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8.7分!今年最高分國產片如何誕生?

2020-12-16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受眾窄、排片少、票房低,《棒!少年》上映首日,和大部分院線紀錄片一樣遭遇如此命運。

不過在上映前,包括周迅、馬伊琍、李冰冰、文牧野、徐崢、黃渤、易烊千璽、黃軒、黃曉明、陳可辛、井柏然、周冬雨等數十位電影人先後支持這部紀錄片,為它發聲。

《棒!少年》上映首日排片約1%

憑藉的當然是口碑過硬的底氣,影片在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上斬獲最佳紀錄長片和觀眾選擇榮譽,豆瓣評分目前高達8.7,可以說是今年評分最高的國產院線電影。

棒,是棒球。少年,是一群來自全國各地貧困地區的少年。

他們被選進北京市郊的愛心棒球基地,跟著70歲傳奇教練「師爺」學習打棒球,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隊——「強棒天使隊」。

體育題材電影往往充滿勵志和熱血色彩,但這部紀錄片不止於展現體育競技本身,它更關注棒球少年背後遭遇的家庭變故與貧困處境,關注他們改變命運的可能性。

這樣的電影也可能陷入刻意的煽情套路,不過影片沒有過度渲染,使情感表達變得廉價。

而是以客觀的態度,同情的視角,拍出了一群棒球少年的愛與憐,平衡了笑與淚,以棒球為名,拍出了棒球之外的人,看到了更為廣闊的社會階層面貌。

1

棒球少年,何以為家

「大家好,我叫馬虎,今年十二歲,來自十字路口。走丟了,然後就被棒球愛心基地撿到了。」這是「強棒天使隊」裡的馬虎在片中的自我介紹。

馬虎

馬虎是主要拍攝對象之一,來自寧夏,生下來3個月,媽媽和爸爸吵架後離家出走,靠賣羊肉串為生的爸爸也把他丟給奶奶,就出門打工去了。

馬虎從小和奶奶一起生活,成了村裡的「小老大」,自封「遊俠」,自由散漫,有著一股難以管教的野性。

剛到基地時,馬虎無法融入集體、遵守紀律,他想當「老大」,處處惹事,和隊友打架,表現欲也極強,喜歡倒立,喜歡翻跟頭,還喜歡跟著網絡神曲《摩託搖》唱跳。

總教練「師爺」張錦新是愛心棒球基地創辦人孫嶺峰教練的恩師,他希望能從這群來自山溝溝的孩子裡帶出一個打進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明星球員,他認為馬虎是個好苗子。

總是惹是生非的馬虎會聽「師爺」的話,但只是在表面上,往往上一刻服從,下一刻就忘了。比如「師爺」在訓練場上對球員說:「應該把你們訓練都成一匹狼」,剛剛被教育的馬虎卻在一旁淚眼婆娑,氣鼓鼓地抱怨:「我就是個流浪狗!」

馬虎的表現令人失望,但電影很快就拍到了他的另一面。當沒人願意和馬虎睡一屋時,怕黑的他會找來一條安全帶把自己捆在床上睡覺;當夜晚一個人在外遊蕩,他會哼唱起「媽媽呀,媽媽呀我想你,離開我之後,我的天空就下起雨。」

馬虎雖虎,他仍然是一個需要溫暖與關懷的孩子。

另一個主角是比馬虎年長的小雙(梁正雙),出生前他爸爸因病去世,媽媽生下他和雙胞胎哥哥後就離開了他們,後來哥哥送給別人,唯一的親人二伯獨自撫養他。

小雙的性格和馬虎完全相反,他是球隊裡的「元老級球員」,但個性內向,缺乏自信,抗壓力不足,作為主力,常常會因為比賽表現不好陷入自責與無助。

小雙

「強棒天使隊」還有更多如同馬虎、小雙這樣來自破碎家庭的貧困少年。孫嶺峰教練在片中說:「馬虎這樣的孩子,要不是幹棒球,出門就是一流氓。我小時候也這樣,所以我很感謝師爺。」

這也是他創辦愛心棒球基地的主要原因,集中4歲到18歲的少年進行專業化棒球訓練,管吃管住管學習,避免他們在閉塞的貧困環境裡成長為「混混」。他也有遠大志向,要為正在起步的中國棒球產業培養更多運動人才。

馬虎和小雙在電影裡是「一體兩面」,猶如棒球比賽裡的「一攻一守」,投球、接球、揮棒…基地是他們短暫停留的家,棒球是他們衝破命運的武器和踏板,以在未來抵達一個真正屬於他們的完整的家。

