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禁欲主義與豐乳

2021-02-07 沈豐隨筆



禁欲主義與豐乳



現在40歲以上的中國女人在她們的青春期大都經歷過一種禁欲主義的成長氛圍。表現之一是對第二性徵的恐懼和拒斥。尤其是乳房開始發育時,很多女孩驚慌失措,完全不敢挺胸,以致因此變得微微駝背。曾幾何時,世風巨變。平胸的女人們已經要花巨資冒著終身殘廢的危險去豐乳了。看著網際網路上關於注射式豐乳給人造成危險的熱鬧討論,令人感到恍若隔世。



在中國,性的意象在一段時間裡從文學、影視、戲劇、歌曲、美術甚至詩歌中被掃蕩一空,性的研究和教育亦付闕如。作為這個時期社會氛圍的典型事例可以看「樣板戲」《紅燈記》。在這個「樣板」中,就連以為是一家人的三代人最後都發現沒有血緣關係,只有革命的同志關係和撫育戰友遺孤的關係。這種氛圍反映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反映在當時的服飾上。正如一位西方觀察家在1974年訪問中國時得到的印象:「中國與性別有關的穿著打扮的特點就是故意不渲染男女之間的區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的性行為是一個禁忌的問題。」



禁欲主義的發祥地在西方。基督教的禁欲主義思想家認為:肉體是內心罪惡的證據;女人的全身和男人的腰部以下都是魔鬼的傑作;性慾的滿足是「俯身試毒」;婚姻則是「生命X的玷汙和腐蝕」;性交是令人作嘔的,是汙穢而墮落的,是不:體面的,是不潔的,是可恥的,是一種玷汙。禁欲主義社會氛圍的後果是造就了一大批性冷淡的女人和一大批道貌岸然的男人。



在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女性被劃分為兩大陣營:一個是受人尊重並準備結婚的淑女的陣營;另一個是「壞女人」的陣營,由女僕和工人階級女性組成。第一個陣營是貞潔而非性的;第二個陣營有性但不貞潔。在那個時代,對女性的生理特徵有極多的言語禁忌。有人的遊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在當時,吃雞時不能說「腿」或「胸」,只能說「黑肉」或「白肉」;「懷孕」要說是「處於一種有趣的狀態」;女病人在醫生的診室裡不能脫衣就診,只能在醫生準備好的一個人體模型上指出她們感到疼痛的部位;甚至連鋼琴腿也用粗布遮蓋起來,怕引起不良的聯想。



有些狂熱的禁欲主義者竟然反對預防梅毒,或對有效地治療這種疾病的前景感到憂慮因為他們擔心這會造成更大的性自由。就像現在有人認為愛滋病是對同性戀的懲罰那樣,過去也有人相信梅毒是對性自由的懲罰。其實,一種疾病就是一種疾病,它肯定不會是上帝對某些人的刻意懲罰。如果是那樣的,上帝就要為人類的許多痛苦和死亡負責。我想,上帝是不會樂意負這個責任的。人幾乎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能夠做自殺性選擇的動物。即使某些事有百害而無一利,還是有人會去做。有人願意得梅毒,有人願意有很多性伴,有人願意自殺。與其徒勞無功地絮叨某種疾病是對某種人的懲罰,不如讓那些想得病的人得病;給那些願治病的人治病。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禁欲主義只是基督教文化的傳統,而東方文化對性能採取一種較為自然的態度。例如,在古埃及,性被看成快樂之源,社會上的性禁忌很少,人們對性安之若素,毫無驚恐之感。在東方的日本和中國,也有大量坦率描繪性活動的書籍繪畫,人們對性較少罪惡感。東方人在西方人看來是一些「正常而又幸福的人」。這種情況在近現代看來已有了很大變化,轉變的方向相反:西方向性解放的方向轉變;中國向禁欲主義的方向轉變。當然,中國的禁欲主義並無宗教色彩,而是一種世俗的出於意識形態純潔化意圖的禁欲主義。



