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的整體是由脂肪組織、結締組織、乳腺組織、大量血管、神經及淋巴管構成。
組成前3種物質所佔比不同,乳房的形態就會不同。
●乳腺葉
將乳房比作一棵倒生長的葡萄樹。乳頭是「樹根」,乳腺葉就像是埋在脂肪的「樹叢裡」,向裡生長的那一叢叢「葡萄串」。
每個乳房大約有20個「大葡萄串」。每個「大葡萄串」由15-20片乳腺小葉「小葡萄串」構成。每片乳腺小葉由10-100個微小腺泡「葡萄」構成。
這些「葡萄串」主宰著乳房的生長發育,並排出分泌物,毒素及雜質。
而到了授乳期,「葡萄串」又會在催乳激素影響下分泌乳汁。
●乳腺管
乳腺管是小乳管和輸乳管統稱。
它們是在「葡萄串」和「葡萄」之間交錯連接的「葉脈」和「樹幹」,在哺乳期專用於乳汁的儲存和運輸。
哺乳的時候,「葡萄」產生的乳汁會沿「葉莖」小乳管流經「樹幹」輸乳管到達乳頭。
如果乳腺管不暢通將引發乳汁淤積,形成乳腺炎。
●乳腺指令員:激素
妊娠期時,「葡萄串」會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命令下迅速增生。
而到了授乳期,「葡萄串」又會在催乳激素影響下分泌乳汁。
另外,每月經期時,乳房都會在複雜的激素網絡作用下逐漸增大然後復原。
如果熬夜,暴食,情緒激動等狀況影響了各項激素的平衡,激素「指令」就會「大起大落」 「自相矛盾」,甚至「動蕩不安」。
這樣一來就容易引發乳腺增生之類的亞健康問題。在《為什麼十個女人九個乳腺增生》中詳細論述了激素的原理)
結締組織肩負著固定乳房,防止其下垂的重任。
乳房懸韌帶和胸大肌筋膜共同構成支撐乳房的結締組織,就像一個「提籃」,使乳房懸掛在胸前。
但是結締組織非常脆弱,會隨年齡增長慢慢鬆弛。
讓結締組織「提籃」更好地成長並保持強韌,對乳房的堅挺,圓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乳房懸韌帶和胸大肌相連,適當增加胸大肌的無氧鍛鍊,抬頭挺胸地走路,都能很好地促進乳房懸韌帶的血液循環,從而增強它的彈性延緩乳房衰老。
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是:許多姑娘認為穿著內衣能分擔乳房懸韌帶的負重,達到預防下垂的效果,這麼做真的有用嗎?感興趣可以點擊跳轉《內衣真的能預防下垂嗎?》
脂肪組織在乳房中佔有很大比重,直接決定了乳房的大小和形狀。
乳房的發育是由一個很微妙的激素調控系統在指揮和作用的,醫學上稱之為「下丘腦—垂體—卵巢腺軸」。
青春期時,「下丘腦—垂體—卵巢腺軸」系統會趨於成熟,分泌出各項激素共同作用於乳房,促使脂肪在此堆積
在其中,卵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卵巢發育不良或發生病變,激素指令紊亂,除了身體會發生一系列異常徵兆,乳房的自我調節也會出現紊亂,如發育不良,乳腺增生等等。
可見,健康的卵巢是乳房美麗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了解更多,點擊跳轉《二次發育的秘密》
除了以上三大組織,乳房內還分布著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經。
其中淋巴系統保護乳房進行排毒和免疫。
在女性乳房的組織內,整個乳腺的腺體、腺葉、腺小葉都被稠密而微細的淋巴網所包圍。
這些淋巴「網」就像汽車的氣濾、機濾的一樣過濾掉乳房代謝產生的垃圾,留下好的營養物質。
人體所有的代謝過程都會產生垃圾,乳房每天攝取了營養和氧氣維持正常運作的過程也會產生一定量廢物。
淋巴「濾網」把乳腺的「葡萄串」密密地包圍起來,確保代謝廢物在第一時間被運走。
淋巴結:好比淋巴「網」上的「一級接力泵」,四面八方搜集來的淋巴液,都要通過這個「泵」去進行篩選和過濾。
那裡可以把廢物過濾到血液,還有強大的免疫細胞能殺死細菌和病毒並產生抗體形成免疫力。
腋窩淋巴結 -- 位於腋下及其周邊
內乳淋巴結 - 位於胸口
鎖骨下/上淋巴結 --- 位於鎖骨
兩側乳房皮下淋巴網--位於兩乳外側
腋窩淋巴結約收集75%的乳房淋巴液,另外約25%流向內乳淋巴結。所以它們是乳房淋巴引流的「第一級接力站」
這兩個「泵站」是癌細胞最容易集結的地方,所以也是女生「乳房自檢」的重要部位。
淋巴結是乳房的重要排毒通道,建議姑娘們平日裡穿內衣不要壓迫乳房周圍密布淋巴結的位置,如腋下、乳房中間和側沿。
若乳房周圍的淋巴結出現腫大,凸出,或摸上去有疙疙瘩瘩的顆粒物,輕按下去伴隨著強烈刺痛感,都是淋巴結功能異常的信號,需要引起重視,預防乳腺癌。
淋巴沒有一個像心臟的泵來提供血液循環,淋巴液通過動脈和肌肉的張縮來施加向前的壓力。
運動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促進了淋巴循環系統。運動使得肌肉不停地收縮,來擠壓淋巴液的回流速度。
有氧運動和針對胸大肌的無氧鍛鍊都能很好地促進乳房周圍淋巴排毒,預防和緩解乳腺疾病。學習鍛鍊方法,點擊文末視頻
除運動外,以適當的壓力按摩乳周淋巴結,也能引發肌肉收縮推動淋巴液,幫助淋巴系統正常的運轉和工作。
舒適得當的乳房按摩能保障乳房順利排出毒素,促進更多的養分滋養乳房。
排版 / 紫蘭 Packy 大宇 Sian.L參考文獻
[1]鄭普澤.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你好乳房:塑造乳房健康美》
[2]弗洛倫斯·威廉士.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乳房:一段自然與非自然的歷史》
[3] 王文華.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乳房健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