影片沒有完全停留在原生家庭對他們的影響,也拍到了棒球基地這個「家」遭遇的無奈和困境。因為拆遷需要,棒球基地和宿舍、給球員上課的小學和南方的訓練場都要被拆除,而藏著心事的小雙也不想打球了…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我們可以看到這群棒球少年在片中高聲背誦《少年中國說》;他們前往美國準備比賽時,馬虎練習唱國歌,因為讀音不標準,老是把「奴隸」讀成了「努力」。

要從貧困與弱勢中翻身,何嘗不要通過努力?莫欺少年窮,這群孩子們叫板著他們的命運。

2

我不想再做會「消失」的紀錄片

「紀錄片到底能做什麼?」導演許慧晶在此之前拍了約十年的紀錄片,「回身一看好像什麼都沒有,你還在原地,你的拍攝方式也在原地,紀錄片這個媒介好像對你和對你的拍攝對象都不產生什麼作用。」

1905電影網專訪導演許慧晶

2017年10月,一個或許可以讓他走出原地的機會來了。他想拍體育題材,又認識了教練孫嶺峰,聽聞他創辦愛心棒球基地,接收了一幫學打棒球的困境少年。

棒球、少年、貧窮、愛心,這些關鍵詞背後肯定還藏著更多值得挖掘、紀錄的故事。許慧晶來到北京市郊的基地,採風、調研,「孫教練在場邊跟我介紹每個孩子,他們大概的家庭情況,了解後會發現這個事情的社會切面很豐富。」

有了戲劇性的人物,有議題性的表達,拍攝對象也沒有設限,能夠拍成紀錄片的一切基礎都有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依靠我們的能力,依靠我們的經驗,在這個容器裡去尋找」。

十五個孩子,個頭都差不多,穿一樣的棒球服,待了一個星期左右,許慧晶才把每個孩子都辨認清楚。在調研期間,有一個小朋友特別吸引他,那就是小雙。

「很多小朋友在旁邊玩耍,他就很安靜地坐在角落裡,躺在沙發上,玩一個小恐龍,他的眼神很憂鬱,很朦朧,沒有光,這個小孩心裡可能藏著很多事」,這個畫面深深烙印在許慧晶的腦海裡。

許慧晶此前拍片基本上是一個人拍一個人剪,這次採用多機位拍攝,現場最多有五臺機位,拍攝方式從平面變成了立體,對他來說是一次很大的挑戰和學習。

先以群像方式鋪開,全方位拍攝棒球隊,一邊拍也一邊觀察,重點挑選六、七個小孩近距離跟蹤紀錄。拍了兩次,許慧晶卻漸漸發現如果拍攝內容都是這些,成片會缺少「主心骨」。

「找不到一個絕對的主要人物可以把所有的人物關係串起來,實際上這個是很要命的,因為紀錄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主要人物給撐著」,在他感到茫然無措的時候,「救星」馬虎來了。

許慧晶第三次前往基地拍攝,馬虎也剛剛來到基地,「正好是他最炸,表現欲最強的時候。他不懼怕鏡頭,各種表演,各種搗亂。隊員、教練都圍著他轉,他有這種很神奇的能力,能讓所有人都圍著他轉。」

馬虎就像一根樹幹可以把所有人都撐起來,他打破了球隊原有穩定牢固的規則和秩序,「所有的矛盾衝突、人物關係靠他一個人就出來了,你都不用去找他,你只要把他盯住了。」

電影拍了大約700個小時的素材,拍全了四、五個小孩的故事線和時間線,考慮影片結構安排,敘事安排的空間以及時長限制等原因,最終剪成了小雙和馬虎的雙人雙線結構。

而隊長大寶、一壘手李曉博、主力遊擊手趙劍以及年紀最小的李海鑫等棒球少年背後同樣「揪心」的故事會在未來上線的網劇版中來完整呈現。

拍攝一年半,剪輯一年半,影片在今年7月參加影展時都未完成最終定剪,這半年來都在做剪輯修改,許慧晶說他們一直嘗試解決一個認知問題:「如何站到一個十歲的小朋友的身份去考慮?所以剪片子的時候,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十歲的小孩。」

為了觸及更多受眾,從這些現實素材裡對人物產生理解,引發共情。許慧晶坦言,他嘗試用故事片化的理念和方式來製作,從選題、切入口、呈現方式,從拍攝到剪輯的整體基調,都儘量靠近故事片化的需求。