20世紀50一60和70年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氛圍是以禁欲主義為其主要特徵的。它的根源應追溯到宋明理學和20世紀中國式的革命意識形態。如今,我們已經告別了那個荒唐而枯燥的年代進人了一個社會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的時期。那些冒著各種危險去做豐乳手術的女人就是這個新時期的代表,儘管她們的選擇備受爭議。



(Andy選摘 沈豐整理)






相關焦點

  • 禁欲主義|倪柝聲
    述:所以,禁欲主義,可以說是沒信主的人,往上望的一個標準生活。倪:對啦!第二,基督教裡沒有禁欲主義。人信主之後,不知不覺的就把他心裡所佩服的禁欲主義帶到基督教裡來了,以為得救以後就應該實行禁欲主義。所以禁欲主義,在外面是輕視物質,在裡面是學習克制情慾。認為不給情慾機會,就可以做一個聖潔的人。述:弟兄姊妹,這種事,基督教沒提倡過。倪:基督教裡沒有禁欲主義的。好,請你念歌羅西書第二章二十到二十三節。
  • 吃什麼可以快速豐乳,六種方法豐乳
    豐乳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現代人以「胸大」為美,「有溝必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女性豐乳的方法眾多,如豐胸手術、飲食條件、體育鍛鍊等等,每個女性的身體條件不同,所以適用的豐乳方式也不一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吃什麼可以快速豐乳?
  • 這是真專家~李銀河17年前對性自由的判斷~​
    李銀河:應該說,婦女地位越高,性自由度越高,性自由程度和婦女地位高低是成正比的,男女越平等,性自由程度越高。《外灘》:談談中國性觀念的現狀?李銀河:越來越脫離傳統,背離傳統,現在中國婚前性行為已經達到60%,性的觀念和行為都變了。這跟社會氣氛的寬鬆,人權意識的加強都有關。《外灘》:在未來中國人的性觀念將會有什麼變化?
  • 李銀河,夠諷刺的啊
    王小波寫給她每封信開頭裡情意綿綿的「你好哇,李銀河」,讓很多人心動不已。然而最近,一位叫@詩人骨頭架 的博主,卻在微博上發了一篇長文,直接圈了李銀河,說李銀河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因為她在微博裡的一篇文章被李銀河發到了抖音號上,以「你好哇,李銀河」作開頭,標註成了王小波的作品。
  • 王小波因長得醜被李銀河分手,王小波一句話,讓李銀河再次淪陷
    李銀河第一次結識,王小波的時候,是因為機緣巧合下,看到了他的小說《綠毛水怪》,雖然是"水怪",還長著"綠毛",雖然略有怪異,但還是對李銀河的靈魂產生了極大的衝擊與吸引力。沒想到竟在小波的小說中看到了如此相似的感覺,當時就有一種內心秘密被人看穿之感。
  • 屬虎人:屬虎為什麼堅持禁欲主義
    屬虎人:屬虎為什麼堅持禁欲主義   屬虎人為什麼堅持禁欲主義:忙於工作
  • 屬鼠人:屬鼠為什麼堅持禁欲主義
    屬鼠人為什麼堅持禁欲主義:思想保守  屬鼠人一直都是屬於那種思想比較保守的人
  • 黃雯:新禁欲主義
  • 屬虎人: ​屬虎為什麼堅持禁欲主義
    屬虎人為什麼堅持禁欲主義:忙於工作  屬虎人是忙於工作,很有事業心很有責任感
  • 李銀河:不婚的愛情更持久
    李銀河:可能有的人覺得大學同學是最好的選擇。考到同一個大學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生長環境什麼的也差不多,他們擔心以後沒有這麼好的人選吧。胡赳赳:你是站在不婚的這一方嗎?李銀河:哪方面也不站,就看是什麼、為什麼。
  • 白百何出軌,李銀河有話說
    在這方面,李銀河是專家,周刊君特意去問了李銀河,儘管老師表態,「吃瓜群眾操那麼多心幹嘛」?李銀河:表明婦女地位高了唄。好多地位高的婦女財務自由,又那麼漂亮,就可以比較隨心所欲了吧。周刊君:性愛的關係如同雞蛋,誰先誰後?
  • 王小波在李銀河面前,顯得很卑微?
