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初期的發燒在中醫看來是表證,也就是體表皮毛的病症,而咳嗽無疑是肺系的病症。二者像約好了一樣同時出現,這在《內經》中叫做「肺主皮毛」。有些女性朋友臉色蒼白,或萎黃憔悴沒有光澤,或色素沉著、早生皺紋等,就是由肺氣虛、津血不能滋潤充養肌膚導致的。如果人的肺氣足,皮膚就滋潤光滑、有彈性。
肺主皮毛,生理學名詞。《靈樞·決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肺合皮毛,肺之精氣具有潤澤皮毛,固護肌表的作用。肺主宣發,司腠理的開合,皮毛上汗孔散氣和排洩汗液亦由肺調節,故稱肺主皮毛。《素問·痿論》:「肺主身之皮毛。」
首先,人們可以多吃一些甘淡質脆的食物,如百合、鮮藕、海蜇、柿餅等;也可以在做粥時加入一些清肺養陰的中藥,如麥門冬、天門冬、沙參、玉竹等。
其次,在中醫看來,健脾胃也可以達到補肺的目的。肺和脾都屬於太陰,二者是密切相關的,通過補脾的經典方(如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可以使肺氣充足,就是中醫常說的「培土生金法」。
潤肺清肺食譜
可以常做潤肺清肺的藥膳,推薦以下養肺食譜
●薏苡仁山藥粥
薏苡仁60克、山藥60克、柿霜30克、紅棗數顆,煲粥飲用。
●玉竹沙參雞湯
北沙參、玉竹各30克,紅棗10顆,母雞一隻或雞肉半斤,煲湯飲用。
1.呼吸吐納養肺
「肺主氣司呼吸,吸入清氣,呼出濁氣。我們常用的胸式呼吸,淺而短,並不是養肺的好辦法。」建議採用腹式呼吸,深而長。
平時,人們要注意挺胸抬頭,或多做一些擴胸運動,使肺氣充分地打開。
在做腹式呼吸時,可站立,目平視。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放鬆,兩手疊掌於臍下。重複做腹式呼吸,可吐出較多停滯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
2.經絡穴位養肺
肺經有中府穴;鼻旁有迎香穴;喉嚨有天突穴;前胸有羶中穴;後背有大椎、風門、肺俞穴。對這些穴位進行灸法、穴位敷貼或者推拿,可以達到養肺的目的。
3.運動養肺
經常運動,不僅能夠改善肺功能,讓呼吸更為順暢,而且還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除了飲食、藥物和運動外,人們還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因為肺主悲憂,如果心情過於悲觀,可以導致肺氣鬱滯,進一步傷害肺臟的正氣,從而引起肺氣不足。
平時常笑、摩鼻、摩喉、捶胸背、吐納,就是做肺部保健操。
(本文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
本站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