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困惑吧,為什麼去西餐店吃到的牛排鮮嫩多汁,但是自己買回家的牛排,做出來連嚼著都費勁呢?今天我就好好來好好說一說,一份好的牛排從挑選到烹飪的整套流程中,最關鍵的三點,也就是所謂的「煎牛排有三寶」:原切,高溫,還有黃油不能少。這是我吃了好幾家有名的牛排店,看了好幾個米其林大廚關於煎牛排的網上教程,並且自己嘗試著煎了好幾種不同部位的牛排,最終得到的結果。現在我煎牛排,毫不誇張的說,甭管牛排厚度怎麼樣,甭管是哪個部位,我都能做出鮮嫩多汁、口感極好的牛排,就是這麼自信!哈哈,就連何先生也說我太有天賦了,但我想說的是,任何事物只要你搞清楚「所以然」,並且理論聯繫實際,最終都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哦~
【食材】
牛排300g(兩塊左右),鹽1勺,黑胡椒適量,芥花籽油少許,黃油20g,大蒜5、6粒,香料少許。
【工具】
厚平底鍋。
【做法】
-1-
首先說一下煎牛排「三寶」之一,原切。牛排在選擇的時候,請儘量選擇購買原切牛排,市面上很多牛排是牛肉拼接而成的,這樣的牛排我個人認為並不算是正宗的牛排,所以你可以看一下產品說明,或者問一下售貨員,你買的這個牛排是不是原切。其次就是牛排千萬不能用熱水化凍!常見的辦法是提前從冷凍室拿到冷藏室,隔夜化凍,或者你著急的話就用流動的冷水化凍,但是千萬千萬別拿熱水化凍。還要有一點需要注意的,那就是牛排不要提前醃製,因為醃製的過程中會出水。所以正確做法如下:原切牛排用正確方法化凍後,不需要清洗,用廚房紙巾吸掉多餘血水即可。這樣做,可以讓調味料更容易粘附在牛排表面。
-2-
用廚房紙巾吸掉血水之後,在牛排的兩面均勻撒上鹽和黑胡椒,撒完之後可以拿手輕輕按壓一下,讓牛排和調味料更加貼合。
-3-
拿出一個厚平底鍋,比如厚不鏽鋼鍋,或者我這樣的厚鐵鍋。牛排想要在煎的時候不粘鍋,不一定非得用專門的那種煎牛排的鍋,只需要記住選擇厚鍋就行了。但是中式炒鍋和不粘鍋都不行,因為中式炒鍋太薄了,熱量傳導不夠均勻,不粘鍋也不適合高溫烹飪食品。往鍋裡倒一些耐高溫的植物油,首推芥花籽油哈,大火燒至冒油煙。
-4-
將牛排下鍋,這時候高溫會讓牛排表面迅速煎熟,形成一個像外殼一樣的東西,鎖住牛排的汁水。我需要提醒大家,黃油不是煎牛排的好選擇,它更多的是調味用的,煎牛排需要快速鎖住水分,就需要油溫足夠高,火力足夠猛,用黃油煎牛排會把黃油燒糊的。
-5-
一面煎1分鐘,然後翻面,繼續煎1分鐘。
-6-
接著將牛排的四周也分別煎一下,每一面大概半分鐘吧。ok,以上就是一塊牛排少油的烹飪方法,從下面的步驟開始,就是「如果你要吃健身餐的話,牛排接下來要怎麼處理」的過程了。
-7-
好了,讓牛排再次躺平,轉成小火,蓋上鍋蓋,煎半分鐘。
-8-
好了,將牛排從鍋裡轉移出來,放在乾淨的地方。可以看出來表面是呈現焦褐色的,這是最好的狀態。
-9-
這時候還不能吃,趕緊蓋上一個大碗或是盤子,讓牛排在裡面回溫一下,大約需要5分鐘時間。
-10-
好了,切開看一下內裡的樣子。我煎的是五分熟的口感,所以肉的顏色是粉中帶紅的,可能是燈光亮度不夠,感覺有點暗,後面有照片更顯色。
-11-
牛排真的不推薦全熟,至少也得是七分熟,好的牛排口感是三分、五分熟的,所謂的牛排多汁鮮嫩,其實就是牛排內部的脂肪和血水沒有流失,這也是為什麼好的牛排都是呈現雪花樣子的。
-12-
