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成飲料消費核心趨勢 天然安全代糖赤蘚糖醇站上風口

2020-12-21 財經網

今年夏天飲料界誰最火?「元氣森林」必居其一。憑藉「0糖0脂0卡」的健康概念,以及自然清新的口感,再結合線上直播帶貨、短視頻等創新營銷方式,元氣森林無糖氣泡水受到90後、00後瘋狂的追捧而成為網紅爆款。前5月賣出1.9億瓶、單月銷售額2.6億元、成立4年估值達20億美元,這些數字都屬於「元氣森林」。有報告認為,健康和瘦身經濟下,去糖化成為中國市場飲料消費的核心趨勢,無論是康師傅、農夫山泉、雀巢、健力寶等傳統飲料企業,還是元氣森林、喜茶、奈雪的茶等新晉飲料企業都在加速布局無糖賽道,這一眾無糖氣泡水配料表中,被譽為「糖界貴族」的赤蘚糖醇成為絕對的主角。

無糖飲料早已不是稀罕物,可口可樂在1982年就推出了以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替代蔗糖的健怡可樂,但為何卻讓「元氣森林」搶盡了風頭?業內分析認為,從90後、00後年輕人的消費習慣來看,對無糖健康的追求,並不意味著會對口感做出妥協。元氣森林由於採用了被稱為糖界「貴族」的赤蘚糖醇,既保證了無糖健康,又兼顧甜度、碳酸飲料的口感,從一眾無糖飲品中跑出。

目前,市面上的無糖飲料主要以甜味劑作為代糖。甜味劑可以分為功能性甜味劑和糖醇類甜味劑兩大類,前者主要包括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劑和天然甜味劑。人工甜味劑以阿斯巴甜、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等為主,天然甜味劑中使用較多的是甜菊糖。後者主要包括木糖醇、赤蘚糖醇等。人工甜味劑優點包括甜度高(阿斯巴甜、安賽蜜甜度為蔗糖的200倍,三氯蔗糖為600倍)、價格低廉,缺點是甜味不純正,部分帶有苦味或金屬味,嚴重影響口感。近年來,還有研究結果顯示,人工甜味劑長期大量攝入可能與代謝紊亂、神經系統疾病、甚至癌症密切相關。

(摘自《食品科學》2020年1月9日《多種甜味劑的電子舌味覺評價》)

相比人工甜味劑,赤蘚糖醇是新一代的功能性糖醇類食品甜味劑,廣泛存在於瓜果、藻類、真菌及發酵食品中,是目前唯一通過微生物發酵法製得的糖醇類甜味劑。正因為此,赤蘚糖醇的安全性獲得了國際廣泛認可,美國FDA在1997年批准赤蘚糖醇作為食品配料,並允許使用赤蘚糖醇的食品標註「有益於牙齒健康」。

赤蘚糖醇無糖機理主要體現在不參與人體糖的代謝。由於人體內沒有代謝赤蘚糖醇的酶系,赤蘚糖醇進入人體後,幾乎不會引起血糖的變化,大部分通過腎從尿液中排出體外。這一獨特的代謝特點,使得赤蘚糖醇對糖尿病人等糖限量的特殊消費人群是安全的。因此,赤蘚糖醇被廣泛應用於糖尿病、葡萄糖不耐受症、肥胖病等特殊人群的功能食品和飲料中。

除安全性外,赤蘚糖醇還具有口感佳、耐熱耐酸、不吸溼、甜味協調等多種優點。赤蘚糖醇食用時口感清涼,甜度純正,沒有後苦味,其甜感是蔗糖的60%-70%,因此可作為高甜度甜味劑的稀釋劑復配使用,可掩蓋因多種甜味劑複合使用帶來的不佳口感。赤蘚糖醇對熱和酸十分穩定,不會在高溫條件下分解以及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因此可以廣泛用於奶茶、餅乾、蛋糕、巧克力等食品中。隨著「綠色烘焙」理念的興起,在烘焙產品中以赤蘚糖醇代替部分蔗糖,保持良好的口感的同時,還可以防潮,延長食品保質期。卡夫公司已在奧利奧系列產品中添加赤蘚糖醇,使餅乾熱量降低的同時還增加了獨特的清爽口感,受到市場歡迎。近年來,國內有研究表明,在豌豆蛋白的分離提取中適度添加赤蘚糖醇,不僅可以有效的改善豌豆分離蛋白的結構,還可以改善其起泡性、持水性、乳化性和表面疏水性等功能特性,為豌豆提取蛋白在食品行業的大規模,深度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人造肉巨頭BeyondMeat所提供的植物肉類產品原材料就是豌豆蛋白。

