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將出英文版 江南七怪、降龍十八掌怎麼翻譯?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宋宇晟)「中國版《權力的遊戲》」、「中國的《指環王》」這是一些外國媒體對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形容。日前,《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關注。如何將中國的武俠小說翻譯成英文?這讓一些網友大開腦洞,各種稀奇古怪的答案出現在網上。

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海報。

  《射鵰》如何譯成英文?

  如何翻譯金庸的作品?這對譯者郝玉清來說,是實實在在擺在眼前的困難。她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坦言,「剛開始不知道翻譯金庸那麼難,後來才知道,但沒有退路了」。

  1985年生於瑞典的郝玉清曾在中國生活工作多年。當年學中文時,朋友們敦促她一定要看金庸。誰曾想,看著看著就喜歡上了,自己也就此成了「金庸粉」。

  花一年半的時間,郝玉清才完成了《射鵰》第一卷《英雄的誕生》400多頁,12萬字的翻譯工作。這遠超過她的預期。「起初,我想每年可以翻譯一本書,但事實證明,這遠比想像中的錯綜複雜,而且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更耗費時間。」

  這部譯作究竟被翻譯成了什麼樣子?記者梳理目前公開見於報導的資料發現,這部《射鵰英雄傳》被譯為「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禿鷲英雄的傳奇)」,「江南七怪」被譯作「Seven Freaks of the South(南方的七個怪人)」,而「降龍十八掌」被翻譯成「the 18 palm attacks to defeat dragons(擊敗龍的十八掌擊)」,「九陰白骨爪」則被譯作「Nine Yin Skeleton Claw(九陰骷髏爪)」。

  此外,譯作的部分語句也見於報導。例如,這段郭靖與女扮男裝的黃蓉首次相見的原文被翻譯成了這個樣子……

  譯文:「I didn’t ask you your name,」 he said and smiled. 「Yes, we forgot. My family name is Guo, my given name Jing, meaning Serenity. And you?」 「My family name is Huang, my given name Rong, meaning Lotus。」(「我還沒問你的名字,」他笑著說。「是的,我們都忘了。我姓郭名靖,意為平靜。你呢?」「我姓黃名蓉,意思是蓮花。」)

  原文:那少年微微一笑,道:「還沒請教兄長高姓大名。」郭靖笑道:」真是的,這倒忘了。我姓郭名靖。兄弟你呢?」那少年道:「我姓黃,單名一個蓉字。」

  有評論指,雖然譯文「流暢」,「但有些中文的韻味還是沒能用英文傳達,而有些原文沒有的味道,又不可避免地被英文夾帶了進來,就好比在江湖武林中約摸看到些魔獸世界的影子」。

英文版《射鵰英雄傳》在亞馬遜網站的預售頁面截圖。

  翻譯金庸小說有何經驗?

  事實上,這並非金庸小說首次被譯成英文。《雪山飛狐》、《鹿鼎記》和《書劍恩仇錄》的英文版先後出版。值得一提的是,《雪山飛狐》還有另一個譯本在1972年就在期刊雜誌上刊登。

  這些英譯本各有特點。像1972年刊登在雜誌上的英譯《雪山飛狐》屬於節譯本。有研究指,譯者對小說的後半部分進行了大規模的節譯,使得譯文留下過度人為簡化的痕跡。

  而上世紀90年代出版的莫錦屏翻譯的《雪山飛狐》則截然相反。相關研究指其「儘可能詳盡地翻譯原文的各個細節」,甚至包括了書中的「地圖、中國武術武器插話、穴位、故事引言和角色介紹」。

  甚至連這兩部英譯《雪山飛狐》的名字都並不相同。1972年版譯作將書名譯為「Flying Fox of Snow Mountain(雪山的飛狐)」,而莫錦屏將其譯為「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飛行的狐狸)」。