翻過來看一下,燈光下更能顯示牛排五分熟的色澤,真的是粉粉的顏色。全熟的話,這牛排就不粉了,那麼口感也就不好了。那麼問題來了,不全熟的牛排會不會有衛生方面的問題?當然會有,所以請選擇大品牌、正規渠道的好牛排,這樣安全衛生才有保證,你才能放心煎三分熟、五分熟的牛排吃。
-13-
好了,以上介紹完「健身餐少油牛排的煎法」之後,我要說傳統的牛排要怎麼煎了,從步驟6結束之後,也就是牛排完成了「四周也分別煎過」以後,我們把牛排同樣平鋪在鍋裡。
-14-
轉中火,加入黃油。黃油會迅速融化,從而帶走鍋裡的高溫,使鍋內的溫度達到一種「不會把黃油燒糊」的溫度。
-15-
黃油化了以後,加入大蒜和香料(香料我推薦迷迭香或者百裡香,這個隨自己喜好了),讓大蒜和香料充分在黃油中釋放風味。
-16-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然後我們拿一把勺子,像圖片裡這樣把融化的黃油一勺一勺的往牛排上澆,就這麼保持中火澆黃油1、2分鐘,牛排就可以起鍋了,裝盤之後依然要用大碗回溫5分鐘哦。這一步的操作必須兩隻手來弄,我實在騰不出手來拍照,所以就借用網絡圖片了,請大家見諒!
-17-
好了,牛排出鍋。我用不同部位的牛排來煎,都是一樣的方法,口感煎出來都非常好,這是西冷。
-18-
配上蔬菜沙拉就挺好的,減肥餐我就這麼吃,當然我的減肥餐是不加黃油的那版做法。
-19-
這是另一次我煎牛排,我跟何先生一人一份,何先生比我多兩片全麥麵包,這次的牛排也是西冷,但是我覺得從口感和味道上來講,這次的比上次的更好吃。
-20-
這是雪花牡蠣,我本人更愛吃這款牛排,當然因為是減肥餐嘛,肯定不能選M9+的雪花牛排,所以脂肪含量少的牛排可以選擇雪花牡蠣。
-21-
因為是板腱,所以會有一點筋,我就愛吃這個筋。
-22-
切開看一下,粉中帶紅真的愛了,牛排的很多風味正是來源於它的血水,口感鮮嫩也是如此。
-23-
這是我的一頓午餐便當:五分熟牛排,雞胸肉,蔬菜沙拉。事實證明牛排不適合當便當,因為再用微波爐熱一下之後,口感大打折扣。
-24-
這是一頓晚飯:M9+澳洲黑毛和牛,椰子雞火鍋,Mojito。
【流程回顧】
牛排化凍後用廚房紙巾吸除血水,撒鹽和黑胡椒在兩面。
鍋中倒入芥花籽油,油燒至冒煙後下牛排,每一面煎1分鐘,然後把四周也煎一下。
減脂版牛排接下來的操作是:轉為小火蓋上鍋蓋煎半分鐘,起鍋後蓋上大碗,燜5分鐘即可。更正宗的操作是:轉為小火,加入黃油、大蒜和香料,用勺子將黃油澆在牛排上,如此操作1、2分鐘後,起鍋裝盤並蓋上大碗燜5分鐘即可。
【重點與竅門】
做好牛排的三寶之一:原切。好的食材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請選擇原切牛排,並且用正確的方式化凍。
做好牛排的三寶之二:高溫。鍋被燒得足夠熱,植物油也足夠熱,下牛排迅速讓表面收緊,保持內部的脂肪和汁水。
做好牛排的三寶之三:黃油。黃油不能一開始加,而是要在牛排的表面都已經煎熟之後再加,然後就保持澆黃油的狀態讓牛排內部更加多汁。
不要提前醃製牛排。
牛排化凍別用熱水。
牛排從鍋裡裝盤後,一定一定不要立刻吃,讓汁水回收一下,所以用大碗蓋著燜一會兒
更多食譜敬請關注「輔食記與食物戀」微信公眾號,掃描下方二維碼或搜索「fsjyswl」即可關注。輔食記:寶貝的輔食記錄;食物戀:一日三餐的家常菜餚。味至濃時即為家,就讓我給你們一份吃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