赤蘚糖醇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被日本用於糖果、巧克力、軟飲料、口香糖等食品中,日本三菱公司也成為全球最大的赤蘚糖醇生產企業,佔據超過50%的市場份額,其餘市場由歐洲的Cerestar,美國的Cargill以及韓國、巴西和中國生產商佔有。赤蘚糖醇在中國國內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由於赤蘚糖醇價格較高,出於生產成本的考慮,赤蘚糖醇最初在國內應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年來,赤蘚糖醇生產及提取技術的不斷更新,使其價格大幅降低至2萬元/噸,為赤蘚糖醇大範圍的應用創造了條件。國內赤蘚糖醇工業化生產始於2004年,保齡寶公司是國內最早開始赤蘚糖醇工業化的企業。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倡導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25克,而一罐330ml可樂的含糖量已經達到35克。伴隨健康意識和消費升級,無糖飲料系列正成為增長最快的品類。元氣森林氣泡水銷量爆發,已經吸引了農夫山泉、喜茶、健力寶等飲料品牌企業爭相入局。從行業過往歷史看,終端食品飲料企業對甜味劑行業有極大影響力,如樂天口香糖對木糖醇的選擇和推廣就極大的促進木糖醇產業發展。基於此,元氣森林等無糖氣泡水和茶飲熱銷,將帶動國內赤蘚糖醇行業進入高速成長期。從市場規模看,據機構估算,2019年國內市場規模前三的飲品是飲用水、茶飲料和碳酸飲料,其規模分別1500億元、1400億元和900億元。無糖氣泡水、無糖茶飲切入茶飲、碳酸飲料兩大市場,合計市場規模達到2300億元。從糖消費市場看,2019年我國糖消費量約為1580萬噸,5%的替代對應的市場規模就超過160億元,為赤蘚糖醇等健康安全代糖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heping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0糖」飲料成消費新寵,其中的甜味到底是啥?專家:並非真的「無糖」
    時下飲料市場流行起一波清爽的「0糖」汽水風,標有「0糖0卡0脂」的飲料成了年輕消費者,以及「胖子」和糖尿病人群的新寵。那麼,標著「0糖」的飲料就可以敞開肚皮隨便喝嗎?對此,醫生及食品營養專家提示,「0糖」並非真的無糖,「減糖不減甜」的飲料,將給身體帶來未知的負擔。
  • 無糖氣泡水成行業風口 專家:滿足新生代消費需求
    楚天都市報11月15日訊(記者 姚崗)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雙十一活動中,無糖氣泡水銷量再創新高。不同於往年,今年除了主打無糖氣泡水的元氣森林外,喜茶、奈雪的茶也首次參加雙十一併推出自家無糖氣泡水產品。各家氣泡水的市場表現如何?為何多家企業紛紛布局氣泡水領域?
  • 無糖飲料零食受青睞 「零卡無糖」成消費新時尚
    小李表示,今年夏天諸如元氣森林、零度可樂、喜茶等無糖或可以選擇無糖的飲品非常流行,可以說是精準對接了如今大多數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這樣的熱度反饋在部分無糖飲料產品的財務數據上。今年上半年,元氣森林的營收超8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並在天貓「6·18」超過可口可樂成為水飲品類榜單第一名。
  • 「0糖」飲料成消費新寵,專家:「0糖」減肥和降糖是誤區
    對此,醫生及食品營養專家提示,「0糖」並非真的無糖,「減糖不減甜」的飲料,將給身體帶來未知的負擔。 走訪 飲料市場上的新寵——「0糖」 走進家樂福雙井店,數十個兩米高的貨架上擺滿了各色飲料。其中一些貼著「網紅推薦」的標籤的「0糖0卡0脂」特別顯眼。