因此,我們可以在棒球賽的拍法裡感受到《棒球英豪》漫畫式的熱血風格,在賽場下的紀實鏡頭中,真切感受他們的苦難與悲喜,在時而抒情,時而冷靜理性的敘述裡去體認他們命運裡的幸與不幸。

「我不希望我再做一個片子跟之前一樣做完就消失了,我想讓更多人看到。」

這是許慧晶拍攝《棒!少年》的初衷,他想通過影片讓更多人關注到這群小朋友和這支棒球隊,為他們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3

《棒!少年》之後

「強棒天使隊」在2018年受邀前往美國參加比賽,這也是中國棒球歷史上首次直接獲邀代表亞太區參加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

他們在對陣芝加哥少年隊時以1:11的比分輸掉了比賽。賽後,小朋友們痛哭流涕,馬虎也安慰小雙,小雙哭喊道:「你知道這麼一次比賽多難得,咱們對得起關心咱們的人嗎?」

這一幕觸動了導演許慧晶,「那一刻好像小朋友真的長大了,他說出了很多讓人震驚的話」。

比賽半年後,小雙突然離開球隊,偷偷跑回家,他想回到罹患癌症的二伯身邊,孫教練到他家怎麼勸都勸不回。

後來,許慧晶才慢慢理解小雙。他認為,小雙的家庭情況導致他極度缺乏安全感,他內心渴望親情,需要親人的陪伴和鼓勵,需要更多的信心與勇氣。

對小雙與親情的感悟促使影片形成這樣一個頭尾結構:開場,小雙獨自一人坐在山上的巨石上,眺望遠方,他不知前方是何方;結尾,他站在大樹下,對著山坡下的二伯大喊:「你不能扔下我不管。」

片尾響起是張震嶽的說唱版《再見》,歌曲唱道:「我不能答應你,我是否會再回來,不回頭,不回頭的走下去,我會一直勇敢的走下去。」此情此景此曲,無盡彌散著少年成長裡的困惑與堅韌,溫情與傷感。

「再見」之後呢?許慧晶透露,如今小雙又回到了「強棒天使隊」。長大的馬虎呢?他現在已經是U15組的主力隊員了。

「強棒天使隊」從最初的十多個球員到現在增加到五、六十名,還拓展出男隊 U15、U12、U10 和女隊 U10 四個年齡段組,他們繼續給困境中的孩子們尋找一個改變命運,選擇未來的機會。

馬虎長大了

拍完《棒!少年》之後呢?許慧晶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更多持續創作的可能性。

他現在正在東北長春拍攝下一部紀錄片,聚焦一個從城市到荒野郊區生活的中年人,他和家人養了很多動物,種植有機大米,也是網絡博主,經常與網友互動,展示他們的鄉下生活。

「他們如何適應鄉村的生活,他們有沒有可能給鄉村發展帶來一些可能性」,這是許慧晶感興趣的重點,「我會去思考人跟人的關係,人跟土地的關係,人跟自然的關係,人跟動物的關係。」

許慧晶在一席演講時引用了一句名言:「帶來一個雞蛋,只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事實。但如果帶來了一隻破殼而出的雞,這就是關於生命的故事。」