  由於文化上的差異,莫錦屏不得不在譯文中使用增譯解釋某些名詞的實質。如「地堂刀」被譯為the Ground Blade, the art of fencing with a broadsword(地面刀,一種用大刀的劍術);「脈門」被譯為the Pulse Gate, the point where blood vessels were located and the pulses felt(脈衝門,點血管的位置會有脈衝的感覺)。

  同時,莫錦屏還借用了西方的騎士元素來對應中國的俠元素。「聽說金面佛行俠仗義,江湖上都叫他苗大俠……」被譯成了一大段英文——I have heard that the Gilt-faced Buddha is a true acolyte of chivalry. He never hesitates to offer help to those in distress, in the cause both of honor and of justice. His code of conduct and sense of chivalry must be remarkably high for him to merit the title Phoenix the Knight-errant among out-laws of the Martial Brotherhood……(我聽說,金面佛是騎士精神的忠實助手。他毫不猶豫地為那些陷入困境的人提供幫助,這既是為了榮譽,也是為了正義。他的行為準則和騎士精神一定是非常高的,為他在法律範圍之外的武術兄弟會中贏得了「鳳凰俠客」的頭銜……)

  其中,號稱「苗大俠」的苗人鳳被譯為「鳳凰俠客」,俠義則對應成了西方的騎士精神,江湖被認為是「法外之地」。

1994年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海報。

  「好的故事是跨國的」

  事實上,郝玉清也對媒體表達了類似的想法。「從中古歐洲時期的騎士傳奇、19世紀的小說如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和司各特的《伊凡霍》,到近期的奇幻文學,其實都有『俠』的元素。而且金庸的小說創造了一個獨特的世界,雖然對西方讀者來說可能會有些陌生的地方,但本身就很會講故事的金庸小說反而能夠讓這些陌生之處變成一種新鮮感。」

  同時,在接受香港《南華早報》採訪時,郝玉清明確表示,金庸半文半白的寫作手法不可避免地會在翻譯中丟失。「她說,考慮到中國讀者對這些小說的熟悉程度,這讓翻譯這些作品令人生畏。」報導這樣寫到。

  即便這項工作「令人生畏」,郝玉清仍覺得堅持下來是值得的。「我的看法是,不去嘗試會有更大的損失,最大的損失是永遠不要試圖翻譯它。」她說。

  不只武俠小說,中國文學作品近年來越來越多地被翻譯到國外。有報導指,2016年由文學市場自發推動的中國當代文學英譯作品出版逾50部,今年這個數字又有所增長,且涉及長篇、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還覆蓋到了網絡文學。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在海外頗受追捧,甚至被外國讀者「催更」。

  對此,郝玉清也多次對媒體做出這樣的表示——「我一直以來認為好的故事是跨國的,一本好的小說沒有國界之分」。 (完)