  • 無糖飲料零食受青睞 「零卡無糖」成消費升級新時尚
    這一現象背後,體現的是零卡、低糖、無糖逐漸風靡消費領域。  「我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更偏好無糖飲料,我點奶茶基本都選擇不另外加糖。」北京姑娘小李是一名上班族,每天坐在辦公室時間超過8小時。「由於工作原因,我很怕自己發胖,選擇無糖飲料,熱量不會很高。」小李表示,今年夏天諸如元氣森林、零度可樂、喜茶等無糖或可以選擇無糖的飲品非常流行,可以說是精準對接了如今大多數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 無糖食品應用天然甜味劑已成大趨勢
    無糖食品應用天然甜味劑已成大趨勢口味單一 缺乏頭部品牌 美味與健康如何兼得□ 本報實習記者 賈淘文國際糖尿病聯盟數據顯示凱度消費者指數顯示,69%的中國受訪消費者表示正在嘗試減糖產品。無糖、低糖飲料在2019年的銷量增長了13%,高於飲料總體0.6%的增長率。 面對日益高漲的消費需求,無糖食品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挑戰。然而,記者在市場走訪發現,除飲料、冷飲、衝飲、乳製品外,無糖食品市場缺乏頭部品牌,且口味相對單一,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 零糖=無糖?無糖=健康?NO!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每100ml固體或者液體中含糖≤0.5g,就可以標註為「無糖」飲料,還可以用代糖來調味。這就意味著,大多數無糖飲品並非真正「無糖」,只是含量未達國標規定的量。市場數據:近六成消費者嘗試過無糖飲料「在便利店裡買飲品,我更傾向於買純淨水,或者有風味的無糖飲品。」
  • 無糖飲料成高明年輕人新寵
    小李是無糖飲品的忠實粉絲,在他看來,口感上與含糖飲品相差無幾的無糖飲品,在健康上要略勝一籌。他告訴記者:「自己改不了愛喝飲料的習慣,但選擇無糖飲料,內心的罪惡感會少很多。」當然,也有不少消費者表示很難接受無糖飲料的口感,感覺它們喝起來沒啥味道。
  • 無糖概念站上風口 保齡寶連續四日漲停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日,無糖概念站上風口,功能糖行業龍頭保齡寶(002286)連續四日漲停,截至發稿,該股報15.61元,成交超4億元。公司是目前國內市場上唯一的全品類功能糖產品製造服務商,擁有功能糖核心技術及全產業鏈優勢,提供全面的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纖維、功能性糖醇全品類健康產品和服務,產品廣泛應用於健康食品、功能飲料、醫藥、無抗飼料等領域。天風證券研報指出,無糖、低糖大勢所趨,食品飲料廠商順應這一趨勢,紛紛推出減糖產品,並以此作為賣點吸引消費者。
  • 飲料無糖就能放心喝?專家:攝入無糖產品仍需有度
    據智研諮詢《2020—2024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隨著無糖飲料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已有近6成消費者購買過無糖飲料,其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
  • 新希望霸夫迅速把握能量新風口 推出植物功能飲料又一力作
    >功能飲料消費場景逐漸增多,功能飲料市場前景大有可期並且隨著年輕人熬夜比例的增加以及上班族工作壓力日益加大,功能飲料的消費場景也逐漸增多,飲用場景不斷擴大,從以補充能量為主,擴展到餐飲、聚會、工作、學習、駕駛等多個場景。
  • 喝無糖飲料不發胖,這樣的鬼話你也信
