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騎兵打江山的清王朝,他們的戰鬥力肯定是不容小覷的。一直以來滿蒙就擅於鬥爭,並且非常勇猛,從忽必烈開始,不管是蒙古族還是滿族,都有這個特點,可能是當時的生活環境太惡劣,利益驅使讓人的勇氣指數都提升了。
可是最後,清朝引以為豪的軍隊卻猶如無縛雞之力的老嫗,潰不成軍,讓人想不到的是,清朝居然還有一支「隱形」軍隊,這支軍隊是如何撐過清朝滅亡後幾十年時光的呢?他們又為何會被歷史遺忘那麼久呢?
圖片:清朝引以為豪的軍隊劇照
一、八旗子弟
大家在看瓊瑤小說的時候,肯定對清朝的軍隊有很深的印象,瓊瑤的古裝小說中,總有英姿颯爽的帥氣將領,撐起整部戲最陽剛的場面,而這些帥哥穿戰袍出現的時候,要不就是大紅,要不就是大白,而且每個人的稱呼不是王爺就是貝勒,非富即貴。其實,瓊瑤阿姨還寫出了清朝軍隊的一部分精髓——八旗子弟。
努爾哈赤是一位非常傑出的軍事家,他帶兵打仗不僅有勇更重要的是有謀,對軍隊的管理也很有一套。當時努爾哈赤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統一部落,因此,每天幾乎都會有新部落被徵服,這裡面就有許多戰俘。
努爾哈赤想了一段時間,終於決定用不同的顏色,給這些來自不同部落的戰俘和自己原部落的「土著們」分一分級別。
圖片:努爾哈赤劇照
最開始的時候努爾哈赤只建立了四個旗:黃、紅、白、藍,順序是從高到低來排的,可是隨著清軍入關,滿漢聯姻越來越多,人口出生率不斷提升,4個旗幟的名額已經大大超出預計。
於是,努爾哈赤又增加了4個顏色的旗幟:鑲黃、鑲紅、鑲白、鑲藍,到此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清朝時期民間當兵的數量有多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士兵。
圖片來源於網絡:八旗服裝
加強自身的軍事保護能力本身是無可厚非的,可是當士兵越來越多,軍隊的實力卻越來越弱。努爾哈赤在位時,對軍隊的管理非常嚴格,規定登記在冊的士兵沒有發生戰爭時,都要趕回去種田;而戰爭爆發時,這些戰士就要趕緊洗掉身上的泥巴,迅速奔赴前線。
當時的八旗子弟軍還是很有希望的,可是蛀蟲有了,牙齒還會完整嗎?到了清朝末年,八旗子弟已經形同虛設,內部異常腐朽不堪。
八旗子弟是統治者在政治上最大的定心丸,可是到了清朝後期,隨著鴉片的侵入,八旗的子弟兵在生活中不是抽大煙,就是拿個鳥籠子去遛鳥,吃喝玩樂樣樣精通,唯獨對於騎射,已經全部還給了他們的祖先。
這樣的情形持續惡化,八旗子弟軍已經喪失了戰鬥力,皇帝不再相信曾經名噪一時的禁衛軍。
圖片:抽大煙劇照
二、綠營軍
清軍入關之後難免要和漢人接觸,而他們也想不到,漢人會在他們的事業版圖中佔據那麼重要的作用。一支「漢八旗」的軍隊:綠營軍出現了。
這支曾經被清朝八旗子弟欺壓的軍隊,一開始只是被分配鎮守邊疆,隨著清朝八旗子弟軍的腐朽,綠營軍越來越重要,在三藩之亂中,數量已達四十萬的綠營軍成了主力軍。
清王朝建立綠營軍的出發點是好的,並且當時的規定是漢軍由漢人統治,可隨著清政府管理的腐敗,八旗日漸腐敗,到後來已經變成綠營軍裡的士兵全是漢人,而管理級別的全部是旗人。
腐敗的旗人通過這種方式,在綠營軍裡利用漢人士兵進行新一輪的盤剝,就這樣綠營軍的軍心開始漸漸渙散,一年年走下坡路,同治皇帝時期甚至還進行裁員,清朝末年的時候綠營軍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人了。
圖片:綠營軍劇照
三、新軍力量
清朝最有名的就是北洋水師和北洋新軍了,清政府維新派用盡所有力氣所有財力來組建新軍,以此來抵抗當時用海戰形式圍攻中國的侵略者。
然而,在這場洋務運動中,清政府並沒有足夠的海軍軍事人才來指揮訓練這支軍隊,而且清政府本身處於風雨飄搖中,最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新軍力量計劃宣告破產。
圖片來源於網絡:北洋水師
四、最後一支軍隊
可能大家對於慈禧和清朝末期的印象,就是不斷的被打、割地賠款,當時的慈禧不知是天真還是野心依然在,將香港賠給英國的時候,居然還派了一支部隊駐紮在九龍,這支軍隊居然還讓英國政府頭疼了幾十年,關於這支軍隊人數說法不一,有說近五萬人,也有說只有五、六十人。
當時在慈禧與英國籤訂的協議中,並不包括九龍地界,慈禧自認為這塊地界當然還是屬於她的,她派兵把守很正常,而且等租約到期了還要收回來,這樣就免去了很多麻煩。
可是慈禧沒想到清朝氣數已盡,人派過去之後沒多久她開始了亡命生涯,連工資都忘記發給這些士兵了。沒有軍餉如何生活?於是這些士兵就開始收保護費,做一些不正當的生意。
英國政府雖然幾次想收回九龍,無奈這些士兵已經有經驗,在九龍築起了高牆,用大炮來保衛自己,為了一條街道而損害自己的利益,英國政府顯然覺得得不償失,因此,直接放棄了九龍的管理。
圖片來源於網絡:九龍寨
於是,在大家都不管的情況下,九龍變成了「九龍寨」,清朝派過去的軍隊成了實際管理者。可是這些士兵都是為了金錢利益,因此,九龍寨成了罪犯的天堂,黑社會長期駐紮的地點。
而這支軍隊又沿用了清朝編制「父死子承」的規矩,一直延續下去。到了1993年,我國為收回香港做準備,同英國政府協商,強制拆除了九龍寨城,而這支打著清政府編制的最後一支軍隊也宣告解散。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