紀錄下任何現實生活,都離不開關於生命的故事,《棒!少年》如此,他的下一部新片也會如此。

相關焦點

  • 8.7分!今年評分最高的國產片如何誕生?
    受眾窄、排片少、票房低,《棒!少年》上映首日,和大部分院線紀錄片一樣遭遇如此命運。不過在上映前,包括周迅、馬伊琍、李冰冰、文牧野、徐崢、黃渤、易烊千璽、黃軒、黃曉明、陳可辛、井柏然、周冬雨等數十位電影人先後支持這部紀錄片,為它發聲。《棒!
  • 8.8分登頂2020年國產片口碑第1,《棒!少年》不僅有感動
    對於影迷而言,今年國產片在年末迎來一部口碑神作足以令人欣慰。自上周五院線公映以後,《棒!少年》在豆瓣獲得8.8的超高評分,穩穩鎖定國產片口碑第一;同時在貓眼和燈塔兩大售票平臺紛紛摘得9.3分和9.1分,在普通觀眾那裡也得到了極高的評價,三項數據足以讓《棒!少年》這部電影在2020年國產片裡封神。
  • 年度最高分國產片,再不看,我怕沒機會
    《棒!少年》以上情節,都被真實地記錄在《棒!少年》這部影片中。把他撿回去的,是棒球基地的愛心人士。這個險些走上歪路,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的山區男孩,目前已成為了一個優秀的棒球少年。棒球?在這之前,棒球少年在國內觀眾眼中的形象,大概是這樣:歲月靜好?明媚陽光?在《棒!少年》裡,你將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棒球少年。這部小眾作品,卻成了今年first影展上最亮眼的作品,年度最高分國產片。
  • 23萬人打出8.8分的國產片,看完只剩震撼
    這是部地道的國產片,西少說過儘量不碰國產片,所以,咱們這裡始終以海外影視為主,偶爾上一兩部國產經典。僅從題材上來說,《可可西裡》的命題無疑是悲壯與形而上的,它包含了生命、信仰、生存境況、人文關懷以及環境和諧諸多當代語境下時髦的哲學詞組。雖然是故事片,不過全片裡導演採用卻是一種類紀錄片的手法,這似乎已經成為了當代包裝成「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的一個標籤。
  • 《棒!少年》2020國產電影最高分,周迅千璽甘當「自來水」
    可它生生地做到了「公映三天就佔據豆瓣口碑電影榜首」經過數輪電影節、點映檢驗後,豆瓣開分9.3分,現在持續穩定在8.7分,截止到距離2021年只有半個月的今天,是2020年度當之無愧的國產電影最高分#上圖的分數是預告片中的,沒有來得及更新。
  • 豆瓣今年最高分,王一博強烈推薦的國產電影《棒!少年》來了!
    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中國和整個世界的電影市場都遭受了巨大的打擊,由於疫情期間電影院不開門,所以許多的電影都被迫下線,而影迷們也把2020年稱為文化生活最為貧瘠的一年,但即使是這樣,今年還是有一部紀錄片走入了我們的視線當中,成為了我們對於中國電影一個美好期望的起點。
  • 9.9分神作,今年最高分動漫電影誕生!真人版男主角選擇自殺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有什麼片子,是開分分數高到9.7分(滿分10分),還被觀眾嫌低的?短短1天,它的評分持續拉升,超1萬人把它從9.7分變成9.8分,又打到9.9分,之後又穩定在9.8分,已然是一部神作,成為年度最高分動漫電影!第四季,也是《進擊的巨人》最後一季,很多打出高分的觀眾,把它評價為心中的NO.1(第一)。
  • 《棒!少年》豆瓣8.7分,但票房慘不忍睹!這樣的紀錄片需要多點
    最近我們看到上映的新片裡面有一部紀錄片類型的《棒!少年》,但是很多人可能沒有聽過這個名字,或者也沒有看到太多的排片。這部紀錄片的演員可能沒有我們認知中的明星,但是講述了這樣的故事,讓我們看完感動。現在這部紀錄片可以看到豆瓣的評分是8.7分,非常不錯的成績了!雖然評分很高,但是從票房上來說,那就是慘不忍睹了,上映以後,排片真的是少的可憐,和題材也是有很大的關係。
  • 2020年度「國產片之王」,這群少年終於藏不住了!
    我不希望你錯過這樣一部電影——一部國產片,還未正式上映,便拿下豆瓣8.7的高分,實打實的2020年度「國產片之王」。 早在今年西寧FIRST影展上,許慧晶導演的《棒!
  • 《棒!少年》刷屏!這部年度最高分國產電影背後的故事,你想不到有多燃
    少年》刷屏之前,記者就曾跟隨故事原型之一、棒球教練孫嶺峰踏進過讓那群孩子「重獲新生」的地方——位於京津冀交界的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和許多第一次步入基地的人一樣,記者被孩子們的熱情包圍著。紀錄片中的主角——那個曾經充滿「匪氣」的馬虎,如今也長成了懂事的少年。 棒球如何改變人生?除了68個貧困兒童,這也是個關於孫嶺峰成長的故事。
  • 19上半年:進口片佔總票房47.5%,國產片「爆發」得看下半場?