    /Unsplash在這些新式飲料的包裝上,「無糖」、「低卡」甚至「0卡」等大字出現在最顯著的位置,仿佛在昭示著健康飲品的尊貴身份。隨著全球健康消費風潮的來臨,「無糖」成了飲料界的新風口。但無糖飲料真的更健康嗎?這恐怕只是一種幻覺。無糖革命拯救了誰?
  • 夏季走俏的無糖飲料真無糖嗎 原料為赤蘚糖醇不產生熱量
    18歲的殷小姐表示,「女孩子嘛,都想減肥,所以會選無糖飲料,平常去茶百道、一點點買的時候,都會讓店員做成無糖的。但我不知道無糖是不是真的,就求個心理安慰吧!」22歲的小學老師賈小姐稱,因為不太喜歡甜的,所以飲品一般會看看包裝上的營養成分,選擇無糖咖啡或者無糖茶。「我怕長胖,所以會選擇無糖飲料,買過燃茶、零度可樂等,感覺比較清爽。
  • 爭奪「無糖」時代
    文/鍾微 編輯/葉麗麗一瓶「無糖」的元氣森林,震動了中國飲料行業。零卡、低糖、無糖,已經是風靡消費行業的一股熱潮。尤其在今年成為風口,除了元氣森林,農夫山泉、康師傅、雀巢、伊利,甚至是喜茶、奈雪的茶等,都在爭奪無糖的風口。 其實全球飲料行業關於控糖的討論,早在上個世紀便已發生。
  • 無糖飲料為什么喝起來那麼甜?被追捧的無糖是一場騙局嗎?
    據智研諮詢《2020—2024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隨著無糖飲料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已有近6成消費者購買過無糖飲料,其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遠高於飲料總體增長率。走進便利店也不難發現,冰櫃裡擺放著越來越多標註著「無糖」二字的飲料了。為何無糖飲料會如此火爆?無糖化會成為趨勢嗎?
  • 為什麼無糖飲料更好賣?
    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的品牌都有了無糖飲料,健力寶、雀巢、伊利、北冰洋、名仁、漢口二廠、旺旺……元氣森林的爆火,讓昔日飲料屆的「老字號」們有點慌,再不做無糖飲料,可能就要失去這屆年輕人了。連喜茶這個主要依託於門店的茶飲品牌,也在上周推出了0糖氣泡水,新品在推出當晚上架薇婭直播間,25000箱秒沒。
  • 無糖網紅飲料佔據C位 7月飲料銷售上漲25%
    0糖0脂0卡的飲料看準了這個時機,頻出新品,逐漸變成年輕消費者的新寵。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今年夏天各家便利店內曾經備受追捧的可樂、雪碧、冰紅茶等不再佔據冰櫃的「C位」,取而代之的是種類繁多、顏值頗高的新式蘇打氣泡水、蛋白飲料和茶飲等。 據便利蜂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飲料銷售上漲25%,其中代糖水飲、高純度果汁和中高端牛奶增速明顯。
  • 「0糖0卡」的代價是什麼?12款無糖飲料實測
    夏天和冷飲最配了,這個夏天以元氣森林、零度可口可樂為代表的無糖零熱量飲品受到消費者追捧。無糖零熱量飲料真的這麼健康嗎?記者對市場上的無糖飲料作了一次調研。第二類是代糖飲料,如健力寶的「『微泡』無糖氣泡水」,這類飲料說是「無糖」但實際上添加了代糖,因此帶上甜味,更受消費者青睞。代糖可添加甜味,且低熱量或者無熱量。
  • 「茶飲料」輿情口碑排行榜:無糖成為趨勢 維他檸檬茶相當於14塊...
    「茶飲料」輿情口碑排行榜:無糖成為趨勢 維他檸檬茶相當於14塊方糖創品類含糖記錄 2020-06-12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喝無糖飲料不發胖?這種話勸你就別信了
    在這些新式飲料的包裝上,「無糖」、「低卡」甚至「0卡」等大字出現在最顯著的位置,仿佛在昭示著健康飲品的尊貴身份。 隨著全球健康消費風潮的來臨,「無糖」成了飲料界的新風口。但無糖飲料真的更健康嗎?這恐怕只是一種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