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築施工的一項重要技術,也是保證建築結構安全的關鍵技術之一。但套筒灌漿受環境溫度影響非常大,冬期低溫時無法按照常規的裝配式施工工藝技術完成套筒灌漿的施工,對冬期施工的裝配式建築工程整體進度安排及質量保證造成很大困擾。本文主要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職工周轉房項目B1標段為例,淺談如何在冬期低溫環境下進行全套筒灌漿牆體連接施工。
根據《建築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2011的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於5℃即進入冬期施工,常溫型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使用時灌漿部位的溫度不低於5℃,用於冬期施工的灌漿料,適用的溫度範圍為-5℃~10℃, 使用時灌漿部位的溫度不低於-5℃。當室外環境溫度低於-5℃ 時,如何調整工序、保證施工質量,進行裝配式建築低溫套 筒灌漿牆體施工是本文介紹的主要內容。
北京城市副中心職工周轉房項目B1標段位於通州區潞城鎮,建築面積15.1萬㎡,由11棟裝配式住宅樓、2 棟變電所、幼兒園和地下車庫組成,車庫為地下二層。5棟10F 住宅,二層及以上水平構件為預製,三層及以上牆體為預製;6棟17F住宅樓,二層及以上水平構件為預製,四層及以上牆體為預製。預製構件主要包括預製內牆板、預製外牆板、預製陽臺板、預製樓梯、預製樓梯。常規常溫下豎向牆體灌漿施工,在預製內、外牆板吊裝安裝斜撐並精調並後,未安裝本層疊合板等水平構件時即開始進行套筒灌漿連接施工。但在低溫環境下,外部環境溫度無法滿足灌漿料施工的要求,所以經過反覆的研究論證及結合已有施工實例,為具備蓄熱保溫的空間需求,裝配式結構採用「後灌漿法」安裝工藝。即吊裝完成牆體後,臨時支撐 固定牆體,安裝疊合樓板並完成頂板混凝土澆筑後覆蓋保溫材料進行保溫封閉,將門窗洞口等採用保溫材料封閉形成封閉空間。通過暖風機等加熱設備進行加熱並通過預埋的測溫導線和室內溫度計等讀取實時溫度數據,使套筒內灌漿作業 溫度達到-5℃以上時進行套筒灌漿作業,施工工藝流程如下:
施工準備→預製牆體吊裝→留設測溫線(連通腔)→牆體現澆節點鋼筋、模板施工→牆體二次調整→牆體底部封邊
→頂板獨立支撐體系支設→疊合樓板吊裝→外牆部位的門窗洞口封閉→頂板鋼筋、水電管線安裝→頂板、牆體砼澆築
→封閉作業空間蓄熱保溫→測溫度(連通腔、前排套筒和後排套筒隨機各選取一點)→套筒灌漿→灌漿區保溫→拆除門窗洞口等封閉及保溫措施。
3.1 施工封閉保溫措施
施工封閉保溫措施是整個技術的重點,只有封閉保溫好, 才能保證灌漿區溫度。根據住宅主體預留的門窗洞口和陽臺 口尺寸,採用雙層防火棉被進行封閉,按每60㎡增設一臺暖風機。混凝土頂板澆築完畢立即用塑料布及雙層纖維保溫 氈覆蓋,整個灌漿施工區域通過預製外牆自帶保溫板、門窗 洞口封閉、頂部保溫氈覆蓋形成封閉的保溫空間。確保封閉 空間內溫度不低於5℃。
本工程封閉空間設置 2 層,分別為完工層保留全封閉, 上層施工作業層封閉,確保施工作業層封閉整體環境的溫度, 上層設置 2000mm 高擋風彩條布。
3.2 施工機具及材料保溫
3.2.1 各項機具保溫措施
攪拌機保溫:用纖維保溫氈包裹機身並封口;灌漿罐保溫:用纖維保溫氈包裹機身及頂蓋;注漿管路保溫:用纖維保溫氈將管路包裹,降低灌漿料在灌漿管路內散失熱量,保證灌漿入套筒溫度不低於5℃,延長灌漿料的工作時間;攪拌漿料的用水溫度:攪拌漿料的用水溫度控制在0℃~10℃ 之間,以保證灌漿料的溫度;材料加熱保溫措施:由於施工過程中按照比例為100公斤砂漿:12公斤水攪拌漿體,故此,僅通過提高水溫方法很難確保灌漿材料初始溫度能夠達到預期溫度。材料需要提前預熱。預熱方法:在封閉正溫的庫房或工作面上擺放。所有材料必須在5 度以上的環境內放置48h 以上,方可作為灌漿使用。
3.3 套筒灌漿
3.3.1 灌漿料必須採用低溫型灌漿料,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序 號
檢 測 項 目
單位
質量要求
1
流動度(mm)
初始值(-5℃環境下)
mm
≥300
30min(-5℃環境下)
mm
≥260
2
抗壓強度(Mpa)
1d(-5℃環境下)
MPa
1d≥35
3d(-5℃環境下)
3d≥60
35d(-5℃環境下養護
7d,20℃養護 28d)
35d≥85
97d(-5℃環境下養護
7d,20℃養護 90d)
97d≥35d
(型檢)
3
豎向膨脹率%
3h
%
≥0.02
3h 與 24h
%
0.02~0.5
4
氯離子含量,%
%
≤0.03
5
泌水率,%
%
0
3.3.2 灌漿區域保溫
封閉作業空間通過暖風機加熱並保持恆溫5℃以上溫度, 持續恆溫2h 以上,保證加熱最遠端或最不利牆體的灌漿腔 內溫度達到-5℃以上溫度。
3.3.3 機械灌漿
採用可調機械壓力灌漿工藝,通過控制機械電機速度來控制灌漿過程漿體流速,控制依據為灌漿過程中本灌漿腔內已經封堵的灌漿孔或排漿孔的橡膠塞能耐住低壓灌漿壓力不脫落為宜,如果出現脫落則立即塞堵並調節壓力。
3.3.4 灌漿腔保壓
排漿孔漿體成柱狀逐一排出,採用橡皮塞逐一封堵,所有灌漿套筒的排漿孔均排出漿體並封堵後,調低灌漿設備的壓力,開始保壓,保壓30秒。
3.3.5 灌漿孔封堵
經保壓後可拔除灌漿管,封堵必須及時,避免灌漿腔內經過保壓的漿體溢出灌漿腔,造成灌漿不實。拔除灌漿管到封堵橡膠塞時間間隔不得超過1s。
3.3.6 灌漿養護
灌漿施工完成後,對灌漿施工區域和灌漿連通腔進行測溫監測,每2小時測溫一次。腔體內漿體溫度應不低於-5℃,
並至少保持 24 小時,採用棉被覆蓋保溫。同條件養護試件抗壓強度大於 35MPa 可停止養護。
本文介紹的裝配式建築冬期低溫套筒灌漿牆體連接施工技術,主要核心為採用「後灌漿法」安裝工藝,形成封閉保溫空間,採用低溫型灌漿料,在達標溫度內進行灌漿施工,從而保證整體的工程施工質量,主要適用於室外環境溫度
-10℃及以上,希望通過本文對類似工程有借鑑意義。
我們近期會陸續推出更多優秀企業優質崗位,歡迎大家轉發推薦!
更多企業招工,更多求職候選人盡在裝配六更天
了解崗位詳情、企業招工請致電18552614605
也可以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添加束先生諮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