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成人之前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甚至可能是很多人一生的分水嶺。
如果你的孩子將進入或正處於青春期階段,那麼一定要熟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徵和心理變化,這樣才能幫孩子安然度過這個關鍵階段,讓孩子順利地成長。
在青春期,由於性別生理的區別,男孩和女孩又有所不同。
這裡主要說說青春期女孩的心理特點和變化。
1. 自我
進入青春期後,女孩最明顯的改變就是獨立意識變強了。這個階段裡,女孩不再對父母說的話「言聽計從」,她們會更加變得自我,很多事情上都要自己拿主意,而且不想與父母商量。
如果父母不主動及時地對孩子的變化進行了解和溝通,仍然像孩子小時那樣去教育管理孩子,那麼很容易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引發衝突和親情關係。
2. 孤獨
青春期是女孩從孩子向成人轉變的過渡階段。隨著生理的變化、心智的成長及各種社會信息的侵蝕,女孩在自我意識增強的同時,也開始尋找自我的存在感。她們潛意識裡會產生對未來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該幹什麼,能幹什麼,由此也讓自己陷入孤獨的境地。
遇到這種情況時,父母就要給女孩多一些理解,要和她們交朋友,多和她們談心,做心理疏導,幫她們消除青春期的迷茫感。
由於更在意自我了,青春期的女孩很容易拿自己和她人比較,也由此很容易產生自卑感。不論哪裡有一點點覺得不如別人,就可能會無限放大,進而認為自己不夠優秀,變得敏感、軟弱、精神不振等,這種心理會對女孩造成極大的危害,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可能會嚴重傷害她們的自尊心、自信心。
4. 虛榮
每個人都有虛榮心,青春期的女孩尤其如此,甚至很多人的虛榮心就是在青春期給放大的。在這方面,同樣需要父母做引導,幫孩子建立正確合理的價值觀。
5. 嫉妒
與產生虛榮心一樣,青春期女孩在與她人做對比甚至攀比時,常會出現難以遏制的嫉妒心理,學習上、物質上、情感上都會如此。嫉妒能催人奮進,也能將人毀滅,怎樣將孩子的嫉妒控制在合理的範圍,甚至改造成正常的競爭意識,是父母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6. 早戀
青春期女孩,不論生理還是心理,都將由青澀走向成熟。她們此時都會對男孩產生一種莫名的好奇和「好感」,她們更願意和男生待在一起,喜歡和男生一起學習一起玩。如果遇到她們覺得優秀的某個男生,她們就可能把那個男生當成傾慕甚至崇拜的對象,會產生對未來的幻想,並願意和他多接觸相處,這也就是所謂的早戀。
家長要正確看待女兒和男生的交往,不論她是出於那種心理,好奇也好,傾慕也好,都是正常的。家長不要輕易的給她們扣上早戀的帽子,更不要指責和強行反對,所謂堵不如疏,這時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和交流,讓她們了解自己真實的內心情感。
7. 標新立異
女孩到了青春期,個性突顯,不想受家長的約束,而且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做她們覺得很酷很有個性的事情,這也是家長很頭疼的時候,因為有這種心理的孩子很容易沾染一些不好的習性,比如抽菸、喝酒、戀愛、炫富等。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嚴加注意,如果發現孩子交友不慎,或有養成惡習的苗頭,應堅決制止。
8. 厭學
有些女孩到了青春期,因為心思飄忽,心理複雜多想,在學習上會有所懈怠,尤其是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的孩子,變得不喜歡學習,漸漸失去學習的主動性,甚至可能產生厭學的情緒。這時家長不要給孩子增加壓力,不要過於強調成績和分數,而應在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方面想辦法,漸漸幫孩子找回學習狀態。
9. 沉迷網絡
青春期的女孩,心思敏感,如果缺少能談心的朋友,又與家人交流變少,很容易產生自閉,這時她們會將虛擬的網絡當成最好的消遣地和心理寄託,在其中尋找存在感和歸屬感,由此極其容易沉迷於網絡,豐富的網絡世界會極大地侵佔她們的生活、學習空間。
10. 追星
青春期是女孩自我發現和自我確立的時期,需要一個模式或「偶像」來當參照,而身邊的現實環境往往又無法滿足,不能承載青春期女孩的理想自我和完美世界,這時外在光鮮亮麗的明星就會成為她們最好的目標。她們將這種對偶像的崇拜當做心理的平衡和補償,由此追星也就變得自然而然。
追星對青春期女孩來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為表現。大多數情況下,家長不必介入和阻止,但要引導孩子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選擇適當的偶像,並幫孩子認清偶像崇拜與現實生活的差異性,將追星控制在適當的程度。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微信公眾號:父母派(fumupai)
親子幼教 | 家庭教育 | 學習培優
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