    昨天,舒文在我的文章裡,看到了李銀河和王小波的故事。她說想到之前,看過《愛你就像愛生命》裡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情話,從裡面看到了一種愛情裡的卑微。舒文很吃驚,那麼出名的王小波,在愛情裡有這麼卑微的一面。她想聽聽我的看法。
  • 王小波與李銀河:最好的愛情是懂得
    生計所需的那點兒物質太容易滿足,實在不行,我一個人工作也夠用了。而文學是他的生命,不寫小說他這個人就成了行屍走肉,那樣的物質生活水平再高有何意義呢?」回國之後,李銀河潛心同性戀研究,王小波就職於人民大學。1992年,40歲的王小波選擇了辭職,準備安心寫作,他對母親說:「如果人總是瞻前顧後,就永遠不可能做成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 宗教改革反對禁欲主義嗎?
    02宗教改革反對禁欲主義嗎?這個問題的答案無法直接明確給出,但可以先給出兩個結論。首先,文藝復興是明確反對禁欲主義的。如果從這種繼承來看,宗教改革應當也是反對禁欲主義的。王豐、孟廣林在《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義精神》一文中說:「在反對羅馬教廷權威,否定中世紀教會的禁欲主義及教會對於道德生活加以限制的聖禮形式方面,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與人文主義有著時代賦予的內在聯繫……路德反對禁欲主義,提倡人的個性解放。
  • 肉體藝術 | 有一種美,叫「豐乳肥臀」......
    作為一個隨時可以引發爭論的藝術主題,肉體藝術一直延續了好幾個世紀,幾乎出現在每一個重要的藝術變動時期,從古典主義、文藝復興到近現代……以下給大家介紹幾個獨特類別的,喜歡豐乳肥臀的藝術家化妝的維納斯他塑造的人體具有強烈的韻律感,在米開朗基羅式雄健的人體造型中,讚頌人的生命力的美,體現了人文主義反禁欲主義思想,同時也含有縱慾享樂的因素。
  • 李銀河:坦然面對臧否
    李銀河:坦然面對臧否 2020-06-16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李銀河「非出櫃」爭議的誤解和困惑
    CFP供圖 一篇題為《李銀河「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使得李銀河被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李銀河是異性戀者還是同性戀者,李銀河本人、一般民眾以及性少數群體(LGBT)對此給出了迥異的答案。學術語言和維權語言混雜造成認知困惑翟振明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外界說李銀河「出櫃」,但李銀河本人不承認,她認為自己是異性戀者,我們要關注這個事件的特殊性。
  • 豐乳肥臀的背後,是經典文學奇妙的性隱喻
    《蛙》和《豐乳肥臀》可以說是代表了莫言語言水平的最高境界,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就連語文教師也避重就輕的忽略這兩本著作。《豐乳肥臀》封面原因很簡單,在這個談性色變的社會裡,很少有人會公開談論性,哪怕是與性愛沾邊的文學著作!
  • 王小波與李銀河: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於江湖的愛情
    當時在《光明日報》做編輯的李銀河便是王小波的粉絲之一,她感動於《綠毛水怪》中愛情故事,一直想要看看故事作者的真容。機會很快到來,李銀河到王小波家中請教其父親問題的時候,見到了那感人愛情故事的作者。李銀河是失望的,那又高又黑的醜漢子,怎麼會是那麼美好故事的作者呢?
  • 東野圭吾,李銀河新作+中文|英文兩版書籍
    ★社會學家李銀河新版自傳——一位女性主義者的人生自述,坦蕩、獨立、勇敢、自由,一生所求不過愛與美。生於1950年代,經歷「文革」、上山下鄉、工農兵學員、公派留學……李銀河成長中的苦悶彷徨和命運轉折,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是那一代知識分子從理想狂熱走向獨立思考,再到致力於社會進步的縮影。