    文 | Mia最近的進口片市場儼然百花齊放:《阿拉丁》被封迪士尼真人化最令人滿意的一部,《大偵探皮卡丘》靠賣萌票房破5.8億,《一條狗的使命2》口碑票房均不如前作但票房仍突破1.7億,從2018年度馬來西亞票房冠軍《大大噠》,到主打粉絲向情懷向的日本國民漫劇場版《龍珠超:布羅利》,再到豆瓣9.1分的德國催淚之作《海蒂和爺爺》,收割不同圈層觀眾。
  • 2020年上半年評分最高的七部國產片,全是冷門作品,讓人大跌眼鏡
    但這類影片拍得好的很少,豆瓣評分一般都在3到5分左右,而今年的《西行紀之再見悟空》成了另類,評分竟然在及格線以上。 3、《大贏家》 6.8分 以陣容和製作精良程度來看,《大贏家》實際上算是一部院線電影,只是它和《囧媽》一樣,走的是網絡發行的路線。大鵬領銜的這部喜劇作品,是今年上半年除徐崢的《囧媽》外,最具轟動性的一部國產片。
  • 這部年度最高分作品,上映9天,票房為何只有550萬?
    關注特殊棒球少年的紀錄片《棒!少年》,亮相影展之後便引發好評如潮。豆瓣評分一度高達8.9,公映一周多以後依舊強悍停留在8.7分。毫無疑問,這是今年國產院線作品中的最高分、最好成績。但這樣的狀況依舊讓人很無奈:《喜寶》這樣堪稱一無是處的作品都能有一億多票房,為什麼口碑很好的《掬水月在手》《氣球》《棒!少年》在商業上如此艱難?前有文藝片《氣球》排片不足1%,7.8的高分在國產華語電影裡可謂難得的好成績,但不夠商業化導致上座率不高,陷入影院不能給過多排片的尷尬境地。
  • 8.7分國產良心,答應我別偷偷下線!
    叄 | 強棒天使隊孫嶺峰是中國棒球界的傳奇人物,曾經是中國國家棒球隊主力隊員。2015年,他在北京郊區組建了「強棒天使隊」,希望用棒球改變一群困境少年的命運…紀錄片《棒!少年》於12月11日公映,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長片,豆瓣得分8.7分,是截至目前,今年院線上映得分最高的國產院線電影。
  • 曼城vs利物浦評分:福登8.7分最高 喬戈麥斯僅獲5分
    直播吧7月3日訊 北京時間7月3日凌晨曼城在主場迎來了利物浦的挑戰,本場比賽也是上賽季英超冠軍和本賽季英超冠軍的對決。最終曼城在主場4-0大勝利物浦拿到3分。本場比賽福登傳射建功,他也拿到了全場最高的8.7分,以下是詳細評分。
  • 2020年豆瓣打分人數超10萬,評分8分以上的電視劇,僅7部
    這一年中誕生了不少的好劇,我們以豆瓣評分為準,來盤點一下那些評分人數超10萬,評分高達8分以上的電視劇。數了一下,符合這兩個標準的,僅僅只有7部。一、沉默的真相51萬多人次打分,評分9.2分。二、隱秘的角落82萬人打分,評分8.9分要說今年最火的一部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當仁不讓。「爬山」梗玩到溜起,秦昊、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幾個更是光速火起來了。電視劇改編比原著多了太多驚喜,演員、製作有很多新意。這麼多人打出8.9的高分,當之無愧。
  • 專訪《棒!少年》導演:中產運動與貧困少年之間只隔著一份善意
    對"強棒天使隊"的孩子們來說,這個"家"的意義更加不凡。他們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家庭,在生活與成長上遭遇不同的困境。手中的球棒擊打棒球的同時,也向人生的磨難予以回擊。影片《棒!少年》記錄下了這群棒球少年不屈的青春故事。
  • 豆瓣評分高達8.8分《棒!少年》|心理學:他們不是問題少年!
    不僅斬獲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而且獲得「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的體育紀錄電影《棒!少年》,今天正式在全國院線上映。上映之初,各界好評如潮,媒體和明星紛紛助力。李冰冰點讚:「《棒!少年》記錄了一群貧困少年在生活中與自己的和解。當生活面臨巨變,成功難以觸及,和解不是妥協,而是戰鬥!」王一博感慨:「孩子們的出身很讓人心疼,但他們奮進、朝氣蓬勃的少年模樣,卻能帶給我們更多力量。」
  • 姚明生涯最高數據,41分22籃板7助攻8封蓋4搶斷,那周琦呢?
    麥可-喬丹是籃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無論你如何排名,他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而對於中國籃球而言,姚明無疑就是這樣的存在。姚明在籃球運動上所取得的成就,所帶來的影響力,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都找不到第二個人。
  • 《棒!少年》——和困境少年一起叫板命運,掙脫命運
    就在上周,由許慧晶執導的紀錄電影《棒!少年》在全國影院上映了。該片講述了一群父母早逝、離異、無人照顧的孤兒和問題兒童,他們是來自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通過打棒球努力掙脫自己命運的真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