員前往龍門村龍門商住樓周邊查看情況
  • 無錫三年將新增停車位3萬個以上 緩解停車難
    原標題:三年新增停車位3萬個以上 市區停車難年底有望緩解   日前,記者從無錫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無錫計劃增加10000餘個停車泊位,目前全市建設進度已達80%,年底有望完成年度計劃,將有力緩解停車難問題。
  • 小區地下停車場停車被刮蹭26次,不是我車技差,而是停車位實在太窄了
    家住虹波路的葉清女士下班回家,將車開至小區地下停車場,準備倒車入庫時,車的右前處被刮傷了。這已經是葉女士在停車時被刮蹭的第26次。「不是我車技太差,而是停車位實在太窄了,稍不注意就會刮到牆上。」葉女士說,自己在2012年購買了車位,但車位寬度只有2.2米 左右,平時將車停好後,也只能勉強打開車門,從車縫鑽出來,「如果是男士開車的話,肯定出不來。」對此,葉女士感到十分無奈。車位不符合標準停車後下車麻煩與葉女士有相同煩惱的,還有小區業主曾培文先生。曾先生說,自己買車位時車是一輛兩廂小車,勉強夠停。自從換了一輛越野車後,麻煩便接踵而至。
  • 停車更方便,嘉定今年新增共享停車位722個!附20個共享停車場(庫)信息
    停車更方便,嘉定今年新增共享停車位722個!徐先生告訴記者,原來小區停車位特別緊張,「以前這個時間就沒位置了,只能停在馬路邊,不安全還容易吃罰單。」上雋嘉苑小區共有車位900個左右,但是小區內登記在冊的私家車卻超過了1000輛。
  • 建起公共晾衣架 小區「蜘蛛網」不見了
    建起公共晾衣架 小區「蜘蛛網」不見了 2020-12-24 17:23:44   來源:蚌埠新聞網
  • 溫泉街道泉塘社區:新增222個停車位 解決「停車難」問題
    (通訊員:劉治乾 任婧)11月17日,走進泉塘社區聶家灣巷,整齊劃一的停車位,有序停放的車輛,乾淨整潔的路面,一股文明祥和的新風迎面而來。「以前,亂停亂放現象很嚴重,經常擁堵不堪,這次社區幫我們重新規劃了停車位,為我們居民解決了燃眉之急。
  • 左轉轉右轉轉,圍著小區兜圈圈,這兩個小區也有自己的辦法對付停車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蔣小燕 周小娟 何海萍「停車難,停車難,難於上青天!左轉轉,右轉轉,圍著小區兜圈圈!停車位,早佔滿,樓前樓後路兩邊,密密麻麻連成片……」這是流傳於杭州西湖區西溪蝶園小區的一首順口溜。很難想像一個新小區也一樣停車難。
  • 北京花園路街道龍翔路老舊小區停車難,居民提建議
    路側施劃斜列停車位,設置立體停車設施,拆除地鎖……為了解決龍翔路兩側老舊小區停車問題,街道社區想了各種招兒,可停車資源仍捉襟見肘,居民眼巴巴盯著拆遷騰退後的一大片空地,希望空地上規劃的公園能夠配建停車設施。居民希望拆遷空地能規劃出一塊停車場。馬甸公園的地下停車場入口。
  • 今天,又有一波小區上榜「邋遢小區」,名單就是……
    3號樓部分樓層有居民將電動車停放在樓道內充電,雖然小區的負一層安裝很多充電插口,但使用率卻不高。 據居民介紹,小區上房時間短,停車場內大量的建築垃圾應是居民裝修後遺留的,垃圾越堆越多,一直無人清理,現在回家停車成了難題。
  • 為緩解停車難,揚州新增790個免費機動車停車位!
    在新畫停車位的路段,從停車位起始處到結束處均設置了停車標識牌,牌上只寫了「臨時停車泊位」,沒有停車時間或費用信息。揚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夏斌警官介紹,目前交警部門在邗江路、揚子江路、維揚路和國展路的部分路段,非機動車道上增設了790個臨時停車泊位。
  • 西城區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出幸福新天地!
    僅有三棟六層住宅樓,共計24個單元382戶,戶均使用面積49平方米的小區,存在停車難、違建多、設施老舊等問題。停車位改造改造前,白雲觀七號院只有53個停車位,遠不能滿足居民需求。經過改造後,小區地面正規停車位有55個,立體停車位有26個,臨時車位有20個,數量比原來增加了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