相關焦點

  • 《射鵰英雄傳》將出英文版 "江南七怪"這樣翻譯
    海外網12月4日電 「中國版《權力的遊戲》」「中國版《指環王》」……這是一些外國媒體對風靡華人世界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的形容。日前,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將在2018年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 《射鵰》出英文版啦!降龍十八掌咋翻譯啊?
    22日,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  此消息一出,  中國網友坐不住了!  感覺自豪的同時,  更是操碎了心:  「武俠的意境太難翻譯」,  「西方人不能理解金庸」,  怎麼辦?
  • 《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將面世 九陰白骨爪怎麼翻
    「九陰白骨爪」怎麼翻?「降龍十八掌」會否譯為beating dragon 18 palms?《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一卷:《英雄誕生》(A Hero Born)。就此專訪該書譯者郝玉青,遺憾的是,她表示,目前還在對書中譯法進行最後的調整,除透露「黃蓉」會被譯作「Lotus Huang」,其他具體翻譯細節暫時無法公開,須等明年揭曉。
  • 「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的英文怎麼說?真相讓你笑炸哈哈哈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稱,英譯版《射鵰》將分12卷陸續發布,22日發售的系第1卷《英雄誕生》(A Hero Born)。其書名被譯為「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禿鷲英雄的傳奇),關於雕和禿鷲的譯法爭議,譯者表示禿鷲雖為美洲物種,但其體態及美感更接近小說中的雕。而且對西方讀者來說,「condor hero」念起來更有韻味。
  • 江南七怪一直教不會郭靖,為何馬鈺就行?這就是庸師和名師的差距
    《射鵰英雄傳》原著中,郭靖小時候也表現得非常蠢笨,他開口說話很晚,直到七八歲,表達能力也很差。往往很簡單的一件事,郭靖練說帶比劃,也講不明白。 江南七怪在茫茫大漠中找到郭靖時,起初是喜從天降、大喜過望,經過六年辛苦奔波,他們總算是找到郭靖母子了。可沒過多一會,江南七怪就傻眼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因為郭靖看上去太笨了。
  • 降龍十八掌英語咋說?外國人翻譯金庸小說路艱難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英媒稱,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或許可以去問瑞典的翻譯姑娘郝玉青(音)——她給《射鵰英雄傳》貼上中國版《指環王》的標籤,花5年時間為它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又找到一位香港姑娘接著翻第二卷。
  • 江南七怪教了郭靖12年,為何還不如洪七公教1個月?馬鈺12字點破
    郭靖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男主,他從小家破人亡,在蒙古部落長大,不但深受大汗喜愛,還精通射箭和蒙古摔跤之術。後來,江南七怪找到了郭靖,基於之前與長春子丘處機立下的賭約,所以郭靖的功夫由他們來傳授。奇怪的是,無論他們怎麼教,郭靖都無法完全領會,氣得他們三天兩頭說郭靖資質魯鈍,久而久之,就連郭靖自己都這麼認為了。
  • 80後女孩與瑞典姑娘聯手翻譯英文版《射鵰》
    張菁說起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很多中國讀者可能已經知道了譯者安娜,正是這位瑞典姑娘的執著,推動了「射鵰」英譯本的誕生。今年2月份,由安娜翻譯的該書英譯本第一卷《英雄誕生》(A Hero Born)上市,至今已連印七次。
  • 《射鵰英雄傳》談一談大俠郭靖那波瀾壯闊的一生
    後又遇到正好尋找郭靖的江南七怪,並拜他們為師,期間殺死了惡貫滿盈的銅屍陳玄風,五師父張阿生也喪命於此。自此之後,他白天跟隨哲別和博爾忽學習騎馬射箭、衝鋒陷陣的戰場功夫,晚上則與江南七怪學習拳劍暗器、輕功等等多門武功,可惜教而不得其法,學而不得其道,小巧挪移等功夫卻怎麼也學也學不會,倒是根基極為紮實。一晃神,十年過去了。
  • 金庸武俠十大絕頂武功,降龍十八掌上榜,劍法僅有一種卻位居榜首
    黯然銷魂掌的威力已然超過了降龍十八掌,五招拍翻大後期金輪就是證據,但這種武功過於依賴心境。 黯然銷魂掌,只有心情黯然低落時才能發揮威力,如果楊過整天像周伯通一樣沒心沒肺高高興興的,這種掌法就發揮不出威力。所以,黯然銷魂掌排在降龍十八掌之後。
  • 悟性挺高,硬是被七怪教成廢柴
    就像是《倚天屠龍記》中楊不悔在照顧殷梨亭的時候,儘管知道殷梨亭將自己當作了紀曉芙,但還是答應了一直照顧他,不論他的傷能不能好。江南七怪也是與丘處機有約在先,所以不懼旅途艱辛來到荒涼的大漠,教授郭靖武功,只是為了當初的一諾罷了,這種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 華山論劍時惜敗於王重陽,洪七公若練全了降龍十八掌,結果如何?
    有朋友問,《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華山論劍時「降龍十八掌」還沒練全,如果練全了,能否勝過王重陽?按照連載版的設定,「降龍十八掌」乃是洪七公自創。華山論劍之時,他只創出了一部分,還沒完全創作成功。按照三聯版的設定,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是一半師授一半自創。華山論劍之時,他還沒有將這門武功完善。按照新修版的設定,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全是師授,而且華山論劍之時,他已經練全了。
  • 九陰白骨爪、降龍十八掌…..金庸筆下的這些武林招式用英語怎麼說...
    【環球網綜合報導】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中國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式,用英文怎麼說?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25日給出了答案——可以去問瑞典姑娘郝玉青(Anna Holmwood)。郝玉青花五年時間為《射鵰英雄傳》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並找到一位香港姑娘張菁接著翻第二卷。
  • 如何評價《射鵰英雄傳》中江南七怪的武功?
    江南七怪,又稱江南七俠,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人物組合,即柯鎮惡、朱聰、韓寶駒、南希仁、張阿生、全金髮、韓小瑩七人。 江南七怪自小義結金蘭,感情深厚,雖武功平平,但各有驚人的一門絕技,且重情重義。
  • 射鵰中,他是郭靖師公,實力吊打洪七公,跟林朝英有過一段情
    在《射鵰英雄傳》中,江湖五絕實力非凡,各有千秋,還能有所制衡,但是十多年後,這一格局隨著郭靖的異軍突起,這一格局被打破了。大家都知道郭靖在年輕一輩之中,表現十分突出,大家都知道郭靖不僅深得江南七怪的真傳,而且還被全真教道長馬鈺傳授過全真派內功。
  • 江南七怪認為郭靖的練武資質差,真差嗎?實際上無與倫比
    朱聰教拖雷三招,拖雷一學就會,郭靖只是發呆,七怪見拖雷如此聰明伶俐,相形之下,郭靖更顯得笨拙無比,都不禁悵然若失。韓小瑩一聲長嘆,眼圈紅了。全金髮說:「我瞧也不必多費心啦,好好將他們母子接到江南,交給丘道長,比武之事,咱們認輸算了。」
  • 降龍十八掌和蛤蟆功,誰更強?降龍十八掌更完美!
    毫無疑問,降龍十八掌比蛤蟆功更強,更厲害。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歐陽鋒憑藉的是蛤蟆功、一燈大師憑藉的是一陽指、黃藥師憑藉的是劈空掌和彈指神通、洪七公憑藉的自然是降龍十八掌。一、降龍十八掌是由降龍二十八掌簡化而來。
  • 《射鵰英雄傳》中江南七怪武功稀鬆平常,為什麼那麼愛裝X呢?
    換句話說,隨著故事的不斷發展,高手和蛤蟆一樣全部都從池塘裡蹦出來了,這時候不要說江南七怪,就連丘處機的武功,大家也看不上了。提起江南七怪,很多人對他們的印象可能是武功平平,但是卻很愛出風頭,喜歡裝AC。特別是他們的大哥飛天蝙蝠柯鎮惡,被人稱之為是柯二哈,吵架沒輸過,打架沒贏過,一個人噴遍了射鵰五絕,還活著。
  • 《射鵰英雄傳》中江南七怪的武功太菜?別拿豆包不當乾糧
    提起江南七怪,很多人對他們的印象可能是武功平平,但是卻很愛出風頭,喜歡裝AC。特別是他們的大哥飛天蝙蝠柯鎮惡,被人稱之為是柯二哈,吵架沒輸過,打架沒贏過,一個人噴遍了射鵰五絕,還活著。後來江南七怪的另外六人都死了,只有柯鎮惡一個人活到了最後,也讓我們對柯鎮惡的印象逐漸的蔓延到了其他六個人身上,成為了對江南七怪的整體印象。
  • 江南七怪本事不大,為何名聲那麼大?因為他們七人是射鵰裡的光……
    很多人都想不通金庸為什麼要在射鵰英雄傳裡設定江南七怪這一伙人,並且很多場景中都出現了這夥人的身影。偏偏這七個人的武功在整部射鵰裡,都是墊底級別。今天老琢磨和大家談談江南七怪這夥人,絕對是射鵰裡人性光芒